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我赢无限,敕封李冰为大秦水神,司掌江河水道!”

  庙中众人皆惊,纷纷望向那突然显现的金色光芒。

  “这是什么声音?”

  “赢无限是谁?”

  “快看李冰大人的神像!”

  时光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金色神力丝线交织,为李冰汇集香火,重新塑造神体金身。

  同一时刻。

  章山脚下。

  李冰墓前。

  亦有神光凝结成线,贯穿陵墓,将李冰未散的残魂牵引而出,送入庙中。

  封神榜借此时机,截留了李冰一缕神魂,封存榜内。

  一切在瞬息之间完成。

  残魂与新生金身在封神榜神力作用下合而为一。

  沉眠漫长岁月。

  李冰终于苏醒。

  他缓缓睁眼,香火缭绕金身,烟气若云雾轻笼。

  “李、李冰大人?!”

  目睹神迹的老农与巫师们齐声惊呼。

  巫师激动得浑身颤抖:“李冰大人显圣了!蜀郡有救了!”

  他五体投地,向着悬浮在神像前的李冰连连叩首。

  “苍天有眼,是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吗?”

  老农们亦热泪盈眶,纷纷跪拜。

  李冰从朦胧中回神。

  初醒的他,神力远不及白起鼎盛。

  究其根源,供奉他的信众不及白起广布。

  故而显圣之象,也不似那般惊天动地。

  即便如此,庙内众人已是震撼难言,喜极而泣。

  “李大人,求您救救我们啊!”

  李冰目光流转,顷刻洞悉前因后果。

  封神榜亦将赢无限敕封他为水神之事传入神识。

  “我,竟成了水神?”

  李冰自己亦觉难以置信。

  亡故之后,竟得重生。

  他深吸一气,凝神定心。

  对跪拜众人温言道:“诸位,我李冰奉秦皇子无限之命,受封为大秦水神。

  既为水神,自当为尔等解危济难。”

  巫师与老农虽未全懂其中深意,但“解危济难”

  四字却听得明白。

  顿时惊喜交加。

  李冰一步踏出庙门,举目望天。

  但见乌云蔽日,阴雨连绵不绝。

  咸阳城中。

  封神榜绽放万丈金光,普照天地。

  赢无限的敕封已成。

  咸阳百姓皆踮脚引颈,欲睹神迹再现。

  然而静候多时,却未见白起那日的惊天异象。

  伸长了的脖子渐渐发酸,众人心中不免生出疑惑。

  这是怎么回事?

  李冰何在?

  莫非……此次敕封有假?

  百姓与群臣心中生疑,低声交谈起来。

  原本寂静的咸阳城,渐渐被一片喧哗笼罩。

  就在此时。

  天空中显化法相之身的赢无限忽然开口:“李冰,你当真要如此?”

  声音响彻天地,咸阳城再度归于安静。

  李冰此刻身在何处?

  “请公子恩准。

  我既为水神,怎能眼见百姓遭难而袖手旁观?”

  另一道声音响起。

  赢无限道:“你初登神位,神力尚弱,神躯未凝,金身未固,若要驱散那漫天阴云,只怕会神灭道消!”

  “若能解蜀地水患,我李冰死而无悔,请公子成全!”

  咸阳百姓听闻这番对答,方知李冰未在咸阳显圣的缘由。

  “蜀郡闹了水灾?”

  “是啊,我听蜀地来的商贾说,今年天象异常,雨已连绵下了大半个月!”

  “我也听闻,黄河似乎也在泛滥。”

  “李冰刚成神只,竟愿为救蜀郡百姓,宁可彻底湮灭?”

  “不愧是我老秦儿女!”

  “老秦人,热血未冷!”

  “李冰封神,谁还有异议?”

  赢无限长叹一声。

  他未料到李冰竟有这般舍身为民的决绝。

  即便明知将彻底陨落。

  也义无反顾。

  诚然,在这时代。

  死亡并非最可畏之事。

  为信义、为忠诚、为家国,总有慷慨志士一往无前,虽死无悔。

  赢无限道:“李冰,既然如此,你且稍待,我与咸阳百姓助你一臂之力!”

  李冰微怔,不知将如何相助。

  赢无限转身面向咸阳百姓,拱手道:“诸位刚才可听见水神李冰所言?”

  “蜀郡百姓正遭水患,李冰初凝神躯,神力不足以消灾。

  我等秦人,该不该相助?”

  “该当相助!”

  “定要相助!”

  “必须相助!”

