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
清徽工坊核心区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温暖的灯火。相较于初建时的简陋,这间书房已几经扩建,陈设依旧雅致简朴,但空间开阔了许多,靠墙立着巨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账册、技术图纸、地方志以及一些基础的经史子集。
另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精心绘制的白石村及周边区域的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细小旗帜和墨笔标注,清晰显示了工坊的田产、林地、水源以及物流路线。
沈清徽端坐于宽大的书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周瑾刚刚送来的新生产线物料消耗汇总以及王婆子更新的“人情账本”摘要。她指尖轻轻点着账本上一行关于李府近日采买异常缩减的数据,眸色深沉。
轻微的叩门声响起,不疾不徐。
“进。”沈清徽头也未抬,似乎早已料到是谁。
门被推开,谢长渊缓步走入,他身着月白色常服,外罩一件青色暗纹斗篷,风尘仆仆,却难掩其清贵气质。他刚从县城联络处处理完一桩与州府商号的货物交接事宜赶回,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这么晚,还没歇息?”谢长渊自然地走到书案旁,目光掠过她手下的账本,语气温和。
沈清徽这才抬起头,将手中的账本推向他那边,直言道:“在等你,李满仓那边,有动静了。”
谢长渊神色一肃,接过账本快速浏览,又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眉头微蹙:“王婆婆的情报确认了?黑风寨的人,当真与他接触了?”
“八九不离十。”沈清徽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李家庄园的位置,“线报来自李府内部,一个受过工坊恩惠的婆子,消息源可靠。李满仓近日行为愈发反常,闭门不出,庄园采买骤减,似在收缩隐匿。结合之前他试图联络外援失败,在经济上被我们全面压制的情况来看,他已是穷途末路。”
她的指尖顺着一条虚拟的路线,从李家庄园滑向外围山区的某处:“黑风寨的‘独眼狼’,昨夜秘密入府。李满仓,怕是狗急跳墙,要行险招了。”
谢长渊走到她身侧,凝视着地图,声音低沉:“他目标为何?工坊?还是……人?”
“据那婆子偷听到的只言片语,首要目标是周瑾,其次便是水力工坊的核心设备。”沈清徽的声音冷了下来,“绑人毁器,釜底抽薪。他这是想从根本上瘫痪我们。”
谢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果然狠毒。他深知周瑾与水力工坊是工坊命脉所在。只是,他竟敢勾结土匪,真是自寻死路。”他顿了顿,看向沈清徽,“你已有了安排?”
“嗯。”沈清徽颔首,“陈砺已加强戒备,暗哨密布,周瑾也已移至安全处所。王婆婆正在散布消息,让李满仓的恶行先一步在乡里发酵。我打算,将计就计。”
她转过身,与谢长渊面对面,烛光在她平静的眼底跳跃,映出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谢公子,你觉得,李满仓此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谢长渊略一沉吟,条分缕析:“其一,贪婪。他视土地、财富为根本,眼见工坊崛起,自身利益受损,便如剜心割肉,难以忍受。其二,固执。沉浸于旧日地主权威,无法接受被曾经轻视之人超越,心态早已失衡。其三,”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距离看到那座焦躁的庄园,“便是近期被彻底孤立后的焦躁与恐惧。外援无望,内里人心浮动,里正态度暧昧,他已成孤家寡人。恐惧失去一切,便会不择手段,行疯狂之事。”
“分析得不错。”沈清徽赞许地点点头,走回书案,提笔在地图旁的空白宣纸上写下几个词:“贪婪,固执,焦躁。”她放下笔,指尖点着这几个字,“所以,对付他,不能硬碰硬,尤其是在他试图用暴力破局的时候。我们需以柔克刚,攻心为上。”
她抬眸,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他既已勾结土匪,便是将最大的把柄送到了我们手上。我们不妨……示弱诱敌,请君入瓮。”
“示弱?”谢长渊挑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是说,故意露出破绽,引黑风寨的人前来,然后人赃并获?”
