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山海育新,传承不辍-《天亮后不遇见》

  沈承海接过传承信物的第六个春天,海边迎来了一件新鲜事——沈家决定在老桃树下开办“山海蒙学”,专门招收海边村落里的孩童,不仅教他们读书识字,还会传授基础的道法护身之术、桃花糕制作技艺,更会每日讲述墨尘与苏清鸢的守护故事,让“善”与“守”的种子,在孩童心中早早扎根。

  “山海蒙学”筹备之初,沈承海便带着族中子弟忙活开了。他们没有新建校舍,而是将海边那间闲置多年的旧谷仓修缮一新:先将谷仓的屋顶换成耐用的青瓦,又在墙面刷上一层白灰,让屋内变得明亮通透;屋前的空地上,用石头垒起了几张简易的石桌石凳,作为孩童们的“课堂”;石桌旁的篱笆上,爬满了新栽的蔷薇,与不远处的老桃树相映成趣;谷仓内部,沈承海的妻子林晚晴正带着几位姑娘,摆放着用原木制作的桌椅,桌上放着沈承海亲手抄写的《三字经》《弟子规》,还有装订成册的《桃海神小故事》——每一页都配有简单的插画,有墨尘挥剑斩妖的场景,有苏清鸢制作桃花糕的模样,还有沈家子弟帮百姓修缮房屋的画面,生动易懂,很对孩童的胃口。

  “承海哥,蒙学的桌椅都摆好了,你看看还需要添置点什么?”族中子弟沈明宇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谷仓内的陈设问道。他今年二十一岁,是“山海蒙学”的教书先生之一,平日里不仅熟读诗书,还练得一手好字,负责教孩童们读书识字。

  沈承海走进谷仓,仔细打量着屋内的布置,又伸手摸了摸桌椅的边缘,确认没有毛刺后,笑着说:“不用添置什么了,这样就很好。明宇,你教孩子们读书时,不用只讲书本上的道理,多结合咱们海边的事来讲。比如讲‘仁’字,就说说墨尘爷爷当年救苏清鸢奶奶的事;讲‘信’字,就说说沈家历代子弟答应守护百姓,从未失信的事,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懂。”

  沈明宇点了点头:“我记住了承海哥。对了,明天蒙学就要开课了,已经有三十多个孩子报名了,还有几个孩子是从邻村来的,他们爹娘说,想让孩子跟着咱们学本事,也学做人的道理。”

  “好啊,不管是本村的还是邻村的孩子,只要愿意来,咱们都收。”沈承海笑着说,“明天开课,我先给孩子们讲第一堂课,说说‘山海蒙学’的由来,再给他们讲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与老桃树的故事,让他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