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磨砺以待-《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

  清晨的寒气如同无形的细针,刺透棉衣,扎在皮肤上。宁安支队驻地旁的训练场上,却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第一批“雪狼”学员的结业与授旗,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起点。送走了那些如同种子般撒向各部队的骨干,林锋和他的核心教官团队几乎没有任何喘息,便立刻投入了第二批学员的选拔与训练工作中。

  新的训练周期,在总结第一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系统,也更加严苛。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

  基础的体能和队列训练依旧是每日的必修课,但强度更大,要求更高。林锋深知,没有钢铁般的体魄和绝对的纪律,一切精妙的战术都是空中楼阁。

  射击训练区,水生的咆哮声不时响起:

  “呼吸!控制你的呼吸!你以为是在砍柴吗?”

  “目标不是一块死木头!它会动,会反击!把你的目标想象成最恨的敌人!”

  新学员们趴在冰冷的土地上,据枪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稳定支撑而微微颤抖,呼出的白气在眉睫上结成了霜,但眼神却紧紧盯着远处的靶标,不敢有丝毫松懈。

  爆破训练场转移到了更偏远的山谷,爆炸声沉闷地回荡。李根壮带着几名老队员,正在向新学员们演示如何利用有限的本土材料制作威力更大的炸药,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设置诡雷的技巧。每一次演示都伴随着详细的理论讲解和安全规范的反复强调。

  “夜莺”负责的渗透与侦察科目,则更加注重实战环境的模拟。新学员们被要求在完全陌生的复杂山林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区域的侦察绘图,并成功规避由老队员扮演的“敌方”巡逻队。失败者面临的不是责骂,而是更加繁重的补训和深刻的反省总结。

  林锋的身影穿梭在各个训练区域。他的要求近乎苛刻,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不规范,任何一个战术配合的失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会立刻叫停训练,亲自示范,或者让老队员进行正反对比演示,直到新学员们完全理解并掌握要领为止。

  “知道为什么要练得这么狠吗?”在一次长途负重奔袭后的休息间隙,林锋站在一群瘫倒在地、大口喘气的新学员面前,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因为我想折磨你们。”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疲惫的脸。

  “是因为我们的敌人,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国民党的美械师,装备比我们好,弹药比我们足。那些盘踞在城镇里的伪军残部和土匪,熟悉地形,心狠手辣。我们凭什么打赢他们?”

  他顿了顿,指向周围的老队员,“就凭我们比他们更能吃苦!比他们更懂战术!比他们更团结!比他们更有信念!”

  “现在多流汗,多摔打,战场上才能少流血,才能活下来,才能完成任务!才能对得起‘雪狼’这面旗帜!”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新学员的心头。看着那些已经成为标杆的老队员依旧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看着那面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的“雪狼”战旗,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新学员们心中熊熊燃烧。

  训练的间隙,文化学习和政治教育也丝毫没有放松。王指导员亲自授课,讲解当前东北的局势,分析敌我力量对比,阐述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赵小川等有文化的骨干则主动承担起扫盲任务,教新队员们识字、算数,理解作战地图和命令。

  林锋站在场边,看着这支在艰苦磨砺中逐渐成型的新队伍。装备依旧简陋,许多新队员使用的还是老旧的“三八式”甚至“汉阳造”,服装五花八门,脸上带着菜色。但他们的眼神,却与初来时有了天壤之别,少了迷茫与畏惧,多了坚毅与专注。

  他知道,仅仅靠训练场上的汗水,还不足以铸就真正的精锐。他们需要战火的洗礼,需要实实在在的胜利来建立信心,也需要用敌人的装备来武装自己。苏军兵站遭遇的屈辱,像一根刺,始终扎在他心里。

  “队长,”水生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个水壶,“这批苗子不错,有几个好料子。”

  林锋接过水壶,抿了一口冰冷的水,目光依旧停留在训练场上:“是不错。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空,感受着空气中愈发凛冽的寒意。

  “通知下去,训练强度再提一成。尤其是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科目,要重点加强。”

  “明白!”水生点头,没有丝毫犹豫。

  就在这时,一名支队部的通信员骑马疾驰而来,在林锋面前勒住马缰,利落地翻身下马,敬礼:

  “林队长!支队长和指导员请你立刻去支队部开会,有紧急作战任务!”

  林锋眼神一凛,接过通信员递来的纸条,快速扫了一眼,随即对水生道:“继续训练,按计划进行!”

  “是!”

  林锋翻身上了自己的战马,最后看了一眼训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一夹马腹,向着支队部方向疾驰而去。

  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拍打在脸上。林锋知道,磨砺以待的“雪狼”,即将迎来又一次真正的狩猎。而这一次,他们的獠牙,必须更加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