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耐心比陈默预想的要少。
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尖锐刺耳的呼啸声便划破了山区短暂的宁静。
“炮击——!隐蔽——!”
凄厉的警报声通过堡垒的广播系统传遍每一个角落,早已蜷缩在掩体深处的守军们下意识地弓起身子,捂紧耳朵,张大了嘴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冲击。
第一轮炮击来自那六门81毫米迫击炮。
“咻——咻——咻——”
声音由远及近,速度极快,带着一种死神催命般的急促感。紧接着——
“轰!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在堡垒外围阵地上炸响!火光与浓烟瞬间吞噬了那片精心布置的区域。预制破片以惊人的速度四处飞溅,狠狠撞击在岩石和加固混凝土上,发出噼啪的脆响。
爆炸点主要集中在最外围的雷区、铁丝网和部分暴露的陷阱带上。剧烈的冲击波将伪装网撕成碎片,将削尖的木桩炸飞,将埋设的绊索诡雷提前引爆。一时间,堡垒外围烟尘弥漫,火光闪烁,仿佛一片被犁过的土地。
指挥中心内,爆炸的闷响通过传感器隐隐传来,屏幕上的数个外部监控画面瞬间变成了雪花,或者镜头剧烈晃动后指向了天空或地面。
“一号、三号、七号外围监控点信号中断!判定被毁!”
“西侧雷区触发异常爆炸,超过二十处预设陷阱被殉爆或失效!”
“未发现人员伤亡。”
陈雪冷静地汇报着损失情况,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网络,传达到各个防御节点。她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操作控制台的手指依旧稳定。
陈默站在主屏幕前,身形如山岳般纹丝不动。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那些尚在工作的监控画面,以及由无人机从更高、更安全角度传回的实时影像。
“记录弹着点坐标。”他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外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是遥远的背景音,“计算弹道,反向推定敌方迫击炮阵地精确位置。重点关注那两门122的动静。”
“已经在计算。”陈雪应道,她面前的数个分屏上,复杂的弹道计算程序正在飞速运行,将一个个爆炸点的坐标、声音传感器接收到的爆轰波时间差等数据输入,试图勾勒出敌人火炮位置的蛛丝马迹。“敌方迫击炮射击很有章法,采用交替射击和急促射,阵地位置与我们之前标注的预测区域基本吻合。122榴弹炮……目前尚未开火。”
炮击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当最后一发迫击炮弹的余音在山谷间回荡消散后,外围阵地已是满目疮痍。硝烟混合着尘土的味道,甚至透过高效过滤系统,隐隐渗入了堡垒内部,带来一股浓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气息。
短暂的寂静之后,指挥中心内响起一片压抑着的、松气的声音。第一轮炮击,堡垒主体安然无恙,人员无一损失。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但陈默和陈锋等人的脸色并未放松。
“他们在校射,也在清理障碍。”陈锋盯着沙盘上代表外围防御的、此刻已变得稀疏残破的标记,沉声说道,“用相对廉价的迫击炮弹,摸清我们的防御纵深,破坏我们的外围感知和障碍体系,为后续的步兵进攻创造条件。很标准的战术。”
“而且,那两门大家伙还没动。”老周补充道,语气凝重,“那才是真正能威胁到我们堡垒主体的东西。林凡在用迫击炮钓鱼,想引诱我们暴露更多的防御火力点,或者,他在等我们犯错。”
果然,炮击停止后约半小时,几支林凡的小股步兵分队,在重机枪的远程掩护下,再次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外围阵地。他们似乎想评估炮击效果,并尝试占据一些被炸毁的工事废墟作为前进支点。
“不要开火。”陈默的命令清晰传来,“放他们进来一点,让二线隐蔽火力点用冷枪和弩箭招呼。注意规避敌方可能的报复炮火。”
命令被严格执行。当那些敌军士兵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被炸得松软、遍布残骸的区域时,来自侧翼山腰隐蔽射孔内的精准射击开始了。
“咻!”加装了消音器的步枪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一名刚蹲下身检查被炸毁陷阱的敌军士兵应声倒地。
