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的手还停在半空,话没说完。
青禹转过身,看着她。药庐的灯映在她眼里,像落了两粒星子。
“你说,你答应我一件事。”她终于把话说完,声音很轻,却稳。
“说吧。”他应道。
“以后不管去哪儿,都带上我。”她盯着他的眼睛,“我不怕危险,也不怕累。我只是……不想再回头找你的时候,发现你已经走远了。”
青禹没立刻回答。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玉盒,又摸了摸胸前那块铁片。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桌上的笔记,纸页沙沙响。
片刻后,他点头:“好。”
小七嘴角微微翘了一下,没说话,转身去收拾研钵。青禹站在原地,看了她一会儿,才提起外袍披上,推门而出。
夜色正浓,山风渐起。他一步步往山顶走,脚边的青丝无声滑行,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到了山巅,他停下,望着远处九垣城的方向。飞舟的影子在云层间穿梭,像是未熄的火点。
他盘膝坐下,将残剑横放在膝上。剑身冰凉,纹路斑驳,早已不复当年锋芒。可他知道,这把剑还在等一个人。
“你来了。”
声音不是从身后,也不是从耳边。它像是从风里生出来的,带着旧日的重量。
青禹抬头,看见前方雾气缓缓聚拢,凝成一道人影。断臂,拄拐,眼神如刃。
“师父。”他开口。
陆九剑的残魂站在三步之外,目光沉沉压下来:“你今晚来此,不是为了避风。”
“不是。”青禹握紧剑柄,“是为了想明白一件事。”
“说。”
“小七问我,能不能一直陪着我。”青禹低声道,“她怕我又一个人往前冲。我答应了她。可我得先知道——我走的这条路,值不值得他们跟着。”
陆九剑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你以为守护就是道心?多少人打着‘为别人’的旗号,最后走成了魔。”
“我知道。”青禹抬头,“可我不是为了复仇走到这里的。父母的事,我一直记得。但这些年,我救的人,都不是因为我姓青,也不是因为他们能帮我什么。”
“那你为何而战?”陆九剑逼近一步,声音冷了下来,“若无执念,修行为何?若无恨意,剑从何出?”
青禹闭上眼。
他想起湖心岛那一夜,小七趴在丹炉边睡着,手里还攥着药匙;想起秦昭月被禁制折磨时咬破嘴唇,却仍不肯交出镇魔司布防图;想起青丝一次次扑向黑雾,哪怕鳞片剥落也不退后。
他睁开眼:“因为我身后有人等着我回去。”
陆九剑皱眉。
“我不是非得赢。”青禹继续说,“但我不能输。小七想变强,我想让她看到希望;秦姐姐还在挣扎,我不想她独自承受;青丝从未开口,可它一直在替我挡刀。”
他伸手抚过剑身:“您教我《残剑诀》时说过,剑断,道不断。可我一直不明白,道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想通了——道不是孤身一人斩尽天下敌,而是有人愿意等你回来吃饭,有人会因为你受伤而哭。”
陆九剑盯着他,许久未语。
风掠过山巅,吹乱了他的衣角。残魂的身形开始微微晃动,像是随时会散。
“你不怕吗?”他忽然问,“不怕他们有一天离你而去?不怕你护不住?”
“怕。”青禹坦然点头,“每次他们受伤,我都怕。可正因为怕,我才更要走下去。我不求无敌,只求下次危险来时,我能挡得更稳一点。”
陆九剑缓缓抬起仅存的手,指向他:“那你告诉我,若有一日,你必须在救一人和救百人之间选择,你如何做?”
青禹没有犹豫:“我会想办法,让所有人都活。”
“天真。”陆九剑冷哼,“世上哪有两全?”
