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走了,走得有些仓促,甚至忘了维持一贯的从容。陈昂那几句精准无比、直戳要害的话,像一根根无形的针,刺破了他骄傲的外壳,露出了里面那份被触及真实短板后的震惊与无措。他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思考,甚至……去验证。他无法立刻接受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竟能一眼看穿他苦练多年的霍家拳中可能存在的细微瑕疵。这份认知上的冲击,远比一场比武的胜负更让他心神不宁。
王振海看着霍元甲略显僵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转过头,对陈昂的敬佩简直无以复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林先生,您真是神了!连霍家少爷都被您说得……呃,心服口服!”他本来想说“哑口无言”,但觉得不太合适,临时换了个词。
陈昂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他知道,离霍元甲真正“心服”还早得很,顶多是种下了一颗怀疑和好奇的种子。但对目前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王兄,药材既已备齐,我需闭关几日,调配些东西,若无要紧事,暂勿打扰。”陈昂下了逐客令。他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利用这些优质药材,结合罗盘的辅助分析功能,优化出更适合当前身体状态和暗劲修炼的药浴和内服方子。
王振海连忙答应:“先生放心!绝对没人打扰您!有什么需要,随时让街口卖炊饼的小六子给我捎个信就行!”他现在对陈昂几乎言听计从。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紧闭,时常有淡淡的、奇异的药香飘散出来,时而清冽,时而醇厚,还夹杂着某种极细微的、仿佛高频震荡般的嗡鸣声,若有若无,让偶尔路过巷子的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又说不出了所以然。
陈昂沉浸在“科学化练武”的实践之中。他根据当前身体的扫描数据(由罗盘模糊提供)和药材的药性分析,不断调整着配方和熬制工艺。他甚至尝试用暗劲震荡药液,加速成分融合与渗透,并辅以特殊的呼吸法,最大化吸收效率。
几天后,当陈昂再次打开院门时,整个人精气神似乎又内敛深邃了几分,眼神开阖间,精光流转,皮肤下隐隐透着一层温润的宝光,那是气血得到极大补充和淬炼的迹象。优化的药方效果显着,不仅迅速弥补了修炼的消耗,更推动着他的暗劲向着更精纯、更渗透的方向稳步前进,化劲的那层门槛似乎也清晰了一丝。
王振海几乎是掐着点来的,身后还跟着两位年纪稍长、太阳穴高鼓、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一位面色红润,脾气似乎有些火爆;另一位则面色沉静,目光中带着审慎。
“林先生,您出关了?”王振海恭敬道,然后连忙介绍,“这两位是我的师叔,八极门‘镇’字辈的高手,刘镇山师叔,张镇岳师叔。师叔,这位就是我跟您二位提过的陈昂林先生。”
那面色红润的刘镇山率先开口,声若洪钟,带着明显的怀疑:“小子,振海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什么你能治老伤,还能看出功夫里的门道?我老刘这胳膊,年轻时让人用阴手点过,下雨天就酸疼难忍,几十年了,你可有法子?”他直接伸出左臂,衣袖撸起,露出筋肉虬结但明显能看到一处细微凹陷和不自然青黑色的小臂。
另一位张镇岳则沉稳得多,只是抱拳道:“听闻林先生妙手,特来拜访。”但他那双眼睛,却如探照灯般上下打量着陈昂,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所有秘密。
陈昂心知,这是王振海拉来的“大客户”,也是进一步的试探。他面色不变,上前两步,手指看似随意地在那处旧伤周围按捏了几下,暗劲微吐,细细感知其下淤塞的气血和细微的经络损伤。
“阴手点穴,伤及脉络,淤血凝而不散,兼有寒湿之气侵入。”陈昂收回手,语气肯定,“若早年及时以阳刚内劲化开淤塞,辅以活血化瘀的猛药,不难治愈。拖延至今,淤血已与筋膜粘连,寒湿盘踞,是有些麻烦。”
刘镇山眼睛一瞪:“废话!谁不知道麻烦?就说能不能治?”
