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项目那边,数据沙箱的“营养不良”问题,暂时靠着数据增强技术和我们那点三寸不烂之舌的坦诚沟通,算是勉强糊弄过去了。虽然没拿到满分,但也没掉链子,联盟和合作方对我们的务实态度还算认可。公司里紧绷的弦稍微松了松,老张带着技术部继续在有限的沙箱数据里“精耕细作”,小刘则忙着维护联盟关系,顺便跟进几个老客户的回款。我那颗悬了几个月的心,总算能往下放一放,甚至开始琢磨是不是该组织一次正经的团建,让大家彻底放松一下。
可这创业之路,就跟唐僧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到不了西天。我这口气还没喘匀乎呢,新的“妖怪”就又找上门了。
这天上午,我正对着电脑琢磨团建是去爬山还是去海边,小刘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担忧的复杂表情。
“沉哥,刚接到一个咨询电话,是‘智捷医疗’打来的。”
“智捷医疗?”我脑子里过了一遍,没啥印象,“新客户?做什么的?”
“是一家做智能康复设备和慢病管理的公司,规模不算太大,但近几年发展挺快。”小刘把手里的一张便签递给我,“他们技术总监姓孙,说是在联盟的项目展示会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像分析de,非常感兴趣,想找我们做个深度定制开发。”
定制开发?我眉头一挑。这可是好事啊!联盟项目主要是为了攒经验和口碑,赚钱有限。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做定制,那就是实打实的收入了!正好能补上咱们还有点虚的现金流。
“什么定制需求?难度大吗?预算怎么样?”我连珠炮似的问。
小刘的表情更复杂了:“需求……有点特别。他们不是要通用的影像分析工具,而是想让我们针对他们一款新型手持式超声设备采集的肌肉骨骼图像,开发一套专用的‘康复效果评估算法’。要求算法能自动识别特定肌肉群的形态、纹理变化,量化评估康复训练的进展和效果。”
手持超声?肌肉骨骼?康复评估?这玩意儿可够专业的!完全超出了我们之前熟悉的胸肺、头颅影像范畴。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活儿不简单。
“技术难度肯定不小,”小刘继续说,“关键是,他们要求算法必须高度适配他们设备的硬件特性和成像参数,而且……希望两个月内交付原型。”
两个月?高度定制?还得吃透他们设备的特性?我这心里开始打鼓了。这可不是在现有算法上修修改改就能搞定的,等于是要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线!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绝对低不了。
“预算呢?他们开了多少?”我最关心这个。
“孙总监说,他们非常看好这个方向,预算可以谈,但希望我们先出个详细方案和报价。”小刘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我侧面打听了一下,智捷医疗最近也在接触其他AI公司,好像……有点比价的意思。”
比价?我心里那点兴奋劲儿立马凉了半截。这意思就是,活儿可以给你,但别想报高价?可这种深度定制、技术门槛高的项目,成本摆在那儿,价格怎么可能低得了?
“这活儿……有点扎手啊。”我揉着太阳穴,“接了吧,技术挑战大,时间紧,利润空间可能还被压得厉害;不接吧,又是送上门的机会,还是医疗细分领域,做好了是个很好的标杆案例。”
“是啊,”小刘点头,“所以我赶紧来跟您商量。要不要先跟对方约个初步沟通,探探虚实?”
“约!必须约!”我拍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你安排一下,越快越好。”
跟智捷医疗孙总监的初步沟通,安排在了第二天下午的视频会议。孙总监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说话语速很快,一看就是技术出身,做事雷厉风行。他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设备特点、临床应用场景和对算法的具体期望,确实非常专业,需求也很明确。
聊到技术和时间节点,老张也参加了会议。一听那两个月的交付期限,老张的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在聊天框里给我狂发消息:“老陆!两个月?开什么玩笑!新领域,新数据,新算法!光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就得耗掉大半时间!这根本不可能!”
我一边听着孙总监侃侃而谈,一边安抚老张:“先听着,别急。”
会议最后,孙总监很直接地问:“陆总,张总,听完我们的需求,你们觉得可行性如何?大概多久能给出初步方案和报价?”
我看了一眼老张,他冲我微微摇头。我深吸一口气,笑着对孙总监说:“孙总,需求我们基本理解了,非常有前瞻性。技术可行性上,我们认为有挑战,但并非不可实现。不过,两个月交付原型,时间确实非常紧张。我们需要内部详细评估一下工作量和技术风险,才能给出准确的方案和时间表。您看,给我们三天时间如何?”
