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道悟心间-《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1986 年从魔都乘坐火车到燕京的列车主要分为直达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两类。

  直达特快列车只需要17个小时,而普通列车就需要32 小时 21 分。

  军哥怕自己的小娇妻被拐跑了,所以直接买了特快列车的票,之所以没有买飞机票,是因为经济舱最低都要70元,足足抵得上他2个月的工资,而特快列车的票才32元。

  与此同时,燕京颐和园的东宫门口,李默然正帮张丽表姐拎着帆布包,里头装着三块北冰洋冰棍 —— 刚从门口的小摊买的,五分钱一根,纸包装还印着旧版的天安门。

  陈小旭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浅蓝色的的确良连衣裙下摆随着步子晃,头发扎成两个麻花辫,发梢还沾着点碎碎的阳光。

  她刚拍完《红楼梦》没多久,身上还带着点林黛玉的影子,看什么都带着股软乎乎的认真劲儿,这会儿正盯着门口 “颐和园” 三个鎏金大字看:“丽姐,你说这门楼上的字,是不是跟大观园的匾额一个写法?”

  张丽笑着拍了拍她的肩:“你呀,还没从戏里走出来呢。快走吧,再磨蹭冰棍要化了。”

  李默然把冰棍递过去,自己也拆了一根,咬下去凉丝丝的甜,橘子味在嘴里散开。

  1986 年的颐和园还没什么商业化的痕迹,进门就是青石板路,两旁的柳树垂着长枝,叶子绿得发亮,偶尔有风吹过,枝条扫过游人的肩头,惹得小孩咯咯笑。

  路上的游客不算多,大多穿着中山装或碎花衫,有人举着海鸥牌相机拍照,快门声 “咔嚓” 响,还有老人牵着孙子,指着远处的昆明湖说:“那湖里能划船,一会儿爷爷带你去。”

  三人沿着湖边走,没多久就到了排云殿。广场上很安静,只有风掠过檐角的声音,铜铃 “叮叮当当”,脆得像碎玉。

  佛香阁就立在万寿山腰上,八面三层的四重檐蒙着层灰黄色的调子,像是被岁月浸过的旧纸。

  这时候的佛香阁还没对外开放,门窗紧闭,只能看到阁身的木漆有些斑驳,却丝毫不减雄浑的气势 —— 谁都知道,这楼经受过 1860 年的战火,又在 1888 年被复建,如今立在这里,像个沉默的老者,守着昆明湖的涟漪。

  陈小旭停下脚步,仰着头看佛香阁的轮廓,阳光照在她脸上,睫毛投下淡淡的影子。

  “小然,” 她忽然开口,声音轻轻的,“你说我的前世会不会是林黛玉呢?”

  李默然正低头看广场上的石缝里长的小草,闻言抬头,一脸认真:“黛玉你的头,想太多了。你跟黛玉一点也不像。”

  陈小旭立刻噘起嘴,双手叉腰:“哼,我知道自己没有你的那个黛玉妹妹漂亮,行了吧?”

  她指的是陶荟敏 —— 之前有人说陶荟敏更适合演黛玉,她心里一直有点在意。

  李默然挠了挠头,没觉得自己说错了:“陶荟敏是比你漂亮,但也不合适演林黛玉啊。你虽然丑了点,但是气质就非常好。”

  这话一出口,陈小旭的嘴噘得更高了,正要反驳,张丽先忍不住笑了,拉了拉陈小旭的手:“好啦,小然这是不会说话。他的意思是,你比陶荟敏更有黛玉的灵气,更合适演这个角色。”

  陈小旭眼睛一亮,转头看李默然:“真的?”

  李默然点点头,没多想:“嗯,你站在这儿看佛香阁的样子,比陶荟敏演的时候更像从书里走出来的。”

  陈小旭一下子笑了,脸颊有点红,蹦着去看排云殿的柱子。

  其实这几天跟李默然出来玩,她总被他的 “直男” 话气到 —— 比如她夸湖里的荷花好看,他说 “荷花底下有藕,能炒着吃”。

  她觉得铜铃声音好听,他说 “铜铃要是锈了,声音就哑了”—— 好几次她都想化身为 “倒拔垂柳的林黛玉”,把他拎起来当花插。

  可每次看到他笑,眼睛亮闪闪的,没一点坏心思,那点气又烟消云散了。

  张丽看着两人的互动,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对李默然说:“你呀,以后跟女孩子说话可得注意点,别总说大实话。”

  李默然没太在意,目光又落回佛香阁上,眉头轻轻皱了皱:“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