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最后遗言
李先生的脸色苍白,他躺在一片白色里……我跑了上去,抓起他枯瘦的手……抚摸他苍白的脸颊…
李先生…李建国…你醒醒…
他睁开了眼睛,瞳孔里像蒙着一层薄雾,却依然努力聚焦在我的脸上。
他的嘴唇轻微地翕动着,我俯下身,听见他的气息在喉咙里断断续续地滚动。
“别哭……”
他的声音像风吹过裂开的纸页,轻得几乎碎掉,
“你…你以前太着急了… 给思李的公寓 …一直都在…”
“李先生…我只要你好好的…我什么都不要…”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停顿了一下,好像聚集起了全身的力气:“敏敏的仇…小兰…老伴…我们一起…你穿上那件宝蓝色的礼服……”
他的手忽然动了动,仿佛想抬起,却只是指尖在我掌心微微一颤,随即整条手臂重重垂落,像断线的秤砣砸在床沿。
可他的眼睛还望着我,嘴角甚至凝着一丝极淡的弧度,仿佛在说:“李先生,这是在说什么???
可那弧度很快就僵住了,雾彻底淹没了他最后的眸光。
李先生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
监护仪上刺耳的长音划破空气,像一条冰冷的直线,宣告了一切的了结。
他死了。
那句“男人至死是少年,只是……想出去玩玩而已……”的呓语,像最后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在我骤然被掏空的心上。
没有原谅,没有释怀,甚至没有悲伤,最初那一刻,只有一片巨大的、轰鸣般的寂静。
随后,那被欺骗、被辜负的怨恨,竟真的如他所“预言”般,奇迹般地消失了——不是被宽恕抵消,而是被一种更绝对、更虚无的东西覆盖了:死亡。
死亡,让所有的爱恨都失去了附着点,变得轻飘而可笑。
我的心像被撕开一样的疼痛,空荡荡地漏着风。
第二天,律师来了,公式化地表达了哀悼,然后宣布遗嘱:李先生赠与我的那套市里的房子还在。
一笔清晰的、物质的句号,为我们模糊不清的关系落了款。
它保障了我未来的安稳,却也像一座华丽的墓碑,钉死了我们之间的一切可能。
律师当着我的面,给他远在美国的女儿打视频电话。
屏幕亮起,那张年轻、精致却写满疏离的脸出现在另一端。
她没有回来,只是透过冰冷的镜头,看了一眼已无生息的父亲,说了几句节哀顺变的客套话,像完成了一个遥远的社交义务。
她与这个父亲,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原来也薄得像一张纸。
最终,是我,这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复杂难言的“外人”,捧起了那个沉甸甸的、装着李建国先生一生的木制骨灰盒。
墓地选在一处僻静的山坡。
下葬那天,天色灰蒙。
只有我,律师,和寥寥几位他早已疏于来往的旧友。
仪式简短得近乎仓促。
我捧着骨灰盒,一步步走向那方新掘的土穴。
盒子不沉,却压得我手臂酸麻,但比这更沉的,是弥漫在心口的、无边无际的虚妄。
我们纠缠了小半生,算计、取暖、伤害、依存,最终,他化为了我手中的一捧灰,我成了送他最后一程的、唯一的“亲人”。
所有的激烈,所有的委屈,所有关于爱恨的纠结,在这一刻,都被墓碑的冰凉与土地的沉默所吸收,变得毫无意义。
我将骨灰盒轻轻放入墓穴,抓了一把湿润的泥土,撒了上去。
尘土落下,发出细碎而决绝的声响。
黄土一锹一锹落下,覆盖上去,发出沉闷的回响。
仪式简短得近乎仓促……
当工作人员将那块红布落下时,我弯下腰,轻轻对身边小小的思李说:“去,去送送老李爸爸。”
她抬起头,大眼睛里满是懵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她或许不明白“死亡”的全部重量,但她能感受到周遭空气里沉甸甸的悲伤。
她走得很慢……
走到那方深深的墓穴前,我扶住她小小的肩膀,轻声说:“跪下,给老李爸爸磕个头,告诉他,你会好好的。”
思李顺从地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她低头看向那个埋着李先生骨灰的土坑……又抬头看看我,再看看那堆黑黢黢的新土,她小嘴一瘪,大颗的泪珠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她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带着孩童未经掩饰的委屈和依恋,哭喊出声:
“老李爸爸……!”
这一声呼喊,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捅进了我尘封的心锁。
时间在瞬间崩塌、倒流。
“老李爸爸”——
这一刻,思李的哭喊,撕开了所有精心维持的平静。
李先生、李闯闯,两个“李”姓男人的面孔在我眼前交错、模糊。
一个给了她生命的名义,一个给过她短暂却真实的、类似父亲的温暖。
他们这两个男人是我一生的最爱,年轻狂热与老年睿智——
我何德何能遇上了这两位极致优秀的男人……
我这一生赚了…赚了…赚大发了
我看着女儿小小的、因哭泣而颤抖的身体……
思李的哭声渐渐变成了压抑的抽噎。
我抱着她,站在那里,直到墓穴被填平,墓碑立起。
照片上的李先生,带着他惯有的、略显疏离的微笑,静静地望着这个他曾经停留过的世界。
恩怨两清了吗?