“以前没有。”青禹站起身,手按在胸口,“但现在有。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小七会提醒我漏了药性,秦姐姐会看穿敌人布局,青丝会在关键时刻喷出青焰。我们都在学,都在变强。”
他看向陆九剑:“您当年若是肯信别人多一点,或许就不会独守一城,到最后只剩一把断剑。”
陆九剑瞳孔一缩。
“我不是指责您。”青禹语气平和,“我是说,您的道是对的,但太重了。我把它接过来,不是为了背同样的包袱,而是为了让它走得更远。”
残魂怔住。
山风骤急,卷起碎石与枯叶。残剑忽然轻轻震颤,发出一声低鸣。
青禹察觉,低头看去。剑身上浮起一层极淡的青光,像是春水初融。紧接着,光影浮动,三个人影依次浮现——
小七蹲在药炉前,眉头微蹙,正用角勺称药;
秦昭月立于黑雾之中,手中短刃燃起火纹,冷眼直视前方;
青丝腾空而起,口中喷出青焰,如网般罩住失控的药雾。
三幅画面流转不息,最终化作两个古字,悬于剑脊之上:**守护**。
陆九剑望着那二字,身体剧烈一晃。
“这……是《残剑诀》的真意共鸣?”他声音微颤,“只有持剑者心念纯粹,且所守之人皆诚,才能引动……”
青禹点头:“它认的不是力量,是心意。”
陆九剑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喃喃道:“我守了一辈子规矩,斩了无数邪修,到头来,却被冤案困死。我以为道就是守住秩序……可你告诉我,道原来是守住人心。”
“秩序会变。”青禹轻声说,“人心不会。”
陆九剑抬起头,目光复杂:“若我当年能明白这一点,或许就不会逼走那些愿意帮我的人。或许……也不会死得那么不甘。”
“您没死。”青禹单膝跪地,行弟子大礼,“您的剑断了,可您教的东西一直在我心里。我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有您留下的影子。”
风忽然静了。
陆九剑的残魂开始变得透明,轮廓一点点消散。他望着青禹,嘴角竟扬起一丝笑意。
“好。”他说,“很好。你能走到这一步,比我强。”
“师父……”
“记住。”陆九剑抬手虚扶,“道不断,不在剑,而在人心。你不必替我完成遗憾,你只需走好自己的路。”
话音落下,残魂如烟散去。
最后一缕光影飘至残剑之上,融入剑身。刹那间,整把剑泛起柔和青光,随即归于沉寂。
青禹仍跪在地上,久久未动。
青丝缓缓游上来,盘绕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搭上他的小腿,像是在确认他还在这里。
良久,青禹才慢慢起身,将残剑收回背后。他望向远方,九垣城上空的飞舟突然拉响警报,红光一闪而过。
他刚要转身下山——
“你真的以为,”一个声音再次响起,却已不再冷硬,“凭这份心意,就能挡住接下来的风暴?”
青禹顿住脚步。
他没有回头,只是低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挡住。”
风穿过山石缝隙,发出低啸。
“但我知道,”他握紧肩上的剑柄,“只要我还站着,就没人能从我身边把他们带走。”
青禹转过身,看着她。药庐的灯映在她眼里,像落了两粒星子。
“你说,你答应我一件事。”她终于把话说完,声音很轻,却稳。
“说吧。”他应道。
“以后不管去哪儿,都带上我。”她盯着他的眼睛,“我不怕危险,也不怕累。我只是……不想再回头找你的时候,发现你已经走远了。”
青禹没立刻回答。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玉盒,又摸了摸胸前那块铁片。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桌上的笔记,纸页沙沙响。
片刻后,他点头:“好。”
小七嘴角微微翘了一下,没说话,转身去收拾研钵。青禹站在原地,看了她一会儿,才提起外袍披上,推门而出。
夜色正浓,山风渐起。他一步步往山顶走,脚边的青丝无声滑行,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到了山巅,他停下,望着远处九垣城的方向。飞舟的影子在云层间穿梭,像是未熄的火点。
他盘膝坐下,将残剑横放在膝上。剑身冰凉,纹路斑驳,早已不复当年锋芒。可他知道,这把剑还在等一个人。
“你来了。”
声音不是从身后,也不是从耳边。它像是从风里生出来的,带着旧日的重量。
青禹抬头,看见前方雾气缓缓聚拢,凝成一道人影。断臂,拄拐,眼神如刃。
“师父。”他开口。
陆九剑的残魂站在三步之外,目光沉沉压下来:“你今晚来此,不是为了避风。”
“不是。”青禹握紧剑柄,“是为了想明白一件事。”
“说。”
“小七问我,能不能一直陪着我。”青禹低声道,“她怕我又一个人往前冲。我答应了她。可我得先知道——我走的这条路,值不值得他们跟着。”
陆九剑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你以为守护就是道心?多少人打着‘为别人’的旗号,最后走成了魔。”
“我知道。”青禹抬头,“可我不是为了复仇走到这里的。父母的事,我一直记得。但这些年,我救的人,都不是因为我姓青,也不是因为他们能帮我什么。”
“那你为何而战?”陆九剑逼近一步,声音冷了下来,“若无执念,修行为何?若无恨意,剑从何出?”
