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最后的代码-《失去控制的体重》

  第一百三十九章:最后的代码

  阿杰的指尖在键盘上悬了三秒,才敢按下回车键。父亲书房的台灯忽明忽暗,灯管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像极了规则组广播里的杂音。屏幕上的代码串突然炸开,绿色的字符瀑布般倾泻而下,在漆黑的界面上冲刷出一行字:“原始权限验证通过,是否执行追溯程序?”

  “执行。”他的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发飘。母亲去世后,这里就被规则组贴上了“违规物品封存处”的封条,直到上周赵爷爷带着“护孙队”撬开房门,他才第一次摸到父亲留下的旧电脑——机箱上还留着被斧头劈过的痕迹,硬盘却奇迹般地没坏。

  代码滚动的速度慢了下来,开始显示日期和姓名:

  “2020年3月12日,规则日,李建国(28岁)强制减重20斤,实际体重48公斤(标准50公斤),系统异常扣减2斤”

  “2021年7月5日,规则日,张晓梅(52岁)强制减重10斤,实际体重39公斤(标准42公斤),稳定期内持续异常减重”

  “2022年11月20日,规则日,王磊(17岁)强制减重10斤,实际体重41公斤(标准45公斤),因‘体重过低’被取消增重期资格”

  阿杰的呼吸越来越重,这些名字里有他的同学,有社区超市的阿姨,还有去年冬天在广场上晕倒的张爷爷。规则组总说“异常减重是个体代谢问题”,可代码不会说谎——每笔异常数据后面都跟着相同的标记:“后台人工调整”。

  “找到你了。”他猛地停在一行代码前,心脏像被钳子夹住。那是三年前的记录:“阿杰(13岁),因父亲‘传播错误代码’,连带扣减体重5斤,豁免权临时冻结”。他记得那天,自己突然从40公斤掉到37公斤,体育课上连跳绳都握不住,老师却说是“心理作用”。

  屏幕突然弹出警告框:“检测到外部信号干扰,剩余操作时间15分钟。”

  阿杰抬头看向窗外,社区广场的探照灯正往这边扫,巡逻队的脚步声从楼下传来。他加快速度敲击键盘,调出代码的核心模块——父亲的注释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指令间:

  “稳定期体重锁定逻辑存在后门,可通过亲属关联程序远程修改”

  “增重期时长计算模块被植入病毒,实际周期不足标准的三分之一”

  “最底部的一行字被反复涂抹过,代码边缘带着烧焦的痕迹:“当16岁以下者不再为父母的反抗买单,规则才配叫规则。”

  阿杰的眼泪砸在键盘上。父亲失踪前一晚,曾把他叫到床边,用手指在他手心写“代码”两个字,说“等你16岁,就去书房找个带土豆图案的U盘”。现在他才明白,那个U盘里藏的不是反抗的武器,而是给所有孩子的“豁免权”——真正的、不被父母牵连的豁免权。

  “咚咚咚!”房门被砸得震天响,规则组干事的吼声穿透门板:“阿杰!开门!我们知道你在里面!”

  他迅速将代码压缩成数据包,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发给林夏,一部分发给张凯,最后一部分加密后藏进了自己的健康手环——这是父亲公司研发的初代产品,和规则手环不同,它不联网,只记录真实的体重数据。

  “找到他的电脑!”房门被踹开的瞬间,阿杰拔掉硬盘揣进怀里,翻身从后窗跳了出去。楼下的菜园里,王奶奶正举着锄头假装除草,看见他跳下来,立刻用草垛挡住他的身影。“往仓库跑,张凯在那儿等你。”老人的声音里带着泥土的潮气,“你爸当年就把种子藏在仓库的缝纫机里。”

  阿杰在菜畦间狂奔,脚底的泥点溅到裤腿上。他想起父亲留下的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父亲抱着他,手里举着颗刚挖的土豆,背后是绿油油的菜地。那时的规则组还叫“粮食调配中心”,父亲总说“代码是死的,人是活的,再精密的规则,也挡不住想让孩子吃饱的心思”。

  仓库的铁门虚掩着,张凯正蹲在缝纫机前,手里拿着块拆下来的芯片。“快!”他把芯片塞进阿杰手里,“这是你爸留下的备用服务器地址,代码必须在第四次规则日前上传,否则会被熔断程序锁死。”

  缝纫机的抽屉里,阿杰摸到个冰凉的东西——是父亲的工作证,照片上的日期正是他失踪那天。证夹里夹着张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孩子的体重,不该成为大人的筹码”,字迹被泪水晕开了一小片。

  仓库外突然传来尖叫,是社区小学的孩子们。阿杰爬到仓库的阁楼上,看见巡逻队正把小宇他们往车上拽,理由是“传播违规食物信息”。小宇怀里还抱着那张画着土豆的画,被风吹得哗啦响。

  “他们要把孩子送去收容所!”张凯的声音发紧,“规则组怕我们用代码恢复豁免权,想提前清除16岁以下的人!”

  阿杰突然想起代码最后那句注释。他掏出健康手环,调出隐藏的数据包,手指在确认键上停了停——执行代码后,所有因父母反抗而被牵连的孩子,体重都会恢复正常,强制扣减记录会被永久删除。但代价是,他自己的手环会因为“破解系统”被锁定在当前体重:38公斤,比标准体重低了7斤,而且永远不能进入增重期。

  “执行吧。”张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爸说过,规则的意义不是惩罚,是保护。”

  阿杰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确认键。手环震动了三下,屏幕上跳出一行字:“代码已上传至备用服务器,生效时间:第四次规则日0点。”

  仓库的门被撞开时,他正把硬盘塞进缝纫机的齿轮里。巡逻队的人把他按在地上,他却笑了——透过仓库的窗户,他看见小宇他们挣脱了巡逻队,正往菜园的方向跑,小宇手里的画掉在地上,被风吹向远处的菜地,像只展开翅膀的蝴蝶。

  被带走前,阿杰最后看了眼那台缝纫机。阳光从屋顶的破洞照进来,在机身上投下道光斑,正好落在父亲刻的小土豆图案上,像颗正在发芽的种子。他知道,等第四次规则日的钟声敲响,所有孩子的手环都会恢复正常,他们再也不用为父母的反抗买单,再也不用担心突然掉秤的恐惧。

  至于他自己,38公斤也没关系。至少他守住了父亲的话,守住了那些该吃饱、该长肉的童年。就像王奶奶说的,好种子不怕埋,只要根还在,总有一天能破土而出。

  巡逻队的车开出社区时,阿杰看见林夏和张凯正往仓库跑,手里拿着个U盘——那是他发给他们的代码备份。车窗外,赵爷爷带着老人们在菜地里忙碌,新翻的土壤里,不知是谁埋下了颗发了芽的土豆,嫩白的芽尖顶着点新绿,在风里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