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道青色身影踏空而来,衣袍猎猎,袖口银线绣着的流云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来人正是云霄门的青袍长老——云青衣!
这位成名已久的四品巅峰高手落地时,腰间玉佩与剑鞘相撞,发出清越鸣响。
他目光如刀,冷冷扫过百花谷女子,后者面色微变,迅速收回小蛇,退后两步。
云青衣转而审视吴国华,声音低沉而威严:小子,你可知拒绝我云霄门意味着什么?
场边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十二名玄天阁弟子列阵而来,清一色的雪白长袍,腰间配剑,气势如虹。为首者玉冠束发,面容俊朗,正是多日未见的林霄!
他手中折扇地展开,露出扇面上墨迹淋漓的天理昭昭四字,似笑非笑地挡在吴国华身前:
云长老,百派大会的规矩,不得胁迫参赛者——莫非云霄门要带头坏了这千年铁律?
吴国华趁机后退半步,鼻腔里充斥着各种混杂的气息——
紫袍老者的寒冰真气冷冽如霜,百花谷的迷魂香甜腻醉人,云霄门长老身上则散发着淡淡的檀香,而林霄扇面上飘来的松烟墨味,反倒让他心神一清。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诸位前辈。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在下已决意回归家族潜心修炼,他日若有所成,再向各位请教。
说罢,他深深一揖,转身时衣袂翻飞,步伐坚定地朝场外走去。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刹那,一道阴冷的传音入密如附骨之疽般钻入他的耳中:
小子,你最好永远躲在玄天阁羽翼下。——是云霄门长老的声音!
这声音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直到他走出三里地,转过朱雀大街的牌坊,才渐渐消散。
吴国华握紧了怀中的《追魂掌》秘籍,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大梁德正二十一年十月,霜降已过,京城的清晨笼罩在一层薄如蝉翼的雾气中。
青石板铺就的官道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在初升的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远处传来清脆的马蹄声,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踏着稳健的步伐从城门缓缓走出,马蹄铁与石板相击,发出的声响,在静谧的晨间格外清晰。
吴国华牵着缰绳,站在城门外三丈处的界碑旁。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粗布短打,腰间束着一条牛皮腰带,上面挂着个鼓鼓囊囊的皮囊。
晨风吹拂着他额前散落的几缕黑发,露出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他目光沉沉地望着远方绵延起伏的山脉,那里是通往清河郡的方向,也是他们此行的归途。
在官道旁的茶棚下,祖父吴九隆和父亲吴文斌早已等候多时。
两人皆是寻常布衣打扮,粗麻衣衫上打着几处不起眼的补丁,腰间只悬着一把普通铁剑,剑鞘上的漆皮已经斑驳脱落,丝毫看不出四品武师的威势。
吴九隆坐在一张瘸腿的木凳上,手中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粗茶,花白的胡须上沾着几滴茶水,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人虽然身形消瘦,但脊背挺直如松,浑浊的双眼深处藏着令人心惊的精光。
走吧,京城不宜久留。吴九隆放下茶碗,声音低沉得几乎只有身旁二人能听见。
茶碗底部残留的几片茶叶打着旋,慢慢沉入碗底。他起身时,腰间传来轻微的声,那是藏在衣襟下的暗器匣子发出的响动。
吴文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粗糙的手掌在粗布衣衫上摩挲出沙沙的声响。
他压低声音道:国华,你做得很好,但真正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说话间,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官道两侧的树林,那里有几只早起的麻雀突然惊飞而起。
吴国华沉默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鞍上的一道划痕。
那是昨日领取《追魂掌》秘籍时,被暗器擦过的痕迹。他早已察觉,自从百派大比结束后,暗处总有几道若有若无的目光盯着他们。
尤其是昨日在武库领取秘籍时,云霄门长老那阴冷的眼神,让他如芒在背,仿佛有一条毒蛇正对着他的后颈吐信。
三人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吴国华轻夹马腹,枣红马打了个响鼻,喷出一团白雾般的鼻息。
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三匹骏马扬起四蹄,沿着官道疾驰而去。马蹄溅起的泥点落在路旁的野草上,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
官道两旁的树林深处,几道黑影如鬼魅般穿梭。枯黄的落叶在他们脚下发出细微的声,很快又被风吹散。
为首之人正是云霄门执事萧山,他脸上仍戴着那半张铁面具,露出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面具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边缘处有几道细小的划痕,显示出这件兵器已经历过不少厮杀。
师父,他们跑得倒快。一名弟子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焦躁。他腰间别着的短刀不时碰撞到树干,发出轻微的声。
萧山眯起眼睛,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匕首。这把匕首通体漆黑,唯有刃口处泛着诡异的蓝光,显然是淬了剧毒。
他冷笑道:不急,让他们跑,跑得越远,死得越干净。声音如同砂纸摩擦般刺耳,惊飞了头顶树枝上的一只乌鸦。
萧山心中盘算着,吴家三人不过五品境界,即便联手也绝非自己这个四品中期的对手。
更何况,他真正在意的,是吴家那些灵物的来源——若能掌握灵物,云霄门的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想到这里,他面具下的嘴角又上扬了几分。
跟上,别让他们察觉。萧山冷声下令,身形如鬼魅般掠出。
他的黑色斗篷在风中猎猎作响,却诡异地没有发出任何脚步声。
几个弟子紧随其后,他们的轻功显然不如师父,踩断的枯枝不时发出的脆响。
日落西山时,吴家三人终于赶到当日救下黄家祖孙的破庙。
夕阳的余晖将破庙染成血色,残垣断壁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来人正是云霄门的青袍长老——云青衣!
