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窝棚的胜利带来的喜悦尚未持续两天,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便摆在了宁安支队面前——过冬的物资依然极度匮乏。虽然剿灭谢文东缴获了不少粮食和布匹,但分摊到整个支队和需要救济的群众头上,依然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御寒的厚棉衣、棉鞋和药品,缺口巨大。
经支队党支部研究,决定由林锋的侦察连护送一支由支队后勤人员和部分民兵组成的小分队,前往靠近铁路线的一个原日伪物资仓库据点碰碰运气。据之前的情报,那里可能还遗留部分未被苏军或国民党“接收”的物资。
队伍小心翼翼地避开大路,在荒野中行军一日,终于远远看到了那个位于小火车站旁的仓库区。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心里一沉。
仓库周围,随处可见巨大的履带碾轧痕迹和散落的空罐头盒、酒瓶——这是苏军坦克和车辆留下的印记。几座大型仓库的门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些破碎的包装箱和散落的稻草,显示这里曾经堆满物资,但已被彻底搬空。
“还是来晚了…”支队后勤的老张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失望,“老毛子下手太快了,刮地三尺啊这是!”
林锋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突然,他的镜头定格在仓库区最边缘的一个小型辅助仓库。那里似乎还有动静,而且仓库门是关闭的。
“那边好像还有东西,过去看看!”林锋下令,队伍立刻保持警戒队形,向那个小仓库靠近。
就在他们即将接近仓库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传来!一辆涂着苏军绿漆、车顶架着转盘机枪的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卷着雪沫,猛地从仓库后面冲出来,一个甩尾,横在了侦察连队伍前面!
车上跳下来三名苏联士兵,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戴着棕色的毛绒帽子(俗称“乌克兰帽”)。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鼻子通红的少尉,嘴里叼着烟卷,眼神倨傲。另外两名士兵则端着波波沙冲锋枪,斜眼看着林锋他们,态度轻蔑。
“Стой! Кто такие? (站住!什么人?)”苏军少尉用生硬的俄语喝道,一只手按在腰间的托卡列夫手枪套上。
队伍立刻停了下来,战士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紧张地对峙着。对方虽然只有三个人,但那辆吉普车和转盘机枪,以及他们身后可能存在的更多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林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快,上前一步。他知道,此刻不能发生冲突。
他用尽量平缓的语调,说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略显生涩但清晰的俄语:“Мы – китайские парти3аны, Антияпонский отряд Нинган. (我们是中国游击队,宁安抗日支队。)” 这是他凭借现代记忆和近期恶补学会的几句关键俄语之一。
苏军少尉显然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像普通中国军官的人会说俄语。他上下打量了林锋一番,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装备混杂但眼神警惕的士兵,脸上的倨傲丝毫未减。
“Парти3аны? (游击队?)”他嗤笑一声,吐掉烟头,“3десь всё теперь наше, по репарациям! У6ирайтесь! (这里的一切现在都是我们的了,战利品!滚开!)”
他挥手指着那个小仓库,又指了指吉普车后面,意思很明显:这里的东西归我们了,你们没份,赶紧走。
后勤的老张虽然听不懂俄语,但看对方手势和态度也明白了七八分,急得想上前理论,被林锋用眼神严厉制止。
林锋知道,跟这些底层苏军士兵讲道理是没用的。他继续保持克制,试图沟通:“Мы нуждаемся в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препаратах и 3имней одежде, что6ы лечить раненых и 6ороться с японскими остатками. Можем ли мы о6менять или купить часть? (我们需要药品和冬衣,用于救治伤员和清剿日军残余。我们能否交换或者购买一部分?)”
苏军少尉不耐烦地摆摆手,几乎是在驱赶苍蝇:“Нет! Ничего не продаём! Уходите, или 6удут про6лемы! (不行!什么都不卖!快走,不然有你们好看!)”