“噗!”一支弩箭从石缝中射出,精准地没入了另一名敌军斥候的脖颈。
袭击来得突然而致命,瞬间放倒了三四个人。剩余敌人惊慌失措,一边胡乱向着子弹射来的大致方向扫射,一边连滚爬爬地向后撤退,甚至顾不上同伴的尸体。
他们退却后,预想中的报复性炮火并未立刻降临。林凡似乎并不在意这点损失,或者说,他同样在借此观察守军的反应速度和火力点分布。
整个白天,这种模式重复了数次。间歇性的迫击炮轰击,重点针对新暴露或疑似存在火力点的区域,然后是小股步兵的试探性接触。堡垒的外围防御被一层层削弱、剥离,如同被剥开的洋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守军方面,则展现出了极大的隐忍和纪律性。除非敌军进入致命威胁距离,否则绝不轻易暴露主要火力点。所有人员严格遵守防炮击纪律,将非必要的伤亡降至最低。同时,每一个弹着点,每一次敌方火炮发射时产生的闪光和烟雾,都被多个观测点严密记录,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指挥中心。
夜幕降临,炮击和试探终于暂时停止。山区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只有偶尔吹过的风声,以及远处敌方营地隐约传来的灯火和声响。
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
“初步测算完成。”陈雪将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数据和坐标的图纸投射到主屏幕上,“六门81毫米迫击炮的阵地精确坐标已锁定,误差小于五十米。其指挥观测所,疑似设置在‘黑石崖’反斜面阵地,这里有明显的通讯天线和人员活动迹象。”
她的手指移动到另外两个被重点红圈标注的区域。
“两门122毫米榴弹炮阵地坐标也已大致确定,位于我方东南和东北方向的两个高地反斜面,受到良好保护,直射火力无法企及。其炮兵雷达和主要观测点,与迫击炮阵地共享或位于其后侧更安全区域。”
陈默凝视着那张凝聚了今日一整天被动挨打所换来的珍贵情报图,眼神中寒光闪烁。
敌人的炮兵体系、指挥节点,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蜘蛛,终于被一点点勾勒出了轮廓。
堡垒的主体在今日的炮火试炼中坚不可摧,证明了其设计的成功。但被动挨打,永远无法赢得战争。外围阵地的不断失血,士气的持续消耗,都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林凡用炮火织成了一张死亡之网,试图将他们困死、耗死。
陈默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身边的核心成员——父亲陈建国、大哥陈锋、妹妹陈雪,以及几位负责防御的队长。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炮位找到了。那么接下来……”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地点在图纸上那两个代表122榴弹炮阵地的红圈上。
“……就该轮到我们,去戳瞎这些该死的眼睛了。”
一个极其冒险,但也是唯一能打破当前僵局的“斩首行动”构想,正式浮出水面。
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尖锐刺耳的呼啸声便划破了山区短暂的宁静。
“炮击——!隐蔽——!”
凄厉的警报声通过堡垒的广播系统传遍每一个角落,早已蜷缩在掩体深处的守军们下意识地弓起身子,捂紧耳朵,张大了嘴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冲击。
第一轮炮击来自那六门81毫米迫击炮。
“咻——咻——咻——”
声音由远及近,速度极快,带着一种死神催命般的急促感。紧接着——
“轰!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在堡垒外围阵地上炸响!火光与浓烟瞬间吞噬了那片精心布置的区域。预制破片以惊人的速度四处飞溅,狠狠撞击在岩石和加固混凝土上,发出噼啪的脆响。
爆炸点主要集中在最外围的雷区、铁丝网和部分暴露的陷阱带上。剧烈的冲击波将伪装网撕成碎片,将削尖的木桩炸飞,将埋设的绊索诡雷提前引爆。一时间,堡垒外围烟尘弥漫,火光闪烁,仿佛一片被犁过的土地。
指挥中心内,爆炸的闷响通过传感器隐隐传来,屏幕上的数个外部监控画面瞬间变成了雪花,或者镜头剧烈晃动后指向了天空或地面。
“一号、三号、七号外围监控点信号中断!判定被毁!”
“西侧雷区触发异常爆炸,超过二十处预设陷阱被殉爆或失效!”