青禹闭上眼。
他想起湖心岛那一夜,小七趴在丹炉边睡着,手里还攥着药匙;想起秦昭月被禁制折磨时咬破嘴唇,却仍不肯交出镇魔司布防图;想起青丝一次次扑向黑雾,哪怕鳞片剥落也不退后。
他睁开眼:“因为我身后有人等着我回去。”
陆九剑皱眉。
“我不是非得赢。”青禹继续说,“但我不能输。小七想变强,我想让她看到希望;秦姐姐还在挣扎,我不想她独自承受;青丝从未开口,可它一直在替我挡刀。”
他伸手抚过剑身:“您教我《残剑诀》时说过,剑断,道不断。可我一直不明白,道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想通了——道不是孤身一人斩尽天下敌,而是有人愿意等你回来吃饭,有人会因为你受伤而哭。”
陆九剑盯着他,许久未语。
风掠过山巅,吹乱了他的衣角。残魂的身形开始微微晃动,像是随时会散。
“你不怕吗?”他忽然问,“不怕他们有一天离你而去?不怕你护不住?”
“怕。”青禹坦然点头,“每次他们受伤,我都怕。可正因为怕,我才更要走下去。我不求无敌,只求下次危险来时,我能挡得更稳一点。”
陆九剑缓缓抬起仅存的手,指向他:“那你告诉我,若有一日,你必须在救一人和救百人之间选择,你如何做?”
青禹没有犹豫:“我会想办法,让所有人都活。”
“天真。”陆九剑冷哼,“世上哪有两全?”
“以前没有。”青禹站起身,手按在胸口,“但现在有。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小七会提醒我漏了药性,秦姐姐会看穿敌人布局,青丝会在关键时刻喷出青焰。我们都在学,都在变强。”
他看向陆九剑:“您当年若是肯信别人多一点,或许就不会独守一城,到最后只剩一把断剑。”
陆九剑瞳孔一缩。
“我不是指责您。”青禹语气平和,“我是说,您的道是对的,但太重了。我把它接过来,不是为了背同样的包袱,而是为了让它走得更远。”
残魂怔住。
山风骤急,卷起碎石与枯叶。残剑忽然轻轻震颤,发出一声低鸣。
青禹察觉,低头看去。剑身上浮起一层极淡的青光,像是春水初融。紧接着,光影浮动,三个人影依次浮现——
小七蹲在药炉前,眉头微蹙,正用角勺称药;
秦昭月立于黑雾之中,手中短刃燃起火纹,冷眼直视前方;
青丝腾空而起,口中喷出青焰,如网般罩住失控的药雾。
三幅画面流转不息,最终化作两个古字,悬于剑脊之上:**守护**。
陆九剑望着那二字,身体剧烈一晃。
“这……是《残剑诀》的真意共鸣?”他声音微颤,“只有持剑者心念纯粹,且所守之人皆诚,才能引动……”
青禹点头:“它认的不是力量,是心意。”
陆九剑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喃喃道:“我守了一辈子规矩,斩了无数邪修,到头来,却被冤案困死。我以为道就是守住秩序……可你告诉我,道原来是守住人心。”
“秩序会变。”青禹轻声说,“人心不会。”
陆九剑抬起头,目光复杂:“若我当年能明白这一点,或许就不会逼走那些愿意帮我的人。或许……也不会死得那么不甘。”
“您没死。”青禹单膝跪地,行弟子大礼,“您的剑断了,可您教的东西一直在我心里。我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有您留下的影子。”
风忽然静了。
陆九剑的残魂开始变得透明,轮廓一点点消散。他望着青禹,嘴角竟扬起一丝笑意。
“好。”他说,“很好。你能走到这一步,比我强。”
“师父……”
“记住。”陆九剑抬手虚扶,“道不断,不在剑,而在人心。你不必替我完成遗憾,你只需走好自己的路。”
话音落下,残魂如烟散去。
最后一缕光影飘至残剑之上,融入剑身。刹那间,整把剑泛起柔和青光,随即归于沉寂。
青禹仍跪在地上,久久未动。
青丝缓缓游上来,盘绕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搭上他的小腿,像是在确认他还在这里。
良久,青禹才慢慢起身,将残剑收回背后。他望向远方,九垣城上空的飞舟突然拉响警报,红光一闪而过。
他刚要转身下山——
“你真的以为,”一个声音再次响起,却已不再冷硬,“凭这份心意,就能挡住接下来的风暴?”
青禹顿住脚步。
他没有回头,只是低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挡住。”
风穿过山石缝隙,发出低啸。
“但我知道,”他握紧肩上的剑柄,“只要我还站着,就没人能从我身边把他们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