孙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但带着压力:“可以理解。不过陆总,我们也跟其他几家公司在接触,时间不等人。希望贵司能尽快给出让我们满意的答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挂了视频,老张立马就炸了:“老陆!你疯啦?这活儿能接吗?两个月!咱们现在人手本来就不够,联盟项目还得盯着,再开这么一条高难度的新战线,非累死几个不可!而且你看他那口气,摆明了要压价!”
小刘也比较谨慎:“沉哥,张总的担心有道理。定制项目风险高,周期紧,如果报价不合理,很容易亏本赚吆喝。而且,智捷医疗虽然发展快,但付款条件听说比较苛刻。”
我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这活儿,就是个烫手山芋。接,可能吃力不讨好;不接,又怕错过机会。
“别急着下结论。”我摆摆手,“老张,你立刻组织核心骨干,成立个临时项目组,就针对智捷这个需求,做一次快速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和工作量估算!别怕花时间,要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小刘,你负责市场调研,查查智捷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为什么这么急?另外,打听一下其他接触的AI公司什么来头,报价大概在什么区间?”
“行!我这就去弄!”老张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领命而去。
小刘也点点头:“明白,我马上去查。”
接下来两天,公司里气氛又紧张起来。老张带着几个人封闭讨论,天天对着白板写写画画,争论不休。小刘则动用人脉,四处打听消息。
第三天下午,我们仨又凑到了一起。老张先汇报,黑眼圈更重了:“评估结果出来了。技术层面,能做,但需要重新构建特征提取模型,标注数据量巨大,算法复杂度高。保守估计,投入一个5人精锐团队,全力攻坚,至少需要……三个月。这还不算联调测试和后期优化。两个月交付原型,除非发生奇迹。”
小刘那边的情况也不乐观:“打听到了,智捷医疗确实有个主要竞争对手,下个季度要发布类似功能的新产品,所以他们才这么急。接触的其他AI公司,有两家是行业老兵,报价估计不低,还有一家是新成立的初创公司,可能为了抢单会报低价。”
情况很明朗了: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客户还想压价。这简直是个死局!
“妈的,这分明是个坑啊!”老张气得直拍桌子,“让那帮想低价抢单的愣头青去跳吧!咱们不伺候了!”
小刘没说话,看着我,等我的决定。
我盯着白板上老张画的密密麻麻的工作量评估图,心里天人交战。接?明摆着是硬仗,可能赔本赚吆喝,还可能拖累其他项目。不接?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尤其是这个细分领域,一旦被竞争对手做成了,我们再想进去就难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次,连村子影子都看不见,前面直接是座陡峭的悬崖,爬还是不爬?
“接!”我猛地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什么?!”老张瞪大了眼睛,“老陆你……”
“听我说完!”我打断他,“接,但不能按他们的节奏来!小刘,你回复孙总监,就说经过详细评估,两个月交付原型风险极高,无法保证质量。但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合作,愿意全力投入。我们提出两个方案:一,将交付周期延长到三个半月,我们确保交付高质量可用的原型;二,如果坚持两个月,我们可以先交付一个核心功能简化版,用于他们产品演示,但完整版仍需后续开发。报价方面,按实际投入成本加合理利润来报,绝不恶意低价竞争,但也请他们理解高难度定制的价值。”
我顿了顿,看着老张和小刘:“我们要让对方看到我们的专业和诚意,而不是 desperation(绝望)!如果他们真心想做好的产品,会理解我们的。如果他们只想找便宜快枪手,那这客户,丢了也不可惜!”
老张愣了几秒,慢慢点了点头:“你这……是以退为进?有点道理。至少把咱们的难处和底线亮明白了。”
小刘也表示赞同:“沉哥这个策略好。既表达了合作意愿,又守住了技术和价格的底线。成不成,看对方怎么选了。”
“就这么办!”我拍板,“小刘,你去沟通。老张,技术组别散,随时准备着。万一谈成了,又是一场硬仗!”
邮件发出去后,我们仨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等待对方回复的时间,格外漫长。这感觉,就像赌桌上下了注,等着开牌。
第二天下午,孙总监的回信来了。我有点紧张地点开邮件,快速浏览了一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邮件里,孙总监对我们专业细致的评估表示了感谢,认可了延长周期的方案一,并表示愿意就报价进行进一步磋商!他还特意提到,欣赏我们“对技术质量的坚持”,认为这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成了!”我忍不住挥了下拳头,“老张!准备开工!小刘!抓紧谈判,尽快签合同!”
