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司殿密谋·禁制升级-《青木医仙:开局觉醒碧落青木体》

  夜色如墨,风贴着地皮吹过荒草,卷起几片枯叶。青禹伏在镇魔司西南角的药庐檐顶,肩头青丝盘踞,鼻尖掠过一丝陈年药材的苦味。他没动,眼睛盯着主殿方向——那里灯火未熄,守卫换岗的节奏比往常慢了半拍。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骨哨,指尖抚过表面细密纹路。这符号他见过,在季家库房的禁制阵眼里出现过,也刻在顾长风书房密室的符石边缘。三处痕迹频率相近,却略有偏差,像是同一套阵法的不同节点。

  “不是巧合。”他低声说。

  青丝轻轻点头,尾巴微摆,示意下方无人。青禹翻身落地,脚掌轻点泥地,借着墙影贴行。木藤自袖口滑出,探向地面一道裂缝。藤须触到石板下的灵压波动,立刻缩回。他皱眉,这是感应阵,专查灵力起伏,连呼吸稍重都可能触发警报。

  他闭眼,放慢心跳,体内木灵缓缓沉入经脉。再睁眼时,目光已落在通风口铁栅上。藤蔓分作三缕,一缕缠住铁条底部,另一缕绕至背面,第三缕则渗入缝隙,模拟钥匙转动机关。铁栅无声开启。

  他翻身钻入,落进一条狭窄通道。空气潮湿,带着铁锈与香灰混合的气息。通道尽头是向下的石阶,每隔七步嵌一枚萤石,光晕昏黄。他数着脚步,记下每块石板的松动程度,确认无埋伏后才继续下行。

  三层密室到了。

  门缝透不出光,但青禹能感觉到里面的动静。两股气息交错,一稳一躁,说话声被隔音禁制挡在外面。他将一截细藤贴上石壁,木灵顺着纹理传导震动。起初只能捕捉零星音节,直到顾长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残剑诀现世之日,便是九垣神魂大阵启动之时。”

  青禹心头一紧。

  《残剑诀》?陆九剑传他的功法,怎会与此有关?

  他凝神细听,发现每当顾长风提到关键处,眉心便有微不可察的震颤,像是某种禁制在回应指令。而站在对面的季寒山冷笑一声:“届时全城修士皆为傀儡,唯你我执令牌者清醒。”

  “而秦昭月,”顾长风缓缓道,“便是阵眼。”

  青禹呼吸一滞。

  他记得秦昭月上次失控的模样,眉心禁制爆裂,分身反噬本体。若她真成了阵眼,一旦启动,怕是神魂尽毁。

  他强压怒意,继续聆听。原来这禁制以《残剑诀》为引,因功法中藏有古老神枢之力,能唤醒沉睡的中枢阵纹。只要持有完整功法的人踏入九垣城核心区域,便会自动激活连锁反应。

  “我们只需等他现身。”季寒山说。

  “不必等。”顾长风抬手,掌心浮出一块玉符,“他已经来了。”

  青禹瞳孔骤缩。

  玉符上光影流转,映出的正是他昨夜潜入沼泽时的身影。他们早就在监视。

  他正欲退离,忽然胸口一刺,像是有根针扎进神魂。《残剑诀》竟自行运转起来,经脉中木灵与金气交织涌动,与密室内某种力量产生共鸣。他咬牙忍住闷哼,迅速掐断灵流,五感封闭,心跳降至近乎停滞。

  金光扫过通风口,停了一瞬,又退去。

  他缓了口气,冷汗已浸湿后背。不能再留。他刚要抽身,侧门忽开,一人走入。

  是秦昭月。

  她脸色苍白,步伐虚浮,眉心禁制深陷皮肉,泛着暗红光泽,像是被强行催动过多次。她站在原地,并未看向顾、季二人,而是微微侧头,望向通风口方向。

  嘴唇轻启,无声吐出几个字:

  “青禹……他们要对我动手了……”

  声音极轻,却直入神识,仿佛一道残念穿破层层禁制而来。

  青禹浑身一震。

  她知道他在。

  她还在抵抗。

  一股血气冲上喉咙,他几乎要破壁而出。右手已抽出残剑,木藤缠上石壁准备发力——

  整座密室猛然一颤!

  四壁浮现出血色纹路,自地底蔓延而上,瞬间结成封锁结界。警报未响,但灵压陡增,逼得他不得不收回藤蔓。

  不能硬闯。

  他冷静下来,将一截残剑碎片嵌入通风管道内壁,留下标记。日后可凭此追踪阵眼位置。

  转身撤离时,他在出口处停下。

  空气中残留一丝极淡的灵息,冰凉中带着微弱波动,像冬日湖面将裂未裂的薄冰。那是秦昭月的气息,未被完全压制,仍有挣扎的痕迹。

  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你的禁制,我破定了。”

  他沿原路退出,藏身于药庐檐顶,俯视主殿灯火。远处钟楼敲过三更,守卫交接完毕,巡逻间隙仅有半柱香时间。

  他没走。

  他知道现在离开最安全,可他也知道,若今晚不把线索理清,明日秦昭月可能就不再是秦昭月。

  青丝蹭了蹭他脖颈,提醒他保持清醒。他摸了摸它的头,目光落在主殿东侧一座偏阁上。那里曾是镇魔司典籍库,如今门匾蒙尘,守卫稀少,像是被人遗忘。

  但他记得,陆九剑提过一句:“《残剑诀》源头不在剑阁,而在药王旧档。”

  药王谷的记录,或许藏在那里。

  他正思索如何潜入,忽见一道黑影从主殿后掠出,速度极快,直奔偏阁而去。那人穿着镇魔司执事服饰,却用黑巾裹住面容,手中提着一只青铜匣。

  青禹眯眼。

  那匣子上有三条凹痕,呈三角排列,与他怀中骨哨上的纹路完全一致。

  来人跃上偏阁窗台,动作熟练地撬开窗栓,闪身而入。片刻后,屋内亮起微光,映出墙上一幅悬挂的图卷轮廓。

  青禹缓缓起身。

  线索不止一条。

  他握紧残剑,正要动身,肩头青丝突然僵住。

  偏阁二楼,那幅图卷缓缓展开,一角露出半枚印记——形如藤缠剑,底纹似古丹方。

  青禹呼吸一顿。

  那是他父亲留下的《青囊玄经》封印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