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的暗箭与徐世杰的期许,如同两股无形的力量,将沈玠推向了一个更为紧迫的境地。他深知,在这深宫之中,想要不被吞噬,仅靠谨小慎微和一点点运气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而眼下唯一能抓住的途径,便是识字、明理,摆脱那如同蒙眼行走于悬崖边的文盲境地。
于是,沈玠的生活陷入了一种近乎自虐的循环。
白日,他在司礼监直房当值。那里的空气永远凝滞着权力的重量与文书墨香,他需要时刻绷紧神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住经手的每一份文件要点,揣摩徐世杰每一个眼神背后的含义,应对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明枪暗箭。长时间的侍立让旧伤反复抗议,精神的高度集中更是耗人心力。每每下值,他都觉得疲惫如同潮水般浸透四肢百骸。
然而,他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
无论多晚,无论身体多么沉重如灌铅,他都会用冰冷的井水狠狠搓一把脸,强迫自己清醒过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仪容,匆匆赶往那座如同灯塔般指引着他的宫殿——永宁殿。
永宁殿的书房,是他灰暗世界里唯一温暖的光源,也是他自我鞭策的炼狱。
窗外的梧桐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刺向冬日灰蒙的天空。殿内却总是暖融融的,地龙烧得恰到好处,空气里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和宜阳公主身上特有的、淡淡的甜馨。
宜阳通常已经等在那里。她这个年纪,精力旺盛却也难免贪玩,有时是刚结束晚课,案上还摊着女师的讲义;有时是逗弄了一会儿她养的那只雪白滚圆的名叫“小狸奴”的波斯猫,裙角还沾着几根猫毛;有时则显然是强打着精神,一边打着小小的哈欠,一边等着他的到来。
“来了?”见到他进来,她总是抬起那双明亮的眼睛,或许带着一丝困倦,但从未有过真正的厌烦,“今日又这么晚?徐掌印那边事务很多吗?”
沈玠总是先行礼,然后垂首恭敬回答:“劳殿下挂心,是奴婢手脚慢,耽误了时辰。”他绝不会提及白日里的任何惊险与艰难,只将一切归结于自身。
“快过来吧,今日学《千字文》的新段落,还是温习昨日的?”宜阳招手让他到书案前。
教学的过程,并非总是和风细雨。
沈玠学得极其刻苦,几乎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他将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回忆、默写,手指甚至在不当值的时候都无意识地在腿上比划。然而,天赋的限制与基础的空缺,并非单靠努力就能瞬间弥补。有些字词的结构、有些笔画顺序,对他而言如同天书,需要反复记忆才能勉强刻入脑海。
而宜阳,终究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女。她有足够的耐心和善良,但也会有被课业困扰后的烦躁,会有因困倦而生的不耐。当她将一个字的写法反复讲解了十遍,沈玠却依然会在下一次书写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她那点被娇惯出来的小性子便会冒头。
“哎呀!这个‘徽’字,左边是‘彳’,右边是‘攸’,下面是个‘系’!不是告诉你很多遍了吗?怎么又写错了!”她蹙起秀气的眉头,语气带着娇憨的抱怨,用笔杆轻轻敲了敲宣纸上那个写得歪歪扭扭、结构散乱的错字,“你怎么比小狸奴还笨呢!教它用官房都没这么费劲!”
小狸奴仿佛听到自己的名字,适时地“喵呜”一声,跳上书案,蹭着宜阳的手腕,一双碧蓝的大眼好奇地看着纸上墨迹。
沈玠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泛白。每一次这样的呵斥,于他而言都不啻于一场凌迟。并非觉得委屈,而是极致的惶恐与自我厌弃。
殿下说得对,他真是愚不可及,笨得连猫都不如。殿下耗费如此宝贵的时间和精神,他却连这么简单的字都学不会,简直是罪该万死。
“奴婢该死…奴婢愚钝…请殿下息怒…奴婢再练…一定记住…”他放下笔,就要起身请罪,声音干涩发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坐下!”宜阳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习惯性地伸手按住他的手腕,阻止他下跪的动作。指尖触及他微凉皮肤下紧绷的筋骨,她能感受到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紧张和恐惧。“动不动就请罪,我又不是真的责备你,只是…只是气你不长记性啦!”
她嘴上抱怨着,却还是再次拿过一张纸,放缓了速度:“看好啦,最后一遍哦!再写错,明日就不教新的了!”
