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他不屑于此。

  他宁愿守在田地间,像泥沼中的老龟一样摇尾而行,做一个“漆园傲吏”。

  “没想到,最终竟是秦国一统天下!”

  庄周化成的梦蝶,双翅如天刀般锋利,轻松划破虚空,翩然降临长安。

  他望了一眼长安的盛况,低声一笑。

  “孔子若还活着,怕是要气得不行!”

  “他走遍列国,唯独不愿入秦,而如今,他瞧不上的秦国,却灭了他的周礼!”

  “真想看看他那时的表情!”

  庄周对孔子与儒生们那套君臣父子、读书为官的道理,毫无兴趣。

  因此,他从未停止对儒家的批评。

  庄周走上上天台,目光一扫,周围人与神皆带着好奇望向他。

  “你们这些人,没安好心,是想看我笑话吧?”

  庄周斜眼直言。

  他轻轻一笑:“小心夜里做噩梦。”

  几位官员闻言神色一僵。

  若是一般神灵也就罢了,可庄周是何等人?向来不循常理。

  说不定真会让人做噩梦!

  庄周转而望向赢无限。

  他拱手一揖,含笑道:“陛下已汇聚天子之剑,威震八荒,天上地下以您为尊。

  我这漆园老泥龟愿行一礼,至于歌功颂德的话,陛下想来也不缺我这一份,就免了罢。”

  赢无限微微一笑,并不介怀。

  他明白庄周并非挑衅,只是天性自然,随心而行,仅此而已。

  赢无限开口道:“漆园老泥龟,也能破茧成蝶,梦想成真。

  天下人皆应学习,好好做一场大秦梦!”

  “何为大秦梦?”

  “朕以为,是只要你努力奋斗,便能实现理想,过上向往的生活。”

  “朕以为,是人人守法,法不偏私,有罪必惩,有功必赏!”

  “朕以为,是老者得享天年,壮者能尽其用,幼者得以成长,鳏寡孤独与残疾之人皆得供养!”

  “朕以为,是天下百姓皆有家可归,衣食住行皆有所依,民生安康,世间无争!”

  “怀着这样的梦想,朕与百官、万民,必将坎坷之路踏成坦途!”

  “朕相信,有这样一群伟大的子民,必将亲如一家,并肩前进,开创崭新时代!”

  “朕相信,神州有秦,如朝阳初升。

  我们必将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度!”

  赢无限的话语传遍四方。

  人们顿觉精神振奋,力量涌现。

  胸中热血激荡,几欲喷薄而出。

  在这文教未兴、百姓终日耕作的年代,人心本如荒原。

  此刻乍闻这般鼓舞人心的箴言,仿佛一幅锦绣前程在眼前铺展。

  赢无限正在为大秦铸造全新的信念根基,当这种信念获得万众认同时——

  便是无上荣光!

  “陛下万岁!”

  “大秦永昌!”

  百姓的欢呼震彻云霄。

  各地望族闻声色变,眼中浮起惊惶。

  往昔君王的声音,从不能直达民间。

  百姓所见所闻,皆由世族豪强掌控。

  大多人见识有限,目光困于方寸之地。

  世族说秦暴虐,百姓便随之斥骂;

  世族说秦无道,百姓便跟着唾弃。

  兴衰轮转,苦的总是黎民。

  而今赢无限声传九州,破除重重阻隔。

  再无中间篡改,再无以讹传讹。

  这意味着——

  大秦子民,不再轻易蒙蔽!

  庄周微觉讶异。

  他原以为赢无限会故作宽仁,或隐忍怒意。

  未料对方竟借他之言,构筑出恢弘的“大秦梦”。

  顷刻间,众人已忘却先前僭越之举,尽数沉溺于赢无限描绘的图景。

  暖阳之下,赢无限眸光开阖,深邃如星穹。

  俊朗容颜令人不敢逼视。

  凡见他此时风采者,唯有满怀赞叹。

  他静立含笑,无需多言。

  既焕发着蓬勃生机,

  又承载着千钧之力。

  庄周淡然颔首:“圣人之德,莫过如是。”

  何为圣人?

  广博如苍穹,渊深似幽谷。

  甫现世,万民皆敬。

  他一开口,众民皆心悦诚服。

  他的一举一动,无不令百姓欢欣。

  车舟所至,足迹所到,

  凡天所覆、地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落之处,

  凡有血气之生灵,无不敬他、亲他。

  此方为圣人!

  “朕今日祭天,礼毕。

  天下子民,各安其所,自享安乐!”

  “朕已在甘泉宫设宴,款待群臣,并命乐府献歌舞,与民同庆!”

  赢无限笑道:“此即大秦新春联欢!”

  “咦?此言何意?”

  “祭天之后还有节目?”

  “宫廷乐府献歌舞……莫非我们能观宫廷之舞?”