“不止如此。”沈清徽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光是擒住几个土匪,定他一个勾结之罪,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但未必能彻底击垮他数十年的根基,难保他不会鱼死网破,或者断尾求生。我们要的,是釜底抽薪,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她重新指向地图上的李家庄园及其周边广茂的田地:“李满仓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土地,是那些依附于他的佃户,是他在宗族里残存的威望。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一切,连根拔起。”
谢长渊被她话语中隐含的决绝与深意所动,身体微微前倾:“具体如何行事?”
沈清徽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首先,示弱诱敌。明日开始,工坊外松内紧。我会让周瑾的新生产线显得格外忙碌,人员进出管理刻意放松,尤其是研发工坊和水车房外围,减少明哨,拉长巡逻间隔,制造防卫疏漏的假象。让黑风寨的人觉得有机可乘,放心前来。”
“其次,瓮中捉鳖。陈砺会在核心区域布下天罗地网,确保土匪有来无回。务必生擒首脑,拿到指向李满仓的铁证口供。”
“最关键的是第三步,釜底抽薪,舆论与利益双管齐下。”沈清徽的目光锐利如刀,“在王婆子散播李满仓勾结土匪、欲毁村中财路的消息同时,我们要准备好两样东西。”
她伸出两根手指:“第一,互助基金。一旦李满仓事发,他名下佃户必然恐慌,担心地租、债务无着落。我们便以工坊名义,立刻推出低息借贷,助他们渡过难关,条件是以工分或未来收成偿还。此举可将大量原本依附李家的农户,彻底争取过来,瓦解他的民心基础。”
“第二,”沈清徽看向谢长渊,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托,“需要谢公子你的力量。待拿到李满仓勾结土匪的铁证后,不必急于送官。可先以此要挟,令其内部生乱。同时,你调动资金,趁他心神大乱、信誉扫地之际,暗中或通过代理人,低价吸纳他因恐慌而抛售的田产、甚至是他抵押给其他债主的祖产!断其经济命脉,夺其立身之本!”
谢长渊眼中精光爆闪,忍不住抚掌:“妙!好一个‘示弱诱敌,釜底抽薪’!先以假象诱其出手,再以雷霆之势擒贼拿赃,最后携民意与资本,一举兼并其核心产业!如此一来,李满仓不仅是身败名裂,更是倾家荡产,彻底失去了在白石村立足的根基!清徽此计,可谓算无遗策。”
他看向沈清徽的目光中,欣赏与钦佩之意更浓。这已非简单的商业竞争或乡村械斗,而是融合了情报、心理、舆论、经济乃至一定政治手段的综合博弈,其老辣与周密,让他这个出身世家、见惯风浪的人都为之叹服。
沈清徽对他的夸赞并未露出得色,只是平静地补充道:“此事需你我二人紧密配合。工坊内部的‘示弱’与擒贼,由我和陈砺负责。外部的舆论引导、互助基金的设立,王婆子和周瑾可以协助。而最关键的资金运作和田产兼并,则非谢公子你的渠道与资本莫属。”
“义不容辞。”谢长渊毫不犹豫地应下,他走到沈清徽身边,与她并肩看向地图上李家庄园那片即将风云变幻的区域,声音沉稳而坚定,“长渊必竭尽全力,让此计圆满。这白石村的毒瘤,也是时候清除了。”
书房内,烛火噼啪轻响。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推敲了许久,如何控制消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如何确保互助基金能快速启动,如何选择收购田产的时机和代理人……每一项都思虑周详。
直到夜色最深时,计议方定。
谢长渊告辞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沈清徽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目光依旧落在李家庄园之上,只是那眼神,已不再是之前的冷静分析,而是带上了一丝凛然的杀伐之气。
她低声自语,如同宣判:
“李满仓,棋局已布好,只待你落子。这一步,你将满盘皆输。”
“这白石村,是时候彻底换个主人了。”
窗外的夜风似乎更急了些,卷动着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在应和着这暗夜里悄然展开的、决定命运的一局。
