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野狼来袭,危机还未结束-《八岁农女杀疯了!灾年带全村逃荒》

  “嗥——”

  时值半夜,一阵长长的嗥叫,惊醒了疲乏了一天的灾民。

  “妇人、孩子、老人在内,青壮在外”,

  徐彦修的声音,又急又响,

  五位老人站在他身后,不时的帮着指挥。

  徐清如不知何时,混在了青壮的队伍中,钻到了前面,她手中攥了一大把的石子。

  她抬头看了眼,左右两侧都是熟人,

  “两位堂叔,一会打起来,两位堂叔帮我捡石子,这样的,”

  她展开小手,露出不大小的碎石子,一扬脑袋,

  “保证两位堂叔不会受伤。大家再把篝火点起来,多点些,狼这种东西,怕火。”

  两位堂叔还在犹豫,毕竟她是个小女孩,

  “大家注意啦!多生些篝火,狼怕火,生得旺些,不要怕费木柴,咱们是在山林里。”

  徐清如悄悄回头,向上望,借着微弱的火光,看到了大哥,边呼喊着,边催促,

  “快点,赶紧升起来。另外,大家注意啦,它们不动手,咱们不许主动攻击。狼可是记仇的东西。”

  “多提醒下大家,要不时的添柴,狼是最有耐心的动物,大家不要打瞌睡。”

  徐彦修嘱咐着大家,并让大家互相提醒。

  “如丫头,真厉害,叔给你捡石子,只是,这石子真能打死狼吗?”

  徐清如神秘一笑,自信、从容,看着她如此,在她附近的灾民们,心中似乎安定多了。

  “堂叔,别忘了添火、也不要睡觉,天亮了,这群畜生就退了。”

  两位堂叔点点头,转头看到清如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我先送她过去,再回来,你坚持着。”

  一旁响起老人的声音,

  “别动,那群畜生就盯着呢,现在你一动,没准儿就会让它们误会,万一发动攻击,就坏了。”

  东方的晨曦,终于打破了山林内的黑暗。

  坚持了一夜的人们,仍在机械地往篝火里添着木柴。

  “好了,那些畜生退了。现在,大家先休息下,再各自寻吃食。”

  “族长爷爷,黄爷爷、杨爷爷、涂爷爷、陆爷爷,”

  徐彦修捧着一捧野果,与唐立一同走过来,分别递给五个老人,最后留了两个,给自己与妹妹,

  “现在那群畜生,虽然退了,可是,谁也说不好,还会不会回来。我与唐叔商量过了,咱们的巡逻队,夜里也得组织起来了。”

  唐立面色凝重,一脸的歉意,

  “是我考虑不周,一时忘记了山林中夜晚最为危险。”

  徐彦修冲他摆手,徐族长说道,

  “昨天大家都很惊慌,你已经很不错了。”

  唐立接着说道,

  “这周围不止有狼的痕迹,也有野猪的,还有熊的,如今外围现了它们足迹。”

  徐彦修郑重的点头,

  “族长爷爷,此处已非久留之所,咱们得马上开始准备,尽快离开。”

  五个老人对视一眼,

  “只是,咱们要往哪里走?现在,这周围都是水。”

  “现在往北走,天气会越来越冷的,过冬取暖都是问题,咱们不如顺着卧牛峰,往南走走看。”

  “走吧,咱们还是先保住命再说。”

  于是,唐立打头,巡逻队走在最外围,老幼妇孺依旧被护在最里面。

  嗖,一颗石子被清如打了出去,一旁的草丛,一阵晃动,

  她欢呼起来,

  “今晚有肉吃了。”

  她奔过去,提着一只野鸡跑了回来,衣襟中还兜了四五个野鸡蛋,蹦蹦跳跳地冲到徐彦修身边,

  “大哥,你看,今儿个咱们能吃顿好的啦。

  一会找个婶子,把这野鸡把这毛拔了,再用泥巴裹起来,放在篝火下烤熟了。

  娘说这是叫花鸡,想想都流口水。”

  说着话,她的眼角有些湿润,

  娘亲!

