雏鹰与风筝(二)(303)-《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

  雏鹰与风筝(二)

  周雪的钢笔在作文本上轻轻划过,留下一行行清秀的字迹。教室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她本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同学们,还有十分钟。语文老师李雯看了看手表,没写完的同学抓紧时间。

  周雪的笔尖顿了一下。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束缚与自由》,她写了一只风筝渴望挣脱线的故事。这个意象在她脑海里盘旋很久了——从初中开始,每次被妈妈按在书桌前刷题时,她都会望着窗外想象自己变成一只飞鸟。

  时间到,请最后一排的同学收一下作文本。

  周雪合上本子,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是她第一次在考试中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不是按照妈妈教的三段式高分模板。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般涌向食堂。周雪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她的胃又开始隐隐作痛——自从升入高中,这种疼痛就成了她最熟悉的伙伴。

  周雪,李老师站在讲台边向她招手,能过来一下吗?

  周雪的心猛地一沉。是不是写跑题了?还是字迹太潦草?她拖着脚步走向讲台,手指不自觉地揪着校服下摆。

  这篇作文,李老师翻开她的本子,写得非常好。

  周雪眨了眨眼睛,怀疑自己听错了。

  特别是这个比喻——那根线看似是束缚,实则是连接天地的纽带,很有哲理性。李老师推了推眼镜,我想推荐你参加下个月的全是中学生作文大赛,你有兴趣吗?

  周雪的喉咙发紧。上一次被老师这样夸奖是什么时候?初中二年级的绘画比赛?那时她画了一幅水彩,获得了全市一等奖。但妈妈只说了一句别骄傲,把数学作业写完。

  我...我可以吗?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当然可以。李老师微笑着,你文笔很细腻,观察角度也很独特。放学后有空的话,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修改方向。

  走出教学楼,周雪摸出手机,犹豫了很久才给妈妈发了条消息:李老师推荐我参加作文比赛。

  消息发出去后,她立刻锁上屏幕,不敢看回复。自从哥哥考上军校那件事后,妈妈变得起来——不再每天检查她的作业,不再逼她周末上补习班,甚至开始问她今天过得开心吗这种问题。这种变化让周雪更加不安,仿佛走在随时可能塌陷的冰面上。

  手机震动了一下。周雪深吸一口气才敢看。

  太好了!需要妈妈帮你准备什么吗?后面跟着三个笑脸表情。

  周雪盯着屏幕,鼻子突然一酸。这不是她熟悉的妈妈。她熟悉的妈妈会说比赛能加分吗别耽误正课学习。

  回到家,周雪发现爸爸难得准时下班,正在厨房里炒菜。妈妈坐在沙发上,面前摊着几本色彩鲜艳的杂志。

  小雪回来了?周文娟抬头,脸上带着周雪许久未见的轻松表情,我正看你李老师发来的作文电子版,写得真棒!

  周雪放下书包,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妈妈竟然把她的作文打印了出来,还在某些句子下面画了波浪线。

  这个风筝的比喻...周文娟指着其中一段,是想到什么写的?

  周雪咬了咬下唇:就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那只风筝。线拽得太紧会断,太松又飞不起来...

  周文娟的表情凝固了一瞬。她伸手想摸女儿的头,又在半空中停住了:妈妈以前把线拽得太紧了,是不是?

  厨房里的炒菜声突然停了。林建军探出头:小雪,来尝尝爸爸做的红烧鱼,今天特意少放了辣椒。

  晚餐时,林建军兴致勃勃地讲着单位里的趣事。周文娟时不时给女儿夹菜,却不再像以前那样追问考试排名。周雪小口吃着鱼,感到一种陌生的轻松感。

  对了,林建军突然说,老张的女儿去年考上了中央美院,听说你以前画画不错?

  周雪的手抖了一下,筷子碰到碗边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已经两年没碰画笔了——中考前的那个暑假,妈妈把她所有的画具都收进了储物间,换成了全套的《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小雪小时候画画可好了。周文娟轻声说,眼神闪烁,客厅墙上那幅向日葵就是她小学六年级画的。

  林建军擦了擦嘴:老张说可以介绍我们认识美院的许教授,周末带小雪去拜访一下?就当散散心。

  周雪的心跳加快了。她偷偷看向妈妈,等待那句熟悉的先把学习搞好。

  好啊。周文娟却点了点头,小雪想去吗?

  周雪感到眼眶发热,只能使劲点头,怕一开口就会哭出来。

  周六早晨,周文娟翻箱倒柜找出了周雪以前的画具。水彩颜料已经干涸,画笔也脱了毛,但调色板上残留的色彩依然鲜艳。她一件件把它们放进新买的帆布包里,胸口发闷。

  找到了!林建军举着一个旧素描本从储物间出来,小雪初中的速写本。

  周文娟翻开本子,里面全是女儿课堂上的随手涂鸦——打哈欠的同桌、窗台上的麻雀、雨中的操场...每一张都生动得仿佛能跃出纸面。最后一页是半幅未完成的肖像,看轮廓应该是她自己,只有严厉的嘴角被仔细描绘过。

  我竟然没发现她这么有天赋...周文娟喃喃道。

  林建军揽住妻子的肩膀:现在发现也不晚。

  许教授的工作室在美院后的一栋老房子里。周雪跟在父母身后,手心全是汗。工作室里摆满了画架和雕塑,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让她想起小学时最快乐的那段时光。

  这就是小雪吧?一位扎着马尾辫、穿着沾满颜料围裙的女性迎上来,老张跟我说过你,听说你作文写得很好?

  周雪害羞地点点头。许教授——她想象中的教授应该是严肃的老学者,没想到这么年轻随和。

  带作品来了吗?

  周文娟赶紧递上那本旧素描本。许雯一页页翻看,时而点头,时而微笑。翻到最后一页时,她抬头看了看周文娟,又看了看素描本,意味深长地挑了挑眉。

  很有观察力,许雯合上本子,特别是对人物神态的捕捉,非常敏锐。她转向周雪,现在还在画吗?

  周雪摇摇头,声音细如蚊蚋:初三以后就没画了...

  太可惜了。许雯叹了口气,随即又笑起来,不过现在捡起来也不晚。有兴趣周末来我的青少年艺术班吗?不为了考试,就是玩一玩。

  周雪望向妈妈,眼中闪烁着小心翼翼的期待。周文娟想起女儿书桌上那些被橡皮擦破的试卷,想起她凌晨三点还亮着的台灯,想起她每次考试后红肿的眼睛...

  当然有兴趣。周文娟听见自己说,小雪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