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苦痛是让人迅速成长的良药-《爹娘不疼?那就换!做王爷他闺女》

  李嬷嬷点头,“如果说,王爷想要单纯调走绿豆,老奴还不确定。”

  “但是,他又要将胖丫调过来,老奴就非常确定了。”

  “王妃,你可听说过老鹰?母老鹰为了让孩子学会飞翔,它会叼着小鹰往山崖下扔,逼着小鹰学会飞翔。”

  平阳王妃点点头,“原来如此,调走绿豆,是为了让多多无依无靠,迅速的成长起来。”

  “对。”

  “那为何要将胖丫那丫鬟调过来呢?我可是听说,胖丫今天还和多多起了冲突。”

  “那如果两人一起当值,多多岂不是会被欺负死?”

  平阳王妃脸上露出不忍。

  多多才四岁,胖丫已经十岁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李嬷嬷看向平阳王妃,她因为没有生过孩子,再加上,又没有繁琐杂事的搓磨,所以,平阳王妃看上去有些稚嫩。

  “王妃,苦痛是最能让人迅速成长的良药。”李嬷嬷回答。

  平阳王妃愣了一瞬,“王爷为她这么用苦良心,是为何呢?”

  李嬷嬷低头,“王爷的心思,老奴不敢妄自揣测。”

  平阳王妃回过神,才发觉自己说漏了嘴。

  她露出笑容,掩饰尴尬,“嬷嬷,那么,就按照王爷的安排。”

  “将绿豆和胖丫两人对调,多多依旧留在您的身边,麻烦您多多的照顾了。”

  李嬷嬷站起来,“这是老奴的本分。”

  平阳王妃将管家召唤进来,给他说了调换两个丫鬟的事情。

  “老奴先告退了。”李嬷嬷见事情解决,她行礼退了出去。

  那一头,宋县令刚刚跑出王府,就听见身后传来叫嚷声。

  “快,那人跑出去了,王爷让一定要将他抓回来!”

  宋县令吓坏了,他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的往前跑。

  连脚上的鞋子跑掉了,他也不敢回头去捡。

  等他好不容易跑到自己的府邸,他一进去,立刻就吩咐门房将门关了,谁来也不开。

  宋夫人听见下人禀告说,宋县令回来了,立刻就跑了出来。

  “老爷,您可回来了!”

  “您去哪里了?妾身让衙役将咸阳城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您!”

  宋夫人看见宋县令,一边哭诉,一边扑了过去。

  “嘶,好痛!”

  宋县令一把推开宋夫人,宋夫人这才看清楚,宋县令的两只鞋子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一只脚上的袜子也不见了,脚底都磨出了血。

  宋县令整个人如同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都是水。

  他不停的喘着粗气,头发披散下来,身上的官服,也皱皱巴巴的。

  “老爷,您这是遇到匪徒了吗?天杀的!咸阳城竟然也有匪徒?”

  宋夫人一边掉眼泪,一边叫来下人,将宋县令抬进了屋里。

  宋夫人又指挥着小厮,给 宋县令沐浴更衣。

  经过一番折腾,宋县令终于清清爽爽的躺在了床上。

  宋夫人又让丫鬟端来参汤,她亲自一勺一勺的给宋县令喂了下去。

  一碗参汤下肚,宋县令终于回过了神。

  “老爷,您昨夜究竟去哪里了?”

  宋夫人见丈夫神色好了很多,不由得再次询问。

  “不该问的事情,就不要问。”

  宋县令的语气透着不耐烦。

  他看见宋夫人一脸委屈的模样,又想到刚才的情形。

  “这两日辛苦夫人了,只是昨日的事情,夫人莫问,这也是对你好。”

  “对了,这件事情,千万不要让母亲知道。”

  “如果母亲问起,就说我昨日睡的衙门里,有公事耽搁晚了。”

  宋夫人听见丈夫这么一说,心里满是酸涩。

  “老爷,母亲她......”她喉头一哽,说不下去了。

  宋县令以为,母亲因为他一夜未归,气急攻心,生了病,顿时着急要下床。

  “快!扶我去母亲那里看看!可有请大夫进府瞧瞧?要不要紧?”

  宋夫人一把拉着宋县令。

  “老爷,母亲昨日带着书玉,已经去往咸阳了。”

  宋县令以为是自己耳朵听错了。

  “你说什么?母亲不是生病了?”

  “母亲昨日一早,就带着书玉出发了,妾身提出让母亲等老爷回来再走。”

  “可是,母亲二话不说,就径直出发了。”

  “妾身让人去找老爷,师爷说您出去了,没有在衙门里。”

  “妾身想着您可能去忙公务了,所以,就没有再继续找。”

  “可是,妾身一直等到晚上,都没有等到您回来。”

  “妾身着急,让师爷带着衙役将咸阳该找的地方,都找了,一点都没有线索。”

  “妾身都要急死了,要不是老爷回来,妾身都准备让人下护城河去捞了。”

  宋夫人一边说,一边流泪。

  昨天,她真的是吓坏了。

  宋县令听完妻子的话,看着妻子明显憔悴许多的面容,他沉默了。

  他没有想到,母亲竟然说走就走,压根就不把他的安危放在心里。

  宋县令往后一躺,“哎呦!”

  他一下子碰到了后脑勺的大包,痛得叫了起来。

  宋夫人急忙扳过丈夫的脑袋查看。

  当她看见,宋县令脑袋后面,有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包的时候,吓了一跳。

  “老爷,这是在哪里磕的?这么大一个包?”

  宋县令“哎呦哎呦”的叫起来。

  “快,你让人悄悄的去请一个大夫来。”

  “记住,要嘴严实的大夫。”宋县令叮嘱。

  宋夫人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这么说,不过,丈夫回来后,就透着一股子诡异。

  她急忙出去吩咐管家去请大夫,然后,才回过身来。

  “妾身有活血化淤的药膏,妾身先给老爷抹一点。”

  宋夫人想到自己备有药膏,急忙转身去匣子里翻找。

  好不容易找到了药膏,宋夫人挽起袖子,就准备给宋县令将药膏给涂抹上。

  宋县令看见夫人一脸心疼的样子,心里有些微动。

  但是,他转念一想到后脑勺的包,是如何来的,他的心里又充满了厌恶。

  “行了,不用抹了,等大夫看过以后再说。”

  宋夫人一脸惊诧,“妾身这个药膏,可是京城圣手斋的药,活血化淤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你可知道,为夫这个包,是怎么来的?”

  宋夫人疑惑的看向宋县令。

  “老爷,您这后脑勺的包,又不是妾身打的,妾身怎么知道?”

  “都是因为你生的那个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