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雇佣——渡口-《保姆作家刘青青》

  第一节:雇主离世

  一日清晨,老人如厕时猝然昏倒,紧急拨打120求救,送至医院时已出现大面积脑梗,全身无法动弹。

  真是,牡丹花下亡,做鬼亦端庄。我在慨叹!!!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病房里闹成一团。

  老人的子女们围在病床前,吵吵嚷嚷地争论着治疗方案。

  有人主张全力抢救,不惜一切代价;有人则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没必要受那么多罪,不如保守治疗。

  这时,张姨痛苦地走过来,拉着我的手,声音哽咽:“闺女,你说该咋办啊?我想让他活下来……”

  “可是现在这事我不做主啊!”张姨抹了一把眼泪。

  我看着张姨满是疲惫的脸和那汪汪的泪眼,心里一阵酸涩,我趴在张姨耳朵上,悄悄的说“这怎么治,也不由你我啊!”

  就在一家人讨论该怎么办时,医生走了进来,严肃地说:

  “病人情况很不乐观,就算抢救过来,后续生活质量也会很差,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话一出,争吵声戛然而止,病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每个人的脸上都仿佛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彩,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尽在其中。

  有的眉头紧蹙,似乎心中藏着无尽的忧虑;有的嘴角微扬,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还有的人面色凝重,让人难以琢磨他们真正的想法。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宛如一个旁观者,冷眼观看着这一场众生相的闹剧。

  然而,我的内心却无法像表面那样平静。

  老爷子的病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不禁为他的安危担忧起来。

  就在这时,杨亚亚悄悄地走进了病房。

  她只是站在门,匆匆瞥了一眼病床上的老爷子,便转身离去,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然而,谁能想到,仅仅三天之后,老人竟然离开了人世。

  老人的离去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紧接着,一场激烈的遗产大战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亲人们之间的争吵、争夺,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复杂和金钱的魔力。

  老人的儿子给我结了工资,辞退了我。

  于是我又失业了,我骑电动车去了保姆中介公司。

  到了中介,我刚进门,就看到杨亚亚也在。

  她正和中介的大美丽说着什么,看到我进来,她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这杨亚亚来中介干嘛?”看杨亚亚的表,我的心里冒出了不好的念头,难道她是来捣乱的吗?

  大美丽热情地招呼我,“刘姐,有个新的雇主想找住家保姆,要求不高,薪资还不错。

  我凑上前,正准备了解情况……

  杨亚亚突然阴阳怪气地说:“哟,你还挺积极,就不怕又碰上遗产大战的人家?”

  我没理她,继续听中介介绍。

  这时大美丽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后脸色一变,:“刘姐,刚才那个雇主临时改变了主意,不找保姆了。”

  我心里一沉,有些失落。

  “不急,等下一个更好。”我笑道。

  转头看到,杨亚亚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偷笑。

  “这个女人真烦人,他这是在中介说了我什么坏话了!”我强忍着怒火。

  大美丽安慰我“刘姐,我会再帮你留意合适的工作。”

  第二节:暗流涌动

  我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大美丽说:“没事儿,我明天再来看看。麻烦你多费心了。”

  走出中介,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我骑上电动车,心里那股火却越烧越旺。

  杨亚亚这女人,分明是存心跟我过不去。

  上次在老爷子家,就因为我看不惯她那些小动作多说了几句,她这就记恨上了。

  电动车骑到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我忽然想起刚才大美丽接电话时的表情——她眼神躲闪,手指不自觉地卷着电话线。这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是大美丽和杨亚亚早就认识?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疯狂生长。

  我回想起之前几次找工作碰壁的经历,好像每次杨亚亚都在场。

  有一次是说雇主突然出国了,有一次是说岗位已经招到人了……现在想来,未免太巧了些。

  我调转车头,把电动车停在中介对面的小超市门口,假装买东西,眼睛却盯着中介的玻璃门。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杨亚亚亲热地挽着大美丽走出来,两人有说有笑地进了旁边的奶茶店。

  我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这年头,连找个保姆的工作都要搞这些弯弯绕绕。

  我忽然觉得,或许不该再把时间浪费在这家中介了。

  心中暗想,王七不雇有王八,我也不急,明天我再去别的中介找一找,有的是雇主,还愁找不到新工作。

  杨亚亚这个女人,看来是我在老人那工作时,太多嘴了,她和我结仇了。

  我叹了口气,正要离开,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奶茶店出来——是之前雇过我的张姨。

  第三节:转机与困境

  张姨也看见了我,笑着走过来:“小刘啊,正好碰见你。我侄女家想找个保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人生就是这样,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

  听张姨这么一说,我赶忙细问情况。

  “我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急需请一位专业的月嫂。

  “要是有月嫂证就最好啦!”张姨拉着我的手,语气热切,“用生不如用熟,你又知根知底,干活儿我最放心!”

  我心里一紧,脸上堆起歉意的笑,老实回答:“张姨,真不巧……我,我没考过月嫂证,但是我也照顾过我婆婆,还有我儿子,你看这样能行吗?。”

  “哦……”张姨脸上的热乎气儿瞬间就凉了,换上一副为难又惋惜的神情,

  “那就不行了。”

  “现在带小宝宝,尤其是双胞胎,主家都讲究持证上岗,怕担责任呐。唉,可惜了……”

  看着张姨转身离开,我心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又沉又闷。

  空有一身伺候人的经验,却偏偏被一张证书卡住了脖子。

  “哎……还没有开的窗户,又让关上了………

  第四节:破局

  第二天开始,我换了策略,每天各个家政中介公司投简历。然而,七天过去了,我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雇主。

  我决定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我这找工作碰壁的问题。

  在这几天的等待过程中,我觉得我对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一些富人家工作过,我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提升,我现在对于普通人家提供的较低工资,我已经有些看不上眼了。

  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找到了关键点:

  ①无论在哪里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长,那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条件更好、工资更高的雇主呢?

  ②想找好待遇好一点的工作,还得中介帮忙给介绍啊!

  ③只有中介的嘴才能把我推销出去啊!

  想到了这3点,有主意了,我骑电动车高高兴兴的出门了。

  这次我没有直接去大美丽的中介公司,我去了中介公司对面的小超市。

  “大姐,你需要点什么?”超市的工作人员热情的问我。

  “嘿嘿,你们忙,你们忙,我先看看。”我在超市里的窗户站着,正好能看到中介的门口。

  不一会儿,我瞥见杨亚亚从中介出来,脸上挂着那副惯有的、带着点得意的笑上了旁边一辆小轿车,开车走了……

  “哎,以后在雇主家干活可得小心点了,嘴多就是惹事!”

  “老板,有什么最新的孩子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