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社区货币的信任革命-《零域建筑师》

  屏幕上的三个字还在闪。

  “你输了。”

  我没有动。老周站在身后,呼吸声很轻。苏晴已经去医疗区检查新一批伤员,这里只剩下我和他,还有终端里不断刷新的日志数据流。

  那根光纤通向的地底深处,到现在也没查清终点。假档案被触发后,信号只回溯到旧地铁调度中心就断了。敌人知道我们在追。

  但我们现在不能停。

  我调出经济模块界面。司法系统刚稳住,可黑市交易又出了事。今早西区发生械斗,起因是有人用伪造的物资凭证换走五袋大米,对方发现被骗后直接开枪。两人重伤,一人当场死亡。

  这种事最近越来越多。

  我让零域生成一份实时报告。数据显示,过去十二小时内,非官方交易量上涨百分之六十三,其中七成涉及高溢价置换,净水剂、抗生素、电池组成了硬通货。人们不再相信口头承诺,也不再信任纸质票据。

  必须建立新的交换规则。

  我按下通讯键:“叫经济学家来指挥中心。”

  二十分钟后,他到了。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抱着一个老旧的平板电脑。他坐下来,没说话,先把数据接进主网。

  “我们得发钱。”他说,“不是纸,也不是电子记账,而是能验证、不可复制的东西——用维度晶体做‘信币’。每一枚都嵌入唯一指纹。可以小额流通,也能拆分使用。”

  老周听见最后一句,直接抬头:“粮票也是纸,但它背后有整个仓库的粮食。现在搞这个‘信币’,把希望押在一堆发光的石头上?”我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不能再退回分粮的老模式。

  启动零域。脑海里浮现出一枚——直径三厘米,厚度两毫米,中心晶体,周围环绕能槽,构成最基础的能量烙印单元,一旦成型完成。

  我伸手。一道银光闪过,一枚金属圆盘出现在掌心,表面泛着淡淡的蓝纹。

  “第一枚信币。”我说,“每一道纹印,只要接入终端就能验真伪。”

  经济学家拿起硬币,手指摩挲着边缘:“这东西能跑通,我们可以建刷币机器、出电口……那就试试。”

  “那就试试。”我说,“三台Atm,止痛片兑换00ml液体,七天内信币有效。”

  老周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接下来六小时,我们完成了首批一千枚信币的铸造,并部署了三台自助终端。机器由回收金属焊接而成,内部装有识别模块和安全锁控系统。信币投进去,选择“300ml”,三秒后自动弹出一瓶营养液。

  成功了。傍晚时,第一队人上前尝试。年轻人,也有几个中年人,没人比预想更好奇。

  晚上八点十七分,警报响起——一号Atm发生爆炸。冲击波掀翻街边的遮雨棚,碎片飞溅。救援队赶到时,发现机器核心完全烧毁,只剩下一圈焦黑的金属壳。

  我把残片接入分析仪。零域扫描显示,这些晶体内部存在异常能量回路,与我设计的原始结构不符。原本应该是单向认证的纹路,被叠加了一层隐蔽信号发射装置。

  每一枚流出的信币,都在向外发送位置信息。

  我调出首批发行记录。一千枚中,已有三百二十七枚被使用过,分布在城市六个区域。也就是说,这些人现在的位置,可能已经被敌人掌握。

  指挥中心一片死寂。

  经济学家坐在角落,双手撑着膝盖:“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混进去的。”

  我没怪他。问题出在我身上。我以为零域烙印足够安全,却忘了敌人能利用物理载体植入陷阱。

  “暂停所有Atm运行。”我下令,“关闭信币兑换通道,启动反向追踪程序。”

  技术人员开始逐枚排查已流通的信币信号源。我则重新打开设计图,用零域一层层回溯铸造过程。终于在第三遍模拟中发现问题——晶体激活瞬间,有一毫秒的延迟,导致初始能量场出现微小扰动。

  那是被植入的窗口期。

  有人在我们铸造时,远程干扰了零域输出端,把追踪代码塞进了烙印流程。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熟悉守夜人协议、又能接触城市主控网络的人。

  而且他知道我会用哪种结构。

  我盯着屏幕,冷汗顺着脖子往下流。

  这不是简单的破坏。他们在等我推出新系统,然后顺着我的建设路径,把整个城市的人口流动图送到他们手上。

  老周走进来,站在我旁边:“下一步怎么办?”

  我还没回答,通讯灯亮了。

  是东区居民代表打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画面里是一群人围在广场上,手里举着信币,有的已经用打火机点燃。

  “我们要真相!”一个人喊,“这到底是不是你们在监控我们?”

  镜头晃动,更多声音响起。

  “谁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问题?”

  “我们是不是都被当成实验品了?”

  经济学家想解释,被我拦下。

  我对着摄像头说:“信币系统暂停使用。所有已发行硬币作废,明天起凭残片或记录到后勤点兑换实物配给。”

  人群安静了几秒。

  然后有人说:“那你告诉我们,是谁干的?”

  我看着镜头,没回避。

  “目前还不知道。”

  “但我们一定会查出来。”

  通话结束。房间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声音。

  老周低声问:“你还打算再推新系统吗?”

  我看着终端上破碎的数据流,手指在键盘敲下一行指令。

  “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是必须更快。”

  我启动零域深层校验程序,将所有经济模块转入隔离态。新的货币结构必须从底层重做,这次不仅要防复制,还要能反向定位信号源。

  只要他们敢再连上来,我就顺着线,找到他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