  百姓仰望着天幕中未散的光影,

  一时惊异,随即欢呼四起。

  那热闹的景象,有如数十年前百姓围看春晚般沸腾。

  仙道元年,元月元日,

  史册留下厚重一笔。

  是日,赢无限敕封四神,高呼“大秦梦”,

  为天下一统后迷茫的万民,立下共赴之志。

  同日,赢无限于甘泉宫设宴,

  宴百官、请众神,与民同欢。

  此次盛宴,

  被后世称为“第一届大秦新春联欢会”。

  席间,

  宫廷乐府献上《大秦赋》《无衣》《蒹葭》《采薇》《静女》等歌舞,

  军乐营亦奏《破阵鼓》《驱匈奴》《秦筝》诸曲。

  盛会之后,

  秦曲传唱天下,

  文人作诗赋以记盛景,颂扬大秦之功。

  大秦文化由此输出,

  扭转六国传秦之势,转为秦传天下。

  赢无限对文化的重视,远超时人想象,

  其目光深远,见识超前。

  他深知:

  刀兵武力,可令人一时屈从——此为大棒;

  思想文化,却令人甘愿一世归属——此为甘饵。

  唯有大棒与甘饵并持,

  方能使四方疆土,尽归大秦治下。

  文化渗透,远比刀剑更难防御,它无声无息,却足以致命。

  当天下人都以说秦语、读秦书、写秦字、诵秦史为荣时,谁还会惦记六国的旧梦呢?

  因此,赢无限早已下令礼部着手编纂《新秦史》、《秦风》、《秦颂》等典籍。

  自古以来,历史总是由胜者书写。

  如今轮到他,为大秦提笔着史。

  焚书坑儒?并无此事。

  那不过是儒生与方士勾结,意图叛乱罢了。

  证据?李斯、赵高谋逆时,供出了诸多内情,例如方士借丹药之机毒害始皇等事。

  横征暴敛?更不存在。

  草原与百越始终心怀不轨,意图倾覆天下。

  始皇所为,皆为守护疆土、安定社稷,为天下而战。

  当然,始皇在位期间也犯下一些错误,值得反思与书写,甚至批评。

  所幸,新皇登基,纠正了始皇的过失,将引领大秦迈入新的纪元。

  为了推行这些典籍与文化,赢无限并未效仿始皇禁绝诗书。

  而是将科举取士的范围,限定在官方刊行的书籍之内。

  想要功名?想做官?

  可以,先熟读《秦史》、《秦律》等书。

  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朝廷强有力的推动下,使整个大秦气象一新。

  商鞅新政中的吏治与军事改革已告成功,土地与商业改革随之展开。

  在新官与新军的支持下,各地人口普查与田亩丈量完成后,土地与商业改革稳步推进。

  时光荏苒,转眼两年过去。

  仙道三年,长安城为金色气运云海所笼罩,星辉闪烁,灵气缭绕,宛如一座壮丽的仙城。

  皎月悬空,月光似水,漫过重重宫墙。

  骊山有天然温泉,水清而滑,因而修建朱楼紫殿,作为避暑行宫。

  行宫背倚骊峰,面临渭水,规模宏大,殿宇壮丽。

  宫中有一华清池。

  月光洒落玉阶,映照四周如镜的玉石,清辉流转,照亮月牙状的暖泉。

  雾气袅袅,白汽蒸腾。

  芳香弥漫,花瓣片片飘落池中。

  温泉涟漪轻荡,水面上倒映着精美楼阁。

  氤氲水汽间,亭台雕栏若隐若现。

  温暖泉水令深宫永驻春色,恍若仙境。

  恰似碧玉温泉水,胜似华清礜石池。

  既取金膏分沆瀣,又邀明月照清波。

  景致美不胜收!

  虞姬俯身泉畔,如云秀发披散身后,被温泉水汽浸湿,雾霭中纤腰不盈一握。

  她眼睫尚带未干泪痕,唇边却漾着浅浅笑意。

  “恭贺虞长使终得圣眷。”

  白灵儿柔声安抚,为她拭去额间细汗,含笑轻语:“今后便是枝头凤凰了。”

  虞姬双颊绯红,含羞颔首:“全仗白姐姐周全,否则......”

  她秋波微转,瞥向温泉中 修行的赢无限,慌忙垂首。

  三年前,先皇太妃郑妃、容妃为赢无限遴选后宫。

  最终三十六人获封“少使”。

  光阴荏苒,侍奉郑妃的虞姬因悉心周到,晋封“长使”。

  同期入宫的戚姬亦凭出众舞技,获封“长使”。

  半年前,在容妃促成下。

  戚姬承恩受封“良人”,独居宫阁,成为后宫新贵。

  居于骊山别苑的郑妃闻讯,遂请赢无限至华清池避暑行宫,命虞姬随侍。

  至于白灵儿。

  自天元大陆飞升而来,便被赢无限留在身旁作为贴身侍婢。

  她在宫闱无根基,朝中无倚仗,对赢无限唯命是从。

  兼之历经天元大陆磨砺,曾任宗主、国师之职,谋略手腕俱佳。

  赢无限用着颇为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