老张和小刘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好像是在悬崖边上,找到了一条勉强能下脚的小路。虽然依然陡峭,但至少,有了攀登的方向和勇气。这创业啊,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做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可能通向不同的天地。得,抄起家伙,准备爬坡吧!这日子,想过安稳?门儿都没有!
可这创业之路,就跟唐僧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到不了西天。我这口气还没喘匀乎呢,新的“妖怪”就又找上门了。
这天上午,我正对着电脑琢磨团建是去爬山还是去海边,小刘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担忧的复杂表情。
“沉哥,刚接到一个咨询电话,是‘智捷医疗’打来的。”
“智捷医疗?”我脑子里过了一遍,没啥印象,“新客户?做什么的?”
“是一家做智能康复设备和慢病管理的公司,规模不算太大,但近几年发展挺快。”小刘把手里的一张便签递给我,“他们技术总监姓孙,说是在联盟的项目展示会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像分析de,非常感兴趣,想找我们做个深度定制开发。”
定制开发?我眉头一挑。这可是好事啊!联盟项目主要是为了攒经验和口碑,赚钱有限。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做定制,那就是实打实的收入了!正好能补上咱们还有点虚的现金流。
“什么定制需求?难度大吗?预算怎么样?”我连珠炮似的问。
小刘的表情更复杂了:“需求……有点特别。他们不是要通用的影像分析工具,而是想让我们针对他们一款新型手持式超声设备采集的肌肉骨骼图像,开发一套专用的‘康复效果评估算法’。要求算法能自动识别特定肌肉群的形态、纹理变化,量化评估康复训练的进展和效果。”
手持超声?肌肉骨骼?康复评估?这玩意儿可够专业的!完全超出了我们之前熟悉的胸肺、头颅影像范畴。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活儿不简单。
“技术难度肯定不小,”小刘继续说,“关键是,他们要求算法必须高度适配他们设备的硬件特性和成像参数,而且……希望两个月内交付原型。”
两个月?高度定制?还得吃透他们设备的特性?我这心里开始打鼓了。这可不是在现有算法上修修改改就能搞定的,等于是要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路线!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绝对低不了。
“预算呢?他们开了多少?”我最关心这个。
“孙总监说,他们非常看好这个方向,预算可以谈,但希望我们先出个详细方案和报价。”小刘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我侧面打听了一下,智捷医疗最近也在接触其他AI公司,好像……有点比价的意思。”
比价?我心里那点兴奋劲儿立马凉了半截。这意思就是,活儿可以给你,但别想报高价?可这种深度定制、技术门槛高的项目,成本摆在那儿,价格怎么可能低得了?
“这活儿……有点扎手啊。”我揉着太阳穴,“接了吧,技术挑战大,时间紧,利润空间可能还被压得厉害;不接吧,又是送上门的机会,还是医疗细分领域,做好了是个很好的标杆案例。”
“是啊,”小刘点头,“所以我赶紧来跟您商量。要不要先跟对方约个初步沟通,探探虚实?”
“约!必须约!”我拍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你安排一下,越快越好。”
跟智捷医疗孙总监的初步沟通,安排在了第二天下午的视频会议。孙总监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说话语速很快,一看就是技术出身,做事雷厉风行。他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设备特点、临床应用场景和对算法的具体期望,确实非常专业,需求也很明确。
聊到技术和时间节点,老张也参加了会议。一听那两个月的交付期限,老张的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在聊天框里给我狂发消息:“老陆!两个月?开什么玩笑!新领域,新数据,新算法!光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就得耗掉大半时间!这根本不可能!”
我一边听着孙总监侃侃而谈,一边安抚老张:“先听着,别急。”
会议最后,孙总监很直接地问:“陆总,张总,听完我们的需求,你们觉得可行性如何?大概多久能给出初步方案和报价?”
我看了一眼老张,他冲我微微摇头。我深吸一口气,笑着对孙总监说:“孙总,需求我们基本理解了,非常有前瞻性。技术可行性上,我们认为有挑战,但并非不可实现。不过,两个月交付原型,时间确实非常紧张。我们需要内部详细评估一下工作量和技术风险,才能给出准确的方案和时间表。您看,给我们三天时间如何?”
孙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但带着压力:“可以理解。不过陆总,我们也跟其他几家公司在接触,时间不等人。希望贵司能尽快给出让我们满意的答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挂了视频,老张立马就炸了:“老陆!你疯啦?这活儿能接吗?两个月!咱们现在人手本来就不够,联盟项目还得盯着,再开这么一条高难度的新战线,非累死几个不可!而且你看他那口气,摆明了要压价!”
