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名美,是不是唱《Cha-Cha》的那个?” 李默然的语气里带着确认,他之前在日本的电台里听过这首歌,轻快的节奏和活泼的舞蹈在年轻人里很火。
中森名菜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对,她的舞蹈风格特别有活力,每次舞台都能调动起全场的气氛,唱功也很稳,是个很优秀的歌手。”
李默然沉默了片刻,浴缸里的水流声淅淅沥沥,在寂静里被拉得格外漫长。
他迎上中森名菜的目光 —— 那里面裹着期待,又掺着藏不住的不安,像攥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幼兽。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轻却掷地有声:“既然这样,那你就离开研因吧。”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忽然想起前世的画面:中森名菜的粉丝曾在新闻里字字泣血地列举 —— 研因,正是将他们的偶像推向深渊的凶手之一。那些被碾碎的时光,此刻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1986 年,当研因笑着与中森名菜签下续约合同时,没人知道,这竟是一场 “甜蜜的陷阱”。
续约后,研因骤然按下了她的资源 “暂停键”,宣传预算被拦腰斩断,曾经璀璨的事业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
演唱会 “腰斩”:1987 年,中森名菜原计划踏遍全国的 20 场巡回演唱会,被硬生生砍去 8 场,只剩 12 场的残羹冷炙;
代言 “断崖式缩水”:从高峰期的 8 个代言锐减至 3 个,曾经被品牌争相簇拥的她,渐渐从商业舞台的中心淡出;
曝光量 “雪崩”:最致命的是,研因连《Music Station》这样的黄金时段节目都不为她争取,任由她的公众曝光量同比暴跌 40%—— 那是她与观众之间最珍贵的纽带,就这样被轻易剪断。
资源的枯竭,最终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1988 年,她带着单曲《TATTOO》登场,销量却首次跌破 30 万张 —— 这个数字,像一把刀,斩断了她自 1984 年起连续 14 张单曲登顶公信榜的神话。
那串曾象征着 “中森名菜时代” 的纪录,从此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合约纠纷像一张网,将中森名菜越缠越紧,而研因的 “冷眼旁观”,则成了压垮她的每一根稻草。
1989 年,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
“金屏风事件” 的舆论绞杀:她因与近藤真阉的纠葛陷入 “金屏风事件”,舆论像潮水般将她淹没。
可研因非但没有伸手护航,反而默许媒体将矛头指向她的 “情绪不稳定”,任其在风暴中孤立无援;
8 个月的事业空窗期:紧接着,她又因与华纳先锋的合约争议被迫停摆 —— 整整 8 个月,她不能唱歌、不能登台。
而另一边,竞争对手松田盛子趁机推出《青色珊瑚礁》,用热门单曲抢占了本该属于她的市场,将她的空缺彻底填满。
更残忍的还在后面。1990 年,研因竟以 “违约” 为由将她告上法庭,索要 1.5 亿日元违约金。即便最终庭外和解,这场官司也像一道烙印,刻在她的商业信誉上 —— 多家品牌连夜解约,曾经围绕她的光环,碎得彻底。
1987 年,本该是中森名菜 “破局” 的一年。那时的她,早已看清音乐市场的变数,计划进军影视圈,为事业铺就第二条路。可研因一句 “音乐事业优先”,就将所有可能拦在了门外:
亲手推开了徐科《倩女幽魂》的橄榄枝,也让她错失了接替松田盛子主演《夜叉》的契机。
没人知道,若当时能踏入影视圈,后来音乐市场下滑时,她是否能多一份支撑?但研因的短视,终究让这份 “如果” 成了永恒的遗憾。
根据日本《着作权法》,研因攥着中森名菜 1982-1989 年作品的部分版税收益权 —— 这份 “遗留问题”,成了套在她身上跨世纪的枷锁。
2000 年代,当松田圣子靠着版权运营安稳收获稳定收入时,她只能靠零散的商演、小型演唱会维持生计,曾经的 “歌姬”,活得像个挣扎在温饱线的新人。
2014 年,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复出,却发现连《精选专辑》系列专辑的制作权都触不可及,歌迷俱乐部的移籍事务更是无从主导。
直到 2019 年,她才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部分版税 —— 可那时,她的音乐事业早已停摆,那些被耽误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研因的每一步 “操作”,都像一把钝刀,慢慢磨掉了中森名菜的星光。
而那句 “离开研因”,或许是李默然能给出的,最清醒也最痛的建议。
“诶!” 中森名菜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水花溅到了浴缸边缘。
她从没想过 “离开研因” 这个选项 —— 从 18 岁签约到现在,研因陪她从新人走到当红偶像,可此刻李默然的语气太过笃定,让她心里那点犹豫,忽然开始松动。
“为什么……”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里带着困惑,“离开的话,我去哪里呢?新的公司会不会也不支持我的音乐?”