“能。”陈昂回答得干脆利落,“需先以特殊手法松解粘连,化开旧淤,再以我独门配制的‘纯阳化瘀膏’外敷,内服‘驱寒壮血汤’,期间配合特定的导引术活动气血。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可保根除,发力无碍。”他说的手法,自然包含了暗劲的精细运用和现代物理治疗理念,药方更是优化改良过的。
刘镇山将信将疑,但看陈昂说得如此笃定,又想到王振海的确伤势好转,便哼了一声:“好!老子就信你一回!要是没用,哼!”
张镇岳则缓缓开口:“林先生方才所说‘特殊手法’,不知是何门何派的高招?似乎非是寻常推拿按摩。”他更关注陈昂施展的手段。
陈昂看了他一眼,知道这才是难缠的角色,微微一笑道:“家传的一点微末之技,结合了对人体气血经络的理解罢了,无门无派,让张先生见笑了。”他再次祭出“山野隐逸”的挡箭牌。
张镇岳目光闪烁,不再追问,只是道:“那便有劳林先生为我刘师兄诊治。诊金方面,绝不会亏待先生。”他显然是想先看看效果。
陈昂也不废话,当下就让刘镇海坐下,凝神静气,双手覆于其旧伤之处。这一次,他指间暗劲吞吐更为精妙,并非强行冲击,而是以一种极高频率的细微震荡,如同无形的细针,一点点渗透、剥离那些粘连的筋膜组织,同时带动气血温和冲刷那处淤塞之地。
刘镇山起初还咬着牙准备忍痛,却只觉得伤处传来一阵阵奇异的酸、麻、胀、热感,并非难以忍受的剧痛,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舒泰,仿佛积压多年的冰块正在慢慢融化,忍不住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
半小时后,陈昂收手,额角微微见汗。刘镇山则活动着左臂,脸上满是惊愕和狂喜:“咦?轻快了!真的轻快了!虽然还没全好,但这酸胀感减轻了大半!神奇!太神奇了!”
张镇岳在一旁看得真切,他功力更深,更能感受到陈昂手法中蕴含的那种对劲力精妙入微的操控,绝非“微末之技”那么简单,看向陈昂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凝重和探究。
“林先生大才!张某佩服!”张镇岳郑重抱拳,“日后先生但有所需,只要不违背江湖道义,八极门‘镇’字辈,欠先生一个人情!”
经此一事,陈昂的名声不再局限于王振海等少数几人,开始通过八极门这两位辈分较高的师叔,在津门武林一个较小的圈子里悄然传开——“南巷来了个神秘的林先生,医术通神,尤其擅长治各种练武留下的老伤暗疾,而且对拳理见解极为独到精深。”
求医问药、或是慕名而来想要“探讨拳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陈昂来者不拒,但立下规矩:诊金不拘金银,更看重各类珍稀药材、或是各派拳术的发力诀要(哪怕只是基础或片段)作为交换。
他的小院,俨然成了津门武林一个新兴的、略带神秘色彩的交流点。各种或真或假的武功口诀、发力心得,以及越来越多的药材,开始流入这个小院。
陈昂则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一切。维度罗盘全力运转,记录、分析、推演着来自不同流派的知识碎片,与他自身的形意根基、八极刚猛、科学理论相互印证、融合。他的武学知识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对劲力的理解也越发深邃透彻。
然而,名声的外传,也不可避免地引来更多的目光,其中不乏审视、嫉妒,乃至恶意。
这一日,几个穿着绸缎褂子、不像练武之人,眼神却异常精明油滑的男子出现在巷口,远远打量着陈昂的小院,低声交谈着。
“就是这儿?那个姓林的郎中?”
