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囊育贵子(三)
第七章 镀金的废铁
悉尼唐人街网吧,凌晨三点。
程家明双眼通红地盯着屏幕,耳机里传来队友的咒骂:活死人你他妈会不会玩?又送人头!
闭嘴!老子充的钱比你半年工资都多!家明狠狠砸了下键盘,引得网管往这边张望。他的电脑桌上堆满了能量饮料罐和外卖残骸,澳洲某学院的校徽胸针被随意丢在一堆烟灰里。
手机震动起来,是父亲的越洋电话。家明瞥了眼日期——每月5号,打钱的日子。
儿子,钱收到了吗?程建国的声音透着疲惫,最近汇率不好,我多打了五千澳元。
家明心不在焉地应着,手指仍在键盘上飞舞。游戏里他的角色又死了,等待复活倒计时像是一种嘲讽。
论文写得怎么样了?上次你说那个教授...
搞定了。家明打断父亲,找的代写,A 。实际上他连论文题目都不记得,中介全包的价格是两千澳元,比他自己写便宜——毕竟他重修三门课的费用远不止这个数。
挂掉电话,家明看了眼银行余额提醒:53,200澳元。足够他在赌场玩几把了。他伸了个懒腰,突然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上午十点有节课,教授扬言再缺席就挂科。家明犹豫了一秒,随即点开代课服务网站,输入课程编号和价格:50澳元/节。
反正老爸的钱花不完。他嘟囔着关掉网页,重新投入虚拟世界的厮杀。
同一时刻,北京时间凌晨一点,理工大学实验室依然亮着灯。
张毅正在调试第三十七组参数,显微镜下的纳米材料在特定频率的激光照射下呈现出奇特的光学特性。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失败记录,最新一页写着:36次失败,可能方向错误?尝试改变基底材料...
还不休息?周教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速溶咖啡。
张毅这才发现已经过了零点,实验室只剩他一人。我想再试一次,文献中提到二氧化硅基底可能有干扰...
周教授把咖啡递给他,看了眼实验记录,突然笑了:你走在了前面。美国《科学》杂志上周刚发表类似发现。
张毅的眼睛亮了起来,疲惫一扫而空:那我换个思路!
明天吧。周教授按住他的肩膀,对了,国家奖学金批下来了,足够覆盖你下学年学费。还有,那篇《材料科学》的论文已经送审,你是第一作者。
张毅的手指微微发抖,咖啡液面荡起细小的波纹。一年前,他还在为学费发愁,同时打三份工导致成绩下滑,差点失去保研资格。是周教授力排众议给他争取了实验室助理的位置,让他能专心研究。
教授,我...
不用谢我。周教授拍拍他瘦削的肩膀,是你用三百个通宵证明了自己。
走出实验楼时,张毅看了眼手机银行余额:8214.6元。这是他半年来攒下的全部积蓄,原本打算用来支付下学期的学费。现在,他终于可以给老家那个总是拖欠工资的餐馆老板打个电话,要回父亲欠下的三千元酒钱了。
第八章 破碎的面具
2019年3月,澳洲某学院教务处。
程建国捏着儿子的成绩单,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满页的C和D中间,赫然夹着两个刺眼的F(挂科)。最荒唐的是《商务沟通》课的评语:该生从未出席课堂,代考已被记录在案。
程先生,您儿子四年来实际出勤率不足30%,教务主任推了推眼镜,我们无法授予学位。
多少钱?程建国哑着嗓子问。
教务主任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考虑到程家明同学的特殊情况,学院可以安排补考和额外课程,当然...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费用。
两小时后,程建国走出教务处,西装后背全被冷汗浸透。他又签了一张二十万澳元的支票,换来儿子一张真实有效的毕业证书。回酒店的路上,他鬼使神差地拐进了儿子常去的网吧。
昏暗的灯光下,他一眼就认出了家明的背影——佝偻着身子,头发油腻打结,正对着麦克风大喊游戏指令。屏幕上方的游戏ID活死人闪烁着血红色的光。
程建国站在儿子身后看了整整十分钟,家明竟毫无察觉。屏幕上跳出的成就提示显示:该账号已连续在线487小时。
家明。程建国终于开口。
家明猛地回头,慌乱地摘下耳机:爸...你怎么...