小刘也比较谨慎:“沉哥,张总的担心有道理。定制项目风险高,周期紧,如果报价不合理,很容易亏本赚吆喝。而且,智捷医疗虽然发展快,但付款条件听说比较苛刻。”
我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这活儿,就是个烫手山芋。接,可能吃力不讨好;不接,又怕错过机会。
“别急着下结论。”我摆摆手,“老张,你立刻组织核心骨干,成立个临时项目组,就针对智捷这个需求,做一次快速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和工作量估算!别怕花时间,要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小刘,你负责市场调研,查查智捷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为什么这么急?另外,打听一下其他接触的AI公司什么来头,报价大概在什么区间?”
“行!我这就去弄!”老张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领命而去。
小刘也点点头:“明白,我马上去查。”
接下来两天,公司里气氛又紧张起来。老张带着几个人封闭讨论,天天对着白板写写画画,争论不休。小刘则动用人脉,四处打听消息。
第三天下午,我们仨又凑到了一起。老张先汇报,黑眼圈更重了:“评估结果出来了。技术层面,能做,但需要重新构建特征提取模型,标注数据量巨大,算法复杂度高。保守估计,投入一个5人精锐团队,全力攻坚,至少需要……三个月。这还不算联调测试和后期优化。两个月交付原型,除非发生奇迹。”
小刘那边的情况也不乐观:“打听到了,智捷医疗确实有个主要竞争对手,下个季度要发布类似功能的新产品,所以他们才这么急。接触的其他AI公司,有两家是行业老兵,报价估计不低,还有一家是新成立的初创公司,可能为了抢单会报低价。”
情况很明朗了: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客户还想压价。这简直是个死局!
“妈的,这分明是个坑啊!”老张气得直拍桌子,“让那帮想低价抢单的愣头青去跳吧!咱们不伺候了!”
小刘没说话,看着我,等我的决定。
我盯着白板上老张画的密密麻麻的工作量评估图,心里天人交战。接?明摆着是硬仗,可能赔本赚吆喝,还可能拖累其他项目。不接?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尤其是这个细分领域,一旦被竞争对手做成了,我们再想进去就难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次,连村子影子都看不见,前面直接是座陡峭的悬崖,爬还是不爬?
“接!”我猛地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什么?!”老张瞪大了眼睛,“老陆你……”
“听我说完!”我打断他,“接,但不能按他们的节奏来!小刘,你回复孙总监,就说经过详细评估,两个月交付原型风险极高,无法保证质量。但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合作,愿意全力投入。我们提出两个方案:一,将交付周期延长到三个半月,我们确保交付高质量可用的原型;二,如果坚持两个月,我们可以先交付一个核心功能简化版,用于他们产品演示,但完整版仍需后续开发。报价方面,按实际投入成本加合理利润来报,绝不恶意低价竞争,但也请他们理解高难度定制的价值。”
我顿了顿,看着老张和小刘:“我们要让对方看到我们的专业和诚意,而不是 desperation(绝望)!如果他们真心想做好的产品,会理解我们的。如果他们只想找便宜快枪手,那这客户,丢了也不可惜!”
老张愣了几秒,慢慢点了点头:“你这……是以退为进?有点道理。至少把咱们的难处和底线亮明白了。”
小刘也表示赞同:“沉哥这个策略好。既表达了合作意愿,又守住了技术和价格的底线。成不成,看对方怎么选了。”
“就这么办!”我拍板,“小刘,你去沟通。老张,技术组别散,随时准备着。万一谈成了,又是一场硬仗!”
邮件发出去后,我们仨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等待对方回复的时间,格外漫长。这感觉,就像赌桌上下了注,等着开牌。
第二天下午,孙总监的回信来了。我有点紧张地点开邮件,快速浏览了一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邮件里,孙总监对我们专业细致的评估表示了感谢,认可了延长周期的方案一,并表示愿意就报价进行进一步磋商!他还特意提到,欣赏我们“对技术质量的坚持”,认为这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成了!”我忍不住挥了下拳头,“老张!准备开工!小刘!抓紧谈判,尽快签合同!”
老张和小刘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好像是在悬崖边上,找到了一条勉强能下脚的小路。虽然依然陡峭,但至少,有了攀登的方向和勇气。这创业啊,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做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可能通向不同的天地。得,抄起家伙,准备爬坡吧!这日子,想过安稳?门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