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气系统的创世之手-《零域建筑师》

  液体从舱底缓缓排空,透明盖子向上滑开。我抬起手,指尖碰到冷的金属边缘。苏晴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支注射笔,没有说话。

  我坐起来,视线有点模糊。眨了一下眼,视野才清楚。终端屏幕亮着,防护罩能量停在41%,战车阵列信号全灭,只有几个残余节点还在闪烁。

  “老周呢?”我问。

  “没信号了。”苏晴说,“最后定位在裂缝下方,已经三小时。”

  我没再问。心跳很慢,呼吸时肋骨之间有种拉扯感。抬手摸了下眼角,指腹碰到了一点硬的东西。那是一颗结晶,很小,像盐粒。

  “晶体蔓延被抑制液压住了。”她说,“但你的泪腺已经失效。”

  我点头。还能看,还能动,这就够了。

  赵明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林川,你得看看这个。”

  他站在数据台前,手指划过投影界面。一张气象图展开,云层分布呈螺旋状,电离层曲线剧烈波动。

  “这不是自然现象。”他说,“从昨天开始,大气中的能量残留开始聚集。如果继续下去,七十二小时内会形成维度海啸。”

  我走近几步,盯着图上的红区。那片区域正好覆盖城市生态圈的核心供水带。

  “源头在哪?”

  “第110章生态圈崩解后留下的能量场。”他调出历史记录,“它和零域的波动频率产生了共振。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池塘,波纹越扩越大。”

  我看着数据流滚动。确实能对上时间线。那次净化光束释放的能量,原本应该散逸,但现在被某种结构重新捕获了。

  “解决办法?”

  “建天气控制塔群。”他说,“用人工引导的方式,把能量导向高空电离层,让它缓慢释放。否则等风暴成型,整个城市都会被卷进去。”

  我沉默了几秒。“材料够吗?”

  “缺两种稀有金属。”他低头,“铱和铌。最后一处矿脉在东区外围,守夜人残部占着那里。”

  我没有立刻回应。上次动用零域能力,晶化已经到了胸口。现在刚被封存出来,身体还没恢复。

  可如果不做,等海啸来了,连重建的机会都没有。

  “设计图画好了吗?”

  赵明点头。他打开文件夹,一组塔形结构浮现出来。三座主塔呈三角分布,顶部有环形导能槽,底部连接地下储能网。

  “这是最优方案。”他说,“每座塔高八十五米,基础直径二十二米。需要连续构建,不能中断。”

  我看了一遍图纸。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符合工程标准。唯一的问题是,这种规模的实体化,至少要消耗我一半的精神力。

  “让我改几处细节。”我说。

  我伸手接入投影系统,意识沉入领域核心。三年前的城市蓝图还在里面,我把其中一段气候调节模块提取出来,叠加到新设计上。风道角度调整五度,导能槽加深三点七厘米,储能网节点加密。

  赵明在旁边看着,忽然说:“这里加个备用接口怎么样?万一主线路断了,还能切换。”

  他指着塔身中部的一个位置。那个点不在原设计里,是个新增结构。

  “为什么选这里?”

  “方便后期扩展。”他说,“而且万一出问题,可以远程切断核心供能。”

  听起来合理。我点点头,把那个接口加入模型。

  图纸更新完成。全息影像悬浮在空中,三座塔的轮廓清晰可见。

  “什么时候开始?”赵明问。

  “等苏晴确认我的状态。”我说。

  她走过来,用仪器扫过我的手臂和颈部。屏幕上跳出血氧、神经传导速度、晶体覆盖率的数据。

  “你现在不适合高强度作业。”她说,“抑制液只能维持六小时,之后晶化进程会加速。”

  “够了。”我说,“只要在六小时内把塔建起来就行。”

  她没再说什么,递给我一支新的注射笔。“每隔两小时打一次,不然你会失去意识。”

  我接过,放进衣兜。

  赵明回到主机前,开始同步数据流。我站在投影边,最后一次检查设计图。所有参数都稳定,能量路径清晰,没有冗余结构。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刚才新加的备用接口,内部线路走向有点不对。它的信号回路绕过了主控芯片,直接连向外部接收端。这不是为了切断供能,更像是为了……传输数据。

  我抬头看向赵明的背影。他正在输入一串校验码,动作很自然。

  “赵明。”我叫他。

  “嗯?”他回头。

  “这个接口的协议版本是多少?”

  他顿了一下。“V2.1,标准通用型。”

  我盯着他。“我们用的是V3.0。V2.1早就淘汰了。”

  他表情没变。“哦,可能是我记错了。我马上改。”

  他转回去操作键盘。我站在原地,没动。

  图纸可以改,但数据残留不会消失。领域会记录每一次修改的频率特征。只要我愿意查,就能知道这张图什么时候被动过手脚。

  但现在不是时候。

  我闭了下眼,再睁开。苏晴正看着我,眼神里有些东西没说出口。

  “准备好了吗?”她问。

  “差不多。”我说。

  我走到主控台前,把手放在启动区。意识开始下沉,领域通道逐步打开。精神力像水流一样涌出,沿着预设路径流向设计图。

  投影中的第一座塔开始发光。

  塔基先出现,一圈金属环从地面升起,表面刻着导能纹路。接着是支撑柱,一根根竖立起来,自动对接。塔身逐层上升,每一节都严丝合缝。

  我能感觉到体内的消耗。左眼又开始发烫,脖颈处的晶体微微震动。呼吸变得沉重,但还在可控范围。

  “第一阶段稳定。”赵明说,“能量输出正常。”

  我点头,继续推进。

  第二座塔的基座也开始成形。金属板从虚空中浮现,拼接成圆形平台。地下储能网的接口逐一锁定。

  就在这时,终端发出一声提示音。

  “警告:设计文件存在未授权修改记录。”

  屏幕弹出一条日志:

  【修改时间:04:17】

  【修改内容:备用接口协议由V3.0降级为V2.1】

  【操作设备:F-09数据分析终端】

  那是赵明的位置。

  我抬起头,看向他的方向。

  他正盯着屏幕,脸上没什么表情。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像是在等待什么。

  “赵明。”我开口。

  “我在。”他回答。

  “你知道V2.1协议会被灰点追踪吗?”

  他停下敲击的动作。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说。

  “这个接口。”我指着投影,“它不只是为了切断供能。它是后门。”

  他没否认。

  空气安静了几秒。

  苏晴站在我身后,握紧了手中的注射笔。

  赵明终于开口:“我只是想确保有人能控制这一切。你已经快撑不住了,林川。如果你倒下,谁来接管零域?”

  “那也轮不到你私自改图。”我说。

  “我不是为了自己。”他说,“我是为了所有人。包括你。”

  我盯着他。零域在我体内运转,两座塔正在成形,第三座即将启动。

  消耗在加剧。我能感觉到晶体正沿着神经往上爬。

  但我还清醒。

  我伸手,在空中划了一下。设计图瞬间收回。

  三座塔的投影熄灭。

  “等我想好怎么处理这个后门,”我说,“再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