毕业典礼在下周三。程建国机械地重复着教务处的安排,记得洗个澡,背熟我发给你的演讲稿。
回国的飞机上,家明全程戴着耳机打手游。程建国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公司财务早上发来的消息:最后一笔流动资金已经转出,下月工资尚无着落。他看了眼儿子手指间最新款的折叠手机,突然意识到,这个用钱堆出来的海归精英,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金钱的重量。
北京首都机场,赵美玲早早举着鲜花等候。当家明拖着行李箱出现时,她激动地扑上去:宝贝瘦了!国外饮食不习惯吧?
妈,我要买个新显卡,国内便宜。家明躲开母亲的拥抱,直奔主题。
程建国落在后面,看着妻子围着儿子嘘寒问暖。他突然问:记得家明小学那个同学吗?叫张毅的。
赵美玲皱眉:那个捡破烂的?怎么了?
他保送博士了,程建国看着手机里朋友刚发的朋友圈,国家实验室重点项目负责人。
切,书呆子有什么用!赵美玲不以为然,我们儿子可是海归,起点就比他高!
家明突然插嘴:张毅?是不是那个围棋下得很好的穷鬼?他咧嘴一笑,博士毕业还不是给我打工!老爸,你公司不是缺人吗?
程建国没有回答。他想起昨天收到的那封邮件——公司最大客户宣布破产,三百万元应收账款化为泡影。而此刻,他的海归儿子正对着机场免税店的劳力士柜台两眼放光。
第九章 纸糊的船
2020年1月,程氏企业年会现场。
程家明穿着不合身的名牌西装,站在台上磕磕绊绊地念着演讲稿。这是程建国安排的太子亮相仪式,为了让儿子顺利接手公司。台下员工礼貌性地鼓掌,交头接耳声却不断。
听说小程总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
嘘...人家是海归精英...
精英个屁,我侄女跟他同校,说那学校给钱就发文凭...
会后,程建国把儿子叫进办公室,扔给他一摞文件:下周你去见刘总,把这个项目谈下来。
家明随手翻了翻:这么厚?你让秘书做个PPT给我。
家明!程建国突然拍案而起,这是价值两百万的订单!公司现在...
办公室门被推开,赵美玲端着果盘进来:凶什么凶!儿子刚回国不适应,你不能慢慢教吗?她心疼地看着家明,宝贝,妈妈给你买了游戏舱,今晚就能送到家。
程建国看着儿子瞬间亮起来的眼神,突然感到一阵窒息。他转向妻子:你知道他毕业论文是买的吗?知道他在澳洲四年花了多少钱吗?
怎么了?赵美玲不以为然,现在谁还自己写论文?花钱怎么了,咱家缺那点钱吗?
程建国颓然坐回椅子。他没法告诉妻子,公司账户只剩六位数,连下月房租都成问题。这些年,他像在用纸糊一艘大船,而妻儿还在不断往上增加装饰品。
与此同时,理工大学国家实验室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张毅作为最年轻的课题组长,向媒体展示他们团队研发的新型纳米涂层技术。
这项技术将太阳能转化效率提升了12%,他对着闪光灯侃侃而谈,丝毫看不出曾经那个沉默寡言的贫困生影子,成本却降低了30%。
发布会后,周教授递给他一个信封:德国马普所的邀请函,两年访问学者,年薪八万欧元。当然,去不去由你决定。
张毅摩挲着信封,突然问:教授,您为什么选中我?
周教授笑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在垃圾堆旁拆那个自制发电机。当时我就想,这个宁可用自行车链条也要搞发明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事。
当天晚上,张毅破天荒去了学校旁边的小餐馆,点了一份红烧肉。他给老家村委会转了五万元,请他们帮忙修缮父亲的房子。酒过三巡,他掏出手机,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那个七年未联系的号码。
爸,我出国前回去看你。他说完就挂断了,没给对面骂人的机会。
而此时的程家豪宅里,程家明正躺在价值十万的游戏舱里奋战。他完全没注意父亲整晚没回家,也没发现母亲偷偷抹泪的样子。手机里不断弹出信用卡消费提醒——他刚给游戏里认识的刷了9999元的虚拟礼物。
窗外,2020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豪车上的灰尘,也暂时掩盖了这个家庭正在崩塌的真相。
第七章 镀金的废铁
悉尼唐人街网吧,凌晨三点。
程家明双眼通红地盯着屏幕,耳机里传来队友的咒骂:活死人你他妈会不会玩?又送人头!
