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文殊降临-《西游:我唐僧,有选择系统》

  果然,玄奘并没有等太久,天际便忽然传来了梵音阵阵,随后片片祥云自西而来,只见文殊脚踏莲台,手持慧剑,面容肃穆地降临大殿。

  “阿弥陀佛。”文殊目光扫过殿内情形,最后落在了玄奘身上。

  “玄奘,此孽畜乃我座下青狮,私自下界为祸,幸得你师徒降服。今日本座特来将其带回灵山惩戒。”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一切只是坐骑私自作乱。

  乌鸡国国王与太子闻言,面色顿时变得难看。

  他们实在没想到这妖道背后竟有靠山,而且靠山还是位佛门菩萨!

  而此时,玄奘面色却丝毫不变,依旧平静,他上前一步合十行礼:“菩萨既知此孽畜为祸,为何三年来不闻不问?若非贫僧途经此地,乌鸡国陛下冤屈岂非要永沉井底?”

  文殊听到这话,眉头微蹙:“此乃劫数使然,乌鸡国国王昔日曾将本座化身浸水三日,合该受此报应。如今三年期满,正该你等前来化解,此乃天定因果。”

  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众人没想到,这一切原来都是这位文殊菩萨为报私怨所为!

  玄奘听此,目光渐冷:“菩萨此言差矣。陛下昔日不识菩萨真身,纵有冒犯,也罪不至死。可菩萨却以私怨害一国之君,致使朝纲紊乱,百姓不安,这岂是佛门慈悲所为?”

  文殊闻言,脸色瞬间一沉,他冷声开口道:“金蝉子,你这是在教训本座吗?不过区区一介人间帝王,竟敢对本座不敬,难道不该给予处罚?若真的就此放过,那置我佛门威严何在?”

  玄奘听闻此言,神色依旧平静,但眸光却不由得愈发深邃起来。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此刻寂静无比的大殿中。

  “菩萨言重了,贫僧如果敢言教训菩萨。只是我佛慈悲,普度众生,曾言平等与因果公正最重。

  陛下昔日浸水菩萨化身三日,确有其过,然其当时并未伤菩萨性命,亦未知菩萨真身。

  而菩萨遣坐骑下界,令其篡位夺权、溺杀国君、离散骨肉,更是令其占据王位三载,致使朝纲不振,百姓惶惑。

  此等报复,历时三载,牵连一国,其果之重,远超其因之过。

  敢问菩萨,此等因果,可还算公正?若人人皆如菩萨般以百倍千倍还报私怨,这三界众生,何来安宁?佛法慈悲,又何以体现?”

  他话语平和,却字字如刀!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无论是乌鸡国君臣,还是玄奘门下弟子,皆屏息凝神,不敢言语。

  而文殊此刻的脸色确是彻底阴沉了下来,他周身佛光隐隐波动,显然他的内心极为不平静。

  他自从成为佛门四大菩萨之一后,何时被一后辈如此当众质问过?尤其这个后辈还是他佛门自己选定的取经人!

  “金蝉子!”文殊声音中带上了一丝冷厉。

  “你莫要忘了自身身份!西行取经,乃是为了普度众生之大业,些许磨难劫数,皆是定数!你如此执着于一人一国之恩怨,置大局于何地?莫非真要因这凡俗帝王,与我佛门生隙不成?”

  此言已是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试图以取经大业和佛门大局来压服玄奘。

  【叮!检测到宿主与文殊菩萨冲突加剧,触发紧急选择任务!】

  【选项一:退让一步,将青毛狮子交还文殊,不再追究乌鸡国之事。奖励:神通镜花水月(中级),抽奖次数一次。】

  【选项二:坚持己见,要求文殊菩萨当众给乌鸡国一个交代,否则不放青毛狮子。奖励:二十年修为,抽奖次数一次。】

  【选项三:以佛法论佛法,引经据典,驳斥文殊“定数”之说,并提出折中解决方案,维护自身立场。奖励:十年修为,抽奖次数三次。】

  玄奘看着三个选项,顿时心念电转。

  选项一绝非他所愿,选项二虽强硬但却易彻底激化他与文殊的矛盾。

  唯有选项三,是眼下他可以选择的,且是更圆融的方式处理,也不会落人口实。

  想到这,玄奘便在心中立刻回应道:“我选三!”

  【选择成功!请宿主尽快行动。任务完成后将发放奖励。】

  选择完成后,玄奘深吸一口气,面对文殊凌厉的目光,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向前再踏一步,周身隐隐有禅意流转,竟与文殊的菩萨威压分庭抗礼。

  “菩萨所言大局、还有定数,贫僧不敢苟同。”玄奘声音清越的开口。

  “我佛有言,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既众生平等,何以乌鸡国陛下、这一国百姓,便该为菩萨之私怨与所谓定数受此苦难?

  若磨难劫数皆为定数,那我等西行,是循定数而行,还是破定数而去?若一切早已注定,我等取经又有何意义?难道是傀儡演戏而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重新落回文殊身上,语气转为缓和,却更具力量!

  “菩萨,弟子认为,佛法非是冷冰冰的规则,更是活生生的智慧与慈悲。陛下冒犯菩萨,确需惩戒,然惩戒亦需有度,合乎佛法慈悲之本怀。

  不若这般,陛下曾浸菩萨三日,今陛下亦受井中三年水厄之苦,此因果已然彻底了却。

  而菩萨坐骑青毛狮子,下界为妖,虽奉主命,亦有自身业力,当废除半数修为,带回灵山严加管束,洗涤妖性。

  如此,既全了因果惩戒,亦彰显我佛宽仁,更令乌鸡国上下感念佛法慈悲,一心向佛。岂不胜过留下无数百姓的怨怼与不解,令众生对佛门心生隔阂?”

  乌鸡国国王闻言,立刻反应过来,连忙躬身道:“圣僧所言极是!寡人愿倾国力,广建寺院,供奉佛祖,忏悔前罪!求菩萨恩准!”

  文殊听到这话,脸色变幻不断,他深深看了玄奘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恼怒,有惊异,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这金蝉子,转世之后,心思机辩倒是远超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