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朴还在翻手机里灰鹦鹉的照片,指尖划过屏幕上那抹深灰,嘴角还翘着,办公室的门就 “砰” 地被推开了。
刘景拎着个皱巴巴的账本走进来,瘦子老板的衬衫领口沾着汗渍,头发被风吹得翘起来,一进门就把账本往桌上摔,“哗啦” 一声,纸页散了半桌。
“小李,过来!” 刘景的声音尖,像被晒焦的铁丝,“跟你说点事。”
李朴收起手机,心里咯噔一下 —— 这语气,准没好事。他走过去,刚站定,就听刘景接着说:“以后公司的行政、人力、外联、财务、清关,都归你管。”
“啥?” 李朴以为自己听错了,“我还要带工人装空调……”
“装空调是正事,这些也是正事!” 刘景打断他,手指在账本上戳得 “哒哒” 响,“上次阿瓦举报的事你忘了?万一再出幺蛾子,咱们这摊子就完了!人力管好工人,财务别多花钱,清关别被扣货,这些你都得盯紧!”
张田坐在旁边藤椅上,端着搪瓷杯没说话,只轻轻叹了口气 —— 他知道刘景的性子,一旦怕了,就想把所有事都压给别人。
“可我没干过这些啊……” 李朴的声音发虚,行政要写文件,人力要管考勤,财务要算工资,清关更是麻烦,光听着就头大。
“没干过就学!” 刘景瞪他,“你是中国人,比黑人靠谱,比老张年轻,不找你找谁?”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摸出一叠文件,拍在李朴手里,“明天先去 NSSF,给所有黑人工人办社保,按最低标准交,公司交一半,工人交一半,别多花一分钱!”
李朴捏着文件,纸边硌得手心发疼。他看着刘景那副 “没得商量” 的脸,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最后只憋出一个字:“行。”
第二天一早,李朴揣着工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往 NSSF 办公楼赶。
NSSF 是坦桑的社保机构,楼不高,却挤满了人。大厅里弥漫着汗味和纸张的油墨味,排队的人绕了三圈,黑人居多,也有几个华人,都皱着眉,手里攥着厚厚的文件。
李朴找了个队尾站着,前面的黑人阿姨手里拿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孩子的照片,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眼,嘴角又很快耷拉下去 —— 大概也是来办社保,怕钱不够。
等了两个小时,终于轮到李朴。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是个黑人小哥,脸拉得老长,接过文件翻了两页,抬头问:“按哪个标准交?”
“最低的。” 李朴赶紧说,“公司一半,员工一半。”
小哥 “哦” 了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跳出数字:“每个工人,公司交 7500 先令,员工交 7500 先令,每月扣。”
李朴心里算着汇率 ——7500 先令,也就 22 块人民币。他点点头,看着小哥打印表格,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么点钱,刘景都要算得明明白白。
办完事,李朴拿着表格回院子。
工人正坐在芒果树下歇凉,哈桑在擦扳手,穆萨在玩手机,卡丹穿着老爹鞋。
“大家过来一下,有件事说。” 李朴把表格放在石桌上。
工人围过来,看到表格上的数字,哈桑先皱了眉:“这是啥?要扣我们钱?”
“是社保。” 李朴指着表格,“每月从工资里扣 7500 先令,公司也交 7500,以后老了不能干活,或者生病,能领钱。”
“扣钱?” 穆萨一下子站起来,手里的手机 “啪” 地掉在地上,“我工资才 12 万先令,扣 7500,怎么养家?我老婆还等着我寄钱买玉米面!”
“就是啊!” 旁边的奥马尔也急了,“这钱交了,能拿到吗?别到时候白交了!”