清徽工坊核心区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温暖的灯火。相较于初建时的简陋,这间书房已几经扩建,陈设依旧雅致简朴,但空间开阔了许多,靠墙立着巨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账册、技术图纸、地方志以及一些基础的经史子集。
另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精心绘制的白石村及周边区域的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细小旗帜和墨笔标注,清晰显示了工坊的田产、林地、水源以及物流路线。
沈清徽端坐于宽大的书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周瑾刚刚送来的新生产线物料消耗汇总以及王婆子更新的“人情账本”摘要。她指尖轻轻点着账本上一行关于李府近日采买异常缩减的数据,眸色深沉。
轻微的叩门声响起,不疾不徐。
“进。”沈清徽头也未抬,似乎早已料到是谁。
门被推开,谢长渊缓步走入,他身着月白色常服,外罩一件青色暗纹斗篷,风尘仆仆,却难掩其清贵气质。他刚从县城联络处处理完一桩与州府商号的货物交接事宜赶回,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这么晚,还没歇息?”谢长渊自然地走到书案旁,目光掠过她手下的账本,语气温和。
沈清徽这才抬起头,将手中的账本推向他那边,直言道:“在等你,李满仓那边,有动静了。”
谢长渊神色一肃,接过账本快速浏览,又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眉头微蹙:“王婆婆的情报确认了?黑风寨的人,当真与他接触了?”
“八九不离十。”沈清徽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李家庄园的位置,“线报来自李府内部,一个受过工坊恩惠的婆子,消息源可靠。李满仓近日行为愈发反常,闭门不出,庄园采买骤减,似在收缩隐匿。结合之前他试图联络外援失败,在经济上被我们全面压制的情况来看,他已是穷途末路。”
她的指尖顺着一条虚拟的路线,从李家庄园滑向外围山区的某处:“黑风寨的‘独眼狼’,昨夜秘密入府。李满仓,怕是狗急跳墙,要行险招了。”
谢长渊走到她身侧,凝视着地图,声音低沉:“他目标为何?工坊?还是……人?”
“据那婆子偷听到的只言片语,首要目标是周瑾,其次便是水力工坊的核心设备。”沈清徽的声音冷了下来,“绑人毁器,釜底抽薪。他这是想从根本上瘫痪我们。”
谢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果然狠毒。他深知周瑾与水力工坊是工坊命脉所在。只是,他竟敢勾结土匪,真是自寻死路。”他顿了顿,看向沈清徽,“你已有了安排?”
“嗯。”沈清徽颔首,“陈砺已加强戒备,暗哨密布,周瑾也已移至安全处所。王婆婆正在散布消息,让李满仓的恶行先一步在乡里发酵。我打算,将计就计。”
她转过身,与谢长渊面对面,烛光在她平静的眼底跳跃,映出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谢公子,你觉得,李满仓此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谢长渊略一沉吟,条分缕析:“其一,贪婪。他视土地、财富为根本,眼见工坊崛起,自身利益受损,便如剜心割肉,难以忍受。其二,固执。沉浸于旧日地主权威,无法接受被曾经轻视之人超越,心态早已失衡。其三,”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距离看到那座焦躁的庄园,“便是近期被彻底孤立后的焦躁与恐惧。外援无望,内里人心浮动,里正态度暧昧,他已成孤家寡人。恐惧失去一切,便会不择手段,行疯狂之事。”
“分析得不错。”沈清徽赞许地点点头,走回书案,提笔在地图旁的空白宣纸上写下几个词:“贪婪,固执,焦躁。”她放下笔,指尖点着这几个字,“所以,对付他,不能硬碰硬,尤其是在他试图用暴力破局的时候。我们需以柔克刚,攻心为上。”
她抬眸,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他既已勾结土匪,便是将最大的把柄送到了我们手上。我们不妨……示弱诱敌,请君入瓮。”
“示弱?”谢长渊挑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是说,故意露出破绽,引黑风寨的人前来,然后人赃并获?”
