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选址与规划-《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

  “方舟扩展计划”的构想得到全家一致通过后,行动立刻展开。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为计划中的第一个外围据点——一个兼具预警、防御和初步居住功能的前哨站——选定最合适的位置。

  陈默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召集了所有核心家庭成员,连同拥有丰富野外经验和军事眼光的老兵老周,组成了一支临时的勘察小队。他们需要亲自踏勘,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审视,才能找到那个符合所有苛刻条件的地点。

  勘察小队没有乘坐任何车辆,而是选择了轻装徒步,利用陈默的空间感知和陈雪通过无人机提前进行的初步地形扫描,避开了可能存在危险或视线开阔的区域,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堡垒周边的山林之中。

  他们的选址标准极其明确:

  1. 距离适中: 距离堡垒核心区不能太近,以免暴露核心位置;也不能太远,需要保持在有效支援和快速通讯范围内。初步划定在一到两公里半径。

  2. 易守难攻: 地形必须险要,最好拥有天然的屏障,如峭壁、狭窄通道等,能够最大限度抵消入侵者的人数优势。

  3. 水源便利: 拥有稳定、相对洁净的水源,或是易于获取地下水的地点。

  4. 视野开阔: 能够俯瞰或控制一条及以上通往堡垒方向的主要接近路线。

  5. 隐蔽性佳: 不能过于显眼,需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避免被远距离轻易发现。

  6. 具备发展潜力: 拥有一定的平坦区域,可供未来建造房屋、开垦小片土地或进行功能扩展。

  带着这些标准,勘察小队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仔细考察了堡垒周边数个备选地点。有的位置视野极佳,但缺乏水源且过于暴露;有的地方水源充足,但地形平坦,无险可守;还有一处山谷入口狭窄,内部空间却过于逼仄,缺乏发展空间。

  就在众人略感疲惫,准备扩大搜索范围时,老周凭借他老练的眼光,指向了地图上一处位于堡垒东北方向约一点五公里处的无名山谷。

  “指挥官,陈老,你们看这里。”老周蹲下身,用树枝在松软的泥土上勾勒着简图,“这个山谷,入口处是一道天然形成的‘一线天’,两侧岩壁陡峭,仅能容三人并行。内部却别有洞天,根据无人机之前拍摄的影像和我的记忆,里面空间比入口显示的要大得多,呈葫芦形,至少有一个足球场大小。”

  陈默立刻调出该区域的详细地形数据和无人机历史影像进行比对。果然,山谷入口极其狭窄隐蔽,被茂密的藤蔓和乱石半掩着,若非仔细探查极易错过。而内部空间也确实如老周所说,足够容纳相当规模的建筑和活动。

  “走,去看看。”陈默当机立断。

  小队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无名山谷。越是接近,众人越是感到满意。入口处的“一线天”通道长约三十米,两侧是近乎垂直的、风化的花岗岩壁,光滑难以攀爬,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穿过这条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被环形山壁包围的、相对平坦的谷地展现在眼前。谷地中央甚至有一条细小的溪流穿过,虽然水量不大,但水质清澈,显然是从山体内部渗出的泉水。

  陈锋迅速占据制高点,观察四周,很快回报:“视野良好!可以监控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两条主要的山麓通道!入口通道是唯一的陆地进出口,易布防!”

  陈雪操作着便携式环境监测仪:“空气质量正常,背景辐射水平安全,水源初步检测无污染,符合饮用标准。”

  陈浩则兴奋地打量着四周的岩壁和地形:“这里岩石结构稳定,适合开凿洞穴或者依山建造半隐蔽式房屋!那条小溪可以想办法引流蓄水!”

  陈建国和李秀娟看着这片宁静而隐蔽的谷地,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里足够安全,也具备了初步自给自足的条件。

  陈默站在谷地中央,空间感知全力展开,仔细扫描着每一寸土地,确认没有潜在的地质隐患或隐藏的危险。最终,他点了点头。

  “就是这里了。”他做出了决定,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此地,将是我们‘守望者’势力的第一个外围前哨站,代号……‘磐石’。”

  选址确定,接下来的便是详细的规划。众人没有立刻返回,而是就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锋和老周负责规划防御体系:

  “入口处必须设置至少两道防线,第一道设在‘一线天’通道外,以隐蔽的陷阱和预警装置为主;第二道设在通道内部,利用地形构筑坚固的掩体和交叉火力点。”

  “两侧岩壁上需要开凿观察哨和射击孔,形成立体火力网。”

  “谷地内部也需要划分安全区和警戒区,建立内部巡逻制度。”

  陈浩和陈雪负责规划基础设施:

  “优先解决住房问题,初期以开挖窑洞和搭建坚固木屋为主,充分利用地形隐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建立独立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溪流蓄水池,确保水源安全。”

  “铺设一条隐蔽的、直通堡垒的通讯光缆(或确保无线中继绝对稳定),并建立独立的能源系统,初期以太阳能板和小型风力发电机为主,堡垒提供备用电源支持。”

  陈建国和李秀娟则从生活和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

  “需要规划出明确的居住区、仓储区、工作区(未来可能的手工作坊)和小片种植区。”

  “制定严格的前哨站管理条例,包括人员进出、物资分配、警戒值班等。”

  “医疗点和紧急避难所的位置也需要提前确定。”

  陈默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在心中勾勒出“磐石”前哨站的未来蓝图。它将是堡垒伸向外界的坚实触角,是预警的烽火台,是防御的桥头堡,也将是未来吸纳可靠成员、展示“守望者”理念的第一个窗口。

  “规划方案原则上通过。”陈默总结道,“返回堡垒后,陈雪负责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陈浩列出所需建材和设备清单;陈锋和老周制定防御工事建设标准和训练计划;爸,妈,你们负责协调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

  “明白!”

  “收到!”

  众人的回应铿锵有力。望着这片即将被赋予新使命的山谷,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期待与干劲。

  “磐石”前哨站的选址与规划,标志着“方舟扩展计划”迈出了从构想走向现实的坚实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将这份蓝图,在这片无名的山谷中,一砖一瓦地变为现实。而这一切,都将在绝对保密和高效执行中,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