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战备动员-《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

  “鹰巢”的阴影,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一个“守望者”核心成员的心头。陈默在指挥中心下达的一系列指令,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并迅速扩散至整个势力的每一个角落。

  “守望者”这台精密的机器,在最高指令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启动,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

  一、钢铁的咆哮:兵工厂的日与夜

  位于堡垒地下深层,经过特殊隔音处理的兵工厂区域,此刻已然成为了整个势力最炙热、最喧嚣的心脏。

  原本相对规律的作息被彻底打破,三班倒制度被严格执行,确保熔炉永不熄灭,机床永不停止轰鸣。通风系统全力运转,依旧难以完全驱散空气中弥漫的金属切削液、熔融金属和火药混合的独特气味。

  陈浩穿着一身沾满油污的工装,眼球里布满了血丝,但他整个人却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他站在一台经过改装的大型车床前,对着围拢过来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

  “诸位!图纸已经分发到你们手上!我们面临的敌人,不再是血肉之躯的丧尸,也不是只有轻火力的流寇!是装甲车!是可能从天上来的铁鸟!”他用力拍打着挂在墙上的简易图纸,“所以,我们现有的弓箭、砍刀,甚至普通的步枪,都远远不够!”

  他指向第一张图纸,那是一个结构相对简单,但追求威力和便于生产的单兵火箭筒设计图。

  “这是我们优先攻关的‘破甲獠牙’-1型火箭筒!核心在于战斗部和发射药!材料清单已经列出,冶炼车间优先供应我们需要的高强度无缝钢管和铜材!装药组,我不管你们是用黑索金还是自己提纯的TNT,我要的是稳定的威力和尽可能小的哑火率!三天!三天内我要看到第一个能成功发射的样管!”

  目光转向第二张更为复杂的图纸,那是一支大口径反器材步枪的分解图。

  “这是‘穿山甲’反器材步枪!用它来对付轻型装甲车辆的关键部位,还有那些可能躲在掩体后面的‘神选择’!它的难点在于枪管材料和膛线加工,还有专用的穿甲弹!弹药车间,你们的工作量最大,标准弹、穿甲弹、甚至燃烧弹,都要试制!精度和威力,我要你们在靶场上一毫米一毫米地给我抠出来!”

  没有质疑,没有抱怨,只有一片记录笔记的沙沙声和坚定的目光。能被选入兵工厂核心区域的,无不是对技术有着执着追求,且对“守望者”抱有绝对忠诚的人。他们深知,手中正在锻造的,是家园存续的希望。

  车间里,锻锤轰鸣,火星四溅。新的模具被连夜赶制出来,流水线在不断的调试中加快节奏。旁边新开辟的测试区,不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和清脆的枪响,那是样品在进行残酷的极限测试。失败,调整,再测试……循环往复,直到达到设计指标。

  陈浩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时而蹲下身与老师傅讨论某个零件的公差,时而冲到熔炉前查看钢水的成色。技术上的难题激发了他全部的潜能,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他知道,时间,是比任何稀有金属都宝贵的资源。

  二、壁垒的蜕变:防御体系的革新

  与此同时,陈锋站在堡垒外围新构筑的第二道防御墙上,迎着山风,眉头紧锁。他手中拿着的,是刚刚根据陈默要求,由军事参谋部和工程部联合提交的《防御体系升级初步方案》。

  “所有暴露在外的火力点,顶部必须加装至少能抵御12.7重机枪穿甲弹的合金钢板,并做成倾斜角度!射击口要缩小,内部要预留防破片格栅!”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用红笔在地图上几个关键节点重重圈出,“建立伪装防空阵地,架设我们现有的所有高射机枪(主要来自军方贸易和缴获林凡的库存),就算打不下直升机,也要形成威胁火力网,逼他们不敢低空悬停精确打击!”

  “地下掩体扩容计划立刻启动!将所有非必要战斗人员和生活保障单元,尽可能向地下转移!尤其是指挥中心、能源站和主粮仓!地上部分,要作为诱饵和缓冲地带来设计!”

