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这又是什么意思?”

  “你问我,我也不清楚,告示上就这么写的。”

  “武科呢?”

  “武科有骑射、武艺、将兵和地理四门,也是每门一百,按总分排名,单科优秀的同样有机会。”

  “地理又指什么?”

  “大概是地形方面的知识吧。

  领兵打仗,不懂地形地势怎么行?”

  贤人馆外。

  韩信仔细看着武科的内容,略作沉思。

  论骑射和武艺,他并不十分自信。

  但在将兵方面……

  幸好还有单科特优的录取方式,否则他真要打算打道回府了。

  “后面还说了什么?”

  “为了配合科举取士,陛下将在关中各地废除旧式庠序,改设乡学、县学和大学。”

  “乡学由县府直接管理,学制六年,各乡五岁以上的孩童都须入学。”

  “乡学的教师由官府指派,教授官方文书,而且免学费,还提供午餐。”

  咸阳的百姓都震惊了。

  “这样一来,岂不是人人都能读书了?”

  “圣人教化天下,陛下才是真正的圣人,开启了圣人之治啊!”

  “人人有书读,陛下的胸襟,谁能相比?”

  韩信心中暗暗吃惊:“始皇连年征战,新陛下哪来的钱粮支撑乡学?”

  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金色云海中洒下光芒,玄鸟图腾若隐若现。

  “这难道是神仙手段?”

  韩信暗暗握紧拳头。

  等他考上科举,也要去修仙!

  “县学呢?”

  “县学由各县设立,学制四年。

  入学需通过考试,从乡学学子及游士中择优录取。”

  “入读县学需缴纳一定学费,但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国家培养金,学成后须为国效力。”

  “大学呢?”

  “大学由郡级设立,学制四年。

  目前只设稷下学宫,作为大秦第一所大学府。”

  “凡欲入读大学之人,皆须经过入学试,自县学及游士之中择优选录,一经录取,即得大学士之衔。”

  “大学士者,爵位与大夫相同!”

  “此话当真?”

  贤人馆内众人皆惊。

  大夫一爵,已是寻常人凭战功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

  如今只需考入大学即可得之?

  “大学修业两年,便可参与科举考试,官府将优先录用,分派各地担任官吏或教职!”

  “大学四年期满毕业,若有志于学术或经术研究者,可申请留校,经核准后授予研究生名号,爵位等同于五大夫!”

  “凡在学术、经术上有所成就,经评定确属有用、有功者,可擢升为博士,爵位等同右庶长!”

  “若有一家之子弟,博闻强识,学术自成一派,由陛下亲自授予教授称号,可在稷下学宫立书立言,开创一家之学,爵位等同大上造!”

  举众震惊!

  贤人馆中的士人。

  咸阳的百姓与官员。

  乃至天下之人,无不震撼!

  如此在文化层面,从上至下彻底的改革,自春秋以来尚属首次。

  先前各国之改革,主要涉及农耕、军事、吏治及商业等领域。

  从未有国君构想出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

  即便是创立稷下学宫的齐国,也只是引进人才,并未自行培养。

  而当时各地的教育状况如何呢?

  实为庠序之教!

  所谓庠序,多由地方世族、贵族出资设立私塾或家教,教育资源为其所垄断。

  寒门子弟,根本无缘读书。

  而这些人所学,皆是一家之言,缺乏忠君爱国之念,凡事皆以家族利益为先。

  如今,赢无限决意从幼童抓起。

  先行取缔各地庠序之学,整顿私塾家教。

  再兴办公学,推行 材与文字。

  始皇实现了外在的大一统。

  赢无限则欲更进一步,从文化与思想上实现大一统!

  赢无限所推行的科举改革,是他继位后首次颁布的成体系政策方略。

  无疑在天下引发了巨大反响。

  尽管此项改革目前仅以关中为试点。

  但只要关中成功,必将推行天下。

  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

  把持私学的家族、掌握教育资源的世家,皆在观望。

  “普及乡学,何来如此多的竹简、案牍?又何来足够的钱粮支撑?”

  “教育,岂是轻易能改的?”

  “祖宗留下的规矩,怎能说丢就丢?”

  一旦牵扯到自身利益,便是神仙挡在眼前,也有人敢豁出去。

  “出事了!从齐鲁抄来的大批钱粮,正运往咸阳!”

  “陛下刚刚下令,这些钱粮将全部用于兴办乡学!”

  “不好了,冯劫带人来了!”

  “冯劫?他不是在蓝田大营吗?”

  “对!他带着蓝田大营的兵来了!”

  几家抗拒公学的世族被斩杀,或流放安南。

  赢无限以铁血手腕推行科举改革的决心,令关中再无反对之声。

  而赢无限将始皇帝迁入关中的十多万关外之人,徙往百越、安南之举,更让老秦人振奋雀跃。

  关中地就那么大,一下子迁走十多万人,空出的土地该有多少?