“没错,刘爷。八极门的刘镇山、张镇岳前几天都来过,出去后对这郎中是赞不绝口。”
“哼,一个外来户,无根无萍,靠着几手医术和故弄玄虚的拳理,就在这儿拉起场子了?问过咱们脚行、问过津门各大会馆了吗?打听清楚他什么来路,背后有没有人。要是没有……”为首那个被称作“刘爷”的瘦高男子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阴鸷,“这棵摇钱树,可不能让他一个人抱死了。”
津门的水,因陈昂的闯入而涌动的,不仅仅是武林的涟漪,似乎也开始触碰到水面下更深、更暗的礁石。而这一切,闭关揣摩劲力、整合收获的陈昂,尚未完全察觉。
王振海看着霍元甲略显僵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转过头,对陈昂的敬佩简直无以复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林先生,您真是神了!连霍家少爷都被您说得……呃,心服口服!”他本来想说“哑口无言”,但觉得不太合适,临时换了个词。
陈昂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他知道,离霍元甲真正“心服”还早得很,顶多是种下了一颗怀疑和好奇的种子。但对目前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王兄,药材既已备齐,我需闭关几日,调配些东西,若无要紧事,暂勿打扰。”陈昂下了逐客令。他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利用这些优质药材,结合罗盘的辅助分析功能,优化出更适合当前身体状态和暗劲修炼的药浴和内服方子。
王振海连忙答应:“先生放心!绝对没人打扰您!有什么需要,随时让街口卖炊饼的小六子给我捎个信就行!”他现在对陈昂几乎言听计从。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紧闭,时常有淡淡的、奇异的药香飘散出来,时而清冽,时而醇厚,还夹杂着某种极细微的、仿佛高频震荡般的嗡鸣声,若有若无,让偶尔路过巷子的人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又说不出了所以然。
陈昂沉浸在“科学化练武”的实践之中。他根据当前身体的扫描数据(由罗盘模糊提供)和药材的药性分析,不断调整着配方和熬制工艺。他甚至尝试用暗劲震荡药液,加速成分融合与渗透,并辅以特殊的呼吸法,最大化吸收效率。
几天后,当陈昂再次打开院门时,整个人精气神似乎又内敛深邃了几分,眼神开阖间,精光流转,皮肤下隐隐透着一层温润的宝光,那是气血得到极大补充和淬炼的迹象。优化的药方效果显着,不仅迅速弥补了修炼的消耗,更推动着他的暗劲向着更精纯、更渗透的方向稳步前进,化劲的那层门槛似乎也清晰了一丝。
王振海几乎是掐着点来的,身后还跟着两位年纪稍长、太阳穴高鼓、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一位面色红润,脾气似乎有些火爆;另一位则面色沉静,目光中带着审慎。
“林先生,您出关了?”王振海恭敬道,然后连忙介绍,“这两位是我的师叔,八极门‘镇’字辈的高手,刘镇山师叔,张镇岳师叔。师叔,这位就是我跟您二位提过的陈昂林先生。”
那面色红润的刘镇山率先开口,声若洪钟,带着明显的怀疑:“小子,振海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什么你能治老伤,还能看出功夫里的门道?我老刘这胳膊,年轻时让人用阴手点过,下雨天就酸疼难忍,几十年了,你可有法子?”他直接伸出左臂,衣袖撸起,露出筋肉虬结但明显能看到一处细微凹陷和不自然青黑色的小臂。
另一位张镇岳则沉稳得多,只是抱拳道:“听闻林先生妙手,特来拜访。”但他那双眼睛,却如探照灯般上下打量着陈昂,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所有秘密。
陈昂心知,这是王振海拉来的“大客户”,也是进一步的试探。他面色不变,上前两步,手指看似随意地在那处旧伤周围按捏了几下,暗劲微吐,细细感知其下淤塞的气血和细微的经络损伤。
“阴手点穴,伤及脉络,淤血凝而不散,兼有寒湿之气侵入。”陈昂收回手,语气肯定,“若早年及时以阳刚内劲化开淤塞,辅以活血化瘀的猛药,不难治愈。拖延至今,淤血已与筋膜粘连,寒湿盘踞,是有些麻烦。”
刘镇山眼睛一瞪:“废话!谁不知道麻烦?就说能不能治?”
“能。”陈昂回答得干脆利落,“需先以特殊手法松解粘连,化开旧淤,再以我独门配制的‘纯阳化瘀膏’外敷,内服‘驱寒壮血汤’,期间配合特定的导引术活动气血。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可保根除,发力无碍。”他说的手法,自然包含了暗劲的精细运用和现代物理治疗理念,药方更是优化改良过的。
刘镇山将信将疑,但看陈昂说得如此笃定,又想到王振海的确伤势好转,便哼了一声:“好!老子就信你一回!要是没用,哼!”