或许吧。
但有些印记,却随着这一声“老李爸爸”,永远地刻进了生命里。
我和思李带着这些印记,要继续好好的活下去……
李先生的脸色苍白,他躺在一片白色里……我跑了上去,抓起他枯瘦的手……抚摸他苍白的脸颊…
李先生…李建国…你醒醒…
他睁开了眼睛,瞳孔里像蒙着一层薄雾,却依然努力聚焦在我的脸上。
他的嘴唇轻微地翕动着,我俯下身,听见他的气息在喉咙里断断续续地滚动。
“别哭……”
他的声音像风吹过裂开的纸页,轻得几乎碎掉,
“你…你以前太着急了… 给思李的公寓 …一直都在…”
“李先生…我只要你好好的…我什么都不要…”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停顿了一下,好像聚集起了全身的力气:“敏敏的仇…小兰…老伴…我们一起…你穿上那件宝蓝色的礼服……”
他的手忽然动了动,仿佛想抬起,却只是指尖在我掌心微微一颤,随即整条手臂重重垂落,像断线的秤砣砸在床沿。
可他的眼睛还望着我,嘴角甚至凝着一丝极淡的弧度,仿佛在说:“李先生,这是在说什么???
可那弧度很快就僵住了,雾彻底淹没了他最后的眸光。
李先生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
监护仪上刺耳的长音划破空气,像一条冰冷的直线,宣告了一切的了结。
他死了。
那句“男人至死是少年,只是……想出去玩玩而已……”的呓语,像最后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在我骤然被掏空的心上。
没有原谅,没有释怀,甚至没有悲伤,最初那一刻,只有一片巨大的、轰鸣般的寂静。
随后,那被欺骗、被辜负的怨恨,竟真的如他所“预言”般,奇迹般地消失了——不是被宽恕抵消,而是被一种更绝对、更虚无的东西覆盖了:死亡。
死亡,让所有的爱恨都失去了附着点,变得轻飘而可笑。
我的心像被撕开一样的疼痛,空荡荡地漏着风。
第二天,律师来了,公式化地表达了哀悼,然后宣布遗嘱:李先生赠与我的那套市里的房子还在。
一笔清晰的、物质的句号,为我们模糊不清的关系落了款。
它保障了我未来的安稳,却也像一座华丽的墓碑,钉死了我们之间的一切可能。
律师当着我的面,给他远在美国的女儿打视频电话。
屏幕亮起,那张年轻、精致却写满疏离的脸出现在另一端。
她没有回来,只是透过冰冷的镜头,看了一眼已无生息的父亲,说了几句节哀顺变的客套话,像完成了一个遥远的社交义务。
她与这个父亲,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原来也薄得像一张纸。
最终,是我,这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复杂难言的“外人”,捧起了那个沉甸甸的、装着李建国先生一生的木制骨灰盒。
墓地选在一处僻静的山坡。
下葬那天,天色灰蒙。
只有我,律师,和寥寥几位他早已疏于来往的旧友。
仪式简短得近乎仓促。
我捧着骨灰盒,一步步走向那方新掘的土穴。
盒子不沉,却压得我手臂酸麻,但比这更沉的,是弥漫在心口的、无边无际的虚妄。
我们纠缠了小半生,算计、取暖、伤害、依存,最终,他化为了我手中的一捧灰,我成了送他最后一程的、唯一的“亲人”。
所有的激烈,所有的委屈,所有关于爱恨的纠结,在这一刻,都被墓碑的冰凉与土地的沉默所吸收,变得毫无意义。
我将骨灰盒轻轻放入墓穴,抓了一把湿润的泥土,撒了上去。
尘土落下,发出细碎而决绝的声响。
黄土一锹一锹落下,覆盖上去,发出沉闷的回响。
仪式简短得近乎仓促……
当工作人员将那块红布落下时,我弯下腰,轻轻对身边小小的思李说:“去,去送送老李爸爸。”
她抬起头,大眼睛里满是懵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她或许不明白“死亡”的全部重量,但她能感受到周遭空气里沉甸甸的悲伤。
她走得很慢……
走到那方深深的墓穴前,我扶住她小小的肩膀,轻声说:“跪下,给老李爸爸磕个头,告诉他,你会好好的。”
思李顺从地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她低头看向那个埋着李先生骨灰的土坑……又抬头看看我,再看看那堆黑黢黢的新土,她小嘴一瘪,大颗的泪珠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她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带着孩童未经掩饰的委屈和依恋,哭喊出声:
“老李爸爸……!”
这一声呼喊,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捅进了我尘封的心锁。
时间在瞬间崩塌、倒流。
“老李爸爸”——
这一刻,思李的哭喊,撕开了所有精心维持的平静。
李先生、李闯闯,两个“李”姓男人的面孔在我眼前交错、模糊。
一个给了她生命的名义,一个给过她短暂却真实的、类似父亲的温暖。
他们这两个男人是我一生的最爱,年轻狂热与老年睿智——
我何德何能遇上了这两位极致优秀的男人……
我这一生赚了…赚了…赚大发了
我看着女儿小小的、因哭泣而颤抖的身体……
思李的哭声渐渐变成了压抑的抽噎。
我抱着她,站在那里,直到墓穴被填平,墓碑立起。
照片上的李先生,带着他惯有的、略显疏离的微笑,静静地望着这个他曾经停留过的世界。
恩怨两清了吗?
或许吧。
但有些印记,却随着这一声“老李爸爸”,永远地刻进了生命里。
我和思李带着这些印记,要继续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