沈玠被她按着手腕,身体僵硬得如同石块,连呼吸都屏住了。殿下指尖的温热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与记忆中那夜冰冷的绝望形成鲜明对比。他不敢挣脱,只能更深地低下头,将所有情绪死死压在心底,眼睛死死盯着殿下的笔尖,如同濒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快些学会…不能再让殿下烦心…不能再让殿下失望…”内心的焦灼如同烈火,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他恨不得能剖开自己的脑袋,将那些字直接塞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偶尔,在宜阳讲解得特别投入,或是沈玠某个字写得特别工整时,她会下意识地再次伸出手,覆在沈玠握笔的手背上,带着他的手腕运笔。
“你看,这一横要平,手腕要稳…对,就这样…送出去…” 每当这时,沈玠的呼吸都会骤然停滞。那柔软、温热、细腻的触感,与他粗糙、冰冷、指节分明的手形成残酷对比。极致的羞耻与一种无法言说的贪恋交织成剧烈的颤栗,席卷全身。他觉得自己污秽的体温会玷污了殿下,觉得自己粗陋的指骨会硌疼了殿下娇嫩的掌心。
而就在这时,怀中贴身藏匿的那条珍珠丝帕,似乎隔着衣料,散发出微弱的、若有似无的凉意,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他那夜的恩情与温暖。这微弱的触碰,奇异地给了他一丝力量,让他能从那几乎要淹没他的自卑与惶恐中,勉强挣扎出一丝清明,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笔尖,去感受那笔画的走向。
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加之白日里的高度紧张和夜晚的苦读,使得沈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脸色总是苍白的,眼下带着浓重的、无法掩饰的乌青,即便在温暖的殿内,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流露出一丝难以支撑的疲惫。
宜阳并非没有察觉。她看着他强打精神的样子,看着他眼底的青黑,心中时常泛起细细密密的酸涩和无奈。她知道自己有时语气重了,但他那副仿佛天塌下来的惶恐模样,又让她觉得无力。他总这般…把自己看得那样轻,那样贱。
她有时会让小厨房准备些滋补的汤水或点心,强迫他吃下;有时会故意讲些宫中趣闻或诗书里的逸事,试图让他放松片刻。但沈玠总是恭敬地谢恩,然后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仿佛浪费一刻钟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时间就在这教与学的拉锯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从墨黑到星辰点点,殿内的烛火剪了一轮又一轮。
终于,在这一晚的尾声,宜阳布置了最后的练习——将他近日学过的所有字词,挑选一些,尝试写下来。
沈玠凝神静气,握着笔,极其认真地在纸上书写。每一个字都写得缓慢而用力,仿佛倾注了他全部的心神。虽然他天资所限,字迹依旧显得稚嫩甚至笨拙,缺乏风骨,但比起最初,已然工整了许多,至少能清晰可辨。
他写下了“天地玄黄”,写下了“辰宿列张”,写下了“寒来暑往”…最后,笔尖迟疑着,颤抖着,在纸页的一个角落,极其缓慢地、一笔一划地,勾勒出两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字。
“宜”、“阳”。
这是他私下里偷偷练习了无数遍的两个字。是殿下的封号,是照亮他黑暗人生的那轮皎月的名字。
当最后一笔落下,虽然字形依旧歪扭,甚至“阳”字的右耳刀写得有些局促,但这确实是他第一次,独立地、完整地写下这两个字。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撞击着肋骨,发出如鼓般的轰鸣声。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成就感和更深沉敬畏的情绪席卷了他,让他握着笔的手指都在微微发抖。他几乎是屏息凝神,看着纸上那歪扭的两个字,仿佛看着什么绝世珍宝,又仿佛害怕它们会突然消失。
宜阳原本正有些无聊地逗弄着小狸奴,打了个小哈欠,目光无意间扫过沈玠面前的宣纸,恰好瞥见了角落里的那两个字。
她的动作微微一顿。
目光在那两个写得格外认真、却依旧难掩笨拙的字上停留了一瞬。
殿内烛火跳跃,映照着她年轻稚嫩却已初具风华的脸庞,那双总是明亮灵动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有诧异,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
她似乎想说什么,红唇微启,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过头,继续用手指挠着小狸奴的下巴,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
然而,空气中有什么东西,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
沈玠沉浸在巨大的激动与惶恐中,并未立刻察觉殿下的细微反应。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写满了字的纸收好,如同收藏起最珍贵的宝物。
