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三天:石隙微光与薪火相传-《孤岛求生:从零纪元》

  晨光再次漫过海平面,将细碎的金色洒满营地。

  林凡醒来时,心头沉甸甸地压着两样东西——昨夜海中怪物的腥臭记忆,和那本意外获得的种植日志所带来的沉重慰藉。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酸胀的臂膀,推开庇护所的皮帘。

  海风迎面吹来,带着海藻和湿润沙土的气息,努力冲刷着他鼻腔里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幻觉。

  例行巡视在今天显得格外必要。

  他需要这些日常的、可掌控的劳动,来确认脚下土地的坚实,来告诉自己,至少在白日,这片营地仍是相对安全的堡垒。

  他仔细检查了篱障,尤其关注那些新加固的部位,用手摇晃,感受着木桩深入泥土的牢固。

  陷阱区依旧空着,但他并不在意。

  盐田里,洁白的结晶在初升的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像往常一样,用竹耙细细清理,看着盐粒在耙齿间滚动,心情也慢慢变得如同这盐田般,沉淀、明晰。

  溪水潺潺,他蹲下身,双手掬起一捧,扑在脸上。

  冰冷的刺激让他精神一振,仿佛也洗去了些许疲惫与惊悸。

  鱼塘的水面荡开涟漪,几尾肥鱼懒洋洋地游过,浑然不觉外界的变化。

  这份安宁,弥足珍贵。

  回到营地,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那本皮质封面的种植日志上。

  先行者的字迹,像一道无声的命令,也像一种温暖的鼓励。

  他决定,今天就按照日志的指引,去岛东礁石区看一看。

  那位“先行者”提到的“希望”痕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出发前,他需要做好准备。

  他穿上轻便的潜猎皮装,检查了武器——强弓弦紧,箭簇锋利;角矛沉重,矛尖冷硬。

  他将那几根珍贵的荧光棒和防水火柴小心收好。

  最后,他看了一眼海图,确认了潮汐时间——最低潮大约在午后。

  上午,他利用这段时间处理一些营地杂务。

  他将之前收集的、已经初步鞣制的狐狸皮取出,准备制作一顶过冬的皮帽。

  狐皮柔软,毛色鲜亮,保暖性极佳。

  他比照着自己的头围,仔细裁剪出帽子的主体和两个护耳。

  然后用细小的骨针和鹿筋线,一针一线地缝合。

  针脚细密而均匀,这项工作需要耐心,正好可以平复他有些纷乱的心绪。

  在缝合护耳时,他特意在里面衬了一层柔软的兔皮,增加舒适度。

  一顶保暖而精致的狐皮帽渐渐在他手中成型。

  这不仅仅是件御寒物,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经营,是对抗荒芜与未知的一种姿态。

  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烈,潮水正缓缓退去。

  林凡戴上新做的狐皮帽,虽然天气还不冷,但这顶帽子似乎给了他一种别样的信心。

  他背上装备,再次走向岛屿东侧那片熟悉的礁石区。

  低潮下的礁石区露出了平日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布满滑腻的海藻和吸附紧密的贝类。

  海浪在远处低吼,冲刷着黑色的岩石。

  他按照日志的提示,在礁石间仔细搜寻。

  目光扫过一道道岩缝,一片片水洼。

  突然,在一块巨大礁石背阴处的底部,一道极其狭窄、几乎被海藻完全覆盖的岩缝里,他似乎看到了一点微弱的、不自然的反光。

  心猛地一跳。

  他蹲下身,拨开湿漉漉、滑腻腻的海藻。

  岩缝很深,向内延伸。

  那反光来自深处。

  他尝试伸手,却够不到。

  取出随身携带的、用细长竹竿绑着铁钩的简易工具,他小心地探入岩缝,轻轻拨动。

  感觉钩到了什么东西。

  他屏住呼吸,慢慢地将那东西往外拖。

  是一个小型的、密封性很好的防水金属筒!

  筒身布满划痕,但没有任何标识。

  他用力拧开有些锈住的筒盖,里面是一卷用油布包裹的纸张。

  展开油布,里面是几张绘制精细的机械图纸和几页密密麻麻的笔记。

  图纸上画的,似乎是一个小型的水力或风力驱动的发电机结构,以及一个信号放大器的电路图!

  笔记则详细记录了设计原理、所需材料(大多是岛上可能找到或从残骸中获取的),以及一些尝试性的计算和修改备注。

  笔记的最后一页,写着一段话:

  “后来者,如果你能找到这个,说明你我有缘。岛上的孤独足以吞噬灵魂,但我相信,知识和技术是穿透黑暗的光。这些设计或许粗糙,但是我心血的结晶。若能制成,或可发出更强的信号,亦或带来一丝文明的微光。材料难觅,制作维艰,但希望永存。勿忘。”

  林凡握着这几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纸张,手指微微颤抖。

  这不是简单的生存记录,这是试图改变处境、主动出击的智慧结晶!

  那位先行者,不仅在努力活下去,更在试图点亮灯火,打破孤岛的封锁。

  这份跨越时空传递过来的“薪火”,不再是简单的生存技巧,而是不屈的意志和智慧的闪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和笔记重新卷好,放入油布,塞回金属筒,紧紧握在手中。

  这比他找到任何现成的物资都更加珍贵。

  它代表了一种可能,一种突破现状的可能。

  回营地的路上,他的脚步变得轻快而坚定。

  狐皮帽下的眼神,不再仅仅是警惕和坚韧,更燃起了一簇新的火焰。

  傍晚,他利用现有的食材,决定做一顿稍微复杂点的晚餐,既是庆祝这重要的发现,也是向那位未曾谋面的先行者致敬。

  他将熏肉切成薄片,与采集来的野蘑菇和一种味道类似洋葱的野韭一起翻炒。

  又用薯蓣混合少量珍贵的薯蓣粉,煎了几张金黄色的薄饼。

  最后,他奢侈地冲了一杯蜂蜜水。

  坐在篝火旁,他吃着香气四溢的炒肉和软糯的薯蓣饼,喝着甜滋滋的蜂蜜水。

  简单的食物,此刻却充满了仪式感。

  他再次翻开那种植日志,看着那些工整的字迹,又摸了摸怀里那冰冷的金属筒。

  他不再感到孤独。

  在这座孤岛上,有一条无形的线,将他与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

  他不仅是求生者,也成了这条探索之链上新的一环。

  夜色渐深。

  林凡没有立刻去研究那些复杂的图纸。

  他知道,那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

  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将金属筒和日志放在一起,妥善收藏。

  然后,他添加了柴火,让篝燃烧得更旺。

  火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已饱经风霜的脸庞,也映照着那顶崭新的、在火光下泛着柔和光泽的狐皮帽。

  第一百四十三天,在追寻先行者足迹中开始,在接过沉甸甸的智慧火炬后,以一种充满希望的方式结束。

  海中的怪物依然潜伏在记忆的深渊,陆上的威胁也并未解除。

  但林凡知道,只要心中的光不灭,手中的工具不止,他就能在这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土地上,走得更远,直到照亮所有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