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道心种魔-《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击退阴阳家来袭后,太乙山重归宁静,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绷。陈昂回到云台,并未因一场胜战而沾沾自喜,反而愈发沉静。他深知,方才一战看似轻松,实则是凭借初成的神念与对天地元气的精妙运用,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若论真实修为底蕴,与阴阳家那些修炼多年的长老相比,自己仍显不足,尤其是对自身各种强大力量的理解与融合,尚停留在相对粗浅的阶段。

  赤松子不知何时已来到云台,看着正在调息回气的陈昂,缓缓开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汝之力量,刚猛有余,圆融不足。虽借天地之势暂压敌锋,然其根未断,其源未清,终非长久之道。”

  陈昂睁开眼,虚心请教:“请前辈指点。”

  赤松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可知,何为‘道’?”

  陈昂沉吟片刻,结合近日所学,答道:“道法自然,无形无象,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然也。”赤松子颔首,“道包容万物,亦蕴含万物。阴阳、刚柔、生死、动静,皆在其中。汝所修功法,刚猛无俦,凌厉霸道,是‘道’之一面;然一味追求刚猛,犹如只取江河之澎湃,却失其润泽万物之德,终落了下乘,易入魔道。”

  他指向陈昂:“汝体内力量庞杂,看似浩荡,实则未能真正统合归一,更未能明其性,顺其理。如同驾驭数匹烈马,虽力大,却方向不一,稍有不慎,便有车毁人亡之危。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助你攀升更高境界,反可能侵蚀心性,种下魔念。”

  陈昂心中凛然。他深知自身力量来源复杂,虽强大,却始终有种隔阂感,未能如臂指使,尤其在使用吸功大法这类霸道功法时,偶尔会心生戾气。以往只以为是功法特性,如今听赤松子点破,才知是未能“明其性,顺其理”的根源问题。

  “求前辈教我。”陈昂诚心恳求。

  “道在经中。”赤松子袖袍一拂,石台上多了几卷看似更加古老的竹简,并非功法秘籍,而是《道德经》、《南华经》的原典,甚至还有一些更古老的、关于气与神、性与命的散篇论述。“静心研读,勿求速成。以经义为镜,观照自身力量本源,明其阴阳刚柔之性,寻其与天地共鸣之理。何时你能将这些力量真正化为己有,如心念转动般自然,方算初入门径。”

  自此,陈昂彻底静下心来,不再急于练习引气或术法,而是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这几卷最深奥道藏的研读之中。

  他每日于云台之上,面对云海苍山,反复诵读、揣摩那些微言大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他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反思。

  龙神功的至阳至刚,是否可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非一味猛攻?

  九阴真经的至阴至柔,是否可领悟“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妙谛?

  吸功大法的攫取吞噬,是否暗合“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天地循环之理?而非强取豪夺,损人不利己。

  金刚不坏神功的极致防御,是否可达“以其无死地”的境界?

  神鬼七杀令的咒法之力,其根源是杀戮,还是“替天行道”、维持某种平衡?

  名剑八式的御剑之术,其极致是“器利”,还是“心诚”?

  他以经义为尺,重新丈量、审视自身所学的每一种力量。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如同刮骨疗毒,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去直面自身力量体系中的不足与隐患。

  过程中,他时常陷入沉思,甚至周身气息紊乱,时有刚猛气劲不受控制地溢出,斩裂山石;时而又阴冷如冰,让周围草木凝霜。这是不同力量在经义引导下自发调整、冲突、磨合的必然现象。

  赤松子始终在一旁静观,偶尔在他即将走岔时,出言点醒一二,助他回归正途。

  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陈昂周身那庞杂凌厉的气息,开始渐渐内敛、沉淀、融合。虽然总量并未增加,却变得更加精纯、圆融、可控。他眼神中的锋芒也逐渐化去,变得愈发深邃平和,仿佛能容纳万物。

  这一日,他读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句,心有所感,下意识地抬手。左手龙神功内力运转,至阳炽热;右手九阴真气流动,至阴寒冽。以往他或分而用之,或强行融合以求爆发。

  而此刻,他心念微动,不再强求融合,而是引导这两股性质截然相反的内力,如同引导阴阳二气,于身前自然交汇、旋转,形成一个微小却稳定和谐的“气旋”。气旋中心,既非至阳,亦非至阴,而是一种蕴含着勃勃生机的“中和”之气。

  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气旋,却标志着他对自身力量的理解和掌控,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开始真正触摸到“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门槛!

  赤松子见状,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善。道心初种,魔念渐消。虽只是起始,然方向已正。后续之路,仍需你自行探索。”

  陈昂散去气旋,起身,对着赤松子深深一揖:“谢前辈点拨之恩。”这一次,他的感谢发自肺腑。赤松子虽未传授一招一式,却为他指明了未来修行的无上正道,清除了前进路上最大的隐患——力量反噬与心魔滋生。

  如今,他感觉自身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对解决新郑危机,也拥有了更强的信心。是时候,再次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