“未发现人员伤亡。”
陈雪冷静地汇报着损失情况,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网络,传达到各个防御节点。她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操作控制台的手指依旧稳定。
陈默站在主屏幕前,身形如山岳般纹丝不动。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那些尚在工作的监控画面,以及由无人机从更高、更安全角度传回的实时影像。
“记录弹着点坐标。”他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外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是遥远的背景音,“计算弹道,反向推定敌方迫击炮阵地精确位置。重点关注那两门122的动静。”
“已经在计算。”陈雪应道,她面前的数个分屏上,复杂的弹道计算程序正在飞速运行,将一个个爆炸点的坐标、声音传感器接收到的爆轰波时间差等数据输入,试图勾勒出敌人火炮位置的蛛丝马迹。“敌方迫击炮射击很有章法,采用交替射击和急促射,阵地位置与我们之前标注的预测区域基本吻合。122榴弹炮……目前尚未开火。”
炮击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当最后一发迫击炮弹的余音在山谷间回荡消散后,外围阵地已是满目疮痍。硝烟混合着尘土的味道,甚至透过高效过滤系统,隐隐渗入了堡垒内部,带来一股浓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气息。
短暂的寂静之后,指挥中心内响起一片压抑着的、松气的声音。第一轮炮击,堡垒主体安然无恙,人员无一损失。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但陈默和陈锋等人的脸色并未放松。
“他们在校射,也在清理障碍。”陈锋盯着沙盘上代表外围防御的、此刻已变得稀疏残破的标记,沉声说道,“用相对廉价的迫击炮弹,摸清我们的防御纵深,破坏我们的外围感知和障碍体系,为后续的步兵进攻创造条件。很标准的战术。”
“而且,那两门大家伙还没动。”老周补充道,语气凝重,“那才是真正能威胁到我们堡垒主体的东西。林凡在用迫击炮钓鱼,想引诱我们暴露更多的防御火力点,或者,他在等我们犯错。”
果然,炮击停止后约半小时,几支林凡的小股步兵分队,在重机枪的远程掩护下,再次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外围阵地。他们似乎想评估炮击效果,并尝试占据一些被炸毁的工事废墟作为前进支点。
“不要开火。”陈默的命令清晰传来,“放他们进来一点,让二线隐蔽火力点用冷枪和弩箭招呼。注意规避敌方可能的报复炮火。”
命令被严格执行。当那些敌军士兵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被炸得松软、遍布残骸的区域时,来自侧翼山腰隐蔽射孔内的精准射击开始了。
“咻!”加装了消音器的步枪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一名刚蹲下身检查被炸毁陷阱的敌军士兵应声倒地。
“噗!”一支弩箭从石缝中射出,精准地没入了另一名敌军斥候的脖颈。
袭击来得突然而致命,瞬间放倒了三四个人。剩余敌人惊慌失措,一边胡乱向着子弹射来的大致方向扫射,一边连滚爬爬地向后撤退,甚至顾不上同伴的尸体。
他们退却后,预想中的报复性炮火并未立刻降临。林凡似乎并不在意这点损失,或者说,他同样在借此观察守军的反应速度和火力点分布。
整个白天,这种模式重复了数次。间歇性的迫击炮轰击,重点针对新暴露或疑似存在火力点的区域,然后是小股步兵的试探性接触。堡垒的外围防御被一层层削弱、剥离,如同被剥开的洋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守军方面,则展现出了极大的隐忍和纪律性。除非敌军进入致命威胁距离,否则绝不轻易暴露主要火力点。所有人员严格遵守防炮击纪律,将非必要的伤亡降至最低。同时,每一个弹着点,每一次敌方火炮发射时产生的闪光和烟雾,都被多个观测点严密记录,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指挥中心。
夜幕降临,炮击和试探终于暂时停止。山区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只有偶尔吹过的风声,以及远处敌方营地隐约传来的灯火和声响。
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
“初步测算完成。”陈雪将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数据和坐标的图纸投射到主屏幕上,“六门81毫米迫击炮的阵地精确坐标已锁定,误差小于五十米。其指挥观测所,疑似设置在‘黑石崖’反斜面阵地,这里有明显的通讯天线和人员活动迹象。”
她的手指移动到另外两个被重点红圈标注的区域。
“两门122毫米榴弹炮阵地坐标也已大致确定,位于我方东南和东北方向的两个高地反斜面,受到良好保护,直射火力无法企及。其炮兵雷达和主要观测点,与迫击炮阵地共享或位于其后侧更安全区域。”
陈默凝视着那张凝聚了今日一整天被动挨打所换来的珍贵情报图,眼神中寒光闪烁。
敌人的炮兵体系、指挥节点,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蜘蛛,终于被一点点勾勒出了轮廓。
堡垒的主体在今日的炮火试炼中坚不可摧,证明了其设计的成功。但被动挨打,永远无法赢得战争。外围阵地的不断失血,士气的持续消耗,都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林凡用炮火织成了一张死亡之网,试图将他们困死、耗死。
陈默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身边的核心成员——父亲陈建国、大哥陈锋、妹妹陈雪,以及几位负责防御的队长。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炮位找到了。那么接下来……”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地点在图纸上那两个代表122榴弹炮阵地的红圈上。
“……就该轮到我们,去戳瞎这些该死的眼睛了。”
一个极其冒险,但也是唯一能打破当前僵局的“斩首行动”构想,正式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