卡丹没说话,只是攥着老爹鞋的鞋带,手指发白 —— 他要养三个孩子,7500 先令能买两袋洗衣粉,够家里用一个月。
院子里瞬间吵起来,汗味混着焦虑,飘得满院子都是。
李朴赶紧摆手:“大家别慌,听我说。” 他捡起穆萨的手机,递回去,“这社保是政府要求的,不交不行。而且扣的钱不是白交,以后你们老了,每月能领钱,生病去医院也能报销一部分,比你们把钱存着安全。”
“真的能领?” 哈桑还是不放心,凑过来盯着表格,“我邻居交了社保,老了也没领到钱。”
“那是他没交够年限。” 李朴耐心解释,“咱们交够十五年,到了六十岁就能领,而且现在政府查得严,不会赖账。你们想,要是老了干不动活,没工资,孩子又多,到时候怎么办?这社保就是给你们留条后路。”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包烟,给哈桑和奥马尔各递了一根:“我知道大家不容易,可这钱是为了以后好。你们要是实在有困难,跟我说,我跟刘总商量,看能不能先少扣点,等以后订单多了,再补上。”
穆萨接过烟,没点,攥在手里:“真能报销医院的钱?我孩子上次发烧,去医院花了 5 万先令,要是能报销,就好了。”
“能报一部分,具体多少,我再去 NSSF 问清楚。” 李朴点头,“我明天就去问,问好了告诉你们。”
卡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李哥,我信你。我交,以后老了,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有了卡丹带头,哈桑和奥马尔也松了口:“行,那就交,你可别忘了问报销的事。”
李朴松了口气,刚想把表格收起来,手机响了 —— 是刘景。
“小李,社保办好了没?” 刘景的声音从听筒里钻出来,带着催促,“还有,你也得办一份,按最低标准的两倍交,别被 NSSF 查到,说咱们区别对待,找麻烦!”
“我也要交?” 李朴愣了,“我是中国人,也要交坦桑的社保?”
“咋不用交!” 刘景的声音拔高了,“万一被查到,说咱们只给黑人交,不给中国人交,罚钱怎么办?按 先令交,公司交一半,你自己交一半,也就 45 块人民币,别跟我讨价还价!”
李朴捏着手机,哭笑不得。
黑人工人交 7500 先令(22 块),他交 先令(45 块),刘景为了省麻烦,连这点钱都算得清清楚楚,生怕多花一分。
“知道了。” 李朴挂了电话,对着工人无奈地笑,“我也得交,比你们多一倍,刘总怕被查。”
哈桑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哥,你也不容易,跟我们一样,都要被扣钱。”
李朴点点头,心里却想着 ——45 块钱,在国内也就买杯奶茶,在这儿,却成了刘景眼里 “不能多花” 的成本。
下午,李朴又去了趟 NSSF,给自己办社保。
还是那个黑人小哥,看到他,愣了一下:“上午不是刚办了工人的?怎么又来?”
“给自己办。” 李朴递过身份证,“按 先令的标准,公司一半,我一半。”
小哥笑了,一边敲键盘一边说:“你们中国人,真有意思,对自己也这么抠。”
李朴没说话,只是接过打印好的表格,指尖划过 “ 先令” 的数字,心里满是无奈 —— 在刘景眼里,大概所有人都只是 “不能多花钱” 的成本,不管是黑人,还是他这个中国员工。
回到院子时,太阳已经斜了。
工人还在装空调外机,哈桑扛着外机,脚步稳了些;穆萨在缠管线,嘴角没那么紧了;卡丹穿着老爹鞋,在给刚种的三角梅浇水,鞋尖沾了点泥,却透着劲。
李朴把表格放在办公室,刘景凑过来看,满意地点点头:“行,没多花钱,以后每月记得按时交,别忘。”
张田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可乐:“累了吧?喝口凉的。老刘就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李朴接过可乐,拉开拉环,气泡 “滋滋” 冒出来。他喝了一口,凉意在喉咙里散开,心里的憋闷也淡了点。
他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工人,看着卡丹鞋上的阳光,突然觉得 —— 虽然刘景抠门,虽然活多,可这些工人的信任,这些细碎的暖,也值得他扛下去。
至少,他能帮工人争取点实在的,能让他们知道,交的社保不是白交,老了能有个依靠。
风卷着芒果叶的香味吹过来,李朴靠在门框上,喝着可乐,心里想着 —— 明天,得赶紧去问社保报销的事,不能让工人等急了。
刘景拎着个皱巴巴的账本走进来,瘦子老板的衬衫领口沾着汗渍,头发被风吹得翘起来,一进门就把账本往桌上摔,“哗啦” 一声,纸页散了半桌。
“小李,过来!” 刘景的声音尖,像被晒焦的铁丝,“跟你说点事。”
李朴收起手机,心里咯噔一下 —— 这语气,准没好事。他走过去,刚站定,就听刘景接着说:“以后公司的行政、人力、外联、财务、清关,都归你管。”
“啥?” 李朴以为自己听错了,“我还要带工人装空调……”
“装空调是正事,这些也是正事!” 刘景打断他,手指在账本上戳得 “哒哒” 响,“上次阿瓦举报的事你忘了?万一再出幺蛾子,咱们这摊子就完了!人力管好工人,财务别多花钱,清关别被扣货,这些你都得盯紧!”
