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刘景修路-《前往非洲》

  从海关回来时,雨还没歇。

  埃尔法的白车身沾了一路泥,像披了层灰纱。车刚拐到门口,张田就踩了刹车 —— 积水比早上还深,漫过雨鞋脚踝,浑浊的水里漂着草屑和塑料袋,连车轮该走的辙都看不清。

  “进不去了。” 张田拍了拍方向盘,声音沉得像泡了水,“再开进去,怕整个车都陷了。”

  刘景凑到车窗前,扒着玻璃看:“这破路!早知道当初租个带水泥路的院子!” 他新买的皮鞋还在脚上,早上出门擦得亮,此刻却不敢伸出去 —— 怕沾泥。

  李朴推开车门,雨鞋刚落地就 “咕叽” 陷进泥里,拔出来时鞋缝里全是黑泥。“只能停在路边,咱们蹚水回去。”

  张田点点头,拎着清关单往车外挪,泥水瞬间漫过裤脚,凉得他一哆嗦。刘景磨蹭了半天,还是咬咬牙下了车 —— 皮鞋踩在泥里,“啪” 地沾了层厚泥,他心疼得直皱眉:“这鞋刚买的,两千多先令!”

  三人蹚着水往院子走。

  水不算急,却裹着泥,踩下去能感觉到小石子硌脚。李朴走在前面,用脚探路,怕有坑;张田跟在中间,护着清关单,生怕被雨打湿;刘景走在最后,时不时低头看皮鞋,嘴里骂骂咧咧:“这鬼天气,再下下去,我要疯了!”

  到院子门口时,三人的裤腿全湿了,泥点子溅到胸口,像幅乱涂的画。玛丽赶紧递过干毛巾:“快擦擦,别感冒了!我刚烧了热水,喝碗暖暖身子。”

  喝着热水,刘景的气还没消:“不行,得想办法垫路!总不能天天蹚水!”

  张田放下碗:“我去仓库找砖块和石头,先垫条路出来。”

  李朴跟着张田去仓库。

  仓库角落堆着些旧砖块,是之前装修剩下的,还有几块大青石,沉得很。两人扛着砖块往门口走,哈桑和卡丹看到,也赶紧过来帮忙 —— 哈桑扛着青石,脸憋得通红;卡丹抱着砖块,老爹鞋陷在泥里,走得磕磕绊绊。

  “把砖块沿着门口摆,铺条路到路边。” 张田指挥着,蹲下来把第一块砖放进水里。

  砖块刚落地,就 “扑通” 陷进泥里,只露个角。

  “不行,泥太稀了。” 李朴又搬来块青石,压在砖块上,青石也往下沉了沉,“得先垫点碎石子,把泥压实。”

  众人又去翻碎石子,撒在水里,再铺砖块。

  忙了一下午,总算铺了条窄窄的砖路,从院子门口延伸到路边,像条歪歪扭扭的黑带。刘景试着走了走,刚踩上去,砖块就晃了晃,泥水从砖缝里冒出来,溅了他一鞋。

  “这破路!跟没铺一样!” 刘景气得踢了踢砖块,砖块又陷下去点。

  更麻烦的是运货。

  第二天要给赛义夫送两台空调,工人得从仓库把外机扛出来,沿着砖路往车上搬。哈桑扛着外机,脚步晃得厉害,砖路窄,稍不注意就会踩空 —— 他走了两步,脚一滑,赶紧扶住外机,裤腿却蹭到泥里,湿了一大片。

  “小心点!别把外机摔了!” 刘景站在路边喊,手里攥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干布,“包装要是湿了,赛义夫该不乐意了!”

  卡丹跟在哈桑后面,手里拿着干布,时不时帮哈桑擦外机上的雨珠:“李哥,这砖路太滑了,再送几趟,怕是要摔人。”

  李朴看着工人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也急:“要不跟刘总说,先停两天送,等雨小了再说?”