这位成名已久的四品巅峰高手落地时,腰间玉佩与剑鞘相撞,发出清越鸣响。
他目光如刀,冷冷扫过百花谷女子,后者面色微变,迅速收回小蛇,退后两步。
云青衣转而审视吴国华,声音低沉而威严:小子,你可知拒绝我云霄门意味着什么?
场边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十二名玄天阁弟子列阵而来,清一色的雪白长袍,腰间配剑,气势如虹。为首者玉冠束发,面容俊朗,正是多日未见的林霄!
他手中折扇地展开,露出扇面上墨迹淋漓的天理昭昭四字,似笑非笑地挡在吴国华身前:
云长老,百派大会的规矩,不得胁迫参赛者——莫非云霄门要带头坏了这千年铁律?
吴国华趁机后退半步,鼻腔里充斥着各种混杂的气息——
紫袍老者的寒冰真气冷冽如霜,百花谷的迷魂香甜腻醉人,云霄门长老身上则散发着淡淡的檀香,而林霄扇面上飘来的松烟墨味,反倒让他心神一清。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诸位前辈。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在下已决意回归家族潜心修炼,他日若有所成,再向各位请教。
说罢,他深深一揖,转身时衣袂翻飞,步伐坚定地朝场外走去。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刹那,一道阴冷的传音入密如附骨之疽般钻入他的耳中:
小子,你最好永远躲在玄天阁羽翼下。——是云霄门长老的声音!
这声音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直到他走出三里地,转过朱雀大街的牌坊,才渐渐消散。
吴国华握紧了怀中的《追魂掌》秘籍,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大梁德正二十一年十月,霜降已过,京城的清晨笼罩在一层薄如蝉翼的雾气中。
青石板铺就的官道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在初升的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远处传来清脆的马蹄声,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踏着稳健的步伐从城门缓缓走出,马蹄铁与石板相击,发出的声响,在静谧的晨间格外清晰。
吴国华牵着缰绳,站在城门外三丈处的界碑旁。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粗布短打,腰间束着一条牛皮腰带,上面挂着个鼓鼓囊囊的皮囊。
晨风吹拂着他额前散落的几缕黑发,露出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他目光沉沉地望着远方绵延起伏的山脉,那里是通往清河郡的方向,也是他们此行的归途。
在官道旁的茶棚下,祖父吴九隆和父亲吴文斌早已等候多时。
两人皆是寻常布衣打扮,粗麻衣衫上打着几处不起眼的补丁,腰间只悬着一把普通铁剑,剑鞘上的漆皮已经斑驳脱落,丝毫看不出四品武师的威势。
吴九隆坐在一张瘸腿的木凳上,手中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粗茶,花白的胡须上沾着几滴茶水,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这位年过五旬的老人虽然身形消瘦,但脊背挺直如松,浑浊的双眼深处藏着令人心惊的精光。
走吧,京城不宜久留。吴九隆放下茶碗,声音低沉得几乎只有身旁二人能听见。
茶碗底部残留的几片茶叶打着旋,慢慢沉入碗底。他起身时,腰间传来轻微的声,那是藏在衣襟下的暗器匣子发出的响动。
吴文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粗糙的手掌在粗布衣衫上摩挲出沙沙的声响。
他压低声音道:国华,你做得很好,但真正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说话间,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官道两侧的树林,那里有几只早起的麻雀突然惊飞而起。
吴国华沉默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鞍上的一道划痕。
那是昨日领取《追魂掌》秘籍时,被暗器擦过的痕迹。他早已察觉,自从百派大比结束后,暗处总有几道若有若无的目光盯着他们。
尤其是昨日在武库领取秘籍时,云霄门长老那阴冷的眼神,让他如芒在背,仿佛有一条毒蛇正对着他的后颈吐信。
三人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吴国华轻夹马腹,枣红马打了个响鼻,喷出一团白雾般的鼻息。
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三匹骏马扬起四蹄,沿着官道疾驰而去。马蹄溅起的泥点落在路旁的野草上,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
官道两旁的树林深处,几道黑影如鬼魅般穿梭。枯黄的落叶在他们脚下发出细微的声,很快又被风吹散。
为首之人正是云霄门执事萧山,他脸上仍戴着那半张铁面具,露出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面具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边缘处有几道细小的划痕,显示出这件兵器已经历过不少厮杀。
师父,他们跑得倒快。一名弟子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焦躁。他腰间别着的短刀不时碰撞到树干,发出轻微的声。
萧山眯起眼睛,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匕首。这把匕首通体漆黑,唯有刃口处泛着诡异的蓝光,显然是淬了剧毒。
他冷笑道:不急,让他们跑,跑得越远,死得越干净。声音如同砂纸摩擦般刺耳,惊飞了头顶树枝上的一只乌鸦。
萧山心中盘算着,吴家三人不过五品境界,即便联手也绝非自己这个四品中期的对手。
更何况,他真正在意的,是吴家那些灵物的来源——若能掌握灵物,云霄门的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想到这里,他面具下的嘴角又上扬了几分。
跟上,别让他们察觉。萧山冷声下令,身形如鬼魅般掠出。
他的黑色斗篷在风中猎猎作响,却诡异地没有发出任何脚步声。
几个弟子紧随其后,他们的轻功显然不如师父,踩断的枯枝不时发出的脆响。
日落西山时,吴家三人终于赶到当日救下黄家祖孙的破庙。
夕阳的余晖将破庙染成血色,残垣断壁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