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晨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在地毯上投出一道浅金色的光带。
李默然是被房卡轻敲床头柜的声音弄醒的 —— 父亲李平站在床边,军绿色大衣的肩头还沾着没化的雪粒,指尖捏着的房卡边缘已被攥得有些发皱。
“小然,快起,今儿得去见你表姐。” 李平的声音压得低。
李默然揉着眼睛坐起身,酒店空调的暖风带着股干燥的暖意,与窗外的冷意隔着一层玻璃。
他趿着酒店的一次性棉拖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 —— 楼下的停车场积着薄薄一层雪,几辆轿车的车顶像盖了层白糖,远处的胡同口挂着红灯笼,风吹得灯笼转着圈,却没什么行人,倒显出几分节日的冷清。
“洗漱快点,酒店早餐到九点就收了。” 母亲张凤的声音从卫生间传来,她正对着镜子梳理头发,鬓角别了朵红色的绢花,是昨晚酒店送的新年小礼物。
洗手台旁摆着洗漱用品,牙刷还裹着透明包装,李默然挤牙膏时,发现牙膏管上印着酒店的 logo,薄荷味的泡沫在嘴里散开,才彻底清醒过来。
“爸,我们现在回羊城吗?” 李默然坐在酒店餐厅的圆桌旁,叉起一块煎得金黄的馒头片,对面的张凤正往保温袋里塞酒店打包的茶叶蛋,塑料袋摩擦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格外清晰。
李平喝了口热豆浆,喉结动了动才开口:“不回,先去探你表姐。”
“哈?表姐?” 李默然手里的叉子顿了一下,馒头片上的油滴落在餐碟里,“妈,你不是四川人吗?怎么会有燕京的亲戚?”
张凤往保温袋里塞最后一袋豆沙包,闻言抬眼瞪了他一下,手指在袋口打了个死结:“我是城都人,不是四川人。”
她把保温袋推到李默然面前,声音软了些,“昨儿跟老家舅舅通长途,他在电话里急得直叹气,说你表姐小丽跑到燕京拍戏,半年没敢跟家里报信,怕他们担心。你把这几袋吃的拎着,还有我刚买的桃片、动物饼干、喜乐乳酸菌、麻酱糖饼等等,都拿到车上。”
她转头朝李平催道:“阿平,快点吃,我都怕孩子在片场饿肚子 —— 大过年的,指不定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李平把最后一口粥喝完,拿起椅背上的大衣:“急什么,雪天路滑,得慢慢开。地址问清楚了?”
“我哥说小丽在大观园,” 张凤一边跟着往酒店外走,一边拢紧围巾,酒店走廊的墙壁上贴着 “新年快乐” 的红底金字贴纸,几个保洁阿姨正推着清洁车轻声打扫,“拍戏的人到处跑,只能先去那边碰碰运气。”
“表姐还会拍戏?” 李默然拎着保温袋跟在后面,酒店旋转门转起来时带进一股冷风,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指尖触到袋子外侧的温热,是刚装进去的茶叶蛋还留着温度。
“她以前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 张凤坐进副驾驶座,刚关上车门就赶紧搓手,车窗上已凝了层薄薄的冰花,“前几年陪朋友去试镜,朋友没选上,她倒被导演一眼看中 —— 说她眉眼像极了戏里的角色。”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李默然趴在后座的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街景 —— 路边的商铺大多关着门,只有少数卖早点的摊位支着棚子,蒸笼里腾起的白汽在冷空气中很快散成白烟。
“因为那剧组有留京名额,” 李平发动汽车,引擎在冷天里闷响了两声,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目光盯着前方结了冰的路面,“你哥当初就是冲这个,才松口让小丽来的 —— 女孩子在外地,有个北京户口总安心些。”
“表姐叫什么名字?” 李默然拿了一块水果糖出来吃,糖纸在手里揉出细碎的响声。
“张丽。” 张凤扒着车窗往外看,雪粒子打在玻璃上,沙沙的声音像春蚕啃桑叶,“阿平,你开得也太慢了,这都快一个小时了,什么时候能到?”
