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雪狼”紧锣密鼓地清理内部特务、与暗处的敌人周旋之际,外部局势也在急剧变化。苏军开始陆续撤离一些较小的城镇和据点,将力量收缩至主要城市和交通线。权力的真空,瞬间引来了新的争夺者。
距离宁安支队活动区域不远,一个名为“靠山屯”的镇子,刚刚送走最后一辆苏军卡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支打着“国民政府东北先遣军”旗号、由百十号人组成的队伍,便在一个姓王的特派员带领下,大摇大摆地开了进来。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核心是十几个穿着美式夹克、趾高气昂的特工人员,其余大多是收编的当地伪警察和土匪,装备杂乱,纪律涣散。
他们一进镇子,便占据了原维持会大院,挂起青天白日旗,宣布“光复”,并立刻开始了所谓的“接收”工作。
消息很快传到了宁安支队。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召集林锋等人紧急商议。
“这帮龟孙子,鼻子倒挺灵!苏军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到了!”李满仓气得直拍桌子,“靠山屯地理位置重要,不能让他们站稳脚跟!”
王指导员相对冷静:“情况复杂。他们打着‘中央政府’的旗号,有一定的欺骗性。镇里不少士绅和百姓还在观望。我们贸然动手,可能会被扣上破坏抗战、袭击政府的帽子。”
林锋沉思片刻,说道:“支队长,指导员,我建议,先派人进去摸摸底,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民心向背如何。知己知彼,再做打算。”
这个提议得到了同意。林锋再次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夜莺”小组,并加派了机灵的赵小川,几人扮作投亲的难民,混入了靠山屯。
镇子里的景象让“夜莺”等人暗自心惊。所谓的“先遣军”士兵在街上横冲直撞,强行“征用”商户的物资,美其名曰“劳军”;王特派员带来的手下,则忙着清点伪满时期留下的公产,将能搬走的东西都贴上封条,准备运走。原维持会的几个头面人物,此刻又换了一副面孔,围着王特派员阿谀奉承,争抢着“维持会长”、“保安团长”之类的头衔。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以“清查日伪残余”为名,强行收缴了镇里护院队和部分猎户的枪支,却对真正欺压百姓的伪警察和地痞流氓网开一面,甚至将其吸纳进“保安团”。
镇上的百姓们脸上大多带着麻木和恐惧,关门闭户者居多。一些原本对“中央军”抱有期待的士绅,看到这群人的做派,也暗自摇头,心中失望。
赵小川在一个茶馆里,听到几个老者在低声议论:
“唉,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个‘中央’,怎么感觉……跟以前那帮人也差不多?”
“慎言!没看见他们手里的家伙吗?听说后面还有大队国军要来呢!”
“苛捐杂税又来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夜莺”小组将观察到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她们还注意到,这支“先遣军”看似嚣张,实则外强中干,兵力分散,警戒松懈,除了核心的十几个特工,其余收编的人员战斗力存疑,而且不得人心。
带着这些宝贵的情报,“夜莺”小组迅速撤离了靠山屯,返回支队汇报。
“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得民心!”李满仓听完汇报,下了判断。
王指导员也点头道:“他们立足未稳,正是我们行动的好时机。但方式要讲究,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争取民心,避免授人以柄。”
林锋看着地图上靠山屯的位置,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这场“光复”闹剧,是危机,也是机会。一个向周边百姓展示谁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并顺势拔掉这颗钉子的机会。他需要制定一个周密而精准的行动方案,既要军事上的胜利,也要政治上的主动。
距离宁安支队活动区域不远,一个名为“靠山屯”的镇子,刚刚送走最后一辆苏军卡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支打着“国民政府东北先遣军”旗号、由百十号人组成的队伍,便在一个姓王的特派员带领下,大摇大摆地开了进来。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核心是十几个穿着美式夹克、趾高气昂的特工人员,其余大多是收编的当地伪警察和土匪,装备杂乱,纪律涣散。
他们一进镇子,便占据了原维持会大院,挂起青天白日旗,宣布“光复”,并立刻开始了所谓的“接收”工作。
消息很快传到了宁安支队。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召集林锋等人紧急商议。
“这帮龟孙子,鼻子倒挺灵!苏军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到了!”李满仓气得直拍桌子,“靠山屯地理位置重要,不能让他们站稳脚跟!”
王指导员相对冷静:“情况复杂。他们打着‘中央政府’的旗号,有一定的欺骗性。镇里不少士绅和百姓还在观望。我们贸然动手,可能会被扣上破坏抗战、袭击政府的帽子。”
林锋沉思片刻,说道:“支队长,指导员,我建议,先派人进去摸摸底,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民心向背如何。知己知彼,再做打算。”
这个提议得到了同意。林锋再次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夜莺”小组,并加派了机灵的赵小川,几人扮作投亲的难民,混入了靠山屯。
镇子里的景象让“夜莺”等人暗自心惊。所谓的“先遣军”士兵在街上横冲直撞,强行“征用”商户的物资,美其名曰“劳军”;王特派员带来的手下,则忙着清点伪满时期留下的公产,将能搬走的东西都贴上封条,准备运走。原维持会的几个头面人物,此刻又换了一副面孔,围着王特派员阿谀奉承,争抢着“维持会长”、“保安团长”之类的头衔。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以“清查日伪残余”为名,强行收缴了镇里护院队和部分猎户的枪支,却对真正欺压百姓的伪警察和地痞流氓网开一面,甚至将其吸纳进“保安团”。
镇上的百姓们脸上大多带着麻木和恐惧,关门闭户者居多。一些原本对“中央军”抱有期待的士绅,看到这群人的做派,也暗自摇头,心中失望。
赵小川在一个茶馆里,听到几个老者在低声议论:
“唉,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个‘中央’,怎么感觉……跟以前那帮人也差不多?”
“慎言!没看见他们手里的家伙吗?听说后面还有大队国军要来呢!”
“苛捐杂税又来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夜莺”小组将观察到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她们还注意到,这支“先遣军”看似嚣张,实则外强中干,兵力分散,警戒松懈,除了核心的十几个特工,其余收编的人员战斗力存疑,而且不得人心。
带着这些宝贵的情报,“夜莺”小组迅速撤离了靠山屯,返回支队汇报。
“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得民心!”李满仓听完汇报,下了判断。
王指导员也点头道:“他们立足未稳,正是我们行动的好时机。但方式要讲究,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争取民心,避免授人以柄。”
林锋看着地图上靠山屯的位置,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这场“光复”闹剧,是危机,也是机会。一个向周边百姓展示谁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并顺势拔掉这颗钉子的机会。他需要制定一个周密而精准的行动方案,既要军事上的胜利,也要政治上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