时辰已晚,他恭敬地告退。走出永宁殿,冬夜的寒风扑面而来,激得他一个冷颤,却也让他因激动而发热的头脑清醒了些许。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透出温暖光亮的窗棂,心中那份想要变得强大、想要配得上那份皎洁清辉的渴望,从未如此刻般强烈。
前路漫漫,暗流汹涌,但他手中似乎握住了一点微光,虽微弱,却足以支撑他在无尽的寒夜中,继续跋涉前行。
而书房内,宜阳抱起小狸奴,走到窗边,看着那个单薄却挺直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宫墙的阴影里,轻轻叹了口气。
“小狸奴,”她低声对怀中的猫儿呢喃,“你说…他是不是真的很笨啊…”
猫儿自然不会回答,只是舒服地打了个呼噜。
宜阳的目光,却再次落回了书案上,那盏跳动的烛火,仿佛映出了方才纸上那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两个字。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于是,沈玠的生活陷入了一种近乎自虐的循环。
白日,他在司礼监直房当值。那里的空气永远凝滞着权力的重量与文书墨香,他需要时刻绷紧神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住经手的每一份文件要点,揣摩徐世杰每一个眼神背后的含义,应对可能来自任何方向的明枪暗箭。长时间的侍立让旧伤反复抗议,精神的高度集中更是耗人心力。每每下值,他都觉得疲惫如同潮水般浸透四肢百骸。
然而,他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
无论多晚,无论身体多么沉重如灌铅,他都会用冰冷的井水狠狠搓一把脸,强迫自己清醒过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仪容,匆匆赶往那座如同灯塔般指引着他的宫殿——永宁殿。
永宁殿的书房,是他灰暗世界里唯一温暖的光源,也是他自我鞭策的炼狱。
窗外的梧桐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刺向冬日灰蒙的天空。殿内却总是暖融融的,地龙烧得恰到好处,空气里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和宜阳公主身上特有的、淡淡的甜馨。
宜阳通常已经等在那里。她这个年纪,精力旺盛却也难免贪玩,有时是刚结束晚课,案上还摊着女师的讲义;有时是逗弄了一会儿她养的那只雪白滚圆的名叫“小狸奴”的波斯猫,裙角还沾着几根猫毛;有时则显然是强打着精神,一边打着小小的哈欠,一边等着他的到来。
“来了?”见到他进来,她总是抬起那双明亮的眼睛,或许带着一丝困倦,但从未有过真正的厌烦,“今日又这么晚?徐掌印那边事务很多吗?”
沈玠总是先行礼,然后垂首恭敬回答:“劳殿下挂心,是奴婢手脚慢,耽误了时辰。”他绝不会提及白日里的任何惊险与艰难,只将一切归结于自身。
“快过来吧,今日学《千字文》的新段落,还是温习昨日的?”宜阳招手让他到书案前。
教学的过程,并非总是和风细雨。
沈玠学得极其刻苦,几乎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他将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回忆、默写,手指甚至在不当值的时候都无意识地在腿上比划。然而,天赋的限制与基础的空缺,并非单靠努力就能瞬间弥补。有些字词的结构、有些笔画顺序,对他而言如同天书,需要反复记忆才能勉强刻入脑海。
而宜阳,终究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女。她有足够的耐心和善良,但也会有被课业困扰后的烦躁,会有因困倦而生的不耐。当她将一个字的写法反复讲解了十遍,沈玠却依然会在下一次书写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她那点被娇惯出来的小性子便会冒头。
“哎呀!这个‘徽’字,左边是‘彳’,右边是‘攸’,下面是个‘系’!不是告诉你很多遍了吗?怎么又写错了!”她蹙起秀气的眉头,语气带着娇憨的抱怨,用笔杆轻轻敲了敲宣纸上那个写得歪歪扭扭、结构散乱的错字,“你怎么比小狸奴还笨呢!教它用官房都没这么费劲!”
小狸奴仿佛听到自己的名字,适时地“喵呜”一声,跳上书案,蹭着宜阳的手腕,一双碧蓝的大眼好奇地看着纸上墨迹。
沈玠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泛白。每一次这样的呵斥,于他而言都不啻于一场凌迟。并非觉得委屈,而是极致的惶恐与自我厌弃。
殿下说得对,他真是愚不可及,笨得连猫都不如。殿下耗费如此宝贵的时间和精神,他却连这么简单的字都学不会,简直是罪该万死。
“奴婢该死…奴婢愚钝…请殿下息怒…奴婢再练…一定记住…”他放下笔,就要起身请罪,声音干涩发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坐下!”宜阳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习惯性地伸手按住他的手腕,阻止他下跪的动作。指尖触及他微凉皮肤下紧绷的筋骨,她能感受到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紧张和恐惧。“动不动就请罪,我又不是真的责备你,只是…只是气你不长记性啦!”
她嘴上抱怨着,却还是再次拿过一张纸,放缓了速度:“看好啦,最后一遍哦!再写错,明日就不教新的了!”
