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这骚动的心啊-《1621,不一样的大明》

  正月初八了。

  卫时觉睁眼,又是天亮。

  邓文映早醒了,没有打扰他,也没有起床,在被窝翻看账本。

  通过猪羊鸡鸭、人参貂皮、鱼肉蘑菇、木材砖头等等消耗,想象山民如何生活。

  对邓文映来说,依山傍水、放牧打猎,是个词语。

  字面可以理解,脑子没有任何画面。

  告诉她也无法想象。

  你就说不清。

  卫时觉托腮看着认真研读的妻子。

  有股感觉,祖十三放到京城,如同邓文映到辽东,全是生活白痴。

  邓文映无法想象放牧打猎,祖十三无法想象高门后院。

  就像祖十五,脑子里只有三个词,父母、男人、女红。

  读万卷书是基础。

  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见’。

  咱比她们强,比女真那一堆文盲强。

  这就是咱最大的优势。

  想象力转化、展示出来,就是战力。

  肯定能赢。

  邓文映感觉丈夫醒了,扭头道,“夫君,这账本什么东西都有,看了也不甚明白,蘑菇为何在山里?人参种顺天府活不了?木头房子不怕烂吗…”

  卫时觉堵住她的嘴,“文映,这些事若靠自己掌握,需要海量的书籍,从别人嘴里一句话的事,有时间让十三来陪你聊聊天。”

  邓文映哦了一声,“咱们在辽阳待多久?”

  “至少一个月。”

  “可你下令杀驮马和废马,没有杀战马,再过十天,哪来的粮草和食物?”

  “哪里有粮草,哪里就有战斗。”

  邓文映眨眨眼,“夫君不知道?”

  “看你说的,我又不是千里眼。”

  邓文映把账本扔掉,一咬牙道,“夫君,咱们死也烧一起,老天爷都分不开。”

  这是真正的老婆,卫时觉同意了她的想法。

  今天若不下雪,就得出去。

  两人聊天解闷的时候,外面传来祖十三的声音,“将军,雪小了。”

  卫时觉穿戴整齐,下地给邓文映拿马肉和水,让她自己吃饭,才来到院内。

  一脚下去,雪到膝盖。

  祖十三裹着厚皮子,卫时觉看一眼,关心道,“下雪不冷,消雪才冷,你风寒了?”

  “没有,妾身到东郊警戒哨转了一圈,今天流民没来拿尸体。”

  卫时觉点点头,迈步到大堂。

  祖十三不是叫他出发,是来送人。

  马从骏大礼参拜,“末将拜别将军,千言万语,唯有保重。”

  卫时觉示意部曲把他扶起来,作临行交代,

  “马守备带一千战马回去吧,你们白杆军也是穷鬼,再多你也带不走,只能给你携带两天的粮草,路上别耽搁。”

  “谢将军,以后若能麾下作战,末将万死不辞。”

  卫时觉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他,“辛苦了,交给卫某舅兄即可,咱们都需要保重。”

  马从骏再次下跪,“末将告辞!辽阳大捷,振奋军心,封爵之功,天地见证。”

  卫时觉挥手告别,马从骏躬身一圈,扭头大步离去。

  洪敷教、黑云鹤、祖大乐、祖十三,都有奏报。

  辽阳的这些人,法理上谁都没有节制大权。

  卫时觉是代天监督,连提督都不是,更不用说全权节制。

  当下完全靠御符和声望指挥,等回去之后,就是不可动摇的嫡系。

  外面越下越小了。

  卫时觉出门,仰头看一眼,黑云密布,不可能马上晴天。

  众人也在看天,洪敷教喃喃道,“可能断断续续到正月十五,那样十五到二十之间,天气会异常寒冷,之后会一天比一天暖和。”

  卫时觉果断下令,“备马,放人,令韩石集中人手。”

  部曲去叫人,卫时觉扭头对洪敷教道,“奴酋不会来了,但我们有八成机会要赢了。”

  洪敷教一愣,“为什么?咱们现在食物充足,军械充足,开春后在几十万百姓见证下,再来一次辽阳之战?”

  卫时觉指一指天空,“我们逼着他来,权力逼着他来,形势逼着他来,他不得不来,但老天爷面子大,奴酋运气好,他在天上有人。”

  祖十三立刻追问,“为何不来反而有机会?”

  卫时觉嘿嘿一笑,“因为他脱离战场,开始认真研究我的性格了,我他娘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他越认真,越是瞎扯淡。”

  洪敷教呆呆看着天,过一会才反应过来,奴酋会借天气原因,放弃报复,节约粮草,保留体面。

  第四回合,就是刺激奴酋亲自下场。

  纯粹的心理博弈。

  奴酋不一定亲自来,把卫时觉当平等的对手,就会不由得随风起舞。

  那就是第五回合挨揍时间。

  一刻钟后。

  阿巴泰、扈尔汉、何和礼,被放出城。

  卫时觉带着三百人出东门送行。

  三人感觉很不真实。

  没有虐待,没有用刑,没有审问,一点俘虏待遇都不给。

  撇开敌对关系,卫时觉个人涵养不得不服。

  三百人过太子河北岸,卫时觉挥手。

  “岳父大人,小婿就在辽阳期待美人,希望她能有建州主母十之一的本事。天气照顾,咱就送到这儿了,斥候把你们送向北,能送哪里咱也不知道,但愿李永芳那个胆小鬼没跑远。”

  三人与他一句话都没有,张嘴吃亏,不如闭嘴。

  但他们离开前拱手行了个礼。

  韩石向卫时觉躬身告别,带二百斥候,向北而去。

  卫时觉看他们远离,嘿嘿一笑,“十三 ,你说老天爷能阻挡我们吗?”

  祖十三摇摇头,“将军都准备好多天了。”

  旁边微笑的陈尚仁道,“将军放心,韩石带的人均出身辽东,对山里熟悉的很,不会迷路。”

  卫时觉拍拍胸口,百无聊赖道,“我这骚动的心啊!”

  陈尚仁大笑拱手,“将军之智,岂非蛮鬼能悟。”

  “是极是极,哈哈…”

  一百人调头,举着二十杆旗。

  马蹄踩着尺半厚的雪,沿太子河向东。

  山里人很多,这是一定滴。

  不止辽阳附近有人,海州、鞍山、本溪、抚顺山里肯定全是人。

  当然,也有奴酋的探子和小规模驻军。

  卫时觉若想收拢流民,就不能提前收。

  会让大家都万劫不复。

  既然百姓能熬过腊月那一场大风大雪,没道理全部死于正月。

  向东十里入山,光秃秃的小山,在二十里后开始连片。

  河谷静悄悄的,大雪如床,前面三十骑探路。

  辽阳到本溪有官道,就在这河谷中,五十里外有个大堡,叫威宁营。

  卫时觉不可能去那么远。

  行进三十里,前面的人突然示意警戒。

  一个背风的土坡,大雪坑坑洼洼,明显不正常。

  陈尚仁伸手一指,“他们在地窝子。”

  “乡亲们,大明回来了,辽阳有食物了,再熬几天。”

  卫时觉对着山坡吼了几遍。

  山谷回响之中,雪地中冒出一个黑色脑袋。

  不一会,如同地鼠似的,满山都是黑亮的脑袋。