张镇岳则缓缓开口:“林先生方才所说‘特殊手法’,不知是何门何派的高招?似乎非是寻常推拿按摩。”他更关注陈昂施展的手段。
陈昂看了他一眼,知道这才是难缠的角色,微微一笑道:“家传的一点微末之技,结合了对人体气血经络的理解罢了,无门无派,让张先生见笑了。”他再次祭出“山野隐逸”的挡箭牌。
张镇岳目光闪烁,不再追问,只是道:“那便有劳林先生为我刘师兄诊治。诊金方面,绝不会亏待先生。”他显然是想先看看效果。
陈昂也不废话,当下就让刘镇海坐下,凝神静气,双手覆于其旧伤之处。这一次,他指间暗劲吞吐更为精妙,并非强行冲击,而是以一种极高频率的细微震荡,如同无形的细针,一点点渗透、剥离那些粘连的筋膜组织,同时带动气血温和冲刷那处淤塞之地。
刘镇山起初还咬着牙准备忍痛,却只觉得伤处传来一阵阵奇异的酸、麻、胀、热感,并非难以忍受的剧痛,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舒泰,仿佛积压多年的冰块正在慢慢融化,忍不住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
半小时后,陈昂收手,额角微微见汗。刘镇山则活动着左臂,脸上满是惊愕和狂喜:“咦?轻快了!真的轻快了!虽然还没全好,但这酸胀感减轻了大半!神奇!太神奇了!”
张镇岳在一旁看得真切,他功力更深,更能感受到陈昂手法中蕴含的那种对劲力精妙入微的操控,绝非“微末之技”那么简单,看向陈昂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凝重和探究。
“林先生大才!张某佩服!”张镇岳郑重抱拳,“日后先生但有所需,只要不违背江湖道义,八极门‘镇’字辈,欠先生一个人情!”
经此一事,陈昂的名声不再局限于王振海等少数几人,开始通过八极门这两位辈分较高的师叔,在津门武林一个较小的圈子里悄然传开——“南巷来了个神秘的林先生,医术通神,尤其擅长治各种练武留下的老伤暗疾,而且对拳理见解极为独到精深。”
求医问药、或是慕名而来想要“探讨拳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陈昂来者不拒,但立下规矩:诊金不拘金银,更看重各类珍稀药材、或是各派拳术的发力诀要(哪怕只是基础或片段)作为交换。
他的小院,俨然成了津门武林一个新兴的、略带神秘色彩的交流点。各种或真或假的武功口诀、发力心得,以及越来越多的药材,开始流入这个小院。
陈昂则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一切。维度罗盘全力运转,记录、分析、推演着来自不同流派的知识碎片,与他自身的形意根基、八极刚猛、科学理论相互印证、融合。他的武学知识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对劲力的理解也越发深邃透彻。
然而,名声的外传,也不可避免地引来更多的目光,其中不乏审视、嫉妒,乃至恶意。
这一日,几个穿着绸缎褂子、不像练武之人,眼神却异常精明油滑的男子出现在巷口,远远打量着陈昂的小院,低声交谈着。
“就是这儿?那个姓林的郎中?”
“没错,刘爷。八极门的刘镇山、张镇岳前几天都来过,出去后对这郎中是赞不绝口。”
“哼,一个外来户,无根无萍,靠着几手医术和故弄玄虚的拳理,就在这儿拉起场子了?问过咱们脚行、问过津门各大会馆了吗?打听清楚他什么来路,背后有没有人。要是没有……”为首那个被称作“刘爷”的瘦高男子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阴鸷,“这棵摇钱树,可不能让他一个人抱死了。”
津门的水,因陈昂的闯入而涌动的,不仅仅是武林的涟漪,似乎也开始触碰到水面下更深、更暗的礁石。而这一切,闭关揣摩劲力、整合收获的陈昂,尚未完全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