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此乃何象?”

  百官惊骇难言。

  赢无限亦心生诧异,此景并未在他谋划之中。

  难道真引得天地共鸣?

  万丈金芒贯透九霄,倾泻于甘泉宫上空。

  灵机如泉喷涌,化作锦绣祥云萦绕天际。

  金花纷坠,万象呈祥。

  “吼——”

  龙吟乍起,万籁俱寂。

  百丈金龙自金云中昂首长啸,

  携无尽辉光俯冲而下,直入封神榜。

  赢无限静立原地,面对金龙的冲击,他并未出手抵御,只是任由那浩瀚的气运一遍遍洗刷自己的身躯。

  气运笼罩之下,业障渐渐消散。

  他周身气势不断攀升,天地间也随之出现道道裂纹,如同镜面般寸寸碎裂。

  “嗯?”

  赢无限目光骤然锐利,透过那碎裂的镜面,隐约望见一层金色光晕,笼罩在整个世界之外。

  一瞬间,他心中明悟,知晓了那金色光晕的来历——

  九鼎镇神州。

  那是神话中大禹所铸九鼎的力量,化作封印,笼罩此界。

  这一刻,赢无限借天地赐瑞之机,窥见了一丝真相。

  这个世界的真名,是为神州。

  九鼎封禁神州,断绝天地灵气,令此界步入末法,仙神绝迹。

  然而,九鼎之所以如此,实为守护神州。

  神州,乃是一处能在时空中浮沉移动的奇异世界,难以被外界强者捕捉锁定,宛如一座飘渺的孤岛。

  可某次,神州与另一时空世界交汇,遭遇强敌,濒临沦陷。

  当时的三皇五帝、众仙神全力迎战,仍难敌对手,只得斩建木、绝天地通。

  最终,神州众生合力,由大禹铸九鼎,以江河为阵、山川为基,汇举界气运,方得逃脱。

  但那一战之后,上古先贤或战死,或消失不见。

  九鼎之秘,再无人能解。

  随着灵气日益枯竭,残存的仙神也逐渐退化,终与凡人无异,上古记载,由此断绝。

  直到赢无限的出现,以及封神榜与蛙崽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他汇聚大秦气运,为白起封神,更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神州意志。

  于是,天地降下功德,回应他的存在。

  “一统神州,聚天下气运,可破九鼎封印,引灵气倒灌,复苏天地!”

  赢无限接收到神州意志传来的信息。

  原来,昔日的神州也曾灵气充沛,仙山耸立。

  上古先民天生强大,足以搏杀蛟龙,不输仙神。

  而今的衰微,竟是因为自我封印之后……遗忘了解封之法。

  如同将自己锁入牢笼,却丢了钥匙。

  原来如此。

  这世界的种种异象与隐秘,终于有了解释。

  赢无限明白了一切,心中豁然开朗。

  他之前的力量撕裂了天穹,引动了神州意志的注视。

  神州意志将他视为希望,故而降下讯息。

  所谓神州意志,并非生灵意识的具象化,而是纯粹天地本身的意志——亦可称之为天道。

  “天道么?”

  赢无限眼睛微眯。

  他迅速冷静下来。

  天道未必代表善。

  若是受到众生邪念侵蚀,形成自我意识,也可能沦为恶念的化身,正如神魔陵园中的那一位。

  “纵是天道,所言亦未必为真。”

  赢无限心中存有一丝怀疑,却无实证。

  他抬头望向天穹间汇聚的功德。

  “去!”

  周身龙气显化,冲霄而起。

  龙吟震天,贯穿层云,吞吐漫天落下的功德,声势回荡在整个咸阳。

  甘泉宫上空,功德金云层层凝聚,云霞绚烂,光芒流转,清辉洒落,令所有观礼者心神震撼。

  赢无限祭天之举,获得了复苏的神州意志——亦即天道的认可,因而降下功德金云,认可其作为有益于天地。

  龙气升腾,不断吞噬功德。

  封神榜、始皇玺、天子六玺与尚方宝剑亦得功德灌注,融入己身。

  尤其始皇玺、天子六玺与尚方宝剑,在气运与功德的冲刷下,品阶迅速提升。

  赢无限此前已将星辰戒中众多珍贵仙材熔铸其中,其材质本已达仙器水准,此前仅为灵器,只因诞生尚短。

  而今,功德为工,气运为火,内部玄妙禁制与阵纹渐成,使它们逐步朝着仙器——后天灵宝的方向蜕变。

  封神榜虽为外界至宝,得此功德后,亦获天地认可。

  “呱!”