  咸阳百姓纷纷高呼响应。

  赢无限望着群情激昂的百姓,高声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诸位高义!”

  “公子但说该如何做?可惜我无钱财,唯有一身力气!”

  “我捐十万钱!”

  “我捐百钱!”

  赢无限面对此起彼伏的义举,朗声道:“今日不需诸位捐钱,只需在心中虔诚默念水神李冰之名。

  若有能力者,可即刻奉上一份香火,为李冰祭祀!”

  “只需如此?”

  咸阳百姓皆感惊讶。

  “公子,当真不需要我们捐些钱财?”

  “诸位有这份心意,便是对李冰、对蜀郡百姓、对我大秦最好的支持。”

  赢无限拱手一揖,道:“我赢无限,代蜀郡父老,谢过各位!”

  “公子言重了,此等小事,何足挂齿。”

  “蜀郡百姓亦是秦人,秦人助秦人,理所应当。”

  “天下秦人,本是一家!”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咸阳百姓纷纷应和道。

  “快,将供品和香炉摆上!”

  “我母亲便是蜀人,如今家乡遭难,李冰与公子都在出力,咸阳百姓皆施以援手,我岂能袖手旁观?”

  “公子说得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天下之人皆为我秦人,怎能坐视不理?”

  咸阳城中。

  封神榜光芒笼罩之下。

  听闻蜀郡水患需百姓相助,家中稍有积蓄者,纷纷供奉水神李冰。

  因暂无李冰牌位或画像,有人写下名号,有人以泥塑暂代。

  即便力有不逮者,也在心中默念水神李冰之名,为蜀郡百姓祈福。

  在赢无限的感召下,整个咸阳城都行动起来。

  见此情景,赢无限亦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深以为傲。

  这便是传承千古的风骨——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此情此景,令赢无限不禁朗声吟诵: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他的声音传遍全城,悲壮中带着雄浑,尽显老秦人的豪迈气概。

  这跨越千年的呐喊,饱含铁马冰河的壮烈!

  咸阳城中的老秦人,无不为之动容。

  更有老者潸然泪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我们老秦人,以军营为家,视将帅如父母,不约而同地亲近,不谋而合地信任,同心协力,至死不渝!”

  “公子深知我等心意啊!”

  赢腾低声重复:“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他泪湿白发,仿佛望见大秦东出、气吞山河、横扫六合的壮丽画卷。

  “妙哉!”

  “好文采!”

  “未曾料到公子竟有这般才华,痛快至极,快上酒!为李冰,为我大秦英魂举杯!”

  蜀郡。

  李冰祠中。

  那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吟诵声,让李冰与祠中百姓听得心潮澎湃。

  “秦皇未曾忘记我们!”

  “天下人皆秦人!我们亦是秦人!”

  “李大人,这水患不除也罢,我等受些苦又算得什么?”

  “正是!”

  众人也听见了方才“公子无限”

  的话语,知晓李冰或许会为此牺牲。

  一时之间,愧疚涌上心头。

  李冰修筑都江堰,早已令蜀郡沃野千里,成就天府之国。

  如今,还要为蜀郡献出生命?

  如此恩情!

  我等何以回报?

  “诸位,莫要如此!”

  “岂不闻《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李冰激昂说道:“诸位皆是秦人,水患是你们的敌人,便是我李冰的敌人!”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举手之间,一柄神力凝聚的宝剑已握在手中,直指苍穹。

  祠中的祭祀、巫师,以及近百名老农,无不被他的豪情感染,热血沸腾。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们纷纷举起农具与木棍,神情坚定。

  再望向天空密布的阴云,眼中已无担忧与畏惧。

  目光中尽是坚定、希望,以及义无反顾的决心。

  此刻若李冰一声令下,他们敢与妖魔血战。

  所幸!

  老巫师尚存理智。

  他急忙道:“诸位,眼下我们能助李冰大人的,唯有虔诚祭祀与祈祷!”

  “不,我们做得还不够!”

  “咸阳百姓皆在祈祷祭祀,我等蜀地百姓岂能旁观?”

  “说得对,我这就回村,召集大家一起祭祀!”

  “我也去!”

  这些老农来自不同村落。

  “祝师,此处交由您主持,我们去召集人手!”

  “李冰大人,请等我们!”

  “一人之力若不足,便聚万人之力!”

  一时间,祠中各村代表奔入大雨,赶回村庄召集乡民。

  还有人赶往县城,号召百姓共同参与。

  李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欣慰不已。

  “有民如此,死又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