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回房间攥出口袋里的存折,跟着王科长他们一起往中行赶。
这存折是春节期间让父亲李平去办的 , 他留在燕京拍《红楼梦》,也是需要开销的,用钱的地方像开春的嫩芽似的冒出来,没个正经存折总觉得不踏实。
李平在办存折时特意选了离剧组最近的中行网点,还反复跟柜台的人确认 “能收境外汇款”。
中行的门脸还是老样子,木质柜台擦得发亮,柜台上摆着绿色的账本,记账员手里的钢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声混着窗外的鸟鸣。
李默然和布莱尔分别把存折和汇款凭证递进去,穿中山装的工作人员接过,手指在凭证上点了点:“要电汇啊?这得等纽约的银行发电报过来,中间过两道复核,最快也得 7 天。手续费是汇款金额的 3%,这里面包含美方银行的服务费、咱们的手续费,还有电报费 —— 现在发国际电报贵着呢。”
布莱尔点点头,心里早有准备。这笔钱是华纳给的专辑预付款,总不能让李默然自己掏腰包。
李默然余光瞥见站在旁边的王科长,这人是负责对接境外资金的,这会儿正盯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嘴角快咧到耳根了。
等工作人员把回执单递出来,王科长立马凑过来,拍着李默然的肩膀笑:“7 天!才 7 天就能搞定 2500 万美元,这事儿办得漂亮!下次再这么顺利,我这‘科长’说不定就能改成‘主任’了!”
他笑声洪亮,震得柜台后的算盘珠子都似晃了晃,李默然也跟着笑,却没接话 —— 他知道这钱到了账也不自由。
工作人员早说了,美元进来得凭投资合同、工资证明这些合规材料,要么换成 FEC(外汇兑换券),要么付境外开支,想直接提人民币现金是没门的。
签合同的地方约在燕京饭店的咖啡厅。1986 年的涉外饭店还带着点洋气,深红色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咖啡壶里飘出的香气裹着奶味。
布莱尔穿着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两本装订好的合同,封面上印着 “华纳唱片” 的烫金 logo。
李默然坐下时,指尖碰了碰合同封面,纸质厚实得很,比他平时看的剧本纸讲究多了。
“我们再核对一遍条款?” 布莱尔翻开合同,用钢笔尖指着第一条,“华纳支付 2500 万美元预付款,另加 25% 版税,您需要为我们录制一张新专辑。”
李默然点头,目光扫过第二条:专辑一年内销量达 100 万张(白金唱片),触发分成机制;若未达标,华纳从版税里扣制作、宣传费,合同终止。
“销量达标的话,我们有优先续约权,后续制作和宣传费用由华纳承担。” 布莱尔接着说,翻到第四条,“要是双方同意办演唱会,收益分成再另谈。最后一条 —— 合同终止后,歌曲版权归您所有。”
这些条款李默然早看过,但亲耳听布莱尔念出来,还是觉得心里踏实。
他接过钢笔,在中英文签名处都写下自己的名字,又按了指纹,盖了私人印章 —— 印章是自己刻的,青田石的料子,上面刻着 “李默然印” 四个字。
布莱尔也签了字,把其中一本合同推到李默然面前:“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李默然把合同放进包里,忽然想起件事,“布莱尔,那个托克?布鲁克,真的是 MCA 唱片的代表吗?”
布莱尔抬了抬眉:“您为什么这么问?”
“他说唱片销量得卖 500 万张以上才能保本,可明明 100 万张就够了。” 李默然说着,想起当时托克?布鲁克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那边的人,算术这么烂吗?”
布莱尔也笑,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或许是他把制作成本算多了。对了,您要是写了新歌,怎么录制?我们暂时没打算在燕京开分公司,您可能得去香江或者倭国的分公司。”
“太远了。” 李默然皱了皱眉,“我还得拍《红楼梦》,签证也麻烦。我跟新世代影音合作过,他们的录音棚挺不错,要不我在那儿录好母带,寄到香江分公司,你们再灌制?”
布莱尔却摇头:“我怕音源泄露。不如这样 —— 我这边帮您收集歌曲,您挑挑看,等凑够 10 首,我给您发邀请函,您来华纳总部录?而且专辑得拍 MV,总部的设备更全。”
李默然想了想,拍 MV 确实需要好设备,便点头:“行,就这么定了。”
两人在饭店门口告别,布莱尔要回华纳总部交差,李默然则往《红楼梦》剧组走。
路过一条胡同,看见墙上挂着 “XX 集体食品厂” 的招牌,红漆字有些褪色,门口堆着几箱汽水,两个穿工装的工人正搬箱子。
李默然停下脚步,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嘀咕 —— 现在才是 1986 年初,内地啥时候才能允许私人开公司啊?
其实也不是不能开,找个集体单位挂靠就行。
前阵子剧组的场务跟他说,自己表哥开了家小服装厂,挂靠在街道办下面,刚开始赚了点钱,后来街道办要把股份提到六成,还说 “集体的厂子就得听集体的”,表哥不同意,最后闹得厂子都快黄了。
李默然想起这个,就觉得发怵 —— 他要是开公司,万一做大了,会不会步王啊吉、建力宝的后尘?