张田坐在旁边藤椅上,端着搪瓷杯没说话,只轻轻叹了口气 —— 他知道刘景的性子,一旦怕了,就想把所有事都压给别人。
“可我没干过这些啊……” 李朴的声音发虚,行政要写文件,人力要管考勤,财务要算工资,清关更是麻烦,光听着就头大。
“没干过就学!” 刘景瞪他,“你是中国人,比黑人靠谱,比老张年轻,不找你找谁?”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摸出一叠文件,拍在李朴手里,“明天先去 NSSF,给所有黑人工人办社保,按最低标准交,公司交一半,工人交一半,别多花一分钱!”
李朴捏着文件,纸边硌得手心发疼。他看着刘景那副 “没得商量” 的脸,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最后只憋出一个字:“行。”
第二天一早,李朴揣着工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往 NSSF 办公楼赶。
NSSF 是坦桑的社保机构,楼不高,却挤满了人。大厅里弥漫着汗味和纸张的油墨味,排队的人绕了三圈,黑人居多,也有几个华人,都皱着眉,手里攥着厚厚的文件。
李朴找了个队尾站着,前面的黑人阿姨手里拿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孩子的照片,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眼,嘴角又很快耷拉下去 —— 大概也是来办社保,怕钱不够。
等了两个小时,终于轮到李朴。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是个黑人小哥,脸拉得老长,接过文件翻了两页,抬头问:“按哪个标准交?”
“最低的。” 李朴赶紧说,“公司一半,员工一半。”
小哥 “哦” 了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跳出数字:“每个工人,公司交 7500 先令,员工交 7500 先令,每月扣。”
李朴心里算着汇率 ——7500 先令,也就 22 块人民币。他点点头,看着小哥打印表格,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么点钱,刘景都要算得明明白白。
办完事,李朴拿着表格回院子。
工人正坐在芒果树下歇凉,哈桑在擦扳手,穆萨在玩手机,卡丹穿着老爹鞋。
“大家过来一下,有件事说。” 李朴把表格放在石桌上。
工人围过来,看到表格上的数字,哈桑先皱了眉:“这是啥?要扣我们钱?”
“是社保。” 李朴指着表格,“每月从工资里扣 7500 先令,公司也交 7500,以后老了不能干活,或者生病,能领钱。”
“扣钱?” 穆萨一下子站起来,手里的手机 “啪” 地掉在地上,“我工资才 12 万先令,扣 7500,怎么养家?我老婆还等着我寄钱买玉米面!”
“就是啊!” 旁边的奥马尔也急了,“这钱交了,能拿到吗?别到时候白交了!”