闭嘴!老子充的钱比你半年工资都多!家明狠狠砸了下键盘,引得网管往这边张望。他的电脑桌上堆满了能量饮料罐和外卖残骸,澳洲某学院的校徽胸针被随意丢在一堆烟灰里。
手机震动起来,是父亲的越洋电话。家明瞥了眼日期——每月5号,打钱的日子。
儿子,钱收到了吗?程建国的声音透着疲惫,最近汇率不好,我多打了五千澳元。
家明心不在焉地应着,手指仍在键盘上飞舞。游戏里他的角色又死了,等待复活倒计时像是一种嘲讽。
论文写得怎么样了?上次你说那个教授...
搞定了。家明打断父亲,找的代写,A 。实际上他连论文题目都不记得,中介全包的价格是两千澳元,比他自己写便宜——毕竟他重修三门课的费用远不止这个数。
挂掉电话,家明看了眼银行余额提醒:53,200澳元。足够他在赌场玩几把了。他伸了个懒腰,突然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上午十点有节课,教授扬言再缺席就挂科。家明犹豫了一秒,随即点开代课服务网站,输入课程编号和价格:50澳元/节。
反正老爸的钱花不完。他嘟囔着关掉网页,重新投入虚拟世界的厮杀。
同一时刻,北京时间凌晨一点,理工大学实验室依然亮着灯。
张毅正在调试第三十七组参数,显微镜下的纳米材料在特定频率的激光照射下呈现出奇特的光学特性。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失败记录,最新一页写着:36次失败,可能方向错误?尝试改变基底材料...
还不休息?周教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速溶咖啡。
张毅这才发现已经过了零点,实验室只剩他一人。我想再试一次,文献中提到二氧化硅基底可能有干扰...
周教授把咖啡递给他,看了眼实验记录,突然笑了:你走在了前面。美国《科学》杂志上周刚发表类似发现。
张毅的眼睛亮了起来,疲惫一扫而空:那我换个思路!
明天吧。周教授按住他的肩膀,对了,国家奖学金批下来了,足够覆盖你下学年学费。还有,那篇《材料科学》的论文已经送审,你是第一作者。
张毅的手指微微发抖,咖啡液面荡起细小的波纹。一年前,他还在为学费发愁,同时打三份工导致成绩下滑,差点失去保研资格。是周教授力排众议给他争取了实验室助理的位置,让他能专心研究。
教授,我...
不用谢我。周教授拍拍他瘦削的肩膀,是你用三百个通宵证明了自己。
走出实验楼时,张毅看了眼手机银行余额:8214.6元。这是他半年来攒下的全部积蓄,原本打算用来支付下学期的学费。现在,他终于可以给老家那个总是拖欠工资的餐馆老板打个电话,要回父亲欠下的三千元酒钱了。
第八章 破碎的面具
2019年3月,澳洲某学院教务处。
程建国捏着儿子的成绩单,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满页的C和D中间,赫然夹着两个刺眼的F(挂科)。最荒唐的是《商务沟通》课的评语:该生从未出席课堂,代考已被记录在案。
程先生,您儿子四年来实际出勤率不足30%,教务主任推了推眼镜,我们无法授予学位。
多少钱?程建国哑着嗓子问。
教务主任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考虑到程家明同学的特殊情况,学院可以安排补考和额外课程,当然...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费用。
两小时后,程建国走出教务处,西装后背全被冷汗浸透。他又签了一张二十万澳元的支票,换来儿子一张真实有效的毕业证书。回酒店的路上,他鬼使神差地拐进了儿子常去的网吧。
昏暗的灯光下,他一眼就认出了家明的背影——佝偻着身子,头发油腻打结,正对着麦克风大喊游戏指令。屏幕上方的游戏ID活死人闪烁着血红色的光。
程建国站在儿子身后看了整整十分钟,家明竟毫无察觉。屏幕上跳出的成就提示显示:该账号已连续在线487小时。
家明。程建国终于开口。
家明猛地回头,慌乱地摘下耳机:爸...你怎么...