“不止如此。”沈清徽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光是擒住几个土匪,定他一个勾结之罪,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但未必能彻底击垮他数十年的根基,难保他不会鱼死网破,或者断尾求生。我们要的,是釜底抽薪,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她重新指向地图上的李家庄园及其周边广茂的田地:“李满仓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土地,是那些依附于他的佃户,是他在宗族里残存的威望。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一切,连根拔起。”
谢长渊被她话语中隐含的决绝与深意所动,身体微微前倾:“具体如何行事?”
沈清徽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首先,示弱诱敌。明日开始,工坊外松内紧。我会让周瑾的新生产线显得格外忙碌,人员进出管理刻意放松,尤其是研发工坊和水车房外围,减少明哨,拉长巡逻间隔,制造防卫疏漏的假象。让黑风寨的人觉得有机可乘,放心前来。”
“其次,瓮中捉鳖。陈砺会在核心区域布下天罗地网,确保土匪有来无回。务必生擒首脑,拿到指向李满仓的铁证口供。”
“最关键的是第三步,釜底抽薪,舆论与利益双管齐下。”沈清徽的目光锐利如刀,“在王婆子散播李满仓勾结土匪、欲毁村中财路的消息同时,我们要准备好两样东西。”
她伸出两根手指:“第一,互助基金。一旦李满仓事发,他名下佃户必然恐慌,担心地租、债务无着落。我们便以工坊名义,立刻推出低息借贷,助他们渡过难关,条件是以工分或未来收成偿还。此举可将大量原本依附李家的农户,彻底争取过来,瓦解他的民心基础。”
“第二,”沈清徽看向谢长渊,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托,“需要谢公子你的力量。待拿到李满仓勾结土匪的铁证后,不必急于送官。可先以此要挟,令其内部生乱。同时,你调动资金,趁他心神大乱、信誉扫地之际,暗中或通过代理人,低价吸纳他因恐慌而抛售的田产、甚至是他抵押给其他债主的祖产!断其经济命脉,夺其立身之本!”
谢长渊眼中精光爆闪,忍不住抚掌:“妙!好一个‘示弱诱敌,釜底抽薪’!先以假象诱其出手,再以雷霆之势擒贼拿赃,最后携民意与资本,一举兼并其核心产业!如此一来,李满仓不仅是身败名裂,更是倾家荡产,彻底失去了在白石村立足的根基!清徽此计,可谓算无遗策。”
他看向沈清徽的目光中,欣赏与钦佩之意更浓。这已非简单的商业竞争或乡村械斗,而是融合了情报、心理、舆论、经济乃至一定政治手段的综合博弈,其老辣与周密,让他这个出身世家、见惯风浪的人都为之叹服。
沈清徽对他的夸赞并未露出得色,只是平静地补充道:“此事需你我二人紧密配合。工坊内部的‘示弱’与擒贼,由我和陈砺负责。外部的舆论引导、互助基金的设立,王婆子和周瑾可以协助。而最关键的资金运作和田产兼并,则非谢公子你的渠道与资本莫属。”
“义不容辞。”谢长渊毫不犹豫地应下,他走到沈清徽身边,与她并肩看向地图上李家庄园那片即将风云变幻的区域,声音沉稳而坚定,“长渊必竭尽全力,让此计圆满。这白石村的毒瘤,也是时候清除了。”
书房内,烛火噼啪轻响。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推敲了许久,如何控制消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如何确保互助基金能快速启动,如何选择收购田产的时机和代理人……每一项都思虑周详。
直到夜色最深时,计议方定。
谢长渊告辞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沈清徽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目光依旧落在李家庄园之上,只是那眼神,已不再是之前的冷静分析,而是带上了一丝凛然的杀伐之气。
她低声自语,如同宣判:
“李满仓,棋局已布好,只待你落子。这一步,你将满盘皆输。”
“这白石村,是时候彻底换个主人了。”
窗外的夜风似乎更急了些,卷动着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在应和着这暗夜里悄然展开的、决定命运的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