  当然,赢无限并非不近人情——凡与关中人结为婚姻的,皆不必迁走。

  迁走的,是那些始终不肯融入的六国遗民。

  他们仍怀念故国的荣华,昔日的富贵,视关中老秦人为仇敌。

  不娶秦女,不嫁秦人,固守故国习俗。

  甚至暗中结为乡党,排斥秦人。

  这样的关外人留着何用?

  如同一群养不熟的野狼。

  统统发往安南,开疆拓土!

  至于路途遥远、水土不服、死伤难免……

  在赢无限看来,这是文明迁徙与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牺牲。

  章台宫中。

  赢无限吞吐国运。

  随着科举制推行,大秦文运又涨一截。

  他周身云海缥缈,环绕着天墟投影。

  一口黑洞幽邃无底,四周空间扭曲,时光亦为之弯折。

  他正参悟星辰戒的空间禁制,结合巫师灵的《空间传送阵构建与维护实践》一同钻研。

  《天墟》秘法本就与空间相关,两相印证,进展极快。

  如今他已能炼制空间传送法阵,唯一所缺的,是空间类材料。

  【叮!您的蛙崽在武侠世界旅行中,有了重大发现,将延长此次旅行时间!】

  “嗯?重大发现?延长时间?”

  赢无限听见系统提示,微微一怔。

  本以为蛙崽这次出行只是寻常散心,谁知终究还是遇上了意外。

  【您的蛙崽将行程延长为七天!】

  七天?

  竟成了七日之游?

  莫非是有了什么新发现?

  赢无限心中生出几分好奇。

  然而这次蛙崽既未寄回旅行照片,也未传回游记。

  “陛下,臣已将三十六座万民馆尽数建成!”

  一道传音恰在此时落入赢无限耳中。

  赢无限缓缓睁眼。

  视线所及之处,齐鲁临淄城内,公输班立于巍峨宫殿前,三丈高的万民碑巍然矗立。

  临淄百姓纷纷跪拜在地,他们亲眼见证了公输班半日筑殿的奇迹。

  “你且前往归墟,与王翦、白起共同设计建造国魂碑、英烈庙、众神山等建筑。”

  赢无限传下旨意。

  “遵命!”

  公输班躬身领命,身影自临淄消失。

  赢无限又将目光投向其他神灵。

  李冰与郑国向蒙恬征调十万奴隶,着手整修黄河堤岸,梳理水势地形。

  樗里疾与吕不韦负责组织关中百姓南迁安南。

  萧何、叔孙通等人皆在其麾下效力。

  另有大批商贾车队,听闻官府告示与吕不韦游说,纷纷准备南下谋利。

  浩浩荡荡二十万人形成长龙,在军队护卫下沿着驰道跨越山河,向南进发。

  商鞅游历至吴国故地,正为制定新律法而深思。

  “新法当以天下为格局,非止于秦地。

  各地风俗迥异,习性不同。”

  他沉吟着。

  昔日所立秦法仅适用于秦地,如今既已一统天下,旧法自当革新。

  “陛下开创科举,从幼童启蒙入手,实乃深谋远虑之策!”

  想到科举制,商鞅不禁由衷赞叹。

  转眼数日过去。

  “快为太和公投上一票!”

  各地儒生紧盯着空中灶神榜,目光灼灼。

  此刻孔丘以微弱优势暂居灶神榜首位。

  而最终角逐,仅剩最后半个时辰!

  这意味着——

  若太和公在此期限内未能反超孔丘,

  这位儒家先贤便将受封灶神,永享灶台香火。

  这如何使得!

  是可忍,儒生们不可忍啊!

  天下人的目光,也从其他榜单,移向了灶神榜。

  其他榜大多已尘埃落定。

  唯有灶神榜的争夺,仍旧激烈万分,时而孔丘领先,时而太和公居上。

  投孔丘的,多是些好事之徒与黑粉。

  而投太和公的,则多为儒家门人。

  看着榜上名次与票数不断更迭,赢无限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站在章台宫外,与百官一同看热闹。

  农子昇试验田中以仙法种植的作物已经收成,还送来南瓜供百官品尝。

  瓜子则再次种下,依旧分两批作比。

  若无意外,

  明年关中各地,就能看到这些作物的踪迹。

  “陛下,真要封孔子为灶神吗?”

  冯去疾低声问道。

  赢无限道:“有何不可?既是天下人投票,谁得第一,就是谁!”

  冯去疾无言以对。

  这灶神榜投票,分明是天下人在戏谑,动机皆不正经。

  他摇摇头,小声道:“不是不能封,只是若封孔子为神,他会为大秦效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