“大雪天的,路面结着冰,你看前面的车都开得慢,” 李平放缓车速,指了指前方,“前面拐个弯就到了 —— 咦,这路怎么挖得坑坑洼洼的?”
轿车在一片蓝色围挡前停下,李默然推开车门,冷风瞬间灌进衣领,他赶紧把拉链拉到顶。
眼前的大观园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几座古典建筑的主体框架立在雪地里,红漆柱子只刷了半截,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砖面,像没穿好衣服的人。
堆山叠石的地方还裸露着黄土,枯黄的杂草从雪缝里钻出来,被风刮得东倒西歪,远没有后世游客照片里的精致模样。
“这就是大观园?” 李默然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雪踩在脚下发出 “咯吱” 的轻响。
远处怡红院的朱红大门倒已完工,门楣上的雕花隐约能看清,几个裹着棉袄的游客正小心翼翼地踩着积雪拍照,手里的胶片机举得高高的,镜头盖还挂在机身上晃悠。
未完工的区域用竹篱笆拦着,黄纸黑字的 “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标语被风吹得卷了边,边角处还沾着雪沫。
张凤刚要往里面走,就被个穿灰棉袄的门卫大爷拦住了。
大爷戴着毡帽,耳朵冻得通红,手里攥着根裹了胶布的长杆,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同志,里面拍戏呢,闲杂人等不能进。”
“大爷,我们是里面演员张丽的亲戚,” 李平赶紧从口袋里摸出包烟,抽出一根递过去,脸上堆着笑,“从成都过来的,大年初一特意赶过来,就想跟孩子见一面,耽误不了十分钟。”
大爷把烟夹在耳朵上,摆了摆手:“不行不行,导演早上刚交代过,怕有人乱闯影响拍戏。”
张凤也上前两步,语气放得更软:“大爷,我们坐了一夜火车过来的,就看一眼,看完立马走。” 她说着朝李默然使了个眼色,下巴往保温袋旁边的布包抬了抬。
李默然立马会意,把布包打开 —— 里面装着义利食品制作的酸三色水果糖,红黄绿三色的糖纸在雪光下格外鲜亮,还带着点体温。
他抓了一把递到大爷手里,又拿出两块动物饼干,饼干上印着小兔子的模样,“大爷,您尝尝,这糖,甜得很。”
大爷低头看着手里的糖,手指捏了捏软乎乎的糖纸,脸色缓和了些,挠了挠毡帽檐:“行吧,进去别乱走,别碰着人家的器材。”
三人顺着临时铺的木板路往里走,雪落在木板上,踩上去软乎乎的,偶尔会陷下去一点。
不远处的片场围着黑色的遮光布,隐约能听到导演喊 “开拍” 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的调子,几个场务扛着沉重的器材匆匆走过,棉鞋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张凤踮着脚往休息区看,那里摆着十几张折叠椅,坐着些穿戏服的演员 —— 有的在补妆,粉饼盒在手里开开合合;有的裹着军大衣啃馒头,馒头屑落在膝盖上也没察觉。
她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认出哪个是张丽。
“哎,你们是哪儿来的?” 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场务走了过来,胸前别着个红色工作证,上面的照片被塑料膜盖得有些模糊。
他眉头皱得紧紧的,伸手拦住了他们:“不知道这里正在拍戏吗?闲杂人等不能进。”
李平赶紧迎上去,双手往身前凑了凑,语气格外客气:“同志你好,我们是张丽的亲戚,从成都来的,想跟她见一面,就几分钟。”
“张丽的亲戚?” 场务愣了一下,原本紧绷的嘴角松了松 —— 张丽是这部戏的女主之一,经常被导演夸,剧组里谁都得给几分面子。
他摆了摆手:“你们在这儿等会儿,我去叫她,别乱走啊。”
没等多久,就见个穿淡粉色戏服的女子快步走过来。
她外面套着件军绿色大衣,衣摆还沾着点雪,头发挽着古典的发髻,鬓边别着朵粉色的绢花,花瓣上还沾着点碎雪。
雪白的皮肤,眉眼清秀,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浅浅的梨涡,只是眼底带着点没藏好的疲惫 —— 想来是刚从片场赶过来的。“姑姑,姑父,你们怎么来了?”
