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进宫谢恩-《媚颜妖骨》

  翠柳和红花姐妹两个手脚麻利的给几个主子摆好了碗筷,司马青月笑着说:“今天的午饭已经不早了!红花和翠柳也赶紧去厨房吃饭吧,你们姐俩在饭后都午休一会儿,下午还有事情要你们去做呢。”

  红花和翠柳两姐妹答应一声退出去之后,司马青月招呼着几个亲人:“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快动筷子呀!凉了就不好吃了。”

  这一顿午饭吃完后,司马青月看到几位长辈都在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她赶紧给几人都倒上了一碗山楂汁。她看着桌子上一堆光了的盘碗,真担心两位老人撑的胃不舒服。

  老国公夫人不好意思的说:“月儿,你做的饭菜太美味了!外祖母都没控制住嘴,一顿几乎就吃下了平时两顿的饭食,哎!老了!老了,反而越来越没出息了。”

  司马青月将一碗山楂汁递给老国公夫人,她笑着说:“外祖母喜欢吃青月做的饭食,青月高兴,青月以后天天给外祖母做好吃的。来!外祖母,快把这碗山楂汁喝了,山楂助消化。喝了山楂汁之后会好受一些。”

  老国公一脸慈祥的说:“月儿,听你和太子说要在京城北大街后面为孤儿们盖一所培训学校。如果这所学校建成并且开办下去,将会被世人传颂。需要什么,国公府全力支持,外祖父对月儿只有一个要求……”

  司马青月恭恭敬敬的说:“外祖父!青月的年纪还小,社会经验不足,好多事情还要外祖父多多指教。外祖父对青月有什么要求,只管说来,青月一定谨遵外祖父的教诲”

  老国公满眼疼爱的说:“月儿正在长身体,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不要让自己累到,出钱的事情交给外祖父和外祖母,出力的事情交给你舅舅去做!”

  老国公夫人附和着说:“月儿,你外祖父说的对!月儿能想出这么多点子就很好了!千万不能再让我的月儿身体受累。”

  司马青月笑的甜甜的说:“外祖父,外祖母,青月不会让自己累到的,丞相府原址上的医院正在筹建中。我只是出了一份图纸,那里的一切都交给了舅舅。真正受累的是舅舅。

  舅舅也没让我失望,医院工程进展的速度比我预想的要快的多。按现在的速度,在明年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了。医院开业前,我会重金聘用几位德高望重的医者坐诊。

  太子早几经承诺送我一批培训过的医者。只有疑难病症时,我才会亲自出手。不会累到的。”

  老国公夫妇听着司马青月的打算,连连点头。暗叹外孙女的高智商。原来月儿早就打算好了!心里更加急切的要尽快将小外孙给找回来。外孙女这么厉害,外孙应该也不差吧。

  世子林墨兮一脸担忧的问司马青月:“小青月要在北街破庙那里建培训学校,棚户区那里人员复杂,不好疏解。接收那块地会有许多麻烦。之前也有许多人打过那里的主意,都没有将那块地拿到手。”

  司马青月想到自己看到的那个地方和翠柳讲述的那些棚户区住户的复杂状况。觉得如果不改造那里,耶律国的皇都京城风貌就令人堪忧。不管多难,自己都要去做这件事情。

  改造北成棚户区,开始可能要面临很多困难,也会投入大量的银钱,但是,长远看,对耶律国,对耶律百姓都是有利的。京城里治安良好,才更有利于各行各业都发展。

  司马青月一脸自信的说:“舅舅不用担心,我已经写好了北城的改造计划书,皇上看到后,会将北城那一片划归给我的。有了朝廷的庇护就会容易的多,当然,我也不会让皇上失望。

  京都北城改造好之后,那里不但有技能培训学校,还有商业一条街。运营好了将会带动整个京城的经济发展,甚至带动整个耶律国的经济腾飞。”

  世子林墨兮一脸欣赏的看着自己的小外甥女侃侃而谈,心中暗叹:自己这个外甥女真是了不得!捂不住了!难怪太子金世豪对小青月那么不一般。如果皇上发现了小青月这么优秀,肯定也会盯上的,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林墨兮在心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外甥女司马青月这么有思想,有能力,有善心,有责任心。

  自己这个当舅舅的也不能碌碌无为,白拿朝廷俸禄。要支持小青月,跟紧小青月,也要让自己不断的强大。只有自己更加强大才能更好的保护小青月。

  司马青月不知道舅舅因为自己,又要继续发奋图强了。司马青月在第二天在舅舅林墨兮的陪同下进宫谢恩。第一次走进耶律国的皇宫,司马青月并没有看到和后世影视中展现出来的那样的富丽堂皇景象。

  司马青月走进宫墙中时,入眼的就是草木掩映下的几个白墙灰瓦的院子。自然古朴中透露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身着统一服饰的一支十几人的护卫队步伐矫健的在宫墙中巡视着。深宫中还有一支女子护卫队在内围巡视着。

  司马青月用异能探测到宫墙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四个墙角处都有暗卫在警惕的守护着。司马青月探查清楚宫中的布局和安保之后,他对耶律国当今的皇上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今耶律国的这位皇上还算不错。最起码,没有把钱财都用在奢侈的自我享乐上。再想到皇上能果断采纳太子的建议,耶律朝廷及时拨人拨款改造水源地,组织百姓挖渠引水。缓解了百姓用水问题。

