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意外的“馈赠”-《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

  当“雪狼”支队携带着缴获的物资,悄无声息地返回宁安支队驻地时,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彻夜的行动让队员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物资被直接运到了支队部旁边的空屋,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早已等候在此。

  “好家伙!”李满仓看着队员们卸下的几个沉重木箱和那卷厚实的帆布,眼睛顿时亮了,上前拿起一把工兵锹,用手指弹了弹锹面,又掂了掂重量,“都是硬货!老毛子手里漏出来的东西,果然不差!”

  王指导员仔细查看着工具上的铭文和帆布的质地,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些工具,无论是修缮工事,还是维护武器,都大有用处。这帆布更是难得,防水耐磨,可以做帐篷,做携行具,用处太大了。林队长,你们这次行动,收获不小啊!”

  林锋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太多得意之色:“支队长,指导员,东西是拿到了,但苏军那边……”

  “怕个球!”李满仓一摆手,“他们自己偷鸡摸狗,还敢声张不成?就算察觉少了点东西,也只能吃个哑巴亏!这事儿干得漂亮!”

  王指导员相对谨慎些:“老李,话虽如此,我们也要加强警戒,防止对方暗中调查。不过,这批物资确实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他转向林锋,“林队长,这些东西,你们‘雪狼’优先挑选需要的,剩下的交由支队统一分配。”

  “是!”林锋立正应答。这正是他希望的,“雪狼”作为尖刀部队,需要更好的装备来维持战斗力。

  物资被迅速打开清点。工兵工具种类齐全,锹、镐、钳、锤,甚至还有一些小型的钢锯和锉刀,每一件都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保养得相当好。那卷帆布更是让周大海这样的老抗联啧啧称奇,直说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质地这么扎实的。

  “雪狼”的队员们围着这些意外的“馈赠”,兴奋地议论着。

  “有了这些家伙什,咱那破掩体就能修得更结实了!”

  “这帆布好,给我块边角料,我能把磨破的子弹袋都补好!”

  “队长,能不能用这帆布做几个雪地伪装斗篷?下次潜伏就更方便了。”

  林锋听着队员们的讨论,心中已有规划。他拿起几件工具,又指了指那卷帆布,对水生和周大海吩咐道:“工具按需分配到各班,专人保管。帆布留出大部分,我另有用处。”

  他所谓的用处,是结合现代单兵装具的理念。他找来支队里手艺最好的老皮匠和几个心灵手巧的队员,开始捣鼓起来。利用缴获的帆布、钢丝以及原有的一些皮革边角料,林锋指导他们,尝试制作一种多功能武装带和更合理的背囊系统。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反复试验。但林锋凭借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和队员们日益精进的手艺,几天后,几套粗糙但功能明确的 prototype(原型)还是做了出来。

  当水生和“夜莺”等人试穿上这些新装具,将弹匣包、手榴弹袋、水壶、工兵锹等物品合理地固定在不同位置,并且背上了能够均匀分担重量的背囊时,他们都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嘿!这东西好!比以前利索多了,跑起来也不晃荡!”周大海用力蹦跳了几下,惊喜地说道。

  “夜莺”则更看重其隐蔽性:“分散携带,没有突出物,更利于潜伏和战术动作。”

  林锋看着初步成功的试验品,对老皮匠和那几个队员说道:“就按这个思路,先给侦察连和教导队的骨干每人配一套。材料不够,就想办法,帆布省着点用,旧衣服、缴获的鬼子背包,能改造的都改造起来。”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开始在“雪狼”支队内部悄然发生着变化。队员们身上的装备变得更加贴合实用,行动也更加便捷。虽然整体上依然是一支“土八路”队伍,但其内核,正在林锋的潜移默化下,朝着更专业、更高效的方向一点点进化。

  那场冒险的“虎口夺食”,带来的不仅仅是几箱工具和一卷帆布,更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雪狼”自我革新和提升的引擎。在这片冰天雪地中,这支年轻的队伍,正利用一切能获取的资源,顽强地磨砺着自己的爪牙,等待着下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