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红枫村终落成,不同的声音-《八岁农女杀疯了!灾年带全村逃荒》

  “每队派一个人进来,看我是怎么做的,然后分别进行紫玉元石的铺设。”

  徐清如的声音,从地下传来,听起来很压抑。

  过了两刻多钟,清如才回到地上。

  “你们都明白了吧?有问题现在讲出来,我再给你们演示一下。如果一旦铺设错误,后果很严重。”

  如果不是只有一晚的时间,清如是会全部自己亲自动手的。

  “清如,这样吧,咱们也不怕耽误这会子功夫。你再下去,这次由他们来摆设,你来看着。”

  徐清如看向大哥,随即点头,

  “好,你们逐一进去,”

  徐清如转身再次去了地下,再出来时,已经又过了两刻钟了,她冲着大哥点点头。

  “可以了。”

  她提了袋紫玉元石往东而去,身后传来大哥的声音,

  “现在我、唐叔、董叔留在这里,其余的人,按照咱们事先商议好的,一伙一个方向,现在开始吧。”

  徐清如的速度很快,阵法就在她心中。方才,她只是为了教会大家,才会放慢了速度。

  可是尽管如此,清如最后一次回到中心的时候,东方的天际已经出现一丝微光了。

  当她在集元台站定的时候,感受到了红枫谷内的空气,渐渐地变得清新起来。

  她站在那里,青锋缠龙功运转全身,她在慢慢地感受。

  她轻轻地张开双臂,迎着初升的太阳,沐浴在红枫谷骤然光亮的瞬间。

  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她感应到了,周围的山峰已经连接在一起,谷口处可以随时封闭。

  届时,这里就是一座封闭的绞杀机。

  这是她目前为止,最后也是最强的底牌,她的心神为之一松,整个人顿时也鲜活起来。

  徐彦修看向妹妹,只觉得这一刻,妹妹更加的灵动、脱俗。样貌还是那个样貌,可他就是认为,此刻的妹妹如仙女一般。

  徐清如正体验着红枫谷内的变化,突然感受到从远处奔来一道人影,在自己身旁的集元台旁盘坐下来。

  哪个这么大胆子,闯进谷中来。

  不对,这人不是闯进来的,是就在谷中。

  她蓦地睁大双眼,蓝哥儿!

  她刚要说话,发现蓝哥儿已经闭目进入深度修炼了。

  不对,

  就在她转身之际,发现蓝哥儿神态不对,似乎是在体味着什么。

  “大哥,我们走吧。”

  待清如晚间过来时,清如站着看了一会,

  “这是痛苦?他在痛苦什么?”

  “这是喜悦?他在为什么高兴?功力又晋升了吗?”

  接下来,她发现蓝哥儿不知处于什么状态中,一会儿是高兴,一会儿又是痛苦、悲伤的。

  修炼一道,各有各的方法、功法,她不好打扰,只能走得稍远了些,在集元台另一边盘坐下来。

  转眼就是红枫村新屋落成了,时节已经进入了七月末。

  谷内各处院落已经圈出菜地,但因谷内面积有限,更多的菜地、田地,被开垦在了谷外,被用一圈高大的木制村寨墙围住。

  这样一来,整个红枫村形成了以山谷为核心,外围以木制寨墙圈围。

  “大哥,这村寨墙就这样了吗?”

  徐清如与大哥一同站在山坡之上,望着谷内外忙碌的人群,最后目光定在了寨墙之上。

  “只是暂时的,待大家将种子播下去,咱们再慢慢地建。将来,那上面也是要站人的。到时,站得高望得远,一切情形尽览。”

  清如看了一圈,

  “大哥,我的屋子在哪里?”

  徐彦修伸手指了下,

  “集元台旁,那座木屋,打了里外双层的木板,中间夯实了大泥,冬日里保温不成问题。”

  清如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有个人影正里外忙活着,她的心一暖,芳婶又在替她忙活呢。

  “我劝了几次,让芳婶再找个伴儿,可是她始终不愿。”

  徐彦修看了眼妹妹,知道她是真的替芳婶着想,

  “人心啊,一旦彻底冷了,便再也难以挽回了。”

  “我知道的,今后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她。只是,她的身体,还得好好地调养着。那段日子,终究是伤了底子了。”

  “这事儿,咱们也急不得,慢慢地养着吧。还有从明日开始文武学堂得再次立起来了。”

  “大哥,不过,这次咱们不硬性要求了吧。毕竟,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

  “我也在想这个事儿,不过,各队的训练是得恢复了。还有谷内外的巡逻,也得安排上。”

  当天午后,徐清如接到了通知,全体村民谷口处内外交界的村广场集合。

  她站在花婶、董娟身边,身后是所有的女队成员。

  她一边听大哥在上面讲话,一边与花婶、董娟商议事情,

  “现在学堂即将复课,我寻思着,咱们定下来了。虽然不知能够待多久,但是,这一次我寻思着,咱们女子学堂,还是跟他们男孩子分开为好。”

  徐清如往后看了眼,回首时,眼望天空,目光中尽是哀叹。

  这个世界,对女子的束缚,还是很严重的。

  她所能做的不多,只愿身后的姐妹们,能够多学些,将来出嫁底气也足些。

  “之前是咱们条件所限,现在咱们之中,有会绣艺的,也有会厨艺的,也有懂礼仪的,”

  听到这里,清如有些意外,对于懂礼仪这事,她不太清楚,便投去疑问的目光,

  “清如,你不经常在,成氏族中的春荷姑娘的母亲,便是其中翘楚,其出身曾经是官家小姐。”

  听了此话,清如目光凝了凝,

  “这个,既是官家小姐,会理会咱们吗?”

  不是清如妄自菲薄,出身不同,眼界不同,这会有共同语言吗?

  “她人还是不错的,”

  清如顺着花婶的目光看过去,

  “人知礼,懂得也多,先前河道遇洪水之时,我曾经援手搭救过,她便记住了,后面几次相帮,也曾帮助咱们识字,讲解诗经。”

  清如点点,脸上这才有了些笑容,

  “只是,咱们可还要设立武堂?”

  花婶子无可无不可,

  “我倒是愿意,恐怕不会被所有人接受。”

  “你个五大三粗的,咱们比不了。”

  清如回过头去,

  “不愿啊,你可以退出了。当初咱们也没有强迫哪一个学武,都是你们自愿的。”

  “还没有强迫,当初你们将村贡,与这个挂钩,咱们才懒得学呢,我这胳膊都抡粗了。”

  清如终于认出了那人,成氏族内一名妇人。只是交集不深,她并不识得,只认得人。

  “清如,她不愿,咱们便不管了。”

  回头董娟看向那妇人,随后看向整个队伍,

  “哪个不愿,明日可以不用过来了,将来咱们开武课,到时也不用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