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红枫村外村生员-《八岁农女杀疯了!灾年带全村逃荒》

  兄妹二人眼神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的为难。

  清如尤其清楚,那集元台,还有自身的秘密,接触的人多了,暴露的危险尤其大。

  恐怕,大哥也是有此担心。

  “大哥,真没想到,咱们的学堂刚刚成立,便有人过来想要进学。”

  “他们自然是知道,当初这些人也是参加了红枫村的建设,恐怕也是听了一耳朵吧。”

  徐清如点头,

  “这等事情不涉及重大的机密,普通的村民难免人多口杂,认为不是什么大事情,无意中说出。”

  “我们愿意交束修,只是想要让孩子能够入学读书,不敢想能够光耀门楣,至少不像我们这样汗珠子掉地摔八瓣,也赚不到多少钱,生活能够好过些。”

  清如点头,还是颇为认同的,但是,想到自己的秘密,她双有些动摇了。

  “清如,咱们过去看看吧,这样子恐怕不成的。”

  说完,徐清如便见大哥分开众人走了上去,她也迈步跟了上去。

  “让,让,你们这些娃子,也太性急了些!”

  就在徐清如兄妹二人刚刚走到前面,对面的东李村来人身后,也走进一人,当胸抱拳一礼。

  “想必这位小兄弟就是红枫村的村长了,我姓李,是东李村的村长。先前这些后辈为了糊口,前来贵村卖劳力,

  偶然得知你们村中有文武学堂,便想将家中的子弟送来,想着能够学得一二本领,不求他们护一方平安,至少自保也是好的。”

  拳拳父母心!

  清如一时又有些认同了。

  “这……”

  徐彦修犹豫一会,才道,

  “村中是设有文武学堂,但都是对随我们一路走来的村民子弟开放的,至今还没有想过招收外村子弟。”

  徐彦修这话虽不甚委婉,但也是实情,想要拒绝就要将话说得透彻,不让人有希望存在。

  可是,李村长的话,却让他再次陷入思虑中,

  “徐村长,我不知你所虑,但我们能拿出的诚意,便是用我们村中的青壮劳力,帮你们开荒,以最快速度种上菜蔬、瓜果,也好安危度过这个冬天。”

  李村长再次抱拳行礼,一揖到地,

  “还请贵村能够考虑,允我村子弟入学习文练武。我村除照常交束修以外,另以成年青壮交换劳力,土匪来袭协助防护,平时耕种必以红枫为先。”

  “大哥,父亲还有族老们过来了,也许是听说了这里的事情。”

  清如突然发现人群后,刚刚到来的父亲徐时若,在徐彦修耳边轻声说道。

  “你们请稍等,这等事情待我与村内各位族老商议过后,再给你们答复。”

  徐彦修告退了,清如留在原地,打量着东李村今日来的,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不等的十三名少年。

  她走到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身前,上下打量一阵,

  “你叫什么?多大了?可有念过书?”

  “你是先生?”

  这少年看了清如几眼,眼神中有思量,

  “你不必知道,你也可以不回答我。”

  这少年还是说话了,

  “我叫李少东,八岁,只读过半本的三字经。”

  “噢,看来也算可以啦!”

  “你呢?”

  “我也读半本三字经,我叫李大牛,十岁。”

  ……

  清如一一问过去,发现了一个问题,睁大了双眼看过去,

  “你们不会同一个先生教的吧?”

  这十三个东李村的孩子,便都转头看过去,李村长微微颌首,

  “小女娘,确是老朽教的。老朽幼时,曾经与人当过半年的书童,是在那时跟着公子学的。后来家中变故,这才回了家中。”

  清如看到对面东李村的人看向自己身后,扭头向后看,只见大哥再次走了过来。

  徐清如看到大哥冲自己点头,又冲着李村长抱拳打招呼,

  “我们已经商议过了,我们可以接受你们的条件,允许东李村后辈入学。但如若学武,必得以家族前途发誓,不得私自将在红枫村所学传授于人。”

  徐彦修边说边打量对方,

  “如此,才能成为我红枫村的外围弟子,在武堂中修习武学,晚间依旧回自家休息。”

  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才又开口,

  “我们初到贵地,并不知这里的束修几何,你们按照这里的常例给就行。”

  “徐村长,咱们这里红枫城内每月一斗米。而在我们另一边的何家村,有个老秀才,他那里给人启蒙,每月是半斗米。”

  徐彦修琢磨了下,

  “这样吧,启蒙便依旧是每月半斗米,若是进了中级班,便要每月一斗米。”

  徐彦修说到这里,脸色又肃正了些,

  “还有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学武者食量极大,午饭是在村里食堂吃的,其开销便不另外收了,但是学员随队打猎所得,也是要交到食堂的。”

  李村长听到此事儿,脸上乐开了花,

  “徐村长,我对你们的学堂并不了解,但我愿意相信你们,你所言极是,也正当此理,我们没意见。”

  “另外学武者,所需的武器、皮甲,也要自备。事先说明一点,我红枫村的学堂,即使是文堂,也是要学一门功夫的,这是硬性要求,”

  徐彦修站在那里气宇轩昂,挺拔如一棵青松,比之一般文人,多了一分英气,少了一丝文弱,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还请不要进来为好,也免到时多生事端。”

  李村长看向十三个李家儿郎,

  “话你们都听清楚了,如何选择,你们可要想清楚了。选择之后,便要自己努力了。”

  “我要学武,”

  李少东站前一步,站在那里如一堵山。

  “我要学文,我不怕苦,只是想问一句,如果我跟着去打猎,得了猎物是否可以予我一只、半只,以解家中温饱。”

  徐彦修欣赏地打量过去,心中不住点头。清如看过去,正是方才的李大牛,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好,此子极善。可以,你不是武堂之人,但中途如果受伤、死亡,可是要自己负责的。你可明白?”

  “徐村长,我懂,小子不是莽撞之辈,多谢提醒,我会慎重考虑的。”

  “那好,明日过来入学。今晚,你们可与家人商量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武。明日入学,之后会有一个月的体验期,一个月过后,你们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