“哎哟,小丽!” 张凤快步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冰凉的手背,语气里满是心疼,“这么久没见,你怎么长这么漂亮了,真是女大十八变!以前还是个扎羊角辫的丫头,现在都成大演员了。”
她转头朝李默然喊,“小然,快过来见你表姐,别愣着。”
李默然赶紧走上前,把手里攥了半天的布包递过去 —— 里面是张凤特意买的牛肉干,用红纸包得整整齐齐,边角还折了个小三角:“表姐,你好,初次见面,这是点心意,你尝尝。”
“谢谢表弟,” 张丽笑着接过来,指尖碰到他的手,还带着戏服上的寒气 —— 想来是刚从冷飕飕的片场过来的。
她把布包抱在怀里,拉了拉张凤的胳膊:“姑姑,你生了表弟怎么不跟家里说一声?我还是从我爸那儿听着点影子,还以为是骗我的。走,我们去那边坐会儿,里面有暖气,别冻着。”
张凤的手顿了一下,原本笑着的脸僵了半秒,连拉着张丽的手指都紧了紧。
李平站在旁边,赶紧咳嗽了两声,眼神往旁边飘了飘,落在远处的竹篱笆上。
他们总不能说,自己生不了孩子,当年为了多分两亩田,才从福利院那儿把李默然领养回来。
张丽给他们倒了杯热水,杯子上印着 “大观园剧组” 的字样,水汽氤氲中,张凤赶紧岔开话题,问起张丽在剧组的伙食,把刚才那瞬间的尴尬悄悄掩了过去。
李默然是被房卡轻敲床头柜的声音弄醒的 —— 父亲李平站在床边,军绿色大衣的肩头还沾着没化的雪粒,指尖捏着的房卡边缘已被攥得有些发皱。
“小然,快起,今儿得去见你表姐。” 李平的声音压得低。
李默然揉着眼睛坐起身,酒店空调的暖风带着股干燥的暖意,与窗外的冷意隔着一层玻璃。
他趿着酒店的一次性棉拖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 —— 楼下的停车场积着薄薄一层雪,几辆轿车的车顶像盖了层白糖,远处的胡同口挂着红灯笼,风吹得灯笼转着圈,却没什么行人,倒显出几分节日的冷清。
“洗漱快点,酒店早餐到九点就收了。” 母亲张凤的声音从卫生间传来,她正对着镜子梳理头发,鬓角别了朵红色的绢花,是昨晚酒店送的新年小礼物。
洗手台旁摆着洗漱用品,牙刷还裹着透明包装,李默然挤牙膏时,发现牙膏管上印着酒店的 logo,薄荷味的泡沫在嘴里散开,才彻底清醒过来。
“爸,我们现在回羊城吗?” 李默然坐在酒店餐厅的圆桌旁,叉起一块煎得金黄的馒头片,对面的张凤正往保温袋里塞酒店打包的茶叶蛋,塑料袋摩擦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格外清晰。
李平喝了口热豆浆,喉结动了动才开口:“不回,先去探你表姐。”
“哈?表姐?” 李默然手里的叉子顿了一下,馒头片上的油滴落在餐碟里,“妈,你不是四川人吗?怎么会有燕京的亲戚?”