股份分出去一半倒也罢了,就怕到最后,连自己的招牌都拿不回来。
他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又想起后来听说的加多保的事,忍不住想:真要是那样,怕是连说句 “我想静静” 的功夫都没有。
风里又飘来冰糖葫芦的甜香,李默然收回思绪,往片场走。
他摸了摸包里的合同,又看了看远处的胡同 —— 专辑的事定了,钱也快到账了,可开公司的念头,还是先压一压吧。毕竟在这个年代,踏实做好眼前的事,比啥都重要。
这存折是春节期间让父亲李平去办的 , 他留在燕京拍《红楼梦》,也是需要开销的,用钱的地方像开春的嫩芽似的冒出来,没个正经存折总觉得不踏实。
李平在办存折时特意选了离剧组最近的中行网点,还反复跟柜台的人确认 “能收境外汇款”。
中行的门脸还是老样子,木质柜台擦得发亮,柜台上摆着绿色的账本,记账员手里的钢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声混着窗外的鸟鸣。
李默然和布莱尔分别把存折和汇款凭证递进去,穿中山装的工作人员接过,手指在凭证上点了点:“要电汇啊?这得等纽约的银行发电报过来,中间过两道复核,最快也得 7 天。手续费是汇款金额的 3%,这里面包含美方银行的服务费、咱们的手续费,还有电报费 —— 现在发国际电报贵着呢。”
布莱尔点点头,心里早有准备。这笔钱是华纳给的专辑预付款,总不能让李默然自己掏腰包。
李默然余光瞥见站在旁边的王科长,这人是负责对接境外资金的,这会儿正盯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嘴角快咧到耳根了。
等工作人员把回执单递出来,王科长立马凑过来,拍着李默然的肩膀笑:“7 天!才 7 天就能搞定 2500 万美元,这事儿办得漂亮!下次再这么顺利,我这‘科长’说不定就能改成‘主任’了!”
他笑声洪亮,震得柜台后的算盘珠子都似晃了晃,李默然也跟着笑,却没接话 —— 他知道这钱到了账也不自由。
工作人员早说了,美元进来得凭投资合同、工资证明这些合规材料,要么换成 FEC(外汇兑换券),要么付境外开支,想直接提人民币现金是没门的。
签合同的地方约在燕京饭店的咖啡厅。1986 年的涉外饭店还带着点洋气,深红色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咖啡壶里飘出的香气裹着奶味。
布莱尔穿着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两本装订好的合同,封面上印着 “华纳唱片” 的烫金 logo。
李默然坐下时,指尖碰了碰合同封面,纸质厚实得很,比他平时看的剧本纸讲究多了。
“我们再核对一遍条款?” 布莱尔翻开合同,用钢笔尖指着第一条,“华纳支付 2500 万美元预付款,另加 25% 版税,您需要为我们录制一张新专辑。”
李默然点头,目光扫过第二条:专辑一年内销量达 100 万张(白金唱片),触发分成机制;若未达标,华纳从版税里扣制作、宣传费,合同终止。
“销量达标的话,我们有优先续约权,后续制作和宣传费用由华纳承担。” 布莱尔接着说,翻到第四条,“要是双方同意办演唱会,收益分成再另谈。最后一条 —— 合同终止后,歌曲版权归您所有。”
这些条款李默然早看过,但亲耳听布莱尔念出来,还是觉得心里踏实。
他接过钢笔,在中英文签名处都写下自己的名字,又按了指纹,盖了私人印章 —— 印章是自己刻的,青田石的料子,上面刻着 “李默然印” 四个字。
布莱尔也签了字,把其中一本合同推到李默然面前:“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李默然把合同放进包里,忽然想起件事,“布莱尔,那个托克?布鲁克,真的是 MCA 唱片的代表吗?”
布莱尔抬了抬眉:“您为什么这么问?”
“他说唱片销量得卖 500 万张以上才能保本,可明明 100 万张就够了。” 李默然说着,想起当时托克?布鲁克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那边的人,算术这么烂吗?”
布莱尔也笑,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或许是他把制作成本算多了。对了,您要是写了新歌,怎么录制?我们暂时没打算在燕京开分公司,您可能得去香江或者倭国的分公司。”
“太远了。” 李默然皱了皱眉,“我还得拍《红楼梦》,签证也麻烦。我跟新世代影音合作过,他们的录音棚挺不错,要不我在那儿录好母带,寄到香江分公司,你们再灌制?”
布莱尔却摇头:“我怕音源泄露。不如这样 —— 我这边帮您收集歌曲,您挑挑看,等凑够 10 首,我给您发邀请函,您来华纳总部录?而且专辑得拍 MV,总部的设备更全。”
李默然想了想,拍 MV 确实需要好设备,便点头:“行,就这么定了。”
两人在饭店门口告别,布莱尔要回华纳总部交差,李默然则往《红楼梦》剧组走。
路过一条胡同,看见墙上挂着 “XX 集体食品厂” 的招牌,红漆字有些褪色,门口堆着几箱汽水,两个穿工装的工人正搬箱子。
李默然停下脚步,心里忽然泛起一阵嘀咕 —— 现在才是 1986 年初,内地啥时候才能允许私人开公司啊?
其实也不是不能开,找个集体单位挂靠就行。
前阵子剧组的场务跟他说,自己表哥开了家小服装厂,挂靠在街道办下面,刚开始赚了点钱,后来街道办要把股份提到六成,还说 “集体的厂子就得听集体的”,表哥不同意,最后闹得厂子都快黄了。
李默然想起这个,就觉得发怵 —— 他要是开公司,万一做大了,会不会步王啊吉、建力宝的后尘?
股份分出去一半倒也罢了,就怕到最后,连自己的招牌都拿不回来。
他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又想起后来听说的加多保的事,忍不住想:真要是那样,怕是连说句 “我想静静” 的功夫都没有。
风里又飘来冰糖葫芦的甜香,李默然收回思绪,往片场走。
他摸了摸包里的合同,又看了看远处的胡同 —— 专辑的事定了,钱也快到账了,可开公司的念头,还是先压一压吧。毕竟在这个年代,踏实做好眼前的事,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