毕业典礼在下周三。程建国机械地重复着教务处的安排,记得洗个澡,背熟我发给你的演讲稿。
回国的飞机上,家明全程戴着耳机打手游。程建国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想起公司财务早上发来的消息:最后一笔流动资金已经转出,下月工资尚无着落。他看了眼儿子手指间最新款的折叠手机,突然意识到,这个用钱堆出来的海归精英,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金钱的重量。
北京首都机场,赵美玲早早举着鲜花等候。当家明拖着行李箱出现时,她激动地扑上去:宝贝瘦了!国外饮食不习惯吧?
妈,我要买个新显卡,国内便宜。家明躲开母亲的拥抱,直奔主题。
程建国落在后面,看着妻子围着儿子嘘寒问暖。他突然问:记得家明小学那个同学吗?叫张毅的。
赵美玲皱眉:那个捡破烂的?怎么了?
他保送博士了,程建国看着手机里朋友刚发的朋友圈,国家实验室重点项目负责人。
切,书呆子有什么用!赵美玲不以为然,我们儿子可是海归,起点就比他高!
家明突然插嘴:张毅?是不是那个围棋下得很好的穷鬼?他咧嘴一笑,博士毕业还不是给我打工!老爸,你公司不是缺人吗?
程建国没有回答。他想起昨天收到的那封邮件——公司最大客户宣布破产,三百万元应收账款化为泡影。而此刻,他的海归儿子正对着机场免税店的劳力士柜台两眼放光。
第九章 纸糊的船
2020年1月,程氏企业年会现场。
程家明穿着不合身的名牌西装,站在台上磕磕绊绊地念着演讲稿。这是程建国安排的太子亮相仪式,为了让儿子顺利接手公司。台下员工礼貌性地鼓掌,交头接耳声却不断。
听说小程总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
嘘...人家是海归精英...
精英个屁,我侄女跟他同校,说那学校给钱就发文凭...
会后,程建国把儿子叫进办公室,扔给他一摞文件:下周你去见刘总,把这个项目谈下来。
家明随手翻了翻:这么厚?你让秘书做个PPT给我。
家明!程建国突然拍案而起,这是价值两百万的订单!公司现在...
办公室门被推开,赵美玲端着果盘进来:凶什么凶!儿子刚回国不适应,你不能慢慢教吗?她心疼地看着家明,宝贝,妈妈给你买了游戏舱,今晚就能送到家。
程建国看着儿子瞬间亮起来的眼神,突然感到一阵窒息。他转向妻子:你知道他毕业论文是买的吗?知道他在澳洲四年花了多少钱吗?
怎么了?赵美玲不以为然,现在谁还自己写论文?花钱怎么了,咱家缺那点钱吗?
程建国颓然坐回椅子。他没法告诉妻子,公司账户只剩六位数,连下月房租都成问题。这些年,他像在用纸糊一艘大船,而妻儿还在不断往上增加装饰品。
与此同时,理工大学国家实验室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张毅作为最年轻的课题组长,向媒体展示他们团队研发的新型纳米涂层技术。
这项技术将太阳能转化效率提升了12%,他对着闪光灯侃侃而谈,丝毫看不出曾经那个沉默寡言的贫困生影子,成本却降低了30%。
发布会后,周教授递给他一个信封:德国马普所的邀请函,两年访问学者,年薪八万欧元。当然,去不去由你决定。
张毅摩挲着信封,突然问:教授,您为什么选中我?
周教授笑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在垃圾堆旁拆那个自制发电机。当时我就想,这个宁可用自行车链条也要搞发明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事。
当天晚上,张毅破天荒去了学校旁边的小餐馆,点了一份红烧肉。他给老家村委会转了五万元,请他们帮忙修缮父亲的房子。酒过三巡,他掏出手机,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那个七年未联系的号码。
爸,我出国前回去看你。他说完就挂断了,没给对面骂人的机会。
而此时的程家豪宅里,程家明正躺在价值十万的游戏舱里奋战。他完全没注意父亲整晚没回家,也没发现母亲偷偷抹泪的样子。手机里不断弹出信用卡消费提醒——他刚给游戏里认识的刷了9999元的虚拟礼物。
窗外,2020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豪车上的灰尘,也暂时掩盖了这个家庭正在崩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