李默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渐渐平静:“戴维森刚才的话,其实是在暗示。华纳先锋一直在找有想法的歌手,你的实验性风格,他们会愿意支持。”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脸颊,“而且,你不该被困在‘性感偶像’的标签里,你的声音和创作,值得更广阔的舞台。”
中森名菜怔怔地看着他,东京塔的灯光透过浴室的磨砂玻璃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
她想起刚才在演播厅后台,自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新歌的样子,想起研音负责人~花见贺拒绝她时的冷漠,再看看眼前李默然坚定的眼神,心里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忽然轻了许多。
“可是……” 她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李默然的吻打断。这个吻比刚才更温柔,带着安抚的力量。
“别担心。” 李默然的声音贴着她的唇,“我会帮你处理好后续的事。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心意,做你想做的音乐就好。”
中森名菜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身影,忽然用力点头。她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受着水力按摩带来的暖意,忽然觉得,夜色好像没那么沉了。
东京塔的灯光依旧闪烁,可她心里的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 那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对音乐的重新坚定,更是身边这个人带来的安心。
中森名菜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对,她的舞蹈风格特别有活力,每次舞台都能调动起全场的气氛,唱功也很稳,是个很优秀的歌手。”
李默然沉默了片刻,浴缸里的水流声淅淅沥沥,在寂静里被拉得格外漫长。
他迎上中森名菜的目光 —— 那里面裹着期待,又掺着藏不住的不安,像攥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幼兽。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轻却掷地有声:“既然这样,那你就离开研因吧。”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忽然想起前世的画面:中森名菜的粉丝曾在新闻里字字泣血地列举 —— 研因,正是将他们的偶像推向深渊的凶手之一。那些被碾碎的时光,此刻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1986 年,当研因笑着与中森名菜签下续约合同时,没人知道,这竟是一场 “甜蜜的陷阱”。
续约后,研因骤然按下了她的资源 “暂停键”,宣传预算被拦腰斩断,曾经璀璨的事业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
演唱会 “腰斩”:1987 年,中森名菜原计划踏遍全国的 20 场巡回演唱会,被硬生生砍去 8 场,只剩 12 场的残羹冷炙;
代言 “断崖式缩水”:从高峰期的 8 个代言锐减至 3 个,曾经被品牌争相簇拥的她,渐渐从商业舞台的中心淡出;
曝光量 “雪崩”:最致命的是,研因连《Music Station》这样的黄金时段节目都不为她争取,任由她的公众曝光量同比暴跌 40%—— 那是她与观众之间最珍贵的纽带,就这样被轻易剪断。
资源的枯竭,最终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1988 年,她带着单曲《TATTOO》登场,销量却首次跌破 30 万张 —— 这个数字,像一把刀,斩断了她自 1984 年起连续 14 张单曲登顶公信榜的神话。
那串曾象征着 “中森名菜时代” 的纪录,从此成了再也回不去的过往。
合约纠纷像一张网,将中森名菜越缠越紧,而研因的 “冷眼旁观”,则成了压垮她的每一根稻草。
1989 年,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
“金屏风事件” 的舆论绞杀:她因与近藤真阉的纠葛陷入 “金屏风事件”,舆论像潮水般将她淹没。
可研因非但没有伸手护航,反而默许媒体将矛头指向她的 “情绪不稳定”,任其在风暴中孤立无援;