  徐清如脑海中再次涌上娘亲的面容,想她当初,她无意中来到此处世界,却不为地府所容。

  却被母亲腹中的胎儿所吸引,扑进了胎身中。

  胎魂极为纯净,带着圣洁的光芒,包裹着带血的游魂,浮游在母胎中。

  胎魂自己却消耗过度,游魂以己身拯救。

  双方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受母体滋养,渐渐再不分你我。

  “四妹,四妹,”

  徐彦修看到清如说着话直发呆,急忙唤人。清如方才回过神来,举了举自己衣襟中的野鸡蛋,

  “还有这野鸡蛋,一会找个瓦罐,加点山泉水,煮得嫩嫩的。”

  她笑得天真,不复先前掷出石子的决断之色。看到不远处的伙伴儿,

  “也让他们吃点儿,刚才瞧着都流口水了。”

  “徐族长,各位村长、族长,我去探过了,前面有大片的空地,很适宜咱们暂时安置下来。”

  “大家注意啦!”

  徐彦修跳上了一处高坡,

  “我受五位族长爷爷委托,暂时做个话事人,便要嘱咐大家几句,

  虽然这里暂时是安全的,可咱们毕竟身处山林之中,大家寻找吃食之时,切莫走得太远,尽量结队出行。”

  “大哥,你看,他们又抢起来了,唉——”

  徐清如小小地长叹一声,

  “大哥,今日我捡到两只撞到树干上的野兔。”

  清如靠近了大哥,将手中的木碗递了过去,

  “大哥,吃吧,这是给你留的。我想爹爹了,也不知爹爹现在哪里?”

  徐彦修端着木碗,无法回答妹妹的话,沉默地望向远处天空。

  他摇摇头,

  “人的本能而已,”

  他本想过去制止,看到族长过去,便又坐了回去。

  他却发现妹妹,眼望远处出神,他知道,四妹这是思念亲人了。

  徐时若昨日出门访友,几人在街头茶馆拱手告别。

  他雇了马车,还买了米粮、糕点,路过小摊前,看到小贩卖的拨浪鼓,叫住小贩,买了一只,还有一个布娃娃。

  “外祖!”

  两岁的小女娃,吐字还不太清晰,看到他却伸着一双手臂要抱。

  姑爷家的邻居慌慌张张地跑回来,看到他们好心地告诉了一声,拉着妻儿连家都不顾了,撒腿就跑。

  “快逃吧,山洪快到县城了,上游的村子都被淹了!”

  他四下看了看,发现街上已经有人慌张地往城外跑。

  “欢儿,快,只拿细软,上马车,咱们逃!”

  “亲家,你这是干啥,他们家一向没谱的。”

  徐时若一把甩开,冷哼一声,

  “谁都有家业,你看人家象是不长脑子的吗?”

  情况不对!

  他转身扯了女儿,

  “你们家不逃命,不要妨碍我们父女。”

  出门时,他还顺走了,桌上剩了一半的糕点,扶着女儿、外孙女上了马车,车夫都急得不行,快要驾车跑了。

  “清欢!你敢走?!”

  一声怒喝从院内传来,清欢的丈夫、公爹,冲了过来。

  清欢的夫君李若光,伸手就要扯回自己的媳妇,清欢抱着哭闹的女儿,脸色发白,急切间,只吐出一句,

  “你要家业,还是要命?”

  “我家铺子、田地都在城里!走了就啥都没了!”

  她看向丈夫,

  “你要留就留,我得带苒儿活!”

  李若光突然拽着清欢的胳膊就往回拖,

  “敢动我女儿!”

  徐时若顺手抄起车夫的马鞭,“啪”地抽在李三柱手上。李三柱吃痛松手,

  徐时若趁机将清欢推上马车,自己也跳上去,顺手一鞭子,马车疾冲而出。

  李三柱在后面嘶吼,

  “徐清欢!你走了就别回来!我李家没你这媳妇!”

  徐时若拍她后背,

  “别回头,活着比啥都强。”

  马车刚动,徐时若回头望了一眼县城方向——浑浊的水线,已经漫过了街角的石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