沈玠被她按着手腕,身体僵硬得如同石块,连呼吸都屏住了。殿下指尖的温热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与记忆中那夜冰冷的绝望形成鲜明对比。他不敢挣脱,只能更深地低下头,将所有情绪死死压在心底,眼睛死死盯着殿下的笔尖,如同濒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快些学会…不能再让殿下烦心…不能再让殿下失望…”内心的焦灼如同烈火,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他恨不得能剖开自己的脑袋,将那些字直接塞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偶尔,在宜阳讲解得特别投入,或是沈玠某个字写得特别工整时,她会下意识地再次伸出手,覆在沈玠握笔的手背上,带着他的手腕运笔。
“你看,这一横要平,手腕要稳…对,就这样…送出去…” 每当这时,沈玠的呼吸都会骤然停滞。那柔软、温热、细腻的触感,与他粗糙、冰冷、指节分明的手形成残酷对比。极致的羞耻与一种无法言说的贪恋交织成剧烈的颤栗,席卷全身。他觉得自己污秽的体温会玷污了殿下,觉得自己粗陋的指骨会硌疼了殿下娇嫩的掌心。
而就在这时,怀中贴身藏匿的那条珍珠丝帕,似乎隔着衣料,散发出微弱的、若有似无的凉意,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他那夜的恩情与温暖。这微弱的触碰,奇异地给了他一丝力量,让他能从那几乎要淹没他的自卑与惶恐中,勉强挣扎出一丝清明,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笔尖,去感受那笔画的走向。
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加之白日里的高度紧张和夜晚的苦读,使得沈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脸色总是苍白的,眼下带着浓重的、无法掩饰的乌青,即便在温暖的殿内,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流露出一丝难以支撑的疲惫。
宜阳并非没有察觉。她看着他强打精神的样子,看着他眼底的青黑,心中时常泛起细细密密的酸涩和无奈。她知道自己有时语气重了,但他那副仿佛天塌下来的惶恐模样,又让她觉得无力。他总这般…把自己看得那样轻,那样贱。
她有时会让小厨房准备些滋补的汤水或点心,强迫他吃下;有时会故意讲些宫中趣闻或诗书里的逸事,试图让他放松片刻。但沈玠总是恭敬地谢恩,然后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仿佛浪费一刻钟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时间就在这教与学的拉锯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从墨黑到星辰点点,殿内的烛火剪了一轮又一轮。
终于,在这一晚的尾声,宜阳布置了最后的练习——将他近日学过的所有字词,挑选一些,尝试写下来。
沈玠凝神静气,握着笔,极其认真地在纸上书写。每一个字都写得缓慢而用力,仿佛倾注了他全部的心神。虽然他天资所限,字迹依旧显得稚嫩甚至笨拙,缺乏风骨,但比起最初,已然工整了许多,至少能清晰可辨。
他写下了“天地玄黄”,写下了“辰宿列张”,写下了“寒来暑往”…最后,笔尖迟疑着,颤抖着,在纸页的一个角落,极其缓慢地、一笔一划地,勾勒出两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字。
“宜”、“阳”。
这是他私下里偷偷练习了无数遍的两个字。是殿下的封号,是照亮他黑暗人生的那轮皎月的名字。
当最后一笔落下,虽然字形依旧歪扭,甚至“阳”字的右耳刀写得有些局促,但这确实是他第一次,独立地、完整地写下这两个字。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撞击着肋骨,发出如鼓般的轰鸣声。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成就感和更深沉敬畏的情绪席卷了他,让他握着笔的手指都在微微发抖。他几乎是屏息凝神,看着纸上那歪扭的两个字,仿佛看着什么绝世珍宝,又仿佛害怕它们会突然消失。
宜阳原本正有些无聊地逗弄着小狸奴,打了个小哈欠,目光无意间扫过沈玠面前的宣纸,恰好瞥见了角落里的那两个字。
她的动作微微一顿。
目光在那两个写得格外认真、却依旧难掩笨拙的字上停留了一瞬。
殿内烛火跳跃,映照着她年轻稚嫩却已初具风华的脸庞,那双总是明亮灵动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有诧异,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
她似乎想说什么,红唇微启,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过头,继续用手指挠着小狸奴的下巴,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
然而,空气中有什么东西,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
沈玠沉浸在巨大的激动与惶恐中,并未立刻察觉殿下的细微反应。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写满了字的纸收好,如同收藏起最珍贵的宝物。
时辰已晚,他恭敬地告退。走出永宁殿,冬夜的寒风扑面而来,激得他一个冷颤,却也让他因激动而发热的头脑清醒了些许。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透出温暖光亮的窗棂,心中那份想要变得强大、想要配得上那份皎洁清辉的渴望,从未如此刻般强烈。
前路漫漫,暗流汹涌,但他手中似乎握住了一点微光,虽微弱,却足以支撑他在无尽的寒夜中,继续跋涉前行。
而书房内,宜阳抱起小狸奴,走到窗边,看着那个单薄却挺直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宫墙的阴影里,轻轻叹了口气。
“小狸奴,”她低声对怀中的猫儿呢喃,“你说…他是不是真的很笨啊…”
猫儿自然不会回答,只是舒服地打了个呼噜。
宜阳的目光,却再次落回了书案上,那盏跳动的烛火,仿佛映出了方才纸上那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两个字。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