8 个月的事业空窗期:紧接着,她又因与华纳先锋的合约争议被迫停摆 —— 整整 8 个月,她不能唱歌、不能登台。
而另一边,竞争对手松田盛子趁机推出《青色珊瑚礁》,用热门单曲抢占了本该属于她的市场,将她的空缺彻底填满。
更残忍的还在后面。1990 年,研因竟以 “违约” 为由将她告上法庭,索要 1.5 亿日元违约金。即便最终庭外和解,这场官司也像一道烙印,刻在她的商业信誉上 —— 多家品牌连夜解约,曾经围绕她的光环,碎得彻底。
1987 年,本该是中森名菜 “破局” 的一年。那时的她,早已看清音乐市场的变数,计划进军影视圈,为事业铺就第二条路。可研因一句 “音乐事业优先”,就将所有可能拦在了门外:
亲手推开了徐科《倩女幽魂》的橄榄枝,也让她错失了接替松田盛子主演《夜叉》的契机。
没人知道,若当时能踏入影视圈,后来音乐市场下滑时,她是否能多一份支撑?但研因的短视,终究让这份 “如果” 成了永恒的遗憾。
根据日本《着作权法》,研因攥着中森名菜 1982-1989 年作品的部分版税收益权 —— 这份 “遗留问题”,成了套在她身上跨世纪的枷锁。
2000 年代,当松田圣子靠着版权运营安稳收获稳定收入时,她只能靠零散的商演、小型演唱会维持生计,曾经的 “歌姬”,活得像个挣扎在温饱线的新人。
2014 年,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复出,却发现连《精选专辑》系列专辑的制作权都触不可及,歌迷俱乐部的移籍事务更是无从主导。
直到 2019 年,她才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部分版税 —— 可那时,她的音乐事业早已停摆,那些被耽误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研因的每一步 “操作”,都像一把钝刀,慢慢磨掉了中森名菜的星光。
而那句 “离开研因”,或许是李默然能给出的,最清醒也最痛的建议。
“诶!” 中森名菜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水花溅到了浴缸边缘。
她从没想过 “离开研因” 这个选项 —— 从 18 岁签约到现在,研因陪她从新人走到当红偶像,可此刻李默然的语气太过笃定,让她心里那点犹豫,忽然开始松动。
“为什么……”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里带着困惑,“离开的话,我去哪里呢?新的公司会不会也不支持我的音乐?”
李默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渐渐平静:“戴维森刚才的话,其实是在暗示。华纳先锋一直在找有想法的歌手,你的实验性风格,他们会愿意支持。”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脸颊,“而且,你不该被困在‘性感偶像’的标签里,你的声音和创作,值得更广阔的舞台。”
中森名菜怔怔地看着他,东京塔的灯光透过浴室的磨砂玻璃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
她想起刚才在演播厅后台,自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新歌的样子,想起研音负责人~花见贺拒绝她时的冷漠,再看看眼前李默然坚定的眼神,心里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忽然轻了许多。
“可是……” 她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李默然的吻打断。这个吻比刚才更温柔,带着安抚的力量。
“别担心。” 李默然的声音贴着她的唇,“我会帮你处理好后续的事。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心意,做你想做的音乐就好。”
中森名菜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身影,忽然用力点头。她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受着水力按摩带来的暖意,忽然觉得,夜色好像没那么沉了。
东京塔的灯光依旧闪烁,可她心里的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 那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对音乐的重新坚定,更是身边这个人带来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