张凤往保温袋里塞最后一袋豆沙包,闻言抬眼瞪了他一下,手指在袋口打了个死结:“我是城都人,不是四川人。”
她把保温袋推到李默然面前,声音软了些,“昨儿跟老家舅舅通长途,他在电话里急得直叹气,说你表姐小丽跑到燕京拍戏,半年没敢跟家里报信,怕他们担心。你把这几袋吃的拎着,还有我刚买的桃片、动物饼干、喜乐乳酸菌、麻酱糖饼等等,都拿到车上。”
她转头朝李平催道:“阿平,快点吃,我都怕孩子在片场饿肚子 —— 大过年的,指不定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李平把最后一口粥喝完,拿起椅背上的大衣:“急什么,雪天路滑,得慢慢开。地址问清楚了?”
“我哥说小丽在大观园,” 张凤一边跟着往酒店外走,一边拢紧围巾,酒店走廊的墙壁上贴着 “新年快乐” 的红底金字贴纸,几个保洁阿姨正推着清洁车轻声打扫,“拍戏的人到处跑,只能先去那边碰碰运气。”
“表姐还会拍戏?” 李默然拎着保温袋跟在后面,酒店旋转门转起来时带进一股冷风,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指尖触到袋子外侧的温热,是刚装进去的茶叶蛋还留着温度。
“她以前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 张凤坐进副驾驶座,刚关上车门就赶紧搓手,车窗上已凝了层薄薄的冰花,“前几年陪朋友去试镜,朋友没选上,她倒被导演一眼看中 —— 说她眉眼像极了戏里的角色。”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李默然趴在后座的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街景 —— 路边的商铺大多关着门,只有少数卖早点的摊位支着棚子,蒸笼里腾起的白汽在冷空气中很快散成白烟。
“因为那剧组有留京名额,” 李平发动汽车,引擎在冷天里闷响了两声,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目光盯着前方结了冰的路面,“你哥当初就是冲这个,才松口让小丽来的 —— 女孩子在外地,有个北京户口总安心些。”
“表姐叫什么名字?” 李默然拿了一块水果糖出来吃,糖纸在手里揉出细碎的响声。
“张丽。” 张凤扒着车窗往外看,雪粒子打在玻璃上,沙沙的声音像春蚕啃桑叶,“阿平,你开得也太慢了,这都快一个小时了,什么时候能到?”
“大雪天的,路面结着冰,你看前面的车都开得慢,” 李平放缓车速,指了指前方,“前面拐个弯就到了 —— 咦,这路怎么挖得坑坑洼洼的?”
轿车在一片蓝色围挡前停下,李默然推开车门,冷风瞬间灌进衣领,他赶紧把拉链拉到顶。
眼前的大观园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几座古典建筑的主体框架立在雪地里,红漆柱子只刷了半截,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砖面,像没穿好衣服的人。
堆山叠石的地方还裸露着黄土,枯黄的杂草从雪缝里钻出来,被风刮得东倒西歪,远没有后世游客照片里的精致模样。
“这就是大观园?” 李默然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雪踩在脚下发出 “咯吱” 的轻响。
远处怡红院的朱红大门倒已完工,门楣上的雕花隐约能看清,几个裹着棉袄的游客正小心翼翼地踩着积雪拍照,手里的胶片机举得高高的,镜头盖还挂在机身上晃悠。
未完工的区域用竹篱笆拦着,黄纸黑字的 “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标语被风吹得卷了边,边角处还沾着雪沫。
张凤刚要往里面走,就被个穿灰棉袄的门卫大爷拦住了。
大爷戴着毡帽,耳朵冻得通红,手里攥着根裹了胶布的长杆,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同志,里面拍戏呢,闲杂人等不能进。”