  “停不了!” 刘景凑过来说,“赛义夫催了好几次,说家里热得慌,再拖要扣钱!”

  那天送完货,工人的衣服全湿了,有的还摔了跤,膝盖擦破了皮。刘景看着脏了的外机包装,蹲在地上擦了半天,嘴里还在嘀咕:“再这么下去,货没送完,人先摔病了,包装也得全换!”

  张田坐在旁边抽烟,弹了弹烟灰:“要不搭条铁架路?用钢筋焊架子,铺木板,比砖路结实。”

  刘景愣了愣,摸了摸口袋 —— 钢筋要钱,木板也要钱,他平时连块肥皂都舍不得多买,可一想到运货摔了外机,损失更大,还是咬了咬牙:“行!我找朋友问问钢筋价格,别买贵了!”

  他掏出手机,给达市做建材的华人朋友打电话,声音压得低:“老王,你那有二手钢筋没?便宜点,我要搭条小路…… 新的太贵?那二手的多少钱?…… 行,我要五十根,明天送过来!”

  挂了电话,刘景心疼得直咧嘴:“二手钢筋都要三万先令一根,五十根就是一百五十万!这钱够买十台空调了!”

  张田拍了拍他的肩:“钱花在明处,总比摔了货强。”

  第二天,钢筋送来了。

  堆在院子里,锈迹斑斑,却很沉。约翰找了个会焊接的工人,带着焊枪来帮忙。李朴和张田也没闲着 —— 李朴帮着扶钢筋,张田量尺寸,刘景站在旁边监工,时不时喊:“钢筋别浪费!短点的也能用!”

  焊枪的火花在雨里闪,“滋滋” 响,烫得泥水冒白烟。工人蹲在水里,焊枪举得稳,钢筋架子一点点成型 —— 两米宽,五米长,像条铁做的桥,从院子门口延伸到路边。

  焊完架子,又铺木板 —— 是从仓库找的旧木板,锯成合适的长度,钉在铁架上。卡丹和哈桑帮忙钉钉子,锤子敲在木板上,“砰砰” 响,盖过了雨声。

  忙到天黑,路终于搭好了。

  刘景第一个走上去,脚踩在木板上,稳得很,没有晃,也没有陷下去。他走了个来回,嘴角终于翘了点:“还行,没白花钱。”

  李朴也走上去,木板结实,能听到钢筋在下面 “咯吱” 响,却很稳。雨还下着,木板上沾了水,却不滑 —— 工人在木板上钉了防滑钉,密密麻麻的。

  “以后运货就走这条路,再也不用蹚水了!” 哈桑高兴得拍了拍手,老爹鞋踩在木板上,没了之前的磕绊。

  刘景看着路,又开始嘀咕:“希望街道办赶紧修路,这铁架路总不能当长久路用,万一木板烂了,又得花钱换。”

  张田掏出手机,给约翰打电话:“约翰,你问下街道办,啥时候修门口的路?”

  约翰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无奈:“张总,我问过了,街道办说没钱,要等政府拨款,遥遥无期呢!”

  刘景听到,脸又沉了:“遥遥无期?这路要是一直不修,咱们这铁架路不得用一辈子?”

  李朴坐在木板上,看着雨打在铁架上,溅起的水花闪着光。

  远处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落在铁架路上,像给这条路镀了层暖。虽然知道这只是临时的,虽然盼着街道办修路的日子还远,但此刻走在这条路上,心里却踏实了不少。

  玛丽端来热粥,大家坐在铁架路上喝 —— 粥是玉米粥,甜得暖,雨还下着,却没了之前的烦躁。

  刘景喝着粥,看着铁架路,小声说:“下次再下雨,再也不用蹚水了。”

  张田笑了:“你总算做了件不抠门的事。”

  刘景瞪了他一眼,却没反驳 —— 他知道,这钱花得值。

  雨还在下,铁架路在雨中静静躺着,像条小小的船,载着众人的盼头,在泥泞的雨季里,撑起了一块踏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