卡丹没说话,只是攥着老爹鞋的鞋带,手指发白 —— 他要养三个孩子,7500 先令能买两袋洗衣粉,够家里用一个月。
院子里瞬间吵起来,汗味混着焦虑,飘得满院子都是。
李朴赶紧摆手:“大家别慌,听我说。” 他捡起穆萨的手机,递回去,“这社保是政府要求的,不交不行。而且扣的钱不是白交,以后你们老了,每月能领钱,生病去医院也能报销一部分,比你们把钱存着安全。”
“真的能领?” 哈桑还是不放心,凑过来盯着表格,“我邻居交了社保,老了也没领到钱。”
“那是他没交够年限。” 李朴耐心解释,“咱们交够十五年,到了六十岁就能领,而且现在政府查得严,不会赖账。你们想,要是老了干不动活,没工资,孩子又多,到时候怎么办?这社保就是给你们留条后路。”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包烟,给哈桑和奥马尔各递了一根:“我知道大家不容易,可这钱是为了以后好。你们要是实在有困难,跟我说,我跟刘总商量,看能不能先少扣点,等以后订单多了,再补上。”
穆萨接过烟,没点,攥在手里:“真能报销医院的钱?我孩子上次发烧,去医院花了 5 万先令,要是能报销,就好了。”
“能报一部分,具体多少,我再去 NSSF 问清楚。” 李朴点头,“我明天就去问,问好了告诉你们。”
卡丹终于开口,声音不大:“李哥,我信你。我交,以后老了,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有了卡丹带头,哈桑和奥马尔也松了口:“行,那就交,你可别忘了问报销的事。”
李朴松了口气,刚想把表格收起来,手机响了 —— 是刘景。
“小李,社保办好了没?” 刘景的声音从听筒里钻出来,带着催促,“还有,你也得办一份,按最低标准的两倍交,别被 NSSF 查到,说咱们区别对待,找麻烦!”
“我也要交?” 李朴愣了,“我是中国人,也要交坦桑的社保?”
“咋不用交!” 刘景的声音拔高了,“万一被查到,说咱们只给黑人交,不给中国人交,罚钱怎么办?按 先令交,公司交一半,你自己交一半,也就 45 块人民币,别跟我讨价还价!”
李朴捏着手机,哭笑不得。
黑人工人交 7500 先令(22 块),他交 先令(45 块),刘景为了省麻烦,连这点钱都算得清清楚楚,生怕多花一分。
“知道了。” 李朴挂了电话,对着工人无奈地笑,“我也得交,比你们多一倍,刘总怕被查。”
哈桑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哥,你也不容易,跟我们一样,都要被扣钱。”
李朴点点头,心里却想着 ——45 块钱,在国内也就买杯奶茶,在这儿,却成了刘景眼里 “不能多花” 的成本。
下午,李朴又去了趟 NSSF,给自己办社保。
还是那个黑人小哥,看到他,愣了一下:“上午不是刚办了工人的?怎么又来?”
“给自己办。” 李朴递过身份证,“按 先令的标准,公司一半,我一半。”
小哥笑了,一边敲键盘一边说:“你们中国人,真有意思,对自己也这么抠。”
李朴没说话,只是接过打印好的表格,指尖划过 “ 先令” 的数字,心里满是无奈 —— 在刘景眼里,大概所有人都只是 “不能多花钱” 的成本,不管是黑人,还是他这个中国员工。
回到院子时,太阳已经斜了。
工人还在装空调外机,哈桑扛着外机,脚步稳了些;穆萨在缠管线,嘴角没那么紧了;卡丹穿着老爹鞋,在给刚种的三角梅浇水,鞋尖沾了点泥,却透着劲。
李朴把表格放在办公室,刘景凑过来看,满意地点点头:“行,没多花钱,以后每月记得按时交,别忘。”
张田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可乐:“累了吧?喝口凉的。老刘就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李朴接过可乐,拉开拉环,气泡 “滋滋” 冒出来。他喝了一口,凉意在喉咙里散开,心里的憋闷也淡了点。
他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工人,看着卡丹鞋上的阳光,突然觉得 —— 虽然刘景抠门,虽然活多,可这些工人的信任,这些细碎的暖,也值得他扛下去。
至少,他能帮工人争取点实在的,能让他们知道,交的社保不是白交,老了能有个依靠。
风卷着芒果叶的香味吹过来,李朴靠在门框上,喝着可乐,心里想着 —— 明天,得赶紧去问社保报销的事,不能让工人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