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入住新房-《民国:打爆土匪,顺手抢个大蜜蜜》

  在全村人那羡慕嫉妒恨的复杂目光中,王昆家的新石屋,以一种堪称神迹般的速度,正式落成了!

  坚固的青石墙体,宽敞明亮的玻璃窗(王昆花大价钱从县城买的),平整的青砖地面,还有那由一整根巨木充当的、气派无比的房梁!

  这房子,别说是放在天牛庙村了,就算是放到十里八村去,那也是数一数二的豪横!

  当然和宁家、费家地主家,还是不能比的。

  王昆懒得选黄道吉日,不信封建迷信这一套,最快的速度搬进了新房。

  原来那间见证了他们新婚之夜的破旧茅草屋,则被当成了堆放杂物和农具的仓库。

  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哇……真好……”

  宁绣绣抚摸着光滑的木制家具和坚固冰冷的石墙。

  那双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生活,抑制不住的憧憬和希望。

  从地狱到天堂,也不过如此了。

  两人已经把旧房子里所有的家具,都搬进来了。

  只是这些家具,放在这宽敞的新房里,还是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王昆从身后,轻轻地将她搂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秀发上,柔声说道:

  “别急,媳妇。现在是空了点。

  以后啊,咱们好好努力,慢慢把这个家,给填得满满当当的!”

  宁绣绣感受着身后那坚实温暖的胸膛,心中一片安宁。

  她依偎在王昆的怀里,柔声说道:

  “嗯!等过两天,咱们把家里都安顿好了,我就跟你一起,去村西头的碎石坡开荒!”

  她的眼中,闪烁着“奋斗”的光芒。

  “天虽然冷,但咱们可以先把那些大块的碎石头给清理出来,垒成田埂。

  咱们夫妻俩一起努力,为我们……为我们以后的孩子,奋斗下一份厚厚的家业!”

  听到“孩子”这两个字,王昆的心中,就是一阵火热。

  他搂着媳妇的手,不由得又收紧了几分。

  心里,则在疯狂地偷笑:

  我的傻媳妇啊,你还不知道吧?

  你这肚子里,已经有咱们的第一个宝贝疙瘩了!

  不过这事,他并不准备现在就点破。

  系统的事情他是谁也不会告诉的,人前显圣没有必要。

  搂着怀中温顺的娇妻,王昆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觉得,这个时代的女性,虽然见识有限,思想传统。

  但她们身上那种勤劳、善良,那种把为丈夫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当成自己天经地义本分的朴素思想。

  实在是……太他妈的可爱了!

  哪像后世的某些女人,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还把男人所有的付出,都当成是理所当然。

  我去你的吧!

  当然,感慨归感慨。

  对于宁绣绣要跟着自己一起去开荒的要求,王昆是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

  “不行!”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开荒那是男人的事,又脏又累的,太阳还晒。你这细皮嫩肉的,去了不是给我添乱吗?”

  “你啊,就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待着,给我洗洗衣,做做饭,等我干完活回家就行了。”

  他真实的想法当然不是这个。

  开什么国际玩笑?!

  有宁绣绣在旁边看着,他还怎么使用空间这个超级金手指?

  怎么把那些几千斤重的巨石,给轻轻松松地扔到一边去?

  那效率,不得被拉低一百倍?!

  况且,劳作和紫外线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娇艳的花朵也经不起摧残。

  他可不想漂亮的媳妇,没几年就变成黄脸婆。

  宁绣绣听到他这番话,心里顿时就有点不高兴了。

  撅着可以挂油瓶的小嘴,有些委屈地说道:“你……你这是小瞧我!我虽然没干过农活,但我可以学的!”

  但她转念一想,丈夫这话也是在关心自己体贴自己,怕自己受累。

  心里的那点不高兴,瞬间就又转化为了浓浓的甜蜜。

  她哼了一声,坚持道:“那我不管!反正,我不能在家里白吃白喝,什么都不干!

  我会在家里,把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给你做得妥妥帖帖的!”

  看着媳妇那副不甘清闲的可爱模样,王昆哈哈一笑。

  他从旁边那已经当成杂物间的茅草屋里,找出了一副崭新的货郎担子,和两个大大的货箱。

  这都是他前两天,专门从县城里买回来的。

  他对宁绣绣说道:“谁说让你闲着了?以后啊,咱们这个家,里里外外,可都得靠你这个女主人操持呢。”

  随即,他解释起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咱们家现在虽然有点存粮,但也不能就这么坐吃山空。我准备啊,白天就先挑着这副担子,去附近的村子当个货郎。”

  “卖点针头线脑、洋火洋皂之类的稀罕东西,赚点活钱。”

  “等傍晚快天黑了回来,我再去村西头那片碎石坡,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那些碎石头给清理了。”

  “这样,赚钱和开荒,两不耽搁!”

  宁绣绣一听,他要去当那走村串巷,风餐露宿的货郎,一颗心立刻就又揪了起来。

  “不行!太危险了!”她连忙反对。

  “现在外面那么乱,到处都是兵痞和土匪,你一个人挑着那么多东西,太招摇了!”

  但在“不能坐吃山空”这个强大无比的现实理由面前,她的反对,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最终,她也只能妥协了。

  再三地叮嘱他,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

  千万不能跟人起冲突,打不过就跑,东西没了就没了,人平安回来最重要。

  ……

  第二天,一大早。

  王昆便挑着一副崭新的货郎担子,精神抖擞地,走出了院门。

  那两个大大的货箱里,装满了各种从县城里批发来的小商品,琳琅满目。

  他这副全新的“货郎”打扮,立刻就又一次,引来了村口那帮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闲汉们的围观和议论。

  “嘿!大伙儿快来看啊!王昆这小子,这是要干啥去?改行当货郎了?”

  “放着那么大的神力不去开荒种地,跑去当那不入流的货郎?真是想不开啊!”

  “你懂个屁!”一个看起来精明点的闲汉,立刻就反驳道。

  “现在当货郎,可比种地来钱快多了!

  我听说,从县城里贩点洋货到乡下来卖,一来一回,那利润是对半赚的!

  我看这小子啊,是尝到钱的甜头,不想再下地,干那些苦力活了!”

  王昆没有理会身后那些乱七八糟的议论声。

  他挑着那副沉甸甸的担子,迎着初升的朝阳,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天牛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