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郡主哓谕?“根基”的扞卫-《大明养生小帝姬》

  骡车在驿道上走了近两个时辰,日头爬到头顶时,前方出现了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那是“安德驿”,是吴桥往德州去的最后一处驿站,专供过往驿卒、旅客歇脚。驿道旁的老杨树上拴着几匹驿马,马脖子上的铜铃“叮铃”作响,树荫下摆着两张粗木桌,几个穿短打的脚夫正围着桌子喝茶,手里攥着啃了一半的烤饼,饼渣掉在地上,引得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

  “先生,到安德驿了,歇口气再走?”赶车的驿卒勒住骡马,回头问道。沈砚掀开车帘,见朱徵妲正趴在他膝头打盹,小眉头微微蹙着,许是驿道颠簸累着了;朱由校靠在李嬷嬷怀里,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铁城火烧,嘴角沾着面渣,眼睛半睁半闭,也快睡着了。他便点头:“也好,歇半个时辰,给孩子们喝点水,醒醒神。”

  周文先跳下车,绕到车厢边扶人——李嬷嬷抱着朱由校小心下来,刚站稳,朱由校就揉了揉眼睛,小手指着驿站门口的马厩,含混地喊“马……”;张嬷嬷抱着朱徵妲,她醒了大半,趴在嬷嬷肩头,眼神懵懂地看着周围的人,小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嬷嬷的衣襟。

  驿站的伙计见来了客人,忙迎上来,嗓门洪亮:“客官里面请!有热茶、小米粥,还有刚烤好的胡饼!”说着就引他们往院里走——院子不大,中间砌着个土灶,灶上的铁锅里冒着热气,飘出小米粥的清香;墙角堆着几捆干草,是给骡马添料用的,一个穿灰布短衫的老汉正蹲在草堆旁,用铡刀铡草,“咔嚓咔嚓”的声音匀匀实实。

  沈砚找了张靠灶边的桌子坐下,伙计很快端来一壶热茶、两碗小米粥,又递上一碟胡饼——胡饼是用鏊子烙的,两面焦黄,中间夹着碎盐和葱花,咬一口脆生生的,带着烟火气。李嬷嬷掰了块胡饼,泡在粥里,吹凉了喂给朱由校,他小口咽着,眼睛却盯着灶边——灶台上摆着个粗陶盆,盆里盛着卤得油亮的鸡翅膀,是驿站给过往客商准备的“硬菜”,香味顺着热气飘过来,勾得人胃里发空。

  “给孩子们切块卤鸡吧。”沈砚对伙计说。伙计立马应着,拿刀从盆里切了两块鸡腿肉,用粗纸包着递过来——肉炖得软烂,一抿就化,李嬷嬷挑了点不带筋的肉丝,混在粥里喂朱由校;张嬷嬷则把鸡肉撕成细丝,一点点喂给朱徵妲,她起初还抿着嘴不肯吃,闻到香味,还是小口叼住了,吃完了还伸着小舌头舔了舔嘴唇,惹得张嬷嬷笑:“咱们妲妲也馋了?”

  正吃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噔噔”的马蹄声——两匹枣红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穿着青色公服,腰间系着玉带,到驿站门口勒住马,翻身下来,径直往沈砚这桌走。走在前头的人约莫四十岁,面容方正,见了沈砚,连忙拱手:“可是沈砚沈先生?在下是德州府衙的幕僚,姓陈,奉赵大人之命,在此接应先生和两位殿下。”

  沈砚起身回礼:“有劳陈幕僚。”

  “先生客气了。”陈幕僚笑着坐下,伙计连忙添了副碗筷,他却摆手,“不用麻烦,赵大人吩咐了,让在下尽快引先生们入城,府衙那边已经备好了住处,还有大夫,特意给两位殿下看看身子。”他顿了顿,又说,“戈子谦贪墨一案,德州府已经收到吴桥县衙的呈报,赵大人说,等先生到了,再细议后续处置,定不会让漕运的蛀虫再害百姓。”

  沈砚点头:“有劳赵大人费心。”他看了看怀里的朱徵妲,她正盯着陈幕僚腰间的玉带,小手指着上面的玉扣,眼里满是好奇。陈幕僚注意到她的目光,笑着解下腰间的一个小玉坠——是块雕成小兔子的暖玉,触手温凉,递到朱徵妲面前:“小郡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