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漫过郦宅的朱漆院墙时,一月一度的姐妹聚首也如期而至。
往日里静得能听见落樱声的庭院,此刻满是绕着花架跑的童声。
或是明夷追着清晏要抢书卷,或是晴儿举着刚摘的海棠花往娇娇怀里塞。脆生生的笑闹裹着暖融融的日光,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泛着软。
姐妹们散在庭院各处:康宁倚着藤椅,手里剥着颗青梅,指尖还沾着些酸汁。
眉眼间带着几分舒展,慢悠悠道:“总算了了桩心事,大团小圆的大名定了,叫景明、景昭。”
话顿了顿,想起俩孩子的光景,又补充道,“盼了这许多年,如今俩孩子满八岁,身子骨早养得结实了,才敢把大名敲定。
因着是早产儿,府里老嬷嬷说怕担不住,便一直‘大团’‘小圆’地唤着,倒也顺口。”
郦娘子坐在竹榻上,手里的织机还绕着半缕青线,银梭悬在半空,目光却落在身侧点茶的娇娇身上。
只见娇娇执壶的手稳稳妥妥,沸水注入茶盏时溅不起半星浮沫,击拂的茶筅转得匀净,不多时便打出满盏绵密的乳花。
郦娘子笑着跟女儿们道:“娇娇如今是越发稳重了,这手法比前儿又长进些,再不似从前那般慌手慌脚,总把茶末洒在衣襟上。”
福慧顺着话头看了眼自家女儿,指尖轻轻拂过娇娇鬓边的碎发,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前儿婆母特意请了位嬷嬷来,说是从前在宫里教习小宫女规矩的。
每日教她插花、点茶,娇娇倒也耐得住性子,跟着学了些时日,果真是不一样了。”
“那可得让晴儿也跟着姐姐学学!” 乐善闻言笑出声,指尖遥遥点了点不远处追蝴蝶的晴儿。
小姑娘扎着双丫髻,裙角沾了些草屑,正踮着脚够树梢的风筝线。
娇娇手里的茶筅刚停下,便软声劝道:“晴儿还小呢,五姨母,她如今连坐满半盏茶的时辰都难,等再长两岁,定能跟我一起学。”
福慧听了哑然一笑,挑眉看向乐善:“你当五妹夫舍得?他平日里把晴儿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上次晴儿在廊下摔了一跤。
他倒比孩子还先红了眼,那嬷嬷教习规矩最是严格,真要送去,指不定他比晴儿还先心疼。”
慧心正扶着寿华从软榻上直起身,闻言温柔一笑,声音轻软得像春日的风:“晴儿性子本就活泼爱闹,跟只停不下来的小雀儿似的。
此刻让她学这些,倒委屈了她。不如再缓些时日,等她心性定了,自然愿意学。”
“可不是嘛!” 郦娘子放下织梭,接过话头,指腹轻轻摩挲着竹榻边缘的木纹,“孩子家的,先快活几年才好。
我瞧着晴儿这般鲜活,比闷坐着强,往后懂了分寸,自然有她稳重的时候。”
乐善听着,还是有些郁闷地瘪了瘪嘴,手指绕着腰间的绣帕:“她倒好,在家上蹿下跳,跟个猴儿似的,没个女孩儿家的样子,偏我那婆母见了就欢喜。说跟杨羡幼时一模一样,连爬树的姿势都像。
前儿见了淑妃娘娘,娘娘也说女孩子活泼些好,还打趣说六皇子整日里捧着书,倒像个小夫子,没晴儿这般有灵气。”
琼奴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编着个草蚱蜢,翠绿的草叶在她指间翻飞,闻言咯咯笑起来:“五妹妹莫愁,晴儿这般有活力,才显得家里热闹有福气。
等她大些,自然会懂轻重,你且放宽心,陪她多玩几年便是。”
这话刚落,好德捏着块素色绣帕,在一旁幽幽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哀怨:“我倒盼着清晏能像晴儿这般爱闹些才好。
他小时还爱笑,总粘着我要抱,见了我就举着糖糕喊‘母亲’,如今越长越大,话也少了,性子也沉了。
每日就捧着书坐半天,跟他父亲年轻时那副冷面模样,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康宁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手里的青梅核轻轻丢进竹篮,清脆的声响混着童声:“四妹夫如今待你不也没那般冷面了?
