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捧杀年家-《看完天幕:九龙夺嫡的心思都没了》

  【年羹尧的二儿子年富骁勇善战,平定了卓子山的叛乱,皇上一高兴便去华妃那里用膳,华妃早已备好美食佳肴就等着皇上大驾光临了。

  在饭桌上华妃直接开口为年富讨赏,等皇上笑嘻嘻的加赏华妃哥哥一等男世之职,由年富承袭后,华妃这才收起自己的小脾气服侍皇上。

  前脚华妃才请求皇上为年富封赏,后脚年羹尧这道要求加赏平定卓子山有功之臣的折子就到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两人已经互通好关系了,就等着皇上这个冤大头下旨了,这让皇上如何不生气。】

  胤祉:“华妃真的看不出雍正生气了嘛?”

  做板着一张脸换作是谁都能察觉到吧,可偏偏华妃跟没事人似的,只想着给自己侄子讨赏,全然不顾皇上的脸色。

  胤禩:“恃宠而骄罢了。”

  雍正多年对华妃的恩宠让她早已失了所谓的敬畏之心,她把皇上当夫君,皇上当她是维系前朝后宫的靶子,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相处总有一天会出事。

  在华妃看来为自己侄子讨赏不过是件小事,可是在雍正看来这便是僭越之罪。

  雍正没有华妃想象中的那么爱她,所以关乎年家的任何事,无论事大事小在他的眼里都有着深层的含义。

  胤禟:“后宫不得干政,华妃倒是干涉起前朝事务来了,雍正那性子自然不乐意。”

  华妃也是没脑子,雍正都还没来得及试探一声自己就嘴巴巴的全说出来了,是丝毫不在意雍正的看法啊。

  胤祺吐槽,“雍正也是双标,甄嬛跟他一块谈论前朝之事时怎么不说人家干政,眼下倒是挑剔起华妃的不是来了。”真是难伺候。

  胤佑:“这两者怎能相提并论,甄嬛和华妃可不一样。”

  就甄嬛那个三品大官的爹对雍正的威胁可谓是微乎其微,但年羹尧就不一样了。

  人家手里握着兵权,要是有造反的心思说不定还真能成事,雍正怎么可能不防备着他。

  自古文官要是想造反,那是三年都难成功,武官就不同了,人家手里有兵权,想要动摇江山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为什么那么多跟着皇帝打江山的开国将军最后都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还不是皇帝容忍不了他们手里掌握的兵权和民心。

  一个臣子要是在民间的威望比君王还要盛,出的风头比皇帝还要大,那皇帝还当什么皇帝,直接让位给人家好了。

  胤祉:“老四刚收到的折子,华妃的消息倒是比他还灵通,这不就直接踩他的雷点上面了嘛。”

  作为皇上收到消息的时间居然比嫔妃的还要晚,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嘛。

  胤禵:“她这么明目张胆的给娘家人讨赏,真是有点东西就想着往自己娘家扒拉啊。”

  也不看看自个能不能撑得起这份荣耀,过犹不及的道理年家人是没一个学会的。

  她的这份讨赏倒是越发把年家推入了火坑,让雍正对年家的不满更上一层楼。

  【本来皇上叫了安陵容来唱曲寻开心的,可是收到赵之垣的折子之后是连听曲的心思都没有了,立马叫人把甄嬛叫来。

  甄嬛的政治敏感度并不逊色于他,他也想看看甄嬛会如何看待此事。

  折子中写到赵之垣弹劾甄远道不敬功臣,违背圣意,甄嬛闻言惊了一身冷汗,她的父亲只是没有跟旁人一般跪迎年大将军,这就有错了?

  皇上倒是没什么表情,人人都以为他宠幸年羹尧,闻玄知雅意的众位大臣自然对年羹尧毕恭毕敬,年羹尧简在圣心的事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甄嬛对年羹尧嚣张的行为很是愤怒,认为即使皇上再宠信年羹尧,他也不应该居功自傲,藐视百官。

  更何况赵之垣掌管的是工部事宜,有什么理由插手礼仪之事。

  最终甄远道被贬为五品督察院御史,华妃对于这个结果满意极了,她以为甄嬛没有了甄家作为依靠自然不足为惧。

  而且就凭皇上随意就贬了甄远道的官职来看,甄嬛在皇上的心中地位也不是很高,这对华妃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呢。】

  胤礽:“甄嬛有句话说得对,官员跪迎之礼,上可对君王,下可对亲王,断无跪迎人臣之礼。”

  年羹尧算哪门子牌面的人,也敢让满朝文武百官跪迎他。

  这要是让那个脾气火爆到敢当朝跟康熙打架的马奇知道此事,非得当面跟年羹尧打一架不可,好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世家大族的尊严。

  就年羹尧这种小虾米也敢让他跪,还敢在他面前耍威风,也不看看当初他随先皇一起出征打仗的时候,那无知小儿还是个只会吃奶的小娃娃呢。

  想当年马奇跟康熙在朝堂上公然斗殴,事后康熙也只是削了马奇一个人的职位,还重用着富察家其他人。

  这对富察家来说简直就是没有任何损失,更别说没几年马奇就官复原职了,可见康熙对他的宽容和对富察家的信任。

  胤禛:“赵之垣是年羹尧提议升上来的官,可见此次弹劾甄远道的事情是年羹尧授意的。”

  雍正作为九龙夺嫡里杀出来的人对这些事情心里自然门清,叫甄嬛来也是想知会她一声。

  为了扳倒年羹尧,雍正打算联合甄家在前朝后宫做一出戏,所以自然要事事听从他的安排,让他放松警惕。

  胤禩:“甄远道被贬为五品御史,明贬暗升,别看五品官小,但御史这官职权力大着呢,可以直接向朝廷谏言弹劾官员,华妃等人着相了。”

  以为官职的下调会让甄远道因此失了圣心,实在是愚不可及。

  胤祺:“雍正是想让甄远道暗中收集年羹尧不法的证据吧。”

  不然也不会给人这么一个职位,年羹尧即使再防备恐怕也不会想到雍正会让一个被贬之人来收集他不法的证据。

  【安陵容两次有见皇上的机会,一次是伴驾一次是侍寝,但是都被甄嬛给劫了去。

  安陵容受宝娟挑唆,认为自己接二连三成了别人的笑料是甄嬛在背后作梗,导致皇上忽略了她,从而对甄嬛的怨恨进一步加深。

  请安时皇上以华妃时疫有功,让其恢复华妃协理六宫之权,又封了敬嫔为敬妃,以达后宫平衡之意。】

  荣妃:“华妃要是有点警惕心现在都应该提防着雍正的用意,早做打算才是。”

  只是她只一味的顾着吃醋和争宠,倒是白白辜负了这等好时机。

  宜妃被逗乐了:“皇后表面乐呵呵的,心里恐怕早就破口大骂起来了。”

  一直打压的华妃又复起来了,还跟她抢协理六宫职权,还多了个敬妃一起,她的头风估计又得犯了。

  德妃:“雍正这一手可是给甄嬛拉了一波仇恨值啊。”

  对于前朝之事安陵容自然不懂,以她敏感自卑的性子一心只以为是甄嬛劫了她的宠,

  惠妃:“明明罪魁祸首是雍正这个老登,结果安陵容却把一切罪责的推到甄嬛身上了,真是典型的吃软怕硬。”

  农夫与蛇的故事倒是生动是在安陵容身上上演了。

  甄嬛得意时她眼巴巴凑上去讨好,以求通过甄嬛获得一丝恩宠。

  甄嬛落魄时她避嫌,所有与甄嬛相关的事物通通扔掉,生怕自己也沾染上她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