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圣旨-《夫君诈死?可我已经怀了郡王的崽》

  皇后也很生气,她绝对不允许那个野种继承皇位。

  “母后,现在咱们要怎么办?”

  六皇子也是没招了,他在朝廷上说不上话。

  现在能依靠的只能是皇后了。

  至少皇后是一国之母,又有宋家的支持。

  若是宋家也支持萧鹤川,那他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了。

  所以这时候六皇子,十分卑微的讨好皇后,“母后,父皇到现在都没让儿子入朝,儿子只能依靠母后了。”

  说到这里,还擦了一下眼泪。

  皇后心里被哭的厌烦,看不上六皇子的做派。

  堂堂皇子,就会哭哭啼啼的。

  皇后心里鄙夷,但宋家要找的是傀儡皇帝,六皇子年龄小,才好控制。

  “你不要急,很多事情都要从长计议。”

  “萧鹤川的身世算是丑闻,皇上要是在朝中提出来,会有官员站出来反对的。”

  “这太子,也不是皇上想立谁,就能立谁的。”

  六皇子得了保证,心里好受不少,在皇后面前扮了好一会的好儿子,这才离开坤宁宫。

  六皇子离开之后,皇后才起身,“走吧,咱们也去昭政殿看看皇上。”

  皇上装病的时候,是让苏贵妃随身伺候的。

  皇后那时候想见都见不到人,她这心里一直都有气。

  但,她不知道皇上查到多少,所以要亲自去试探一下皇上。

  很快,一行人就去了昭政殿,谁料,却听到了笑声。

  皇后一听就知道是皇上笑的,哼,这老货有什么高兴的。

  “参见皇后娘娘!”

  魏公公来到皇后身边,给皇后请安。

  “魏公公,何人在里面,皇上的心情似乎不错。”

  魏忠笑道:“回娘娘,是大喜事,霍将军大捷南诏,活捉南诏皇帝,不日,霍将军就带领俘虏入京了。”

  皇后:“????”

  南诏被灭了!!!

  皇后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霍琼楼这小子,竟然......竟然攻下南诏国。

  她的儿子,竟然有这份本事。

  “宴相和孟太傅全都在里面,要奴婢给娘娘通报吗?”

  魏公公对皇后十分恭敬。

  皇后摇摇头,“不用了,国事为重。”

  她看了一眼旁边的宫女,那宫女立即把食盒递了过去。

  皇后道:“这是本宫亲自做的,你给皇上送进去吧!”

  “是!”魏公公应道。

  “国事重要,龙体更重要,不要让皇上太劳累了,公公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也要时常提醒皇上。”

  “尤其是皇上还大病初愈!”

  魏公公连连点头,应承了好几句,这才把皇后送走。

  走远之后,皇后吩咐道:“给宫外的哥哥送信,让他找时间进宫一趟。”

  随身侍候的太监,立即去通传消息去了。

  翌日,大朝会上。

  百官知道西南大捷,并且侵吞了整个南诏,立即沸腾起来。

  这份惊喜的消息,祛除了几日前皇子逼宫的恐惧。

  “恭喜陛下!霍将军大捷,实乃陛下圣明、国运昌隆之兆,臣恭贺陛下旗开得胜、威震四方!”

  “贺陛下!天兵神将,所向无前!如今大捷报捷传来,皆赖陛下驭下有方、皇恩浩荡,臣为陛下贺,为大梁贺!”

  有一两个带头,立即有其他的臣子跟上,“陛下天威远播,臣谨贺大梁武功鼎盛,疆土永固!”

  于是,朝中的大臣好话一箩筐的往外说,都是夸奖皇上的。

  总之,概括下来,就是皇上的功劳,会用人。

  文官夸起人来,一套又一套,就差把皇上夸奖成,真龙转世了。

  皇上正满意的时候,然后看到了一个张小脸。

  正是呦呦闲着没事,想看看皇上在做什么,才和皇上连线呢。

  呦呦自从看过大臣在朝堂上吵架之后,就非常感兴趣。

  她觉得大朝会很有意思,一群大打架,比斗鸡还有意思。

  至于为什么呦呦会知道斗鸡等好玩的,那当然是从吃喝玩乐的宗室子弟身上看到的。

  皇上收起笑容,打断朝臣继续恭贺的声音。

  他刚才看到了陆司遥的脸,皇上不是很好意思。

  面对呦呦的时候,他可以很坦然听臣子夸他,可有不熟悉的陆氏在,他不能继续听臣子把功劳推到他身上。

  他也是要脸的。

  毕竟,这次南诏大捷,都是霍琼楼的关系。

  武器装备和粮食,还是陆司遥当初留下来的。

  皇上是啥都没掏,现在不好意思在陆司遥面前沾沾自喜。

  “好了,朕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臣子们停止了夸夸,纷纷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然后等着皇上宣布。

  皇上轻咳一声,然后又看了呦呦那边一眼。

  陆司遥是想在系统上买些实用的书籍,这才让呦呦给她共享了系统。

  谁料,这小丫头,竟然连线了皇上。

  陆司遥想要呦呦断了连线,谁料这小丫头一下就跑了,完全不听她这个老母亲的话。

  所以,陆司遥只能尽快把要买的书找到,然后打算下线。

  其实,她完全没有偷窥皇上的意思,也没有在意百官对皇上的吹捧。

  这种情况真是太常见了,就是在现代,溜须拍马也十分盛行,想要混的好,实力固然重要,嘴皮子也要顺溜。

  陆司遥完全不知道皇上在心虚,她迅速在系统上,找一些科学种植的书。

  在古代,这些书籍真的太少了。

  皇上给魏公公示意了一下,魏公公拿出了圣旨,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抚有四海,君临万邦,历数载而治道渐昌。国之根本,在于储位;邦之安定,系于元良。

  奈何朕之亲子,全是性躁寡谋、庸碌无为,资质鲁钝之辈,朕深觉痛惜。

  幸亏朕之外甥东阳郡王,天资聪颖,性禀仁厚,温恭好学,孝悌笃行。

  其德足以表率宗亲,其才足以承继大统,朕心甚慰。

  今钦遵祖制,昭告天地宗庙,册立东阳郡王萧鹤川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命太傅、少傅悉心教导,习经史、明政体、练武功,以备他日嗣承鸿业,抚安兆民。

  自册立之日起,太子总领东宫事宜,参预国政,百官皆当敬奉,不得有违。

  朕望太子勤修德业,谦以待人,仁以抚众,不负朕之厚望,不负苍生之期盼。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满朝文武:......

  卧槽,皇上这是突然放大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