上次你头疼,他还亲去抓药,连朝会都告假。怎的清晏倒偏偏得了他那副沉性子的真传,真是奇了。”
说罢还摇了摇头,眼里满是笑意。
寿华顺着话头望去,远处的清晏正坐在青石案旁,脊背挺得笔直,手里捧着本《论语》。
指尖点着字句轻声读,连明夷凑到他身边抢书卷,都只是淡淡抬手把人护在身侧,目光没离开书页半分。
她眼里漫上柔得化不开的暖意,微微一笑:“说起来,官人还总盼着明夷能有清晏这般定力呢。
他总抱怨明夷不像我两,读书总是三分热度,刚拿起《千字文》,听见外面有风筝声就跑了,半点坐不住,还得嬷嬷拿点心哄才肯回来。”
“你可别听他瞎念叨!” 郦娘子一听这话,立马护起了乖孙。
放下织机就道,“明夷只是还小,没定性罢了,怎的就不像你两了?他那手字,笔锋里带着股劲,不就很有女婿的风骨?
前儿他还画了幅腊梅小画给我,枝桠虽歪歪扭扭,可颜色涂得鲜亮,心意最真。等他再大些,定能沉下心来读书,你且别跟着仰熙瞎着急。”
絮语间,春日的阳光又斜斜挪了半寸,落在郦娘子的银发上,泛着柔和的光。
不远处的晴儿终于够到了风筝线,欢呼着跑过来,手里的海棠花落在寿华的衣襟上,惹得众人都笑起来。
童声、笑语、织机的轻响,混着春日的花香,缠缠绕绕,把这寻常的相聚,衬得比春日暖阳还要暖。
往日里静得能听见落樱声的庭院,此刻满是绕着花架跑的童声。
或是明夷追着清晏要抢书卷,或是晴儿举着刚摘的海棠花往娇娇怀里塞。脆生生的笑闹裹着暖融融的日光,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泛着软。
姐妹们散在庭院各处:康宁倚着藤椅,手里剥着颗青梅,指尖还沾着些酸汁。
眉眼间带着几分舒展,慢悠悠道:“总算了了桩心事,大团小圆的大名定了,叫景明、景昭。”
话顿了顿,想起俩孩子的光景,又补充道,“盼了这许多年,如今俩孩子满八岁,身子骨早养得结实了,才敢把大名敲定。
因着是早产儿,府里老嬷嬷说怕担不住,便一直‘大团’‘小圆’地唤着,倒也顺口。”
郦娘子坐在竹榻上,手里的织机还绕着半缕青线,银梭悬在半空,目光却落在身侧点茶的娇娇身上。
只见娇娇执壶的手稳稳妥妥,沸水注入茶盏时溅不起半星浮沫,击拂的茶筅转得匀净,不多时便打出满盏绵密的乳花。
郦娘子笑着跟女儿们道:“娇娇如今是越发稳重了,这手法比前儿又长进些,再不似从前那般慌手慌脚,总把茶末洒在衣襟上。”
福慧顺着话头看了眼自家女儿,指尖轻轻拂过娇娇鬓边的碎发,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前儿婆母特意请了位嬷嬷来,说是从前在宫里教习小宫女规矩的。
每日教她插花、点茶,娇娇倒也耐得住性子,跟着学了些时日,果真是不一样了。”
“那可得让晴儿也跟着姐姐学学!” 乐善闻言笑出声,指尖遥遥点了点不远处追蝴蝶的晴儿。
小姑娘扎着双丫髻,裙角沾了些草屑,正踮着脚够树梢的风筝线。
娇娇手里的茶筅刚停下,便软声劝道:“晴儿还小呢,五姨母,她如今连坐满半盏茶的时辰都难,等再长两岁,定能跟我一起学。”
福慧听了哑然一笑,挑眉看向乐善:“你当五妹夫舍得?他平日里把晴儿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上次晴儿在廊下摔了一跤。