他身后的两个苏军士兵也哗啦一声,有意无意地抬了抬冲锋枪的枪口,威胁意味十足。
就在这时,那个小仓库的门从里面打开了,另一个苏军士兵扛着一箱明显是日式包装的罐头走了出来,得意地朝吉普车吹了声口哨。显然,他们正在搬走最后一点“战利品”。
看到这一幕,侦察连的战士们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这些都是中国的物资,是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夺回来的!现在却被这些所谓的“盟友”如此蛮横地霸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水生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手指紧紧扣在扳机上。“夜莺”的眼神也冷得像冰,狙击手的本能让她在快速评估着威胁和射击角度。
林锋的心中也充满了愤怒和屈辱,但他的大脑异常冷静。冲突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不仅这点物资拿不到,还会给支队、甚至给刚刚开始建立的根据地带来巨大的外交麻烦和政治风险。
他强压下怒火,用最后的理智,对那苏军少尉点了点头,语气冰冷:“Хорошо. Мы уходим. (好的。我们走。)”
说完,他不再看那几个苏军士兵,猛地转身,对队伍低声喝道:“侦察连!全体都有!向后转!撤退!”
命令下达,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战士们尽管满心不甘和愤懑,但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保持着战斗队形,缓缓向后退去,目光却依旧警惕地盯着那几名苏军和他们的吉普车。
那苏军少尉看着中国人“服软”退走,得意地哼了一声,重新点上一支烟,招呼手下继续搬东西。
直到退出很远,再也看不到那个仓库区,队伍才停下来。压抑的沉默笼罩着所有人,失败的憋屈感和对苏军蛮横态度的愤怒,像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心头。
“连长!就这么算了?那帮老毛子也太欺负人了!”水生终于忍不住,低声吼道。
林锋望着仓库的方向,目光深邃,缓缓摇头:“不算了又能怎样?跟他们火并吗?然后引来苏联红军的坦克和大炮?我们现在的力量,还不能硬碰硬。”
他转过身,看着一张张不甘的脸庞,声音沉重却有力:“同志们,今天的委屈,我记下了,大家都记下了!但这笔账,不是这么算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时之勇,是时间!是发展壮大我们的根据地,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有资格真正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让任何人都不敢再小瞧我们!”
他的话像冰冷的雪水,浇熄了战士们冲动的怒火,却点燃了另一种更深沉、更坚定的火焰。
苏军的阴影,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笼罩在侦察连心头。它带来的不仅是物资的损失,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未来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强大的外敌,未必都来自对面。
他们沉默地踏上归途,脚步似乎比来时更加沉重,但也更加坚定。
经支队党支部研究,决定由林锋的侦察连护送一支由支队后勤人员和部分民兵组成的小分队,前往靠近铁路线的一个原日伪物资仓库据点碰碰运气。据之前的情报,那里可能还遗留部分未被苏军或国民党“接收”的物资。
队伍小心翼翼地避开大路,在荒野中行军一日,终于远远看到了那个位于小火车站旁的仓库区。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心里一沉。
仓库周围,随处可见巨大的履带碾轧痕迹和散落的空罐头盒、酒瓶——这是苏军坦克和车辆留下的印记。几座大型仓库的门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些破碎的包装箱和散落的稻草,显示这里曾经堆满物资,但已被彻底搬空。
“还是来晚了…”支队后勤的老张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失望,“老毛子下手太快了,刮地三尺啊这是!”
林锋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突然,他的镜头定格在仓库区最边缘的一个小型辅助仓库。那里似乎还有动静,而且仓库门是关闭的。
“那边好像还有东西,过去看看!”林锋下令,队伍立刻保持警戒队形,向那个小仓库靠近。
就在他们即将接近仓库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传来!一辆涂着苏军绿漆、车顶架着转盘机枪的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卷着雪沫,猛地从仓库后面冲出来,一个甩尾,横在了侦察连队伍前面!