  耶律国的这位统治者能以民为本,为百姓着想,应该还算是一位明君。司马青月跟在舅舅林墨兮后面直接去了皇上的御书房。

  皇上看到司马青月时,一向威严的脸上满是慈祥,世子林墨兮惊讶的在一旁观察着皇上对司马青月的亲切态度。

  林墨兮从来没看到过皇上这么和蔼的和哪位臣子说过话,太反常了。怎么看都觉得有一种阴谋的感觉,回去一定要提醒小青月注意了。

  皇上看到司马青月送给自己的一筐五颜六色,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的水果。高兴极了。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皇上毫不吝啬的夸赞司马青月:“月满园水果店开张第一天,太子派人从月满园水果店买回了一筐水果,太子将每样水果都送了朕一个。那水果的滋味真是太好了!吃完之后,让人觉得浑身舒爽。

  后来,太子告诉说这些水果是京城南大街月满园水果店售卖的,朕每日都派宫人去采购。青月县主,能种出这种品质水果,还保存的这么新鲜的人绝对不简单啊。”

  司马青月一脸淡定的回答:“皇上,臣女有幸拜了一位仙界的师父,那些水果都是师父派人给我送来的。”

  皇上满脸欣喜,朗声说:“怪不得青月县主这么厉害,原来是拜仙师指导,好!好!好啊!青月县主福气满满,我耶律国能有青月县主这么厉害的奇女子真是耶律国的福运啊。”

  司马青月一脸诚恳的对皇上说:“感谢皇上的夸赞,青月会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利,为皇上分忧,为耶律国的建设发展做贡献!”

  皇上一脸的赞赏,他高兴的说:“太子呈上来的青月县主写的改造京都北城的计划书,朕看了之后,大为震撼。青月县主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高的谋略和胆识。

  青月县主不计较个人得失收留京中乞儿,朕心甚悦!青月县主能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分忧,朕一定要嘉奖青月县主。

  朕已经下旨,令户部和工部要无条件的全力配合青月县主对北城区的改造工作。北城区将划归到青月县主名下,北城区改造后,北大街北面的商业街就命名为青月街。青月县主名下的所有产业都免税三年。”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司马青月忙的像一个陀螺。她虽然嘴上说凡事不用亲力亲为。但是医院的筹建还是要时时关注的。月满园水果店的供货必须要亲自处理。乞丐们要在冬季来临前安置好……

  司马青月要做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但是每件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着。乞丐们被暂时安置在医院后院刚刚盖好的一排平房里。司马青月安排杨老头和刘婆子照顾他们的生活。

  每天安排十岁以上的男孩子在医院的工地上打杂,做一些看工具,递材料之类的活计。小一点儿的和女孩子们在刘婆子的带领下给工地上的工匠做饭烧水。

  孩子们现在住的屋子宽敞明亮,四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里两个大的带一个小的。司马青月让孩子们洗完澡后都换上了干净的新衣服。

  吃了半个多月的饱饭后,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变了,他们的眼里都重新有了光彩。就连杨老头和刘婆子看上去都显得年轻了许多。当然他们对这些变化与司马青月偷偷的给他们的饮水里加了灵泉水有关。

  又过了十多天,司马青月接到勇一的汇报,京都北城棚户区的住户全部疏解完毕。棚户区原来的住户中,一部分人领了补贴银子回了老家,一部分人自己添了一些银两住进了安置房。还有一部分被招收进月济堂做工。

  凡是来月济堂做工的都包吃包住,还给发工钱。月济堂是司马青月对自己开创的商业帝国的统称。暂时将破庙的地下室利用起来。将在北成改造工程中的工人们安置在里面。

  司马青月安排了两个人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两个人为他们洗衣服打扫卫生。勇一和国公府的一个管事在现场监工。司马青月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工程进度。

  无论是医院的筹建还是京都北城的改造,工程进度都让司马青月感到满意,户部和工部也都大力支持,户部痛快的为司马青月办理了北城区的地契,工部也派来了技术精湛的工匠。

  太子金世豪在百忙中又派出勇一协助司马青月监工,司马青月被太子的暖心深深的感动着。太子回宫后就没闲着,先是书写了改造白虎山水源地,解决几个府城严重旱情的建议书呈给皇上。

  皇上看了,非常满意。缓解民间旱情刻不容缓。责令户部和工部立即执行。紧接着太子又将几份二皇子追杀自己的证据呈给了皇上。皇上大怒,责令自己的亲卫去彻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更多的事情,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二皇子的母妃,皇贵妃一族全部揪了出来。铁证如山!皇上废掉了皇贵妃,将二皇子贬为庶民。将皇贵妃一族全部诛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耶律朝堂之上拥戴太子的一方扬眉吐气,太子在群臣中的威望更高了。太子忙完了一系列的事情,耶律朝堂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太子有了更多的精力,对司马青月这边的事情就更加的上心了。

  太子听到暗卫的汇报,知道司马青月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心疼极了。又派出勇一去司马青月身边帮忙。看到太子将自己的五个亲卫都派出来帮着自己做事,司马青月心中对太子的关心和诚意非常感动。

  司马青月默默的记下了太子对自己的这份恩情。暗暗感叹:太子这个金大腿真的没抱错。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三个多月后,太子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由于户部和工部相互配合,合力组织财力,人力。白虎山上的水源改造工程非常顺利,很快就将山上的水源引到了山下。几大府城的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太子又向皇上建议,以工代赈组织百姓开挖水渠,饮水入田,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于是,在耶律国的各个地区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挖水渠的工程。

  各个地方的官道上已经看不到逃荒难民了,因为朝廷下发了以工代赈的告示。老百姓可以报名参加挖水渠的工作。在衙役的监管下挖水渠,只要不偷懒就可以领到粮食,干粮和水。

  老百姓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未知的地方讨生活。大多数逃荒百姓都领了朝廷发放的救济粮食和水,由各个府衙派出的马车送回原籍,也有一部分人留在离水源近的村子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