他倒比孩子还先红了眼,那嬷嬷教习规矩最是严格,真要送去,指不定他比晴儿还先心疼。”
慧心正扶着寿华从软榻上直起身,闻言温柔一笑,声音轻软得像春日的风:“晴儿性子本就活泼爱闹,跟只停不下来的小雀儿似的。
此刻让她学这些,倒委屈了她。不如再缓些时日,等她心性定了,自然愿意学。”
“可不是嘛!” 郦娘子放下织梭,接过话头,指腹轻轻摩挲着竹榻边缘的木纹,“孩子家的,先快活几年才好。
我瞧着晴儿这般鲜活,比闷坐着强,往后懂了分寸,自然有她稳重的时候。”
乐善听着,还是有些郁闷地瘪了瘪嘴,手指绕着腰间的绣帕:“她倒好,在家上蹿下跳,跟个猴儿似的,没个女孩儿家的样子,偏我那婆母见了就欢喜。说跟杨羡幼时一模一样,连爬树的姿势都像。
前儿见了淑妃娘娘,娘娘也说女孩子活泼些好,还打趣说六皇子整日里捧着书,倒像个小夫子,没晴儿这般有灵气。”
琼奴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编着个草蚱蜢,翠绿的草叶在她指间翻飞,闻言咯咯笑起来:“五妹妹莫愁,晴儿这般有活力,才显得家里热闹有福气。
等她大些,自然会懂轻重,你且放宽心,陪她多玩几年便是。”
这话刚落,好德捏着块素色绣帕,在一旁幽幽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哀怨:“我倒盼着清晏能像晴儿这般爱闹些才好。
他小时还爱笑,总粘着我要抱,见了我就举着糖糕喊‘母亲’,如今越长越大,话也少了,性子也沉了。
每日就捧着书坐半天,跟他父亲年轻时那副冷面模样,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康宁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手里的青梅核轻轻丢进竹篮,清脆的声响混着童声:“四妹夫如今待你不也没那般冷面了?
上次你头疼,他还亲去抓药,连朝会都告假。怎的清晏倒偏偏得了他那副沉性子的真传,真是奇了。”
说罢还摇了摇头,眼里满是笑意。
寿华顺着话头望去,远处的清晏正坐在青石案旁,脊背挺得笔直,手里捧着本《论语》。
指尖点着字句轻声读,连明夷凑到他身边抢书卷,都只是淡淡抬手把人护在身侧,目光没离开书页半分。
她眼里漫上柔得化不开的暖意,微微一笑:“说起来,官人还总盼着明夷能有清晏这般定力呢。
他总抱怨明夷不像我两,读书总是三分热度,刚拿起《千字文》,听见外面有风筝声就跑了,半点坐不住,还得嬷嬷拿点心哄才肯回来。”
“你可别听他瞎念叨!” 郦娘子一听这话,立马护起了乖孙。
放下织机就道,“明夷只是还小,没定性罢了,怎的就不像你两了?他那手字,笔锋里带着股劲,不就很有女婿的风骨?
前儿他还画了幅腊梅小画给我,枝桠虽歪歪扭扭,可颜色涂得鲜亮,心意最真。等他再大些,定能沉下心来读书,你且别跟着仰熙瞎着急。”
絮语间,春日的阳光又斜斜挪了半寸,落在郦娘子的银发上,泛着柔和的光。
不远处的晴儿终于够到了风筝线,欢呼着跑过来,手里的海棠花落在寿华的衣襟上,惹得众人都笑起来。
童声、笑语、织机的轻响,混着春日的花香,缠缠绕绕,把这寻常的相聚,衬得比春日暖阳还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