  蛙崽自系统空间的池塘中一跃而出。

  它也得到了一大份功德。

  它三次旅行带回诸多宝物,对当前神州助益极大,因此所获功德,甚至比赢无限更多。

  它挥着小树枝,高兴地把功德卷啊卷,一亩见方的功德被卷成一大串,宛若般。

  卷曲完毕后,它扭了扭屁股,跃回了系统的池塘空间。

  赢无限将功德与气运一并吞下。

  他的气势节节攀升。

  以他为中心,一股强劲气流自高台向四方席卷。

  他背后,一尊帝王法相缓缓升起。

  高九丈九尺九寸。

  头顶皇冠,冕服上绣有日月星辰、花草鱼虫等各种纹样。

  封神榜悬于一旁。

  始皇玺与天子六玺环绕左右。

  尚方宝剑静静悬浮。

  紫金真龙之气在天地间游走,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吟。

  它吞噬着项羽的龙气,又吸纳了功德与国运,产生质变,由百丈龙躯凝成千丈之形。

  如山岳横亘天际。

  紧接着!

  帝王法身睁开双眼,洞察大秦山河,俯瞰万里疆域。

  双手虚握,仿佛将江山社稷尽揽于怀。

  “咦?那是什么?”

  “怎么回事,天上怎么有个人影?”

  “大家快来看,天上有仙人!”

  大秦三十六郡,无论城池还是山野乡村,百姓尽皆目睹。

  一尊帝王身影显现在苍穹之上。

  他周身绽放百万道光芒,普照国土。

  蜀郡!

  “是陛下又在封神吗?”

  “这是……大秦天子?”

  蜀郡百姓自水神消灾之后,口耳相传,心向大秦。

  此刻目睹如此异象,纷纷跪地叩拜。

  他们高呼:

  “大秦万岁!”

  “陛下万岁!”

  九原!

  新皇登基,祭祀天地,诏书传至,各地纷纷举行庆典,为新皇祝贺。

  蒙恬与边关将士同样收到赢无限今日祭天的诏书,因此也在庆贺。

  杀牛宰羊,共聚欢宴。

  而此刻。

  连伙夫手中的勺子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天啊,我是不是眼花了?”

  “我的天,那是神仙吗?”

  “这不会是咱们的新皇吧?我听说,咱们的皇上可是神仙啊!”

  蒙恬正在将军行辕与诸将共庆,闻报天现异象,急忙走出帐外。

  “这……”

  蒙恬一时怔住。

  此时,天空中的帝王法身发出大道之音,震动天地:

  “朕即大秦皇帝,今日祭天,显化于天下!”

  “啊?真的是陛下!”

  短暂的惊愕过后,蒙恬与戍边的将士们,齐刷刷跪倒一片。

  “这般异象,分明就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

  人群里爆发出激动的喊声。

  天上帝王法相庄严,声音响彻四方:“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今普天同庆,愿四海升平,盛世绵延,大秦永固!”

  “陛下万岁!”

  “大秦万世!”

  欢呼声如潮水般汹涌,一波高过一波。

  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炽烈的崇敬与狂热。

  齐地临淄。

  昔日的稷下学宫,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曾经热闹的街市,也显得萧条冷清。

  秦人在这里的治理,并不如预想中顺利。

  言语不通,习俗各异。

  仅凭少量秦吏,想在十二年内让齐人心服,难如登天。

  然而,当天空中那尊宏伟的帝王身影发出声音时,

  齐地的百姓们仍相顾失色,

  心中敬畏难抑,纷纷伏地叩拜。

  “不可能,绝不可能!”

  孔庙之中,

  孔腾与一众儒生个个目瞪口呆。

  “世上怎会有这等荒唐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必然是妖魔作祟!”

  有儒生厉声斥责。

  “国现乱象,朝有妖人,我看秦朝气数已尽!”

  但也有儒生神色异样,

  低语道:“莫非……这是圣人再现之征兆?”

  江东,会稽。

  项梁望着金光中如神只般的大秦皇帝,眼中满是深深的忧虑。

  昨夜他做了噩梦,

  梦见项羽被杀,项伯被擒。

  惊醒时浑身冷汗。

  今早又有仆役发现,家中堂前横死一条白蛇。

  种种征兆,让他心头笼上不祥的预感。

  百越,象郡。

  此地山水奇秀,远非中原可见。

  赵佗与一众征越将领,正在商议交趾一带土人叛乱之事。

  秦军曾两度征讨百越。

  首次以屠睢为将,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却惨败收场,折损数十万。

  第二次,秦军汲取教训,

  四年前由赵佗、任嚣领兵,势如破竹,终收百越,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但秦人于此地统治,比在六国故地更为薄弱。

  秦军仅能据城而守,更多越人藏身深山,神出鬼没,难以清剿。

  就在数日前,被派往交趾的秦使遭害。

  其他逃散的越人部族,与交趾联合,聚集了两万兵马,意图不轨。

  赵佗正在沉思时,忽然听见外面传来惊叫,守兵慌张奔入。

  “将军,天上……天上!”

  “天上怎么了?”

  赵佗不悦。

  随即,一阵震动天地的声音传来。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