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闲聚-《五福临门之:烟火长歌》

  过了三五日,望晴差遣府中婆子往谢府递了信笺,苏绣小楷,字迹娟秀:午后三刻,湖畔居雅间相候。谢云岫得了信,眼睛一亮,拽着谢云渺便往书房去寻谢云舟。

  彼时谢云舟正对着一叠卷宗蹙眉,见姐妹二人进来,搁下笔道:何事这般喧哗?谢云岫晃着信笺道:晴姐姐相邀去湖畔居,哥哥一同去罢!

  谢云舟闻言,想起有桩旧年刑律的疑案,沈清晏素来精于律法,正好请教,便颔首应了:也好。当下换了件石青襕衫,兄妹三人往湖畔居去。

  此时虽非盛夏,可春日湖畔已是风光正好。岸边垂柳抽了新绿,柔条拂水。暖风拂面时,携着草木的清芬,让人浑身都松快几分。

  兄妹三人刚至湖畔居二楼雅间外,便闻里头传来望晴的笑语。推门而入,只见望晴身着水绿罗裙,正与沈清晏相对而坐,桌上茶盏已斟得半满,茶香袅袅。

  渺渺、阿岫,你们可算来了!望晴笑着起身相迎,伸手挽住谢云渺的手腕,眼底带着几分雀跃,我方才进楼时,恰遇着凌娘子,身侧竟还伴着萧家郎君呢。

  谢云岫自来熟般挨着沈清晏坐下,拿起茶盏先抿了一口,挑眉道:萧家?可是前些日子奉旨回京复命的萧将军府上的大郎?

  望晴亲手给谢云渺斟了茶,点头道:正是他。前日母亲带我去萧家拜访,殷姨母拉着我母亲说悄悄话,我隐约听见几句,似是要为萧大郎在京中说亲呢。

  谢云渺执盏的手微顿,浅啜一口茶,缓声道:萧家世代戍边,凌家亦是禁军世家,同属武将门第,论起门户来倒是匹配。

  沈清晏原是低头品茶,听闻这话抬了眼,语气里带着几分讶异:竟有此事?我方才在楼下并未见着他们。

  望晴捧着茶盏笑道:我也是刚进楼时瞥见一眼,他们往另一边去了。也是想起前日母亲与殷姨母的闲谈,才敢这般揣测。

  谢云舟靠在椅背上,指尖轻叩桌面:这般说来,望晴的猜测怕是八九不离十。武将联姻本是常事,相互扶持也好。

  那可未必。谢云岫放下茶盏,撇了撇嘴,谁说同为武将便能性情相投?萧大郎常年在边关,性子怕是非同一般的刚直,未必合得来。

  谢云渺闻言,轻轻拉了拉妹妹的衣袖,轻声道:两家尚未有明文说亲,不过是咱们私下揣测。这般议论别家婚事,终究不妥当。

  沈清晏闻言弯唇一笑,执起茶筅轻轻搅动碗中茶汤,漫不经心道:还是三娘子思虑周全。不说这些闲话了,今日天气晴好,各位尝尝这新焙的龙井,是我托人从杭州运来的雨前茶。

  谢云渺闻言抬眸看向他,眼底带着几分暖意:说起来倒要多谢沈郎君,前些时日留的那几味香料,多亏有它,那月麟香才总算制得成。

  沈清晏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三娘子客气了。你是晴儿的挚友,我铺中恰好有这存货,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这时,谢云渺的贴身丫鬟晚翠上前,递过一个绣着墨竹纹样的锦囊。

  谢云渺接过,轻轻放在沈清晏面前的案上,声音轻缓却清晰:这是我用那月麟香方改良的,减了几分甜腻,添了些松针的清冽,男子佩戴最是合适。算不上什么贵重之物,权当谢礼。

  沈清晏接过,触手温润,锦囊绣工精巧,墨竹栩栩如生。他低头轻嗅,一股清雅的香气萦绕鼻尖,不似寻常香品的艳俗,倒有几分林下之风。

  他作揖:多谢三娘费心,此香此绣,都堪称佳品,我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