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剑魄融情-《青霜剑魂录》

  血月与冰轮在夜空交汇,镜天阁遗址上空,两道月华如剑光交织,映照出地下剑冢的轮廓。

  沈墨心站在井边,锁骨处的剑印灼热发烫,金血顺着肌肤滑落,滴入井中。水面荡开涟漪,映出月奴与镜心当年的身影——她们相拥而立,双剑交叉,剑气在彼此心口刻下血誓。

  “这是……”沈墨心呼吸微滞。

  俞青锋站在她身后,掌心贴上她的背脊,冰火双魄的灵力缓缓渡入她体内,试图压制她剑印的躁动。他的气息灼热,却又带着霜雪的冷冽,贴着她的肌肤游走,让她脊背微微战栗。

  “别动。”他低声道,嗓音微哑,“你的剑印不稳,再这样下去,你会被反噬。”

  沈墨心咬唇,没有回头,却能感受到他胸膛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他的手臂环过她的腰,青霜剑的寒气与她的归鞘剑共鸣,两股剑气在彼此之间流转,竟隐隐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井中溢出的邪气隔绝在外。

  叶红绡站在不远处,雪魄之力凝成冰晶屏障,护住昏迷的阿柒。她抬眸望向沈墨心和俞青锋,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剑印共鸣……”她低声喃喃,“原来如此。”

  井水翻涌,月奴的残影浮出水面,金瞳凝视着沈墨心。

  “心儿……”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你可知,何为情劫?”

  沈墨心怔住。

  月奴的指尖轻点水面,波纹荡漾间,映出当年她与镜心的最后一战——镜心被剑魄反噬,神志癫狂,月奴本可一剑穿心,却在最后一刻收剑,转而将赤霄剑刺入自己心口。

  “情劫,不是斩情,而是……”月奴的指尖划过心口,鲜血滴落,化作金焰,“以情为鞘,封剑于心。”

  沈墨心呼吸一滞,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猛地回头,看向俞青锋。

  他的眼瞳深邃如夜,冰火双魄在眸底交织,映出她的倒影。

  “青锋……”她嗓音微颤,“你早就知道?”

  他沉默片刻,低声道:“白无瑕的剑魄中,有月奴的记忆。”

  “所以,你一直……”

  “是。”他打断她,掌心贴上她的心口,剑气如丝,缠绕着她的心跳,“我的剑魄,本就是为你而留的鞘。”

  沈墨心瞳孔微缩。

  原来,他修冰火双魄,不是为了变强,而是为了——

  容纳她的剑意。

  血月的光华越发炽烈,井中的邪气如潮水般涌出,化作无数剑影,直逼三人而来!

  “来不及了!”叶红绡厉喝,“剑冢要彻底醒了!”

  沈墨心咬牙,猛地抓住俞青锋的手腕。

  “信我吗?”她问。

  他低笑一声,反手扣住她的五指,青霜剑与归鞘剑同时嗡鸣。

  “你说呢?”

  话音未落,她已拽着他跃入井中!

  井水冰冷刺骨,邪气如刃,切割着肌肤。沈墨心紧握归鞘剑,剑气如金焰般燃烧,将逼近的邪气斩碎。俞青锋的青霜剑则化作冰壁,护住两人周身。

  水下,剑冢的全貌终于显现——

  无数古剑倒插于地,剑阵中央,是一座冰棺。棺中躺着一名女子,面容与月奴一模一样,心口却插着一柄赤霄剑。

  “那是……月奴的肉身?”沈墨心震惊。

  俞青锋眸光一沉:“不,那是镜心。”

  “什么?!”

  “当年死的,确实是镜心。”他低声道,“但活下来的‘镜心’,是月奴假扮的。”

  沈墨心呼吸一滞。

  所以,三百年来掌控镜天阁的“镜心老人”,其实是——

  月奴。

  冰棺旁,悬浮着一柄断剑。

  剑身刻着两行小字:

  「情为劫,剑为鞘」

  「百年后,双月归」

  沈墨心伸手触碰断剑,刹那间,无数记忆涌入脑海——

  月奴与镜心年少时,曾在桃树下交换剑印,誓言同生共死。

  镜心被剑魄反噬时,月奴甘愿替她承受,将赤霄剑刺入自己心口,以情为劫,封剑于身。

  而镜心,则化作月奴的模样,活了三百年,只为等待双月重合之日,解开剑冢封印,让月奴重生。

  “原来……这才是真相。”沈墨心嗓音沙哑。

  俞青锋从身后拥住她,冰火双魄的灵力缓缓渡入她体内,与她的剑气交融。

  “现在,你明白了?”他低声问。

  她闭了闭眼,点头。

  “所以,我们……”

  “是。”他打断她,唇贴近她的耳畔,气息灼热,“你的剑魄不稳,需要‘鞘’。”

  沈墨心呼吸微乱,归鞘剑在她手中轻颤,剑气如潮水般涌向俞青锋。他闷哼一声,冰火双魄彻底放开,任由她的剑气侵入灵脉,与他的魂魄交融。

  两股剑气在彼此体内流转,如缠绵的火焰与寒冰,交织成最紧密的羁绊。

  叶红绡的声音从井外传来,带着焦急:“你们在干什么?!剑冢要塌了!”

  沈墨心猛地回神,拽住俞青锋的手:“走!”

  两人冲出井口的刹那,整座剑冢轰然崩塌!

  血月与冰轮彻底重合,双月之光如剑,刺破夜空。

  沈墨心与俞青锋立于废墟之上,剑气交织,竟在周身凝成一道金蓝交织的剑阵。

  叶红绡望着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这就是‘情劫剑意’。”

  以情为劫,以剑为鞘。

  双月同辉之下,两人的剑气彻底交融,化作一道通天光柱,直冲云霄!

  镜天阁的遗址在这道光柱中崩塌,三百年的恩怨,终于——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