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三贤之国-《在暴君手下极限求生》

  反正时间充裕得很,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方既明感觉压在肩头的重担一下就少了大半。

  他的实力虽然不足以与神明抗衡,但他有的是时间修炼呀。

  处理完领地的事务,估摸着宫廷那边也快散朝了,方既明便将自己传送到大殿之中。

  等到众人散去,他才从空间夹缝中悠然步出。

  方既明只觉得自己真是命苦。

  他,堂堂一个前任苏丹!

  当苏丹前,得给达玛拉讲一千零一夜;现在人都已经死了,还得给阿尔图讲一千零一夜。

  这怎么行?必须得拿出点气势来!

  方既明双手叉腰:“阿尔图,你赶紧推进改革吧!反正你这么强,也不怕有人造反,不怕被绑到火刑架上,不怕被石头打死。”

  阿尔图搓了搓下巴,眯着眼笑看方既明:“你说得对!但是,我的班底可都在你手里攥着呢。”

  方既明心虚了一瞬,随即理直气壮道:“那是你不干人事,当然招不到人!”

  阿尔图一拍桌案:“那这样吧,我要成立一个议会。你和奈费勒分别担任左右议长,而我保留一票否决权,怎么样?”

  方既明立刻想到了游戏里贤者之国的结局——奈费勒开开心心当苏丹,成立议会后,让阿尔图做了议长。

  可怜的阿尔图呢?他给整天忙着办大学、写文章的奈费勒当牛做马,愣是建起了一个美好的国度。

  方既明瞪大双眼:“你让一个魂给你拉磨?太丧心病狂了!”

  阿尔图无辜道:“我手下没靠谱的人。要推行改革,当然得你们来。”

  方既明竟无法反驳,只能咬牙切齿:“阿尔图!好一个阿尔图!”

  ……

  至高苏丹阿尔图很快宣布成立一个议院,所有贵族都按照自己领地中领民的数量决定议事权。

  议长则负责将议院所有动议上交到阿尔图手中。

  此后,奈费勒与方既明两位议长,连同阿尔图这位苏丹,被世人并称为“三贤”。

  阿尔图统治的时期,则被誉为“三贤之国”。

  其中,最受争议的莫过于阿尔图。

  在旧贵族眼中,奈费勒和方既明在议院一明一暗、兴风作浪、狼狈为奸……

  他们根本不承认这两人是什么贤者,他们分明就是两条疯狗!

  而这两条疯狗的栓绳,却都攥在阿尔图手中。

  多亏了他们伟大的阿尔图苏丹……和他身边的盖斯与哲瓦德两位忠臣,才能从那两条有权有势的疯狗牙缝里,为贵族们艰难地保住利益。

  阿尔图才是真正的大贤者!明君!

  而在百姓看来,阿尔图纯粹是脑子有大病。

  一言不合就把那么好的方既明给干掉了,还推行了几天什么“乐行券”,闹得人心惶惶。

  结果没过几天,乐行券又不了了之了?

  这位苏丹指定精神有点问题。

  可方既明,这位仁慈的前苏丹,他竟不计前嫌,甚至还在帮杀死自己的凶手治国。

  他图什么?图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啊!

  是大好人!

  然而,方既明死后,以魂魄形式再出现,却仿佛变了个人。

  他只在宅邸里埋头处理政务、颁布政令、编写教材、撰写时评针砭时弊……几乎不再公开露面。

  其实方既明根本不想揽这些活儿,但他已决心不再见陌生人。

  为了不让奈费勒累得英年早逝,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奈费勒大部分时间,都在议院忙着与人吵架,方既明便接手了所有文书工作。

  字虽丑,可那么多年的书也不是白读的。

  但也因此,坊间流传起一种说法:方既明早已死去,如今不过是阿尔图用邪术召回的魂灵,一具用来安抚民心的傀儡。

  真相如何,始终没有定论。

  大、中、小学的教育事务基本交给了斯瓦萨尔,他是明面上的教育部长,而奈费勒偶尔会去视察。

  阿尔图和奈费勒依旧是针锋相对的政敌。

  方既明有幸观摩过几回他们吵得不知天地为何物的场面。

  他真是感谢奈费勒那些犀利、尖锐、专戳人痛处的言辞从没用在自己身上,不然他早就自我怀疑、自暴自弃、彻底放飞自我了。

  如果有冤案上达天听,一律被阿尔图交给奈费勒裁决,十数年来,从未有一例错判!

  奈费勒被誉为最公正的判官、能洞悉人心的议长。

  “奈费勒”一词,甚至成了明察秋毫的代名词。

  这都被发现了?

  而除此之外,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帝国的科技大跃进!

  谁能想象,两次工业革命竟在短短数十年间同时发生。

  机器与蒸汽解放了双手,电力与内燃机重塑了帝国。

  玛希尔与众多工匠的发明触动了无数旧贵族的利益,却也给帝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三位贤者力保工匠们,利益受损的贵族无从下手,工匠一跃成为最受追捧的职业之一。

  仗势欺人之辈原以为最碍事的是明面上的奈费勒,没想到真正难缠的竟是那个方既明。

  阿尔图退位,奈费勒离世,方既明却只在新王登基当日,以维齐尔的身份为其加冕,露过一面,从此便辞去了议长之职。

  别以为他不是议长,就会从此销声匿迹了。

  他这人像只找不到又赶不走的蚊子,依旧不停地在不知名的角落里撰写时评,针砭时弊。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着“方既明”的旗号,写下各种各样的文章批判压迫、鞭挞贵族、揭露不公。

  人们甚至怀疑,即便方既明真的死去了,这个笔名也将在帝国存续数百年,直到世间再也没有值得批判的事为止。

  新王并非阿尔图与梅姬的孩子——他们怎舍得让宝贝孩子当苏丹?

  他是从皇家大学遴选而出,经方既明、阿尔图、教育部长共同认可,集改革与保守、手段与善意于一身的人才!

  哈,三位大贤者的重担,如今全落在他肩上了。

  好在阿尔图在方既明和梅姬的督促下,时常返回朝堂给新王搭把手,才使得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欢笑、变革与新生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