  他看向旁边负责工程建设的负责人:“我需要你们在最短时间内,在外围阵地前,挖掘一道反坦克壕,深度和宽度都要达标!没有重型机械,就用人力!贡献点奖励翻倍,二十四小时不停工!”

  “另外,”陈锋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狠厉,“在所有可能被装甲部队利用的接近路上,给我埋设多层、大威力的遥控炸药阵列!用上我们所有的储备!我要让他们的钢铁洪流,变成废铁坟墓!”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堡垒周围,原本相对宁静的山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哨声、号子声、挖掘声、焊接声交织在一起。士兵和民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疯狂地加固着工事,布设着新的陷阱。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正在与未知的敌人赛跑,每一锹泥土,每一块钢板,都可能在未来挽救自己或同伴的生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无形的战场:情报网的极限延伸

  陈雪的情报中心,灯光同样彻夜未明。与兵工厂的物理喧嚣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

  更多的无线电监听设备被启用,天线架设得更高、更隐蔽。陈雪将她手下最得力的情报分析员分成数个小组,一组负责持续监听、破译任何可能与“鹰巢”相关的无线电信号,哪怕是最微弱的杂音也不放过;另一组则开始系统性地梳理、整合从“江东安全区”、“军方安全区”以及所有已知的、零散的幸存者据点流传过来的、关于东南方向的任何信息碎片。

  “我们需要眼睛,需要耳朵,需要深入到那片区域!”陈雪对她的几位负责外勤情报的队长说道,这些队长手下掌握着一些擅长潜伏和侦察的“游荡者”。

  “挑选最机敏、最忠诚、最熟悉野外生存的好手。两人一组,携带最好的伪装装备、长续航电源和微型发报机。任务只有一个:向‘鹰巢’方向渗透。不需要你们靠得太近,但要摸清其外围巡逻队的活动范围、规律,最好能拍到照片,确认其装备的具体型号!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们的补给线!”

  她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严肃:“我知道这任务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知道敌人的拳头到底有多大,挥向我们的路线可能有哪些。自愿报名,贡献点奖励……按最高烈士标准预先记录。”

  没有犹豫,几名队长同时上前一步。

  四、根基的夯实:内政与民心

  陈建国坐镇内政厅,面前的文件堆积如山。他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确保战备动员不会导致内部运转失序。

  一道道命令从他这里发出:

  物资管制令下达,所有非必要生活物资的配给暂时收紧,节省出的资源全力向军工和防御建设倾斜。

  贡献点系统紧急更新了大量与战备相关的任务,从挖掘工事到运输物资,再到协助兵工厂进行零件初加工,奖励丰厚,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

  医疗部门在苏婉的带领下,开始大规模储备急救药品和血浆,并组织所有非战斗人员接受基础的战场急救培训。

  李秀娟则带着后勤组的妇女们,日夜赶制着耐磨的作战服、背包、以及大量的单兵口粮。她们用手中的针线,默默支撑着前线的需求。

  恐慌的情绪最初确实在居民中有所蔓延,但陈家核心成员们冷静而高效的应对,以及完全公开(有所保留地)的危机通告,反而很快将这种恐慌转化为了同仇敌忾的决心。人们看到领袖们与他们并肩作战,看到堡垒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强,希望和勇气逐渐压倒了恐惧。

  “守望者”就像一只感受到了致命威胁的刺猬,正在疯狂地让自己所有的尖刺变得更长、更硬、更密。

  陈默巡视着各个关键节点,看着挥汗如雨的人群,听着机器与工具的轰鸣,眼神深邃。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鹰巢”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但同样也是一剂猛药,迫使“守望者”打破了发展的瓶颈,向着一个更强大、更坚韧的方向蜕变。

  时间,依然是最残酷的敌人。他们必须在“鹰巢”的审判之日降临前,完成这场艰难的武装进化。

  钢铁在铸造,壁垒在加固,意志在凝聚。

  风暴将至,唯有力战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