“大爷,我们是里面演员张丽的亲戚,” 李平赶紧从口袋里摸出包烟,抽出一根递过去,脸上堆着笑,“从成都过来的,大年初一特意赶过来,就想跟孩子见一面,耽误不了十分钟。”
大爷把烟夹在耳朵上,摆了摆手:“不行不行,导演早上刚交代过,怕有人乱闯影响拍戏。”
张凤也上前两步,语气放得更软:“大爷,我们坐了一夜火车过来的,就看一眼,看完立马走。” 她说着朝李默然使了个眼色,下巴往保温袋旁边的布包抬了抬。
李默然立马会意,把布包打开 —— 里面装着义利食品制作的酸三色水果糖,红黄绿三色的糖纸在雪光下格外鲜亮,还带着点体温。
他抓了一把递到大爷手里,又拿出两块动物饼干,饼干上印着小兔子的模样,“大爷,您尝尝,这糖,甜得很。”
大爷低头看着手里的糖,手指捏了捏软乎乎的糖纸,脸色缓和了些,挠了挠毡帽檐:“行吧,进去别乱走,别碰着人家的器材。”
三人顺着临时铺的木板路往里走,雪落在木板上,踩上去软乎乎的,偶尔会陷下去一点。
不远处的片场围着黑色的遮光布,隐约能听到导演喊 “开拍” 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的调子,几个场务扛着沉重的器材匆匆走过,棉鞋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张凤踮着脚往休息区看,那里摆着十几张折叠椅,坐着些穿戏服的演员 —— 有的在补妆,粉饼盒在手里开开合合;有的裹着军大衣啃馒头,馒头屑落在膝盖上也没察觉。
她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认出哪个是张丽。
“哎,你们是哪儿来的?” 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场务走了过来,胸前别着个红色工作证,上面的照片被塑料膜盖得有些模糊。
他眉头皱得紧紧的,伸手拦住了他们:“不知道这里正在拍戏吗?闲杂人等不能进。”
李平赶紧迎上去,双手往身前凑了凑,语气格外客气:“同志你好,我们是张丽的亲戚,从成都来的,想跟她见一面,就几分钟。”
“张丽的亲戚?” 场务愣了一下,原本紧绷的嘴角松了松 —— 张丽是这部戏的女主之一,经常被导演夸,剧组里谁都得给几分面子。
他摆了摆手:“你们在这儿等会儿,我去叫她,别乱走啊。”
没等多久,就见个穿淡粉色戏服的女子快步走过来。
她外面套着件军绿色大衣,衣摆还沾着点雪,头发挽着古典的发髻,鬓边别着朵粉色的绢花,花瓣上还沾着点碎雪。
雪白的皮肤,眉眼清秀,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浅浅的梨涡,只是眼底带着点没藏好的疲惫 —— 想来是刚从片场赶过来的。“姑姑,姑父,你们怎么来了?”
“哎哟,小丽!” 张凤快步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冰凉的手背,语气里满是心疼,“这么久没见,你怎么长这么漂亮了,真是女大十八变!以前还是个扎羊角辫的丫头,现在都成大演员了。”
她转头朝李默然喊,“小然,快过来见你表姐,别愣着。”
李默然赶紧走上前,把手里攥了半天的布包递过去 —— 里面是张凤特意买的牛肉干,用红纸包得整整齐齐,边角还折了个小三角:“表姐,你好,初次见面,这是点心意,你尝尝。”
“谢谢表弟,” 张丽笑着接过来,指尖碰到他的手,还带着戏服上的寒气 —— 想来是刚从冷飕飕的片场过来的。
她把布包抱在怀里,拉了拉张凤的胳膊:“姑姑,你生了表弟怎么不跟家里说一声?我还是从我爸那儿听着点影子,还以为是骗我的。走,我们去那边坐会儿,里面有暖气,别冻着。”
张凤的手顿了一下,原本笑着的脸僵了半秒,连拉着张丽的手指都紧了紧。
李平站在旁边,赶紧咳嗽了两声,眼神往旁边飘了飘,落在远处的竹篱笆上。
他们总不能说,自己生不了孩子,当年为了多分两亩田,才从福利院那儿把李默然领养回来。
张丽给他们倒了杯热水,杯子上印着 “大观园剧组” 的字样,水汽氤氲中,张凤赶紧岔开话题,问起张丽在剧组的伙食,把刚才那瞬间的尴尬悄悄掩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