车上跳下来三名苏联士兵,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戴着棕色的毛绒帽子(俗称“乌克兰帽”)。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鼻子通红的少尉,嘴里叼着烟卷,眼神倨傲。另外两名士兵则端着波波沙冲锋枪,斜眼看着林锋他们,态度轻蔑。
“Стой! Кто такие? (站住!什么人?)”苏军少尉用生硬的俄语喝道,一只手按在腰间的托卡列夫手枪套上。
队伍立刻停了下来,战士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紧张地对峙着。对方虽然只有三个人,但那辆吉普车和转盘机枪,以及他们身后可能存在的更多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林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快,上前一步。他知道,此刻不能发生冲突。
他用尽量平缓的语调,说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略显生涩但清晰的俄语:“Мы – китайские парти3аны, Антияпонский отряд Нинган. (我们是中国游击队,宁安抗日支队。)” 这是他凭借现代记忆和近期恶补学会的几句关键俄语之一。
苏军少尉显然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像普通中国军官的人会说俄语。他上下打量了林锋一番,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装备混杂但眼神警惕的士兵,脸上的倨傲丝毫未减。
“Парти3аны? (游击队?)”他嗤笑一声,吐掉烟头,“3десь всё теперь наше, по репарациям! У6ирайтесь! (这里的一切现在都是我们的了,战利品!滚开!)”
他挥手指着那个小仓库,又指了指吉普车后面,意思很明显:这里的东西归我们了,你们没份,赶紧走。
后勤的老张虽然听不懂俄语,但看对方手势和态度也明白了七八分,急得想上前理论,被林锋用眼神严厉制止。
林锋知道,跟这些底层苏军士兵讲道理是没用的。他继续保持克制,试图沟通:“Мы нуждаемся в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препаратах и 3имней одежде, что6ы лечить раненых и 6ороться с японскими остатками. Можем ли мы о6менять или купить часть? (我们需要药品和冬衣,用于救治伤员和清剿日军残余。我们能否交换或者购买一部分?)”
苏军少尉不耐烦地摆摆手,几乎是在驱赶苍蝇:“Нет! Ничего не продаём! Уходите, или 6удут про6лемы! (不行!什么都不卖!快走,不然有你们好看!)”
他身后的两个苏军士兵也哗啦一声,有意无意地抬了抬冲锋枪的枪口,威胁意味十足。
就在这时,那个小仓库的门从里面打开了,另一个苏军士兵扛着一箱明显是日式包装的罐头走了出来,得意地朝吉普车吹了声口哨。显然,他们正在搬走最后一点“战利品”。
看到这一幕,侦察连的战士们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这些都是中国的物资,是从日本侵略者手里夺回来的!现在却被这些所谓的“盟友”如此蛮横地霸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水生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手指紧紧扣在扳机上。“夜莺”的眼神也冷得像冰,狙击手的本能让她在快速评估着威胁和射击角度。
林锋的心中也充满了愤怒和屈辱,但他的大脑异常冷静。冲突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不仅这点物资拿不到,还会给支队、甚至给刚刚开始建立的根据地带来巨大的外交麻烦和政治风险。
他强压下怒火,用最后的理智,对那苏军少尉点了点头,语气冰冷:“Хорошо. Мы уходим. (好的。我们走。)”
说完,他不再看那几个苏军士兵,猛地转身,对队伍低声喝道:“侦察连!全体都有!向后转!撤退!”
命令下达,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战士们尽管满心不甘和愤懑,但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保持着战斗队形,缓缓向后退去,目光却依旧警惕地盯着那几名苏军和他们的吉普车。
那苏军少尉看着中国人“服软”退走,得意地哼了一声,重新点上一支烟,招呼手下继续搬东西。
直到退出很远,再也看不到那个仓库区,队伍才停下来。压抑的沉默笼罩着所有人,失败的憋屈感和对苏军蛮横态度的愤怒,像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心头。
“连长!就这么算了?那帮老毛子也太欺负人了!”水生终于忍不住,低声吼道。
林锋望着仓库的方向,目光深邃,缓缓摇头:“不算了又能怎样?跟他们火并吗?然后引来苏联红军的坦克和大炮?我们现在的力量,还不能硬碰硬。”
他转过身,看着一张张不甘的脸庞,声音沉重却有力:“同志们,今天的委屈,我记下了,大家都记下了!但这笔账,不是这么算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时之勇,是时间!是发展壮大我们的根据地,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有资格真正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让任何人都不敢再小瞧我们!”
他的话像冰冷的雪水,浇熄了战士们冲动的怒火,却点燃了另一种更深沉、更坚定的火焰。
苏军的阴影,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笼罩在侦察连心头。它带来的不仅是物资的损失,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未来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强大的外敌,未必都来自对面。
他们沉默地踏上归途,脚步似乎比来时更加沉重,但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