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粮车暗渡与杀机蛰伏-《四合院盗墓录:1942终极启程》

  第二天,日伪所谓的“救济粮”果然送到了。并非白米白面,而是比混合面稍好一点的发霉高粱米,而且分量很少,领粮时还要被反复盘问各种问题,诸如晚上听没听见怪声、觉得哪个邻居行为可疑等等。

  确实有人为了这点粮食,说了些鸡毛蒜皮的消息,但大多毫无价值。两个“亲戚”负责记录,听得仔细,但眼神深处似乎也带着一丝不耐烦。他们显然更期待关于“异常”的信息。

  张启明也去领了粮,面对盘问,他只表现出胆小怕事和茫然无知,反复说自己病刚好,整天昏睡,什么都不知道。记录的人盯了他几眼,没发现破绽,也就让他走了。

  就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又过了两天。天气再次转冷,夜里寒风刺骨。

  这天深夜,张启明正借助黑石修炼,忽然,一阵极其轻微、却富有节奏的敲击声从院墙外隐约传来。

  笃,笃笃,笃——像是有人在用什么东西敲击墙面。

  他立刻警觉起来。紧接着,他听到旁边倒座房传来极轻微的开门声,周大伯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溜出,迅速靠近院墙一角,也同样有节奏地轻轻叩击了几下墙面作为回应。

  然后,更让张启明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后院那棵老槐树靠近墙根的一处地面,几块看似普通的大砖头,竟然被从外面缓缓推开,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一个压低的声音从洞外传来:“老周,货到了。”

  周大伯低低应了一声,迅速从洞口接过来几个沉甸甸的麻袋,然后又递出去一个小包裹。外面的人接过包裹,低声道:“风声紧,下次换地方。保重。”说完,砖头又被迅速合上,严丝合缝,从院子里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周大伯扛起麻袋,动作敏捷得完全不像个老人,迅速将其拖回自己屋内。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干净利落,悄无声息。

  地道!院里竟然有一条通往外面的秘密地道!就在老槐树下!难怪周大伯说“吃的快到了”!

  张启明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条地道,是“守夜人”的先辈留下的后手?还是后来偷偷挖的?它通往哪里?有什么用?

  第二天,院子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张启明注意到,小石头和他奶奶的屋里,飘出了一丝久违的、真正粮食的香味(虽然很微弱)。李大姐的脸色似乎也红润了一点点。周大伯和老齐干活时,腰板似乎更直了些。

  真正的粮食,通过秘密渠道,被悄无声息地分给了最需要的人。这份无声的守护,让张启明心中暖流涌动。

  然而,危险的阴影从未远离。那两个“亲戚”似乎嗅到了什么不寻常的气息,变得更加焦躁。他们加大了在院内巡视的频率,目光更加锐利,尤其关注后院槐树和周大伯、老齐的动向。

  显然,虽然没抓到具体证据,但他们已经怀疑院内另有乾坤。

  张启明知道,地气潮汐来临之前,这种平静下的对峙不可能持续太久。对方快要失去耐心了。

  果然,这天傍晚,张启明无意中看到,那个为首的“亲戚”,在院子角落,正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小巧的、类似罗盘般的铜制器物,对着地面和墙壁四处测量着什么,脸色凝重而兴奋。

  当那“罗盘”经过后院槐树附近时,指针竟然开始微微颤抖,指向树根方向!

  张启明心中猛地一沉——他们在用特殊仪器探测地气异常!槐树下的节点本就活跃,加上可能存在的地道入口干扰,很可能已经被他们察觉了异常!

  必须警告周大伯!

  他立刻转身,想去找周大伯。然而,刚走到倒座房附近,另一个“亲戚”却像幽灵一样冒了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脸上带着假笑:“小兄弟,急匆匆的,干嘛去啊?”

  张启明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对方这是故意阻拦。他强行镇定下来:“没……没干嘛,找周大伯借点工具。”

  “哦?借什么工具?我那儿有,跟我去拿吧。”那人不由分说,就要拉他走。

  就在此时,周大伯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周大伯拿着烟袋走出来,冷冷地瞥了那个“亲戚”一眼:“找我干啥?”

  那“亲戚”动作一僵,脸上假笑不变:“没事,周大爷,看这孩子好像有事找您。”

  周大伯没理他,看向张启明。张启明趁势赶紧说:“大伯,我想借您那把短凿子用用,修修炕沿。”

  周大伯嗯了一声,回头从屋里拿出一把短凿子递给张启明,同时,借着递工具的掩护,手指极其快速地在张启明手心里划了两个字——

  “稳、藏。”

  张启明心中一震,瞬间明白周大伯已经察觉了对方的探测,并且做出了指示:稳住,藏好,不要轻举妄动。

  他接过凿子,低声道谢,转身离开。那个“亲戚”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阴鸷,却没再阻拦。

  回到屋里,张启明的心仍在狂跳。周大伯的反应告诉他,情况虽然危急,但仍在掌控之中?或者,周大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稳、藏”……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是让他稳住心态,藏好钥匙和自己的能力?还是另有所指?

  他看向窗外,那个拿着“罗盘”的“亲戚”已经收起了仪器,正和同伙低声交谈着什么,眼神不时瞥向后院槐树,闪烁着兴奋和残忍的光。

  杀机,已然蛰伏在侧,只